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要不要给爷爷奶奶带?

平常心00平常心


宝宝要不要给爷爷奶奶带?你有选择吗?很多人没有选择。那当你没有选择的时候,如何让爷爷奶奶带好宝宝才是关键。

1.为什么网络上有那么多人反对爷爷奶奶带宝宝,理由无非有几点,宠爱,溺爱,不会指导学习,不会给宝宝做各种新奇的好吃的,不会全唯独的开发宝宝的智力,情商等等等等。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些根本不是爷爷奶奶的责任,这是爸爸妈妈的责任!

2.如何让爷爷奶奶带好宝宝?这离不开父母的帮助和大力支持。怎么样算溺爱?爸爸妈妈要定下自己的标准。父母要定下了标准,和爷爷奶奶沟通好,就不会有问题。不能因为有爷爷奶奶帮忙带宝宝,爸妈们就做甩手掌柜,回过头来还责任爷爷奶奶。

3.父母永远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爷爷奶奶只能替父母照看一下宝宝,教育,培养等等问题他们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各位爸妈亲力亲为。





乐妈育儿故事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当下我们中国好多家庭都是这样。自己和老婆在外工作。顾不上照顾小孩子。小孩子要不爷爷奶奶带。要么就是姥爷姥姥带。其实我也不好说什么。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吧。去年我的同事两夫妻都在我们公司做。经常聊天说的最多的都是孩子。跟我讲,现在她越来越管不住她自己的孩子了。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做什么事情都让爷爷奶奶做。吃饭也是让自己爷爷奶奶给他盛到碗里,端到桌上他才吃。饭一吃就跑的没有人影了。而且花钱也特别大手大脚。经常跟别人打架斗殴。去年5月份五一的时候他回去了一趟。过来时叫苦连天。问其原因。他说,这些年最后悔的就是让他父母给带了小孩。上初中之前她还能管的住。进入初中以后叛逆期。越发的难以管教了。最后他特别特别叮咛我。以后自己的小孩子一定要自己带。当然我觉得这都是少数吧,应该。毕竟很多时候我们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言者无意。看着请多多担待。我相信很多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都是挺认真负责的。


汉中小杜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情况,我们也没有权利去干涉您怎么做。我是自己把儿子带大的。他1岁为止我做全职太太,1岁以后我开始上班,宝宝送幼儿园。现在马上就到3岁了,很健康活泼。是的,儿子小的时候的确很累,我也曾经抱怨过,就像你说的筋疲力尽。而且老公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帮我。我妈妈也曾经让我把孩子送给他们带,但是我不想离开宝宝,也不想让老人们生活得太累。年轻的我们都筋疲力尽了,更何况年迈的老人家呢。

回到原题。把孩子留在自己的身边,科学上讲对孩子的成长是件好事,看着他一点一点成长也是件很幸福的事情。我儿子很小时候开始就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现在每天9点左右就已经睡觉了。在带孩子期间可以阅读一些育儿参考书来丰富育儿知识,这样就会一点一点好起来的。你看我,靠自己积累起来的经验为大家解决问题,现在成为了育儿网友专家呢!

苦是苦点,累也是累点儿,但为了宝宝和老人们的生活,建议自己带!



红尘有爱我


我的观点是不要给爷爷奶奶带。

我小时候是由外婆带大的,在我上学后来到父母身边。小时候很渴望母爱,每次妈妈来看我走的时候,我都会追着好远,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以至于很长时间都不叫爸爸妈妈。长大后明白了父母的破不得已,也很爱我,但那段时光已经弥补不了啦。

自己有了孩子后,坚持自己带,虽然很累,但很值得。婆婆也提过把小孩送回老家,但我没同意,不想错过小宝宝的成长。宝宝的安全感主要来源于父母的陪伴。

如果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可以帮忙分担下家务,照料下生活,带孩子的主力还是爸爸妈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宝宝会更有安全感。



海豚育儿


在夫妻两人没有实际条件带孩子的时候,老人就是带孩子的首选,这是唯一选择。

我们家就是这样,我们夫妻两人都是在外地上班,也是刚买的房子。没有足够的钱来雇保姆,一方老人不愿意过来带孩子,另一方老人是过不来带孩子,而我们夫妻两个,因为经济问题也不能一个人全职在家带孩子,最终只能把孩子委托在300公里外的远方老人家里。

那个时候我们还没有买车,每个月都是积攒假期,然后做半天的长途汽车,再转车到老家去看望孩子。每月一次的看望怎么能让我们看够孩子,所以平时每天都会打电话问问情况,后来觉得不方便,就干脆给老家那边配了一台电脑每天视频。物质方面我们不大担心,快递还是足够发达的,需要什么东西我们直接在网上购买地址就写到老家。就这样度过了两年半时间。

在这两年半时间里面我们通过视频看着孩子学会说话,学会叫爸爸妈妈,学会走路,学会打电话和我们说想回到爸爸妈妈身边。那个时候的心酸现在想想还……

终于在孩子快三岁的时候我们找到了适合的幼儿园,于是在开学前的一个月我们就迫不及待把孩子接了回来。

好在那段时间时光终于熬过去了,一家人在一起是最好的。


曦宝和伊宝


不行,绝对不行。交给爷爷奶奶带,你知道会收获什么么?就是一个你不认识的宝宝。

每次去见宝宝,都跟撞大运一样,不知道等待你的是怎样的小孩。而且大概率,和你想象不一样。

我曾今因为工作忙,没人带,不得已交给爷爷奶奶。但是,三个月我就把宝宝接回家了。为什么呢?

第一次回去我就发现宝宝养成喝夜奶的习惯了(一岁半)。原来,离开妈妈后每晚哭泣,爷爷奶奶不知道怎么办,只好泡奶安慰。第二次,我发现宝宝一直挂着鼻涕,咳个不停。虽说生病无可避免,可是宝宝三个月就有两个半月在生病。我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总得来说,不要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理由有三。

安全系数低

宝宝能平平安安长大是非常不容易的。留守儿童发生意外的事故远远多于城市。

曾经看过一个报道。孙子从外玩回来,喊口渴,奶奶顺手把放在柜子上的饮料瓶给递给孙子,谁知饮料瓶装的是爸爸放的火碱。小孩的人生从此发生不可逆得扭曲。

虽说这种事情是小概率,可你能承担这样的后果么,你不想把这样的概率压缩得更小一点么。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你就知道宝宝呛食发生窒息危险时,你可以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宝宝不甚溺水时,你可以做心肺复苏。这些都可以让宝宝离危险更远一点。

教育方式无法控制

年轻人和老年人的教育理念必然不一样。把宝宝交给爷爷奶奶,你还有话语权么?

你能做到天天和宝宝视频,可你能和他有什么共同话题。每天不痛不痒的问候,就能缓解你的内疚和思念么。

很多年轻人想着,我就暂时放一段时间。不是不可以,但是这个时间尽量短一点。

三岁,宝宝的大脑就已经发育了80%。爷爷奶奶会和宝宝讲故事,读绘本,搭积木,聊天,画画么?

不要因为一时的困难,而错过宝宝发育的关键时期。

安全感重建需要大量时间

好,我们假设,爷爷奶奶生活在城市,素质很高。比你还有耐心,比你更懂育儿。那么,你就心安理得了?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三岁以前不要和主要抚养人分离,这会让他产生焦虑。一旦安全感破坏,需要大量时间重建。我们不要因小失大。

孩子不是麻烦,他们是天赐的礼物。让我们一起克服困难。


慢慢妈妈慢慢来


宝宝尽量自己带吧!

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希望有所帮助!

我的情况跟你类似:老家没买房,也帮不上忙。一开始,孩子出生我就坚决自己带,因为觉得公婆脾气不好,文化也不高,主要还没原则。在孩子三岁之前我都是自己带,跟孩子爸在外面一起。三岁之后要上幼儿园了,这几年经济压力也挺大的,然后就叫婆婆过来帮忙带,出现了很多问题。

1.老人家溺爱孩子,要背就背,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管都管不住,为此我们夫妻还要吵架,小孩动不动就发脾气。

2.老人给孩子灌输一些落后的观念,还老追着孩子喂饭,逼着吃饭,一生病就吃药,小孩在这一年个子都没啥长。

3.很难沟通,总是她说的都对,还喜欢道听途说,同一件事我和她说的时候完全听不见,路上听来了反而放心上。

4.老喜欢让孩子吃不完、不吃的的说给妈妈吃。

5.小孩的坏脾气依着,然后到我这告状。

我一朋友两夫妻一起厂里上班还带俩孩子都过来了,还买了房。反观我自己,活的还不如他们,尽量自己带吧,付出总会有回报的!


西至与南


个人认为,谁经验丰富谁多带,另一方作为辅助。如今带孩子不光是体力活儿,更是技术活儿!

我家宝宝小时候我是主力军,姥姥是辅助负责后勤保障。

我比较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姥姥却认为一切顺其自然,孩子长大了自然什么都会明白,不需要大人刻意引导。

于是出现了矛盾,我在家宝宝就自己吃饭,姥姥在宝宝就非要投喂才肯吃。

宝宝2岁左右,我教会他大便后自己擦屁屁,但是姥姥在肯定是自己就不会。

怎么办?

我想了一招,去跟单位的幼儿园园长打好了招呼,让我家宝宝去幼儿园呆几天,体验一下集体生活。

刚开始宝宝肯定是不太配合的,但是他有个好习惯,就是能听进去大人讲的道理。知道小孩子总是要上幼儿园的,就去了。

然后第一天宝宝的表现就给姥姥长了脸。下午放学姥姥去接的时候,老师当着所有家长把我家宝宝夸的天上有地上无的。

说这个宝宝不仅自己吃饭,还会自己擦屁屁,还主动帮小朋友端饭。

姥姥服了,再也不随便惯着孩子了,还跟着我学习认字读书,学会了再教宝宝。

我家宝宝3—4岁的时候就认识上千字了。

所以,如果家里谁更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就让谁多带,没有固定的模式。

当然,前天是一定要好好说话好好沟通。


米田米米


孩子长期被老人带着,肯定对孩子身心成长有不好的影响。孩子的成长是需要爸妈的陪伴和教育的,家长的作用不仅仅是饮食生活的教养,还有情感的陪伴,以及安全感的建立。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是更父母建立亲子之间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身边不少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有些孩子跟父母之间就会很疏远。

老人对孩子成长有一定地帮助,但更多是辅助教育和丰富情感的作用。如果长期让老人带孩子的话,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是不利的。

记得我自己小时候也是跟着爷爷奶奶的,平时爸妈不在身边,经常上课的时候会发呆想爸妈,晚上偷偷躲被窝里哭。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看,如果家里不富裕,把孩子留守家里,虽然现在经常看到很多小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或者兄弟姐妹几个人生活特别懂事,但是不是总是会让人觉得很痛心,他们心理发展,有多少人关注过。

还有一种是在城里,父母上班,小孩子留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老人总是会宠爱甚至溺爱孩子。我儿子是我自己带的,但偶尔我婆婆会带出去玩,每次出去回来都会买吃的,小孩子看到什么喜欢,老人就买什么,有一次甚至买回来一盒几乎已经出水的切好的水果,我说这水果快坏了,怎么还买呢,她就直接说:你儿子要吃啊。有时候小孩子并不懂,但老人出于溺爱,只要孩子要的,就都给他们,因此给孩子习惯收到影响。很多时候,老人的教育方式不一定跟我们相同,所以经常难以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引导,也很慢给熊孩子立规矩……

所以建议如果可以尽最大的可能,自己带孩子,陪伴孩子……错过了孩子的童年,你会错过很多美好的瞬间……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的陪伴。



微笑妈咪育儿说


记忆里的小时候,爷爷很宠我。小孩子的情感认知十分简单,就是感觉这个和蔼的老人对自己很好、很亲近。我小时候淘气,反正衬托得堂哥、堂妹都是老实孩子,大家在爷爷奶奶家的时候,我不时就要欺负他们。爷爷总是偏袒我,我再闹腾也没有被他凶过,他会给我讲道理,也会给我做很多好吃的。在我的托儿所阶段,放学都是被爷爷接回家。

爷爷是个文化人,性格温和。奶奶不是。非黑即白没有灰色地带的孩童时期,她对我的一脸严肃总让我觉得她是不喜欢我的,起码在她那么多的孙子孙女里面,我不是被偏爱的那一个。所以我给她最直接的反馈就是:不和她亲近。我玩我的小游戏看我的动画片,偶尔目光得空瞥见她在阳台洗衣晒衣,眼神一碰,我便即刻收回。那时候的两个人基本就是这样的交集。奶奶还喜欢数落爷爷。奶奶不会做饭,厨房的事都由爷爷负责,爷爷做饭超级好吃,但奶奶还是会给他挑出些小问题。小时候的我大字不识几个,但不知道从哪就学来“鸡蛋里挑骨头”这句话,觉得用来形容奶奶特别适合。爷爷一顿饭菜做多了要被训,带我出去玩太久回家做饭晚了要被训,连爷爷吃饭哪个菜吃太少了也要被奶奶责怪两句。这在我某一阶段的成长中可能留下了阴影,我不懂他们那个年代的感情表达,只知道你怎么能凶我那么好的爷爷?小孩子在心里站队,自认为偏袒着爷爷长大到了二十来岁,和奶奶的关系依旧略显疏远。

爷爷比奶奶年长几岁,岁数大了,终是先离开了。爷爷是在睡梦中安详离开的,奶奶这么说的时候却哭得很厉害。这是我见过她最强烈的一次情感外露。爷爷走了,奶奶的话语也少了,没了这么一个人给她数落,纵然子女孝顺绕膝也显得有点孤单。回想一下,其实除去数落爷爷的那些言语,奶奶终究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在爷爷走后的这些年,她在我的印象中更是寡言。

缺少了爷爷的中间角色,我和奶奶的交集一度甚微。踏入社会愈发忙碌的工作给了我减少去探望她的借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如同例行公事一般去奶奶家报个到。每次进门了喊一声“奶奶”,她会稍带微笑地应和一声,走的时候再说一句,“奶奶再见”。一次次的探望就这么完成了。仔细想来,这或许是夹杂着小时候形成的认知,觉得在她这么多的子孙中少我一个的嘘寒问暖无关紧要。这样子的思想一直延续了两三年,直到有一次隔了大半年的时间才去探望她。那一次,印象深刻。进门的时候,奶奶黯淡的眼神瞬间有了明显的光亮。依旧是“奶奶”,依旧是老人家轻微的一声应答。而后的两个人依然没有对话得存在同一空间,我与其他的长辈聊着天,玩着手机,时间久了活动一下些许发酸的肩膀却偶尔发现奶奶的眼神一直锁定在我的身上。大家在房间里聊着天,傍晚的光景,开着的日光灯照得满室通明,奶奶一个人坐在没有开灯的客厅座椅上,没有发言。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听大家的聊天,因为她目光里的感情太炽烈了,让我怀疑她已经没有空余精力去留意大家在聊什么。嗯,我没好意思与她对视,重新低下头假装继续玩手机。如此情况在之后的探望中,一次、两次、三番五次地存在。

觉得奶奶不懂得表达感情可能是我的错觉。后来有一次去看她正碰上晚饭时间,她原本吃着饭,结果放下了饭碗来拥抱我,我爸让她先吃饭,她却抱着我不乐意撒手。真的,记忆里的小时候都没有被她这么抱过。我对她说,“先把饭吃完”,她也就听话得先吃饭了。那一次,我有点体会到亲情的悸动,是这个老人所带给我的。

接下去每一次的探望,拥抱都成了她见到我时首先要做的事情。她的每一个拥抱都绵长,分开的时候还要抓着我的手来回摩擦,如同每次我探望她结束要离开的时候她的神色那么直接地能让人看出不舍。我不知道我是被她带出了不舍,还是我原本就对她如此不舍,多看一眼吧,多陪一次吧。不管是两个人不说话静静地坐在一起,还是我负责说她负责笑,奶奶的手总是抓着我的手。姑妈们每次见我到奶奶家,都会抓着我悄悄地说,“让你奶奶多吃点饭”;“让奶奶平时别想太多心情好点”;“你给她说的她听,我们让她吃东西她都像看仇人一样生气”;“你让你奶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个不爱说话的老人变得这么听我的话了。我小的时候都没有那么听过她的话。但确实,每一次我递给她什么吃的,她都会当着我的面立马吃掉。有次中秋节带了肉馅的月饼给她,我隔着碗就觉得有点烫,见她接过碗就开始吃,问她,“烫吗?”“烫。”“那你慢点吃,先放边上冷一下。”“嗯。”她一边应着一边继续吃。奶奶好像也没有很听我的话呢。

两个人之间是不是就这么变得亲近了?突然觉得亲近是一个形容起来很空洞的词汇。最近的一次,进她家门一分钟了还没见她来抱抱我,我没等得及便主动拥抱了她,像是一个索爱的小孩迫不及待想得到家长的怀抱。我抱着她的时候还在想,主动拥抱这种让人害羞的事情自从长大以后变得很少做了,特别是对家人。奶奶真的缩小了。我长高了,她变矮了,主动的拥抱好像更能发现这一现象。我能把她揽入怀,但她回馈我的是加深加紧的拥抱。有人形容爱情:如果你拥抱你喜欢的人,而他把你抱得更紧那便是幸福。渐渐发现,亲情里的幸福不明显,却深刻。

但愿我发现的尚不算晚,够我多拥抱你几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