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飲食文化:用土炒出來的棋子豆,簡單美味,現在很少見到

原創 丨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今天為大家介紹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棋子豆,不是用油炒的,而是用的黃土!

鄉土飲食文化:用土炒出來的棋子豆,簡單美味,現在很少見到

棋子豆


不知情的也許會覺得那不是會吃一嘴土?咦!還真不會,這黃土是細綿土,想要吃到這一小吃,必須得去尋這一“特質土”。有著幾十年生活經驗的父親早上帶個袋子,拿把鐵鍬,不一會兒就抗幾十斤黃土回來。用錘子把土敲碎,再用篩子篩去雜質,然後將這細細的黃土放到鐵鍋中炒熱炒熟,最後放入泡好的玉米粒(提前在水中泡一晚,炒出來會更酥脆)或切好的面粒(像蒸饅頭一樣發酵好的面,揉入白糖,擀片切成一釐米長的正方體)反覆炒制,途中要不停地翻炒。待豆子變色土黃色即可出鍋,嘗一口,那時嘎嘣脆!越嚼越香!

鄉土飲食文化:用土炒出來的棋子豆,簡單美味,現在很少見到


這種用土炒出來的小吃,流行於山陝豫地區,不過現在應該很少了吧!這種小吃為何出現,又為何在如今幾近消失,是時代變遷造就的。

鄉土飲食文化:用土炒出來的棋子豆,簡單美味,現在很少見到


山陝豫處於黃土高原,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時時刻刻與黃土打交道,便會將黃土的作用發揮到極致。在物質匱乏的年代,黃土是唾手可得的資源。雖說資源有限,但人們總會利用現有的糧食在農閒時節制作簡單美味的食物。玉米家家都有,便有了用黃土炒豆子的吃法。在吃不起白麵的年代,人們是用黃米麵(黍磨成的麵粉)來製作棋子豆。後來生活條件改善了,由於黃米麵吃多了會胃不舒服,便改用白麵做原料。

鄉土飲食文化:用土炒出來的棋子豆,簡單美味,現在很少見到


媽媽是六十年代的人,媽媽小的時候,曾外祖母經常給媽媽炒這種豆子,那是兒時的一種美食記憶。那時,姥姥給媽媽利用現有資源變著花樣地製作各種小吃,不僅用黃土炒豆子,還用黃土炒胡蘿蔔片,媽媽說起時,也是如小孩一般高興!現在是媽媽給我炒,用她的母愛延續這種記憶,也是用記憶傳達母愛。將來我也要成為母親,傳達母愛的載體又會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