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8级邢宛珍:

"这个女生节我计划给自己和妈妈做一顿豪华晚餐,然后晚上加好购物车等零点的折扣买买买!"邢宛珍是我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的一名大二学生,她认为节日的意义在于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留下共同的美好的回忆。"即便妈妈已经过了如花儿一样的青春,也是需要疼爱的女孩子,我亲手做的晚餐就是给妈妈的女生节礼物!"


历史学院2019级吴梦婷: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在女生节来临之际,我校许多学院也举行了一些活动,例如口腔医学院、药学院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举行的心愿便利贴活动,历史学院举行的女生节抽奖活动等,为女生群体送来了关心与福利。历史学院2019级的吴梦婷参与了本院的活动,她表示:"院里准备的活动还是挺有惊喜,感受到了做女生的小福利,对于大一新生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女生节体验。同时,也希望未来的自己可以更加优秀!"


文学院2018级杨喻程:

杨喻程是文学院2018级一名学生,成绩位列汉语言专业第一,同时担任年级团总支书记等职务,并于2019年暑假获得本学年国家奖学金。谈到学习,她认为态度是首要条件,学习不应因期末考试而变得面目可憎,并将学习方法概括为五个方面:多看书、勤发言、揽任务、做笔记和争前排。作为一名年级委,她同时负责年级各项事务。写满计划的小本,井井有条的时间表,电脑里的课程文件夹……杨喻程成功做到学习与工作的协调。

在这个不得不"宅"在家的时期,杨喻程利用网课资源充实自己,阅读新领域的书籍,同时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从高中起,她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语言艺术研究者,不慕名利,保持热爱,坚定前行在语言研究道路上。说起女生节,她这样计划:"给妈妈买些礼物,和她一起下厨房,给朋友和可爱的团支书们发个红包。"她认为,女生节不能仅用于电商狂欢,而要为女生真正带来快乐。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牛滢 (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志愿者 2019年度"最美志愿者" 校三星级志愿者):

"志愿者如同白鸽,将温暖和幸福传递给每一个人。"对新闻与传播学院2017级的牛滢来说,志愿服务代表爱与希望。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她是一名"小红象",搬运物资引导观众;每年寒暑假,她会抵达"聋哑儿童康复中心",与孩子们做游戏;2019年春节前,她在火车站闸机口站岗,为往来匆匆的行客指路……正是出于对志愿活动的一腔热忱,牛滢获得河南省第四届优秀志愿者、我校2019年度"最美志愿者"等称号。

"女生节对每位女生来说都很有仪式感,我的节日愿望是看一场周杰伦演唱会。"牛滢笑着说。她计划在保持成绩优秀的同时成功考过雅思,自学法语并考取等级证书。在这个长假,她每天背诵150个雅思词汇,克服中法两国7个时区的时差,在凌晨起床上课。在学习以外,她还会手工制作提拉米苏等甜点。谈到自己的长期规划,牛滢说:"本科后我要留法读研,再回国攻读博士。在大四的假期,我还要做一次海外志愿者!"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信息与工程学院2016级王天美:

王天美是信息与工程学院一名大四学生,优秀的她已经被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即将踏上新的求学之路。这个寒假,她先是找了个工作充实生活,提前感受职场,后居家进行毕业设计,闲暇时和妈妈一起研究美食,学习制作蛋糕、双皮奶等。她表示,女生节在家并没有大家一起在学校过玩得开心。"希望可以尽早开学,在毕业之前多在学校待些时日,开学之后顺利完成毕业设计开心毕业然后去旅行。也希望研究生到了新的学校也可以有在郑大生活四年的充实快乐!"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毛帆:

我校电气工程学院2016级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毛帆,今年已被保研至清华大学医学院继续深造,品学兼优的她,即使在疫情期间也依然在家自主学习,对自己的学业从不松懈。对于即将到来的女生节,她说:"今年的女生节我还是会和以往的女生节一样,吃点家人做的美食,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保持身心愉悦。"即将前往清华大学的毛帆,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很多的期待:"未来希望自己能过高质量、自由的生活,希望能够定居上海,并且能多去各个国家看看,增长见闻,充实生活。"毛帆的本科学业即将结束,硕士研究生是她将踏上的崭新征程,作为一名准毕业生,毛帆感叹:"我觉得过去四年的大学生活非常充实,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能够保持自己正确的认知,不被周围人影响,在有限的年华里让自己更充实。"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张漫婷:

"由于疫情威胁还没解除,很多需要的书不能发货,等书的过程挺煎熬的。"张漫婷是的一名大三学生,目前正在准备考研。虽然被疫情打乱了复习计划带给她很大的压力,向往北京的她在家依然努力备战,计算机三级考试推迟后,她开始了数学和英语的复习。和许多女孩子一样,她认为女生节能收到礼物就很开心。对于未来,她也有着明确的规划:"希望能一战上岸,研究生读完能找到一个高薪的工作,想要和男朋友定居在大连,不必太富裕,但必须要做到经济独立不再依靠父母。"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医学院2018级郑思颖:

医学院2018级的郑思颖是我校幽兰民乐社的团长,经常带领团员们排练高难度的演出,在假期中她则一直待在家里。"在家就刷B站和学习,还趁假期时间学了一点Pr,我是真的宅。"对于即将到来的女生节,她没有过多关注。大二的时间所剩不多,她已经着手准备考研的相关事宜了,并且下定决心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好好学习,更加努力。"成为一名教师"是她一直坚持的自己未曾向他人提及过的梦想,她准备在研究生毕业之后找一些学校的招聘信息,到卫生学院任教。


护理与健康学院2016级危急重症特色班宋佳音:

自从去年六月份起,"宋佳音们"陆续离开郑大,开始了医院实习的工作。生活节奏的不规律,是她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轮班导致工作的时间非固定化,夜班渐渐成为常态。但是宋佳音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展现出了非凡的适应程度。"这个工作会受到老师、病人的认可,自己也是'累并快乐着'。"下班之后的她会和同学们约自习、出去玩,将实习中的疲劳抛之脑后。宋佳音也提及了社会中对护士的"职业偏见"。压力、误解、抵触情绪依然萦绕在这个群体当中。疫情期间,护士群体身处抗疫一线的新闻一度"霸屏",公众们也刷新了对这个群体的认知。她期待着改变的呼声:护士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更应该是治疗的主动参与者。

白大褂之外的宋佳音,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生。用她的朋友的话来说:"自己不像是个学医的,更像是一个艺术生。"配音、唱歌、烹饪、篮球,宋佳音总会寻找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各个方面都有涉猎。对待即将到来的女生节,宋佳音认为,这也是社会包容性的体现。这是一个重新审视自我的机会:女性不仅仅是一个形容词。

郑大的花样年华,属于我们的女生节


供稿:周炎 张桢桢 王晓远 杨慧连 吕欣然 丁鸿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