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中國古代裝飾頭髮的器物很多,如笄、簪、釵、華勝、步搖、篦、鈿等等。今天解釋一下這些器物。

笄是簪的最早稱呼,與簪同物。《禮記》中雲:十五及笄。意思是說十五歲的女子,可以用簪子插頭。只有及笄的女子,才可以嫁人。小姑娘時,頭髮亂些,適合玩耍,娛樂,因為少有家務,不影響做家務。到了一定歲數後,特別是嫁人,需要做家務,頭髮不可以再零亂,也不方便。頭髮束起來,插上笄,透著禮儀與利索在其中。遠古時,及笄並非嫁人之說,而是不可以再貪玩,要做家務。開始做家務的年齡與嫁人時段正好吻合,也就有了及笄代表著成年,可以嫁人。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簪是笄以後的稱呼。簪是一種思想後而產生的一種器物。“人之髮膚,受之父母”的思想,導致留髮,可頭髮過於長,影響生活,又顯得雜亂。便有了簪或笄的器物,來約束頭髮。“人之髮膚,受之父母”這種思想淡化後,便少有了頭飾。這種思想即適用於女人,也適用於男人,所以,男女都用簪。女人直接插在頭髮上,而男人在頭髮上戴帽,用簪固定帽子,盡而固定住頭髮。從簪與笄的漢字來看,都是竹字頭,可見歷史久遠且容易獲得。人人都用的東西,必需滿足於便於獲得。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釵是簪的變化發展器物。簪與笄為一股,釵為二股,釵更容易約束頭髮。從釵漢字的寫法來看,金字旁晚於竹字頭簪字。男人因為有帽子,簪更容易控制住頭髮。女人沒有帽子,簪不易控制頭髮。所以,釵更多是女人使用。陸游之釵頭鳳詞牌,因“可憐孤似釵頭鳳”而來。釵更多是女人器物,陪伴著孤獨女人。釵因為是兩股,可以分開。有些夫妻情侶分離時,一人一股,以待重逢相聚。於是,便有了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溼蘭襟。“代表著離別。

華勝是純正的頭髮裝飾物,不似簪,笄,釵有實用性,僅為裝飾。所以,插入頭髮中,有簪股的形式,也有直接掛在頭髮上。華勝與鈿花相似。都是頭髮的裝飾物。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鈿花


篦即是今天的梳子,更多的是實用性。

步搖是簪和釵上的裝飾物。最先,在簪或釵上掛有穗子,恐簪與釵滑脫,稱之為流蘇。《甄嬛傳》裡的一個丫鬟的名字叫流蘇;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中的白流蘇;都因此物而來。在流蘇的基礎上發展成步搖。流蘇往往是絲與線,而步搖往往是金銀玉石串,所以步搖會發生悅耳的聲音來。聲音隨著腳步聲,有著樂感。表達女人的淑女之態。聲音雜亂,便是失禮。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步搖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流蘇


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於1995年在揚州市藍天大廈二期工地唐中井出土。

鎏金銀釵:殘長36.3、寬6.3釐米 瑪瑙銀釵:長40.4、寬2.8釐米 水晶銀釵:長29、寬3釐米。

鎏金銀釵:銀釵為葉形、雙股,上下皆扁平。釵頭部由花穗、枝葉、飛鳳等紋飾組成,製作精細,尤其是花紋一側的雙鳳戲謔生動、傳神。在髮釵鏤空處用銅絲裝綴步搖,出土時搖上的花枝、水晶等飾物已散落。唐詩“婦人則簪步搖釵”即雲此。在出土的木匣內髮釵基本為一式兩件疊放,花紋相同,但圖形相反,以便左右對稱插戴。

瑪瑙銀釵:銀釵形體修長、雙股,上扁下圓。釵頭部鑲嵌一“n”形瑪瑙配飾,釵身為範鑄的兩根單股釵焊接而成。左右、正背面圖案紋樣相同,皆為半浮雕狀的果葉紋,枝葉脈絡、果實特徵鏨刻清晰、栩栩如生。釵身部鎏金,使頭飾更加富麗華貴,光彩奪目,充分顯示了唐代金銀製作工藝的高超水平。

水晶銀釵:銀釵為雙股,上扁下圓。釵頭部鑲嵌“n”形水晶配飾,釵身為範鑄的兩根單股釵焊接而成。左右、正背面圖案紋樣相同,皆為半浮雕狀摩羯魚紋。摩羯形似鯉魚,張口(銜水晶)、露牙、卷鼻、鼓目,周身遍佈細密鱗片,活靈活現,形象逼真。這種紋飾是受古印度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唐朝和國外友好往來以及文化交流。唐井木匣內存放的40多件簪、釵類飾物,對研究唐代輿服制度提供了極為珍貴的實物例證。


江蘇省揚州市藍天大廈唐井出土唐朝鎏金銀釵,瑪瑙,水晶銀釵

出土實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