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灌縣古城,南橋夜景,成都晴天極少,出現這種雲的概率也比較小

開元年間,唐玄宗突發奇想,要在全國各地都建一座寺廟。

這一批寺廟都叫開元寺,鼎盛時期全國有100餘家同名寺廟,比較出名的如廈門開元寺、普陀山開元寺、南昌開元寺、大同開元寺、鄭州開元寺、福州開元寺、潮州開元寺、邢臺開元寺等等。

如今開元寺系列所剩不多,北邊最著名的當屬正定開元寺,南邊則為泉州開元寺,相對於北方寺廟的莊嚴肅穆,泉州開元寺就有點調皮了。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泉州開元寺並非開元年間所建,而是建於武則天垂拱二年,原名“蓮花寺”,源於一個富商的夢。

據《泉州志》記載,這裡曾是一片種滿桑樹的莊園,莊主黃守恭夢見一位和尚讓他舍地建寺,他猶豫了很久,提了個要求:如果園裡的桑樹能在三天內開出蓮花,他就同意。孰料,園裡的桑樹居然真的開出了白蓮花,黃守恭於是舍地為寺,蓮花寺由此得名。

寺廟還一度用過興教寺、龍興寺等名字,總覺得不夠穩重,直到開元26年,更名為“開元寺”,才算是穩定了下來。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泉州有“佛國”之稱,自晉隋以來,佛教興盛,最多的時候有400多座寺廟,但其中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還是開元寺。

如果把泉州比喻為一頂璀璨的花冠,那麼,開元寺無疑是花冠上最大最閃耀的一顆明珠。

如今的開元寺,佔地78000平方米,儼然一座龐然大物。寺廟佈局完整,周圍綠樹成蔭,紫雲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臺、藏經閣連成一線;東側還有檀越祠和準提禪林,西側有功德堂、尊勝院(弘一法師紀念館)和水陸寺;東西廣場分別聳立著鎮國、仁壽雙塔,所有這些殿堂亭塔組成了一個佈局嚴謹、構築雄偉的寺廟建築群。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當然了,開元寺不僅有宋、元、明、清時期的石經幢、石塔,還有古希臘林多式的石柱雕刻以及古印度婆羅門式方石塔,兼收幷蓄的俏皮風格顯露無疑。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弘一法師晚年長住開元寺14年,在此著書、講學,最後圓寂於寺內溫嶺養老院晚晴室,留下了“悲欣交集”的臨終寄語。寺內弘一法師紀念館裡,至今保存著他在泉州生活的史料、照片、著作。

弘一法師為何青睞開元寺,除了寺內環境清雅、佛法濃郁,還有那棵千年老桑樹,以及東西雙塔讓他心神安定。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開元寺這棵擁有1300多年樹齡的桑樹見證了開元寺的歷史變遷,相比寺內的菩提樹,這棵“老而彌堅”的桑樹更符合開元寺的精神特質。

1925年,老桑樹遭遇雷電襲擊,一分為三,其中一枝墜落在地,僧人將其用花崗岩托起,老樹奇蹟般地活了下來。前幾年,老桑樹還曾遭遇颱風,未等人們扶植,它已經落地生根。“三樹同根”的盛舉讓它看起來充滿生機。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如果說千年古桑是開元寺的內在靈魂,那麼寺前的雙塔就是顏值擔當。旁的寺廟有一座石塔就可以名揚天下,開元寺偏偏有兩座,高調得不行。

開元寺雙塔與開封鐵塔、應縣木塔(釋迦塔)、西安大雁塔並列為中國四大寶塔。

開元寺雙塔坐落在東西兩側,傲然卓立,魏然對峙,一高一矮,一大一小,造型相似,相得益彰。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西塔高44.06米,歷時10年建成,東塔高48.24米,歷時12年完成,雙塔也是我國現存最高最大的仿木結構閣樓式石塔。

兩塔相距約200米,最初都是木塔,分別建造於唐末和五代,中間改建為磚塔,南宋時,東西兩塔先後改為石塔。

兩座塔均為八角五層,每層有四個門、四個龕,門龕的位置逐層互換,既能減少壓力,又顯得美觀大方。各層塔身均伸出平座勾欄,方便人們眺望泉州美景。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塔心為八角形的實心體,用橫樑斗拱與外壁相連接,重心集中,使得塔身極為穩固。建成後700多年裡,雙塔經歷過無數次地震、颱風的考驗,重達一萬多噸的建築物依舊穩如泰山。

兩座石塔上還有精美的石雕,門龕兩旁有武士、天王、金剛羅漢等80餘尊畫像,塔身還有400餘幅浮雕畫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將宋代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到泉州一定要到這來!千年古剎泉州開元寺為何如此迷人?

西塔前面有一塊特別的石頭,上面只刻著一個“心”字,不過“心”字中間的一點卻落在下方。這塊石頭就是大名鼎鼎的“放心石”,唐朝就有了,把心中的那一點改在下面,寓意是提起千般煩,放下萬事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