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我不只喜欢杨玉环,也喜欢文艺

李隆基:我不只喜欢杨玉环,也喜欢文艺


李隆基,武则天的孙子,盛唐时的皇帝,唐玄宗,又称唐明皇。


这一天,他正在宫苑里信步闲游,正值春暖花开,草长莺飞时节,走着走着,偶遇一位女子。


她高高的发髻上佩戴着珠宝,很符合宫中的时尚潮流风向。


脸庞像莲花鲜艳娇嫩,体肤白皙透着红润,似乎向外散发着香气,简直美若天仙。


唐玄宗看着看着,心里哼出了一支小调。


立马命人笔墨伺候。


依着心中小曲,欣赏着佳人容貌和气质,想到青春年华易逝,美好的爱情难得。


于是,填了首词《好时光》,又名《春光好》。

《好时光》

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

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

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后来,唐玄宗还命人演奏过此曲。


清代《词林纪事》也曾记载演奏一事。唐玄宗“尝临轩纵击,制一曲曰《春光好》,方奏时,桃李俱发,应词中‘莫负好时光’之语,明皇戏曰:‘此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这就是唐玄宗李隆基,一位多情又多才多艺的皇帝。


李隆基:我不只喜欢杨玉环,也喜欢文艺

1、酷爱音乐,善于表演作曲


李隆基很小的时就表现出了惊人的音乐天赋。一次,在宴席上,他的祖母武则天安排了一位女子演唱歌曲,一曲完毕,李隆基就能把歌词记住,还唱了出来,而且没有走调。在场的武则天对此十分惊奇。


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当天,武则天举行了盛大的登基典礼,并安排了李隆基表演节目。当时,6岁的李隆基,男扮女装上台,准备表演一曲《长命舞》送给祖母。当时的大臣都觉得有点儿不像话,胡闹。但当李隆基表演完,在座的人无不惊叹李隆基的歌舞表演天赋。


随着年龄增长,李隆基对艺术的酷爱有增无减。尤其是音律,他学会演奏很多种乐器,如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等等。还喜欢亲自演奏。由于他听力灵敏,乐感好,十分擅长作曲,作有百余首乐曲,比如《霓裳羽衣曲》《春光好》《菩萨蛮》等等。他曾改革制度,在皇宫建立教坊,设置“梨园”,专门培养演员。自己常常与梨园子弟们一起合奏表演,切磋技艺。


据说,安史之乱时,逃到蜀地,玄宗李隆基被迫缢死了杨玉环。一次夜晚受风雨中铃声惊醒,有所感怀,作《雨霖铃》一曲,命身边原梨园弟子张徽(张野狐)吹奏。可见他对音乐的酷爱。


李隆基:我不只喜欢杨玉环,也喜欢文艺

《鹡鸰颂》,唐玄宗李隆基书 局部


2、爱好书法,善于八分章草


唐玄宗李隆基爱好书法,擅长隶书和草书。《旧唐书·本纪》记载,唐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他的隶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他的草书丰润浑茂、雄秀健劲。


唐玄宗有效仿唐太宗李世民之志,书法上与太宗李世民书法相比,也有继承的意味。唐玄宗李隆基的传世书迹作品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最为有名。


唐玄宗也比较喜欢欣赏别人的作品。当时,任著作郎郑虔就曾作山水一幅,并题诗一首,送给唐玄宗,玄宗看后赞叹不已,并在画上写了“郑虔三绝”四字。


李隆基:我不只喜欢杨玉环,也喜欢文艺


3、喜爱诗词,善于曲调填词


唐玄宗喜爱作诗填词,很多诗词与情有关。开元年间,高力士出使闽越,一女子江采萍被选入宫。唐玄宗见过,十分宠爱。


一次,唐玄宗与江采萍一起坐在宫苑亭阁里观赏景致。看着亭外,雪花一片一片飘落,只见梅花开放,清香淡雅。诗兴大发,正好江采萍喜欢梅花。于是,作《梅亭》一诗。

《梅亭》

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稀。

卓卓不群如玉状,从今呼尔为梅妃。

很明显这是唐玄宗有意作诗送给江采萍,还给她起了个外号,梅妃。

江采萍听罢,即席和诗道:

天恩浩荡布霏霏,梅洁冰清举世稀。

秀实和羹花结子,兰香王者愧称妃。

玄宗一听,更加喜爱这个“梅妃”。

过了段时间,梅妃失宠,被贬冷宫,杨贵妃(杨玉环)得宠。梅妃被贬冷宫伤心不已,想到汉代长门宫陈阿娇的故事,于是,亲自写篇《楼东赋》,派人送与唐玄宗,希望他回心转意。结果被杨贵妃探知,杨贵妃请皇上赐死梅妃,玄宗沉默不语。

安史之乱爆发,玄宗仓皇出逃,没能带走梅妃。他逃到了蜀地,后来叛乱平息,写下《幸蜀西至剑门》,比较有名。

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

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

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

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

等玄宗回京后,下令派人找梅妃时,早已找不到了。只有一宦官献上一副梅妃画像,玄宗看后,哀叹地说:“挺像,只恨不是活的啊!”悲伤之下,在画像旁,题诗一首《题梅妃画真》,也就是《忆梅妃》,来怀念梅妃。

忆昔娇妃在紫宸,

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

争奈娇波不顾人。

玄宗还曾写过很多诗,相比较,似乎填词水平更高一些,像那首《好时光》等等,对后世影响也比较大。例如,《金缕衣》多多少少都有《好时光》“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的影子。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玄宗李隆基酷爱文艺,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是皇帝中擅长词曲中的佼佼者。

作者:张建楠,喜欢唐诗、宋词,希望多和大家交流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