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公元664年,大唐宰相府,伴隨著一名喚作上官婉兒的女孩降生,災難也隨機而來。


身為宰相的祖父,為唐高宗起草了廢除武則天的詔書,事敗,落得滿門抄斬。幸有權臣裴炎極力勸保,襁褓中的婉兒,才免於一死,與母親鄭氏,以罪奴之名趕進宮中。


她沒有快樂的童年,沒有玩伴,只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她在孤獨中艱難求生,在殺父滅族的仇恨中隱忍,在隱忍中慢慢變得強大。


傷心的初戀


母親是名門之後,從小精心培養婉兒,飽讀詩書,舞文弄墨,明達吏事。


憑著天生的聰敏,加之後天的勤奮努力,婉兒終於撥雲見日。


儀鳳二年(677年),武則天召見年僅14歲的婉兒,當場命題,讓她依題寫文。她不加思考,揮筆而就,文字娟秀可愛,語言優美簡潔。武則天一看,喜上眉梢,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留在身邊當做秘書。


她每天在與武則天、太子的相處中,盡職盡責地工作。

傳說,情竇初開的少女婉兒,也是二十四歲太子李賢的伴讀,二人相互欣賞,相互愛慕,傳說中的愛情即使存在過,也很快被武則天把它碾的粉碎。


八月二十二日,二十七歲的李賢被廢太子位,17歲的婉兒,忍痛替武后草擬了那份置心愛的人於死地的廢黜詔書。


在最美的年紀,遇上最愛的人,是一種美好。而情之一物,不動則已,一旦觸碰便是蝕心噬骨。


她曾經用盡心思保護太子,但博學多才,能文能武的太子我行我素,最後,無奈的婉兒,只能望著帶著枷鎖的愛人,消失在淚眼中。


自此。婉兒明白,政治裡,永遠沒有愛情和親情。


婉兒只有將這份痴愛封鎖在心底。每一個仲夏之夜,皎月之時,孤獨的婉兒,在無限惆悵與思念中,寫下千古流芳的《彩書怨》:

葉下洞庭初,思君萬里餘。

露濃香被冷,月落錦屏虛。

欲奏江南曲,貪封薊北書。

書中無別意,惟悵久離居。


天不老,情難絕,李賢成為婉兒的心結,這是初戀也是絕戀,直至李賢生命終結,婉兒再無牽念。心靈從此封凍,終身未嫁,一心一意輔佐武后。


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因禍得福


伴君如伴虎,謹小慎微的婉兒,也有犯糊塗的時侯。


有一次,她違背聖旨,按律當斬。但武則天愛惜她的才華,免了死罪,只在臉上刺了字。婉兒為了遮掩眉間傷疤,點了梅花妝,不但不醜陋,反而顯得更嫵媚迷人。


因禍得福,武則天此後更加信任婉兒。文武百官的所有奏章,以及天下大事的議政,武則天全部交給她來處理。而此時的婉兒,年僅18歲。


公元683年,李治(唐高宗)駕崩,李顯(唐中宗)繼位,武則天又讓她去新皇帝身邊,幫忙料理政務。


李顯對婉兒也情有獨鍾,但婉兒為了自保,強顏歡笑,對這位庸碌的皇帝並不感興趣。


聰明的婉兒明白,只有站在強者的身邊,才能好好生存下去。


天地浩大,每一個生命,都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存,與每一個敵人,每一場風波搏鬥。


婉兒默默地完成武則天交給她的每一件事,認真負責的態度,忍不住讓人心生憐愛。


武則天也很信任她,兩個孤獨的靈魂相遇,由仇人變為知己,在隱忍中強大,成就她們的理想。


婉兒將所有的孤獨與隱忍都寫在那些婉約的句子裡,所有的心事都沉封在生繡的心扉裡。


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有幸覓知己


公元690年九月,李顯被廢,武則天即位,成為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初登大基的女皇,不會忘記婉兒這塊鋪路石。把她作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婉兒的才華和能力徹底發揮出人,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朝堂重臣,有“巾幗宰相”之名。


武則天即使婉兒的仇人,又是她的恩人。沒有女皇的提拔,更沒有她一介女流的出頭之日。


她倆都是封建時期女性的崛起,為女權發聲的代表,要想立於不敗之地,不能孤軍奮戰,必須在孤獨中相互信任、支持,在隱忍中強大。


據說,當年婉兒的救命恩人,想借婉兒之手刺殺女皇,但被婉兒拒絕。


因為她最懂自己的主子,懂她的苦,她的累,更懂她的不易。


何況女皇的統治,讓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幸福,這也是她希望看到的。


於是,婉兒放下了個人仇恨。她要以天下蒼生為重,以民富國強為已任,全力支持女皇。


胸懷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巾幗不讓鬚眉,歷史因她們而推進,歷史因她們而增加了絢爛的一筆。


一代女皇自然明白,她是唯一懂婉兒的孤獨與隱忍,她懂婉兒所做的一切。


人生難得一知己,唯有信任與相互支撐,才能在朝廷中生存,才能迸發智慧的光芒,才能有極強的抗壓能力,才能完成常人無法完成的任務。


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引領文風


神龍元年(705年),張柬之等擁護李唐宗室的大臣,發動神龍政變,女皇被迫退位,唐中宗李顯復辟,恢復唐舊制。


同年12月,婉兒心中的偶像,知己,共事27年的女皇去世。


李顯,韋皇后為拉攏上官婉兒,拜為昭容,封她的母親鄭氏為沛國夫人。


婉兒深受李顯,韋皇后信任,祖父一案也被平反。


她勸說李顯,多開辦書院,增加老師和學員編制,引導朝中大臣和社會名儒,到國學院兼職授課,大力開展文化活動。


她還負責評選群臣的詩詞,對於突出者,賜予黃金和爵位重獎。所以當時朝廷之臣,都愛上了寫詩作文,這全是婉兒的文學功力影響。


婉兒繼承和發展了祖父上官儀的文風,“上官體”成為當時上流社會的創作主流。


同時,婉兒在開拓唐代園林山水詩的題材方面很有貢獻,如《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之一:


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

志逐深山靜,途隨曲澗迷。

漸覺心神逸,俄看雲霧低。

莫怪人題樹,只為賞幽棲。


無論在韻律上,還是其蘊含的詩人的志趣喜好、自然神韻等都與王維的《終南別業》有異曲同工之妙,直接為盛唐田園山水詩派導夫先路。


一介女流,影響一代文風,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很少見。不僅有很多有名的詩歌創作,而且通過選用人才,品評詩文等文學活動,倡導並轉移一代文風,成為文壇的標誌者和引領者。


上官婉兒:在孤獨中學會修行,在隱忍中變得強大

香消玉殞


宮廷險惡。鋒芒我不是沒有,只是要步步為營,否則步步驚心。


婉兒為了生存,必須聽從皇帝,皇后,公主的命令,必須在孤獨中隱忍,才能全身而退,保全性命。


但她不是史書中所說的牆頭草,她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天下蒼生為重。


韋皇后野心勃勃,想廢太子李重俊,立女兒安樂公主為皇太女。上官婉兒曾四次向唐中宗進諫,反對立安樂公主為皇太女。從檢舉揭發,到辭官不做,再到削髮為尼,沒得到中宗准許,最終以死相諫。喝毒藥後,太醫緊急救治,才得以保命。


她想力挽狂瀾,維穩為主,可怎麼努力,也阻擋不住權力之爭,刀光劍影中親情的泯滅。


景龍四年(710年),李顯突然駕崩,韋氏手握大權,準備發動政變。


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以平衡各方勢力。但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后效仿武則天。


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日(710年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殺了韋后,安樂公主。聰明的婉兒,最終成為權力之爭的犧牲品,僅47歲,被李隆基找藉口殺害。


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上宮婉兒詩作收集起來,編成文集,令張說作序,此集今佚,《全唐詩》僅收其詩三十二首。


上官婉兒才華橫溢,命運多舛,政治手段不遜於武則天。


她憑自己的智慧和才能走上權力的巔峰,在朝廷內部鬥智鬥勇,縱橫馳騁。她用自己的才華引領文風。她在政壇,文壇都有卓越貢獻,從古至今,都是難得的奇才。


她的一生在孤獨中修行,在隱忍中強大,才譜寫出精彩的人生篇章。


可後人歪曲歷史事實,加進個人情感與思想,稱她:有野心,八面玲瓏,生活放蕩而又淫亂等等。


試問,一個人沒野心,意味著沒理想;若不八面玲瓏,手段高明,在宮廷鬥爭中早為別人魚肉;才人,昭容只是一種名份,誰能斷定嫁給父子兩人?何況皇帝下詔,誰敢違背?還有與張昌盛,武三思等人有私通,未必就有染。咬文嚼字,撲風捉影去評價一個人,不可取。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遇到被別人誤解,排擠,潑汙水,工作不稱心,生活壓力大等,一時感覺如魯濱遜困在孤島上,無邊無際無著落,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


當遇到那些自己不喜歡卻又無力改變的事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忍耐。忍過寂寞的黑夜,天就亮了;耐過寒冷的冬天,春天就到了。練就波瀾不驚的忍耐,再艱難的日子,也可從容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