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20年前被朱溫所滅,20年後他百戰滅粱,時間不差分毫

朱溫(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即後梁太祖(907年—912年在位),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宋州碭山人,因鎮壓王仙芝、黃巢起義軍有功,唐僖宗曾賜名“朱全忠”,即位後改名朱晃。朱溫也是個“三姓家奴”,先是歸附王仙芝、黃巢,後歸附唐僖宗,與李克用等聯合鎮壓義軍。做大後(先任河南中行營招討副使。次年拜汴州刺史出宣武軍節度使,繼而又進封梁王),又反水把唐昭宗逼遷洛陽,不久將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通過“禪讓”的形式奪取了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改年號為開平,史稱“後梁”。朱溫是通過篡位得到的帝位,而自己也被篡位,被親子朱友珪弒殺。朱友珪弒父篡位後不到一年也被殺,死後連諡號都沒有,史稱廢帝。

父親20年前被朱溫所滅,20年後他百戰滅粱,時間不差分毫

搜圖

後唐莊宗李存勖五歲時,曾跟隨父親李克用作戰,一次路經三垂岡,在唐玄宗的祠堂前休息時,伶人奏起了當年晉朝時流傳的《百年歌》,《百年歌》以人生每十歲一首,從出生到百歲共十首,命曰,記述人的一生從幼小到耄老的狀況。當時的李克用深感疲憊和對老對手朱溫的無力,又感覺大唐江山不保,邊聽邊喝酒,當聽到百歲的衰老之際時,不禁流下了眼淚。轉頭看向自己五歲的兒子,問道“我老了,20年後,你能夠代替我征戰於此嗎”五歲的李存勖認真點頭。

父親20年前被朱溫所滅,20年後他百戰滅粱,時間不差分毫

搜圖

20年後,李克用在對朱溫的作戰中全線潰敗,朱溫建立大梁,李家只剩最後的太原、潞州兩座孤城,潞州還被朱溫大軍重重圍困,李克用在憤怒中含恨離世。李克用死後,他的兄弟們看太原一片混亂、潞州又無法解圍,準備開城投降。年少的李存勖當機立斷發起突襲斬殺投降派將領,然後召集軍隊說“梁朝聽說我父親逝世,又覺得我年紀小而且剛剛坐上王位,肯定覺得我做不了什麼,趁他們鬆懈,你們,有種地跟我一起去解潞州之圍!”他親率大軍,疾馳六日,進抵三垂岡,經過當年那處時,他感嘆道:"此先王置酒處也!"說完,帶大軍直搗梁軍大營,此時梁軍尚在夢中,倉促不及應戰,被晉軍斬首數萬,餘眾向南奔逃,投戈棄甲,填塞道路。後梁太祖朱溫在開封聞訊,驚歎:"生子當如是。李氏不亡矣!如吾家諸子乃豚犬(豬狗)爾!”

父親20年前被朱溫所滅,20年後他百戰滅粱,時間不差分毫

搜圖

​三垂岡之戰李存勖名震天下,此後開始了百戰滅粱、一統天下、威震契丹的傳奇人生,而驚人的巧合是,這一仗距離李克用當年的問話正好20年。李存勖用一場完美的勝利回答了當年承諾的20年後代父征戰天下的夙願。

父親20年前被朱溫所滅,20年後他百戰滅粱,時間不差分毫

搜圖

後人有詩讚曰:

英雄立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

隻手難扶唐社稷,連城猶擁晉山河。

風雲帳下奇兒在,鼓角燈前老淚多。

蕭瑟三垂岡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