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明朝墓,涌出黄水,考古队打开一看,贵妇栩栩如生

我们老祖先们的智慧时常能让我们这些后人大吃一惊,尤其是在考古的过程中,总能发现一些惊喜。

广东东莞寮步镇上屯村的一片空地上,有一座高几十米的荒丘,这还不是最醒目的。在那荒丘之上,还有一座直至天空的红石雕。不需要考古队确认,周围的人早就看出来,这里不同寻常,说不定那荒丘之下,埋着哪个大人物。

广东一明朝墓,涌出黄水,考古队打开一看,贵妇栩栩如生

如此看来,考古工作已经不能再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后,东莞博物馆的馆长带着一批人马来到此地,准备开展一场声势浩大的抢救性发掘工作。

商讨完毕后,考古队决定从红石雕延伸出60米开始挖掘,短短两个小时,墓中的第一件文物就被成功清理了出来。当然,这还只是一个开始。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考古队发现,这里根本不是一座古墓,而是一家古墓。在这个巨大的荒丘下,是明朝东莞本地一位姓钟人家的家族墓。这里一共埋藏着八位钟家人,其中最年长的一位,名叫钟松雪。他的儿子钟渤曾官至云南布政使司。

广东一明朝墓,涌出黄水,考古队打开一看,贵妇栩栩如生

这还不是最让考古队兴奋的地方,当考古工作继续推进到下一座墓时,一股刺鼻的气味碰面而来。散了好一阵,考古队才敢打开棺椁,黄色的污水从中涌出。考古队硬着头皮将棺椁中的女子抬出,这才发现她竟然如同睡着一般,栩栩如生。甚至她所穿的五层锦缎衣衫都完好无损。

这就奇怪了,八座墓,八个人,其他七个都已经成了白骨,为何唯有这位明朝贵妇却容貌不腐呢?考古队继续在棺木中寻觅起来,果然在棺木的最底下,找到厚厚一层草。找人一看才知道,这草名叫灯芯草,算是一种中草药。考古队啧啧称奇,以前也见过古人做的防腐措施,大部分都是用谷灰装入布袋来吸水防腐,这种放灯芯草的方式,还真是第一次见。

广东一明朝墓,涌出黄水,考古队打开一看,贵妇栩栩如生

至于灯心草的防腐效果如何,考古队也不敢胡乱下定论,只是,这400年前的贵妇丝毫不腐,说不定还真是灯心草的功劳。为了弄明白这件事,考古队连忙派车将这位贵妇送往药学院。

古墓中,还出土了一对白釉贴花梅瓶。文史学家史树青当即称赞道:“没想到东莞还能出这么好的瓷器,这绝对是国宝。”也不怪史树青如此惊讶,明朝的白釉梅瓶本来少见,白釉贴花梅瓶自然就更稀少了如今,这个梅瓶已经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了东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广东一明朝墓,涌出黄水,考古队打开一看,贵妇栩栩如生

不论是这个梅瓶还是不腐贵妇,老祖宗们的智慧真是让人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