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荆门︱新冠肺炎ICU内 这群“特种兵”大显身手

湖北荆门,春意融融。在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十三楼新冠ICU内,逐渐腾出的空床位,不断撤掉的呼吸机,正预示着希望的曙光。

在过去的29天里,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荆医疗队,在这里与死神赛跑,让一位位新冠危重患者重拾信心,逐渐康复。

难以想象,在新冠ICU内,我们最平常不过的呼与吸,在这里竟是如此艰难,这是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的典型症状。

援荆医疗队里,有一支特殊的“特种兵”——来自邵逸夫医院的四位呼吸治疗师,他们通过对患者进行呼吸道管理,显著提升了危重患者的呼吸治疗照护质量,并通过“传帮带”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呼吸治疗团队。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向社会发布了包括“呼吸治疗师”等16个新职业,这让“呼吸治疗师”这一职业在疫情一线发挥重要作用而备受关注后,再次为人们所知晓。

这个新兴职业,在邵逸夫医院已经有27年的发展历史。

1993年,邵逸夫医院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医学中心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呼吸治疗科。

经过长达27年的建设发展,目前科室已拥有了一支由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呼吸治疗专业队伍(40余人),对危重病人的机械通气支持、气道管理、氧气治疗、气雾治疗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接受呼吸机支持的病人3000余人次,肺功能检查一万余人,是目前我国呼吸治疗专业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全面、知名度最高的科室。

新冠病毒感染者的肺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呼吸治疗师对这部分患者进行每日评估,制定相应的肺康复计划,包括早期活动、体位治疗、胸部物理治疗、呼吸训练等。对处于急性期或恢复期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以减慢疾病的进展和加速患者的康复。

他们要每天跟进患者的肺康复情况,帮助痰液堵塞肺部的患者进行排痰、改善患者呼吸状况等。此外,呼吸治疗师们通过操控呼吸机,根据呼吸机显示屏上出现的一些波形和数值,以及患者的反馈,来调节呼吸机的运行参数,与患者的肺形成良性互动。

葛慧青主任介绍,呼吸治疗师对病人呼吸力学的全面评估,对病人呼吸问题的分析和支持治疗的方法选择非常有帮助,也为病人撤机拔管的成功提供了重要依据和保障。

据介绍,在整个医疗队的共同配合下,邵逸夫医院接管的荆门一医新冠ICU内,已累计收治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32例,重症5例,危重症27例。目前,已转出15例,其中6例治愈出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团队的沟通努力下,荆门一医北院区组建了一支由3名医生、5名护士组成的呼吸治疗小组,由邵逸夫医院的呼吸治疗科医生手把手床边带教和临床操作。

邵逸夫医院呼吸治疗师徐培峰还利用网络平台录制课件为他们进行线上理论授课,希望为当地培养一支呼吸治疗队伍,继续服务于荆门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