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一線普通工作者的 聆聽“防疫戰疫”故事

六位一線普通工作者的 聆聽“防疫戰疫”故事

“我們辦公室裡有一塊很大的白板我們辦公室裡有一塊很大的白板,,上面總是寫滿著人名、、日期日期,,畫滿著線條畫滿著線條,,記錄著一例例病人的傳播鏈,,我們每天就在那裡分析每個病例的感染來源。”。”33月月55日日,,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的陳颯走進了陝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工作者見面會的現場,,與陝西省傳染病院與陝西省傳染病院((西安市第八醫院))護士肖佳蔚護士肖佳蔚、、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環食藥偵查大隊副大隊長馬志福、、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街道華清學府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婷、、西安出租車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愛心車廂””志願團第一分隊志願者王志忠、、大學生志願者蔣敏一同講述他們的防疫戰疫故事。

陳颯

竭盡全力守護好所在土地的傳染病防控人員

“去年12月網絡出現‘武漢不明原因肺炎’信息,我就和同事們開始密切關注武漢疫情每一個細節變化。陝西省的首例確診病例,就是我和同事們通過反覆調查、多次採樣,對細節多次印證最終確認的。”34歲的陳颯是陝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的一名工作人員,她負責的主要工作是急性傳染病防控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置工作。

在疫情防控初期,陳颯的手機每天會接到數百個來電,接電話時總保持擴音狀態,留出雙手在電腦面前工作,每天晚上是最忙碌的時候,她和同事一起整理分析最新的疫情信息,討論現在的疫情狀況,每天都是凌晨3、4點,把這些信息以報表報告給陝西省衛健委,同時也要把這些信息及時反饋給各地防控機構。

“我們辦公室裡有一塊很大的白板,上面總是寫滿著人名、日期,畫滿著線條,記錄著一例例病人的傳播鏈,我們每天就在那裡分析每個病例的感染來源。”陳颯說,很多輕症病例由於症狀不明顯,在就醫前往往生活軌跡零亂多變,社會交集紛繁複雜,她們便通過梳理病例的生活片段,根據“蛛絲馬跡”精準查找傳染的源頭和關聯,採取抽絲剝繭式的調查方式,將一個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片段,串成一條條緊密相連的鏈條,然後迅速將其斬斷。

到現在,陳颯和她的同事們一起抗戰了46天,她說,“雖然大家都非常累,但是守土有責,每一個參與抗疫的疾控人都在竭盡全力,守護好我們所在的這片土地。”

李婷

社區疫情防控一線的“鹹東小哥”

李婷是西安市新城區韓森寨街道華清學府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也是西安市新城區“鹹東小哥”志願服務團隊的一名成員。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從前期的入戶敲門行動開始1200多名“鹹東小哥”齊上陣,先進行網格化劃分,就以李婷所在社區為例,有28棟高層,7500多戶,20000多人,在很短的時間內摸排完這麼多人,如果不進行網格化劃分就會很亂,因此她們將它劃成了14個小網格,每一個小網格里會有一名社區工作人員,一名物業工作人員還有一名黨員,這是基礎網格員。下來是其他的志願者會隨機分配到網格中進行摸排。韓森寨街道轄區4.4萬戶12萬餘人,短短的3天半時間,挨家挨戶進行摸排,不同於以往,真正要把門敲開,見到人,詳細信息記錄下來,這第一手資料為她們精準化防控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非常關鍵。

剛剛打完入戶仗門禁管理就開始了,小區管理最嚴格的幾天都是憑出入證出入,每戶兩天出去一人。有物業的由“鹹東小哥”協助物業進行門禁管理,關閉小區的其他出口。沒有物業的怎麼辦?李婷說她們轄區就有9個無有效管理的小區,由“鹹東小哥”全面接管,全面接管剛剛提到入戶、門禁管理、消殺、後期居家隔離人員服務等任務。在門禁管理形成常態化之後,又轉入一場五站返陝人員接返,這些人員回來的時間點不定,“鹹東小哥”這個時候把守在每一個院落門口,進行二核,發放居家隔離告知書及服務卡等。

緊接著就是居家隔離人員生活怎麼辦?居家隔離不能出門,垃圾怎麼扔?米麵油必需品怎麼辦?這時候“鹹東小哥”在網格里對接這些居家隔離人員的需求,隔離人員每天會在微信裡發需要的用品,包括米麵油菜甚至快遞,會發到群裡或者私信“鹹東小哥”,“鹹東小哥”每天負責採買配送到家門口,並對體溫進行監測掌握,順便把垃圾帶下樓扔到隔離人員專用垃圾箱。

肖佳蔚

一家四口投入“戰疫”的“網紅”家庭

肖佳蔚是陝西省傳染病院西安市第八醫院一區護士,她和家人都在西安市第八醫院上班。她的父親是醫院檢驗科的一名副主任檢驗師,母親是醫院供應室的一名主管護理師,愛人是醫院信息科的一名技術人員。在這次疫情防控中,她父親是最早申請加入抗疫隊伍中,也是家中最早進入抗疫一線的。大年初一,肖佳蔚被編入了隔離一區第二梯隊。因為防控的需要,她我老公主動申請加入醫院消毒隊,負責大環境和病區消毒和救護車消毒工作。她的母親在醫院供應室一直工作。

“雖然我們都在醫院上班,而且下班後也都回到了醫院安排的生活區,但是因為工作的時間和工作的性質不一致,為了防止醫務人員交叉感染,我們雖然在同一個生活區但從沒見過面。”從大年初一到今天為止,她和老公只在過道里偶遇匆匆見了一面,分開的時候老公對她說了一句特別暖心的話:保護好自己,我們一起出去。雖然話語很簡短,但她感覺很幸福。

西安市第八醫院是省市兩級新冠肺炎患者定點收治醫院,目前共設置隔離病區4個,肖佳蔚所在的一區主要是收治確診患者的病區之一,全院320名醫務人員分為2批,輪流進入隔離病區。為了確保醫務人員的安全,以14天為週期,進行輪崗上班和隔離修養。

“許多患者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會得病?家人朋友會不會感染?心理上有很大的包袱。”肖佳蔚說為了解決患者的心理問題,她們就成了情緒的“疏導員”,聽患者說對家人的擔憂和對自己疾病的擔心。她們需要安撫,可隔著口罩,用正常說話的聲音患者根本聽不清,一遍又一遍費力的喊話,醫務人員往往口乾舌燥、聲嘶力竭。由於要在隔離病房待6個小時不吃不喝,也不能去衛生間,為了不影響工作,很多女同事都用上了尿不溼,但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都各自在的崗位上默默堅守著。

西安市確診的120例中,有48例被西安市第八醫院收治,在全院的齊心努力下,採訪當日中午,最後2例患者治癒出院,該院實現了收治清零。

王志忠

擺渡一線醫護人員的“汽車兵”

王志忠是西安出租車“愛心車廂”志願團第一分隊的一名志願者,他在出租行業幹了將近30年,是一名中共黨員。

“今年疫情發生以後,西安市網約車和大部分公交車被要求暫停營運,我們看到了奮戰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出行遇到了困難,我們就想著,怎麼能在抗擊疫情的時候為他們提供免費的出行服務,盡我們的一份力,這才組建了這支特殊的‘抗擊疫情志願團’。”王志忠說,1月29日徵集令下發以後,短短3個小時,就拉起了500餘輛車特殊志願團,志願團分為9個隊,主要是為交大一附院、二附院、唐都醫院、西安第八醫院等9家防疫任務較重的醫護人員提供免費的上下班通勤和公務用車保障。

每個醫院都有一名專業的負責人,每天收集醫護人員的出行信息。他們分隊也有一名負責人,收集派單,發送到各個群,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搶單,志願團的隊員激情高漲,每次派單幾秒之內就被搶完了,雖然說當時工作的方式是預約式用車,不希望也沒有任務的志願隊員們每天守候在醫院等待著,但是在一個多月來,他們的志願者在9所醫院門前,幾乎全天都有志願者守候,為的是讓醫護人員少等待,及時回家。不管是多麼晚,醫生護士下夜班都有志願者護送回家。

“截至我來的時候,我們團隊已經出動車次在15000多輛,接送醫護人員將近20000人次,這也給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們解決了出行的困難和難題。”他們“愛心車廂”夥伴們聊天的時候說,這次的疫情就如同戰場,白衣天使們是衝鋒在前的戰士,他們就是擺渡的汽車兵。

馬志福

守護城市平安幸福的民警

“疫情期間,我們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全市道路、‘一場五站’的疫情查控、社區入戶排查、疫情指令核查等工作。”西安市公安局經開分局環食藥偵查大隊副大隊長馬志福說,元月29號,分局指令他帶大隊警力負責正陽大橋疫情檢查點疫情查控工作。他立即協調管委會工作人員、交警、北環醫院疾控人員、陽光救援隊志願者、環保消殺人員,並做了詳細的分工,堅決執行“不漏一車、不漏一人”的工作要求,通過現場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在過往群眾的大力配合支持下,他們奮戰26個日夜,確保疫情0輸入。2月23日,他們圓滿地完成了正陽大橋疫情查控任務。

馬志福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間,他十幾天沒能回家,藥不夠了得回家取藥,因為一直在一線,怕自己身上有病毒,所以他叫愛人把藥送到小區門口。他說,“當愛人把藥送到小區門口的時候,還帶了一碗土豆燒牛肉。因為她知道我愛吃土豆,我當時在小區門口趴在車的前引擎蓋上吃完了土豆燒牛肉,然後又返回崗位。”

他們大隊只休整了一天,但是看到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戰友們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於是大家又主動請戰,投入到高鐵西安北站疫情防控工作中,因為在這裡要接觸南來北往的各地旅客,他們的疫情工作任務非常重,強度大,風險高,但是民警、輔警沒有一個退縮的,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守護的,是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守護的是這個城市的平安幸福。

蔣敏

鄉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學生志願者

22歲的蔣敏是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大四的學生,寒假回到銅川市耀州區小丘鎮原黨村的家裡時,本來想和父母歡歡喜喜過個年,但是新冠肺炎的疫情襲來。

“我們村有1000人,但村幹部只有10多名,他們又是忙著排查返鄉人員,又是忙著宣傳防疫知識,忙得團團轉,我坐不住了,就跑到村上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告訴孫叔叔我想當志願者,幫村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得到同意後,蔣敏把村上寒假回家的學生們組建了一個微信群,號召大家一起當志願者,守護村民生命健康,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到半小時迅速到了村委會,經過村幹部的簡單培訓後,她們來到村口的疫情防控監測站,給過往的行人測量體溫,給車輛和行人消毒,普及防疫知識。因為學生的普通話比較標準,給村裡的鄉親們講解防疫知識的時候一下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他們也非常配合。

當時寒冬臘月,原黨村又是在一個高原上,下了幾場雪,這時候幾個小夥伴就撐不住了,跑過來跟她說,在這執勤又冷又餓,還這麼危險,想回家。蔣敏對他們說,“我們是年輕人,是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志願者,越是艱險越要衝上去。”在她的耐心勸導下,同學們漸漸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就這樣,學生志願隊23人在村口監測站堅守了一個多月。

在她們的帶動下,村裡的更多人參加了志願服務工作。鄰居丁阿姨是開飯館的,做飯非常拿手,她看見村幹部們和學生志願者們每天風餐路宿,就做了最拿手的刀削麵,熱乎乎的給我們送來。殘疾老黨員張爺爺拄著柺杖,用顫抖的手把省吃儉用的200元遞給她們,看著張爺爺的身影,蔣敏和同學們都流下了淚水。這樣感人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大家你一百我一百,你送刀削麵,我送愛心餃子,村裡收到愛心捐款捐物7萬餘元。

本報記者 柴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