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以色列、日本、中国……逼出来的农业“潜力股”

农业作为每个国家赖以生存的产业,不论在哪一发展阶段,都十分受政府的重视。在很多并不适合农业发展的国家,却将农业发展得更好,竭尽全力,保障本国的食品安全,堪称逼出来的“潜力股”农业国家。

荷兰

荷兰人多地少、多盐碱地、降雨量大,自然地理条件非常不适合农业的发展,为了保障本国的食品安全,没有地,他们就填海造田;盐碱地不适合作物生长,就无土栽培;降雨量多,就发明温室,严格控制作物生长环境,瓦格宁根大学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高农业学府。

荷兰、以色列、日本、中国……逼出来的农业“潜力股”

在这样的条件下,荷兰继美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但美国的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荷兰所不能与之比较的,是发展农业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荷兰将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不仅保证了本国的食品安全,还让世界都了解了这个国土虽小,但实力不容小觑的国家,荷兰也因此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面积较小,沙漠面积几乎占到总国土面积的50%,地形多样,平原少,夏季漫长且炎热少雨,各地气候类型差异大。这样的地理条件,作物很难存活,尤其是水资源的缺少,不仅影响作物的生长,甚至还会影响国内人民的正常生活。

荷兰、以色列、日本、中国……逼出来的农业“潜力股”

恶劣的自然条件,使以色列更加明确水资源的重要性,无论是滴水灌溉的发明,还是海水淡化、废水的循环利用,都让以色列的农业和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为了保证农产品更高的商品性,以色列学习荷兰建立温室,精准控制作物生长环境,同时保证产量。现在,以色列的农业自给率已达到95%,并且农产品还出口到欧洲各国。

日本

日本国土面积狭小,地形多山,地块分散,有多个小岛,各岛气候差异明显,降水分布不均,属于人多地少的农业类型,且农业老龄化程度堪为世界之最。

荷兰、以色列、日本、中国……逼出来的农业“潜力股”

为缓解农业发展的各种不利条件,日本农民更加注重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地块分散,就生产出适合在小地块作业的小型农业机械;平原少,山地多,就以种植经济作物为主;老龄化问题严重,就加大农业补贴,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农业中。尽管农业发展条件并不佳,日本也凭借努力,跻身到了世界农业强国之列。

中国

中国国土面积广阔,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人均耕地面积少,地形多样,平原面积位居世界第六,降水各地区分布不均,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虽然北部地区有大片的平原,但水资源少,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荷兰、以色列、日本、中国……逼出来的农业“潜力股”

为促进农业发展,前期以产量为目标,使用化肥、农药,让作物高产,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后期则以品质为目标,提出“药肥零增长”口号,注重农产品安全、健康。尽管在农业发展道路上,中国还一直在探索,但用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表明,中国农业未来可期。

不论是荷兰、以色列、日本,还是中国,都用实力表明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真了呢?”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虽然这些国家的农业发展条件都很差,但却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农业强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