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越重越安全?车重和安全性真的有关系吗?

来神之腿


问:

汽车越重越安全?车重和安全性真的有关系吗?

答:汽车安全和车重是有一定关系的,但是又不完全取决于车重,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

现代汽车碰撞安全理论---溃缩设计

现代汽车的安全系统也就是车身被动安全系统,主要是基于碰撞溃缩理论设计,利用溃缩区的形变缓冲撞击力矩,避免驾驶室变型以保护乘员安全,这个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硬的地方足够硬,软的地方足够软”,按照碰撞溃缩设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区域:

  • 1、吸能区:由防撞梁、缓冲盒、组成,主要是为了缓冲低速碰撞,保护发动机等重要部件。
  • 2、溃缩区:主要由强度稍微高一些的普通钢构成,既可以承托车身重要部件,又在碰撞时能够根据撞击力度进行溃缩变形。同时,为了保护发动机不至于侵入驾驶室,还会采用发动机碰撞下沉技术。
  • 3:保护区:这个部位的车身强度往往最高的,主要通过高强度钢构成环形骨架,而A柱等特殊部位则由超强度钢构成,原则上这部分不允许发生形变。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溃缩理论并不能完全缓冲所有的碰撞力,还要通过安全气囊等柔性保护,以保护乘员安全。而受限于汽车制造成本以及材料的强度,目前的溃缩理论是在最多不超过64km/h的时速以下建立的理论模型,也就是说,当汽车时速超过64km/h时,现有的溃缩理论就无法完全保障乘员的安全。这也就是很多车在发生事故时仍然不能确保安全的主要原因。

汽车的车身安全主要靠设计以及高强度钢使用的比例

溃缩理论自1951年被首次应用至今已经发展了近70年,原理虽然很简单,但是,设计时需要考虑车身、底盘布局、材料成本等因素,还要考虑高强度钢的成本,受限于以上因素的制约以及设计水平高低,实际上汽车的车身被动安全水平也参差不齐,即使发展这么多年,从美国IIHS碰撞测试的结果来看,A柱变形的车型仍然有一些,在时速64km/h碰撞都发生了A柱变形,那么在更高时速的实际碰撞情况如何呢?这里还要特别强调的是没有考虑国外车型到了国内的简配情况。

碰撞时的破损程度,不能反应汽车安全与否

很多车友喜欢发一些碰撞视频,并根据破损程度判断汽车设计是否安全,这是片面的,相对而言,有些车的确在碰撞时的破损要严重一些,但是这并不代表汽车在碰撞时的安全不能保障,车身之所以破损是因为汽车设计时还要考虑行人的安全,汽车的前杠要足够柔软,前防撞梁的材质也不能太硬,而我国很多车型表面上看比较结实,但是,一旦发生剧烈碰撞,A柱断裂、弯曲的比比皆是。


碰撞时无论轻车重车,作用力是一样的。

在碰撞发生时,碰撞应力和反作用力是一样,同样的力反方向相互作用,此时考验的就是车身结构设计水平以及材料的强度,或者说溃缩区的设计以及高强度钢的比例是确保安全的关键。飞鸟撞机时,鸟会固然粉身碎骨,但是机舱的高强度玻璃也会破一个大洞。

碰撞时重车的确相对更安全

这主要是因为车身重量更大的车,往往级别也更大一些,车身空间更大,而往往高级别车型由于其价格高、利润空间大,在设计时也不容易受材料成本限制,可以采用强度更高端的材料,而且溃缩区的长度也会更大。当紧凑型小车和D级别大车正面碰撞时,小车往往会由于溃缩空间不够而导致严重后果,而D级车的形变可能小得多。但是需要明确强调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同级别的车型重车最安全”!国内媒体曾经做了一个测试,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以时速50km/h的时速对撞,这两台车最后谁也没占到便宜,破损程度半斤八两。


如何选择一台安全的车?

总体来说,应该多看权威机构的碰撞测试结果,比如美国的IIHS、欧洲的N-CAP、我国的中保研,这些机构相对来说要客观一些,如果这些机构碰撞测试结果全是G,说明碰撞溃缩设计以及材料是过关的,靠谱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很多国内合资车型存在简配设计情况。

尽量选择带有主动安全系统的车型: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主动安全系统已经普及到各个车型,主动安全系统 通过雷达激光 摄像头等传感器,检测汽车的行驶状况以及周边状况,可以辅助驾驶员进行处理,主动刹停、变道提醒、疲劳检测、自主跟车等等,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


学会主动防御性驾驶

无论多么好的电子设备,无论多么好的车身设计,最关键的还是要靠驾驶者自身,遵守交通规则, 不超速、不抢道、远离大车、主动利用后视镜等辅助设备观察车身驾驶状况 ,做好防御性驾驶 ,这才是确保安全之道。


众口说车


说到汽车轻量化,大家都说德国车皮厚,日系车车薄,德系车就一定比日系车安全,渐渐的,车重也成为了不少人衡量汽车安全的一大参考指标。其实这是很多人对汽车安全的误解。

1、汽车铁皮越厚越安全?

我们不难发现,很多车企在宣传自身的产品时,都不会说到自家车的铁皮有多厚,反而强调材料强度以及碰撞星级。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发生碰撞时,铁皮多出个0.2毫米并没有多少作用,反而是汽车的防撞设计和材料选取更加重要。

2、车身越重越安全?

在车身重量相同的情况下,无疑更看重的是车身结构,例如同样在60km/h的防撞测试中,小轿车仅车头部分发生变形,驾驶室较为安全,但卡车却极易发生严重变形,危及驾驶员生命。所以汽车并不是越重越安全。

3、轻量化就是偷工减料?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存在不少合资品牌偷工减料的现象,例如减少隔音棉、压缩防撞钢板等,但汽车轻量化并不是这种行径,而是通过不改变车身强度的情况下合理降低车身重量,达到提升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最后,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新结构、新材料会被运用到车身上,例如汽车轻量化等等,这些并不与汽车安全相矛盾,反而会相对提升我们的行车安全性,而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应当擦亮双眼,学会规避不良卖家的套路。


TMAX越野


有人说鸡蛋永远碰不过石头,所以重量轻的车永远碰不过重的车。看似很有道理,其实是钻了牛角尖,下面来解释一下为什么这样,同时你就会明白车重与车辆安全的关系。还有日本车真的不安全吗?



车辆安全的万金油定律:贵的车才安全

看似强壮的渣土车其实很脆弱——过大的重量是杀死司机的凶手

我们知道大卡车很重,特别是渣土车,一般的轿车或者SUV好像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虽然卡车很重,但是绝大部分重量都在它的车厢和底盘上,当驾驶室被撞时,整个车很大的重量都会压在驾驶室,整车过大的重量成了杀死驾驶员的凶手,这也就是为什么超重的卡车车祸会很惨,甚至驾驶室被挤成一片。所以我说它很脆弱,我想如果这个大卡车是空车,那么情况可能没这么严重。除了发生碰撞时候过大的重量会有副作用,同时车子太重也会造成刹车距离变长,加速能力变弱,换言之是躲避危险的能力变弱。






能保护驾驶员安全的车才是真安全

整个车变得结实了,但不意味着这个车达到了真正的安全,真正安全的车应该是以保护驾驶员为主,毕竟人受伤了住院花的钱可以车受伤修车花的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车子都是有吸能设计的,目的就是通过将车辆前后部做的软一些,用作缓冲设计吸能,然后驾驶舱设计的结实一些,保护驾驶员。这也就是为什么F1赛车一旦撞车了就感觉整个车如天女散花一般零件乱飞,但是赛车手却安然无恙。



车结实才安全,但结实不等于重

车辆结不结实除了跟材料有关(如普通钢板和高强度钢板)之外,还跟整个车辆的结构有很大关系,好的结构设计能给一个普通的材料赋予更多的刚度,同样的材料赋予它好的设计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说有的车辆后排地板的中央通道隆起,会造成坐在中间的人很不舒服,其实并不是汽车厂家没能力把它做平,而是这真的会影响整车刚性,就算有的车没有四驱,它照样会隆起,考虑到整车安全很多合资厂商并没有像自主品牌那样“随随便便”就把后排地板做成纯平的。同样重量的钢板,有了结构设计的钢板会比没有设计的有更强的刚性。图为大众帕萨特的地板隆起和某自主品牌汽车的纯平地板。





国外五星碰撞安全,国内外B柱断掉?——应试教育很害人

有的人会说车辆过了五星级碰撞就会很安全,我想说的是毕竟碰撞试验是个“考试”,并不能百分之百的涵盖实际碰撞事故,甚至有的车企玩起了“应试”考试,国内碰撞试验(C-NCAP考的就做好,不考的就可以不管。所以海外版的思域碰撞成绩是TOP+(来自美国保险业协会IIHS碰撞试验结果),到了国内的C-NCAP的结果也是五星,但是最近的一项关于B柱碰撞的测试竟然是B柱直接断掉!这么说大家可能不明白,我解释一下就是国内认证五星安全的机构(C-NCAP)不把B柱碰撞作为“考试”重点,而中保研(C-IASI)按照与美国同样的方法测试,就得到了B柱撞断这个结果。这背后的结果很是耐人寻味。

美国IIHS机构的评价结果。

中保研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到东风本田思域车内乘员得分只有M(中等),讽刺的是广汽本田雅阁却是G(优秀),同时自主品牌的领克和魏都比思域得分高。

总而言之,贵的车肯定更加安全

从各方面来分析看,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安全,贵的车总比便宜的车要安全。


道远说车


  车重和安全性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说完全挂钩。

  首先,‘车辆越重越安全’这个常见说法是有个前提的:在同样的速度之下,在相同的车身尺寸和结构的情况下,两辆车发生碰撞,一辆车越重,那它的车速变化越小(由于惯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发生碰撞时车内乘员受到的力越小,那受到的伤害也会越小。

  在这种情况下,车越重越安全的说法才成立。

  但实际上因为不同车型的设计和材质,上面的完美情况基本可以不加考虑,除非是双方都偷工减料...

  在正常的车辆碰撞中,我们要考虑的公式是:相同受力下,质量(重量)越大的物体,受到的加速度越小,也就是一旦制动,车越轻乘客受伤越明显。

  至于具体的对比,可以参考这张图,这是美国公路安全协会统计的交通事故与重量对比。

  参考上图我们能发现,在某个明确的区间内,车重实际上和安全性的联系并不大;但在1800以上,1575以下这三个区间之间,安全性和车重是有一定程度的挂钩的,以这三个区间进行对比,才能说‘车越重越安全’是正确的结论。


电动商讯


当汽车与汽车相撞的时候,会因为速度不同,重量不同,角度方向不同,而且汽车的溃缩吸能区布局也不一样。所以越重的车子撞车肯定有优势。。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车子重量与安全是否有关系并不重要,这个问题争吵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个结果,其实不管车子的重量与安全是否有关系。我们只要在行车的时候,遵守交通法规,不要轻易违反交通法规,如果你不发生车祸的话,自然和你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很多人可能觉得自己的车技非常好,不会发生事故,但是等到真正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在后悔就晚了,所以我们在开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安全,千万不能够做一些违反交通规则的事情。

我们经常会在网上看见,有些人酒驾或者是醉驾驶,导致全车人都死了,这个是多么惨痛的教训,虽然说国家对于酒驾管的非常严格,但是还有一些人存在着侥幸心理,他们不吃到苦头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我们在开车的时候要注意周围车辆的动态,千万不能盲目超过,只要不发生交通事故,那么你的车子轻和重都和安全没有关系了,不知道各位网友觉得小编说的对不对,如果你们觉得还可以的话,可以告诉一下你的朋友,让他们也安全驾驶。






嬷嬷茶强哥


汽车越重就越安全吗?答案是那可不一定。

首先,一般大家说的车子重主要是指汽车使用的钢板厚度大,厚度大,叠加到整车质量上面重力自然就增加了。然而,汽车重量变大,车子重油耗增加,操控降低,是不利于现代汽车的发展需求的,现代汽车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是希望车子越来越轻的。

汽车安全主要取决于缓冲性能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能否巧妙的撞击力转移到车架上,而不是反馈到驾驶室。还有防撞钢材刚度是否满足碰撞安全要求。例如前后防撞梁、门板防撞梁,A、B、C、D柱的强度等等。汽车上该硬的地方硬,该软的地方软,才能兼顾驾驶员、乘客和行人的保护。

那么为什么有些车主特别喜欢钢板厚的车子呢?主要是因为小剐蹭时,钢板厚的车子损伤程度低,维修起来也更加便宜。钢板薄的车子可能会把钢板弄变型甚至穿孔,维修费用就大大增加了。

所以,汽车安全主要是靠防撞结构的强度和缓冲结构设计的是否合理来评判的,而不是仅仅依靠车身重量来判断的。

另外,可以给车子配备一些主动安全配置,例如安全气囊,ESP等,还要养生好的驾驶习惯,系上安全带。这样才是最安全的防护。


明亚保险经纪人杜磊


一辆汽车的安全系数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大的分类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其中主动安全的设计有自动刹车、车道偏移预警、车身稳定系统等等,而被动安全则是诸如碰撞吸能设计、安全气囊、防滚架等等。汽车的安全性是个相当庞大而复杂的课题,根本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更不是很多车主理解的“车越重越安全”这么简单。今天我就来紧扣整车重量这个单一因素来聊聊有关汽车安全性能的话题。


车重对汽车动态表现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一辆车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它的整车重量就决定了它的物理学特性。初中物理相信大家都学过,这里就不赘述那些基础物理公式了,过于理论的东西没必要在这里讨论。放在现实的用车环境中来看,越重的车子就越不灵活,我们可以想象一辆装满石块的渣土车和一台小巧的微型车,不管是起步加速还是紧急制动,巨大的惯性都让前者比后者的表现要差很多。

越重的车子,它的刹车系统所承担的压力就越大,同等车速下的制动距离往往更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高速公路的线速标致都分为两种,小型车的限速是120km/h,而大型车的限速是100km/h。因为一旦制动距离被拉长,也就意味着遇到紧急情况时留给司机的反应时间越短,发生事故的概率就越大。


此外,越重的车子带给悬挂系统的压力就越大。众所周知,悬挂系统在汽车操控性能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不论是紧急避让能力还是转弯时的车头指向性都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如果你的前方突然窜出一只小猫小狗,又或者是个过马路的行人,又大又重的车子一旦猛打方向,发生失控甚至翻车的概率也会大很多,所产生的后果也是无法估量的 。

当然,我也并不是说重的车子动态表现就绝对越差,毕竟汽车的悬挂和刹车系统都可以用更好的设计和调教进行弥补,但这势必会考验汽车厂家的技术实力以及车主的钱包。


车重对车身结构的考验

大家不要忘记一点,汽车的重要也是需要载体去承载的,这些载体不但包括避震弹簧和悬挂连杆,还有车身本身。家用车大多采用的是承载式车身,顾名思义就是车身自己在承载整车的重量(非承载式货车的重量则是由底盘去承载)。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越重的车子,自身所承担的重量就越大,那么车身结构中的应力就越大。


所谓的应力是个比较专业的弹性力学概念,我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便于大家去理解。有一个大胖子和一个小瘦子,大胖子就算坐着不动就会觉得很累,而瘦子就算整天蹦蹦跳跳也不觉得累,这是为什么?那是因为胖子的骨骼和肌肉无时不刻不在承受自身的重量,你看上去他好像在休息,但其实他一直在悄无声息地做高强度负重运动。把这个例子换到汽车上你就很好理解了。


那么车身结果如果承受了大量的应力会有什么后果呢?那就是更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这就好比一根筷子你原本需要使出80%的力才能掰断它,但是有个叫“应力”的人帮你用了40%的力,所以你只需再使40%的力就可以掰断它了。所以越重的车子,对车身结构件的强度要求就越高,一旦厂家用料不够扎实,那么车身变形和崩溃的风险就会增大。


并不是说车不能重,关键看重在哪儿

很多车主都有一个误区,觉得车皮越厚的车越安全,或者关门的声音越厚重就越安全。这其实都是错误的观念。真正影响一辆车安全碰撞实验成绩的关键点在于结构件的强度,也就是当碰撞发生时,能够维持不变形且给你提供一个生存空间的框架。这些结构件包括AB柱、车顶横纵梁、底板横纵梁、车门防撞梁等等,换句话说它们是车身的骨骼。而门板之类的只是车身的外覆盖件,也就是皮肤。一个人抗不抗揍看的是骨头有多硬,而不是皮有多厚。

因此,只有把车重用于加强这些架构件,比如使用优质的高强度材料,做高效的结构设计,这才是用在了刀刃上。而那些非结构件的重量则可以做一些轻量化设计,对碰撞试验成绩并没有什么影响。


总而言之,单从整车重量这个单一角度去看,“汽车越重越安全”这个观点就是完全错误的,根本不值一驳。更不用说评价一辆汽车的安全性需要从多个维度去考量了。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再被这种简单粗暴的伪理论所蒙蔽双眼。

只讲真话的硬核系说车,关注“马头人车库”


马头人车库


首先回答您第一个问题,车重不一定就安全,因为车重是不是安全是相对来说的!

我们要先了解一下车辆安全性

车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中避免事故,保障行人和乘员安全的性能。

它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

而您说的安全性,我理解为,您觉得车重,一定是用了材质好的钢板或者铁皮,这样撞击其他轻型车辆时,您更有优势,保障安全。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安全理念。您的思考认为撞击时保障您的安全没问题,但是顺着您的思路来看,如果您的车只是钢板厚重,没有吸震功能,对于您的躯干骨骼是有强烈冲击力的,靠着安全气囊和安全带是无法完全吸收撞击能量的,所以,您的车虽然重,但是也会对您产生危险!(这也就是为何车身轻量化也不一定不安全的道理)

来简单看看车辆的主动安全

它的主要功能在于防止或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性能。您也可以理解为提前减少跟事故发生的概率!

比如ABS,EBD,雾灯,LED大灯,倒车雷达,刹车灯,减少A柱视角盲区等等都算是主动安全范畴。举个简单例子,雾灯,它的作用就是在能见度不好的时候,可以起到提示和警示后车的作用,以免因为没有雾灯提示,视线不好的时候,后车司机可能会追尾您的车辆。

我们在简单看看被动安全

又称消极安全性,是指事故发生时减少乘员伤亡的能力。

比如防撞钢梁,安全带,安全气囊等等,举个简单例子,车辆发生碰撞时,如果没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保护,由于惯性冲击力,很可能会伤害您的脊椎部分,因此这些被动安全是在车辆发生事故后减少伤害的。

事故后安全性

是指汽车能减轻事故后果的性能。

比如事故后油路停止,车内打开一些实用安全功能

举个例子,油路停止的作用在于车辆发生碰撞后,汽车是停止供油,防止因为燃油问题引起的车辆燃烧情况。

生态安全性

是指发动机排气污染、汽车行驶噪声和电磁波等对环境的影响

这个很好理解,比如降低尾气排放,NVH的改进,轮胎的环保公益等等都算是这个范畴。

总结:汽车安全性对于驾驶人,行人,其他车辆都是对等的,厂家设计安全性除了考虑驾驶人外,还会考虑其他问题,所以,车重并不代表车辆一定就安全


行走的新能源汽车


汽车越重越安全?

不一定。

车重安全说的是同样安全结构的情况下。

比如两辆都有吸能结构和溃缩区,同样安全气囊,同样钢材强度情况下,谁重谁占便宜。

但是。如果对方用的热成钢比你好,气囊比多,有吸能和溃缩。但没你重,一样吊打你。

举个例子,美国ihs做过实验。最新型的轿车对撞十年前的车,虽然十年前的车更重,但被吊打。

车子安全,重量不是最重要的,而是热成钢的使用程度。就好像你拿一把钢剑和一把更重的铁剑对砍,你说谁吃亏?

其次是车辆设计,也就是吸能和溃缩。

两辆车对撞,你的车可以吸能然后把对撞的冲击溃缩掉一部分,然后剩下的引导扩散到车子架构的热成钢上。就好像,你跑步,撞到有海绵垫的墙上。

而对方的车子直接把冲击用车子驾驶舱硬接住。就好像对方直接撞到石头墙上。

最后就是安全气囊的数量,谁多,谁存活几率高的。


有道理说道理


按照过去一些老司机的经验,车辆越重似乎车辆的安全性也就越高。然而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虽然车辆自重高,对于安全有些许帮助,但是是非常有限的。现在汽车技术越来越发达,评判一台车的安全性能,是要从多方面去看的。从大方面来说,车辆安全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者涵盖了,车辆上所有安全性能以及材料,并且很多很多涉及到安全的功能,或者说是配置,很难简单的用一两句话可以概括出来。而且越来越多车型用到了更多关于安全方面的配置,技术也是不断在更新换代。所以说,关于汽车安全性能是绝对不能以单纯车重来衡量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下车重对于车辆行驶过程中是否就一定安全?

车身自重越重,也就意味着,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制动距离以及加速性能。一般情况下,质量越大的车,制动距离一般都比较长,车身重量在物理特性的影响下,存在着巨大的惯性,都会让他的刹车表现变得非常差。就这一点上来说,自身重量越大的车辆,如果不留出足够的制动距离,其发生事故的概率更高。

而且车重的增大,不仅影响了整车的制动距离,同时还对于车辆上的很多关键部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以底盘悬架为例。车身重量越大,底盘悬架所承受的压力也就越大。我们都了解,悬挂系统对于车辆的重要性,车辆越重,越会影响其在某些特定的极限条件下,整体性能的发挥。比如说,在行驶过程中,车前突然出现情况需要紧急避让,悬挂系统可能就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性能,进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

有些人可能会反驳,那按这么说,很多豪华轿车重量都非常大,那为什么车辆性能就能那么好呢?极限状态下的表现也不会差,同时刹车距离也不一定就长啊。要知道,这些车型普遍都比较贵,其支付的购车成本,完全足够让厂家针对性的对悬挂系统和刹车系统进行更好的调节。前提是你要付得起买车的钱。

另外有很多车主都认为说,车辆的铁皮越厚,越安全,或者说关门的声音越沉闷就越安全。可以很明确的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车辆安不安全?最主要的前提在于整体的架构,是否采用合适的强度。比如说,现在很多新车型在宣传时都会提到,整车用到了多少比例的高强度钢材和超高强度钢材,就是这些不同等级规格的,刚才支撑起了整车的安全构件,在危险发生的时候,也正是由于这些不同强度构建的存在,给我们创造了生存安全的框架。至于车皮后包,其实并不影响整车安全性能的发挥。

当然了,车辆越重,也不是说不好,主要是要把重量放在合适的地方。像上述所说到的整车的结构件部分,就完全可以采用一些重量比较大而且优质的高强度钢材,自然能够很好的提升车辆遇到危险时抗撞击的能力。

我们今天只是单纯从重量方面来探讨关于车辆的安全是否与其有关,如果从整个大范围来讲,车辆的安全不仅在于材料使用轻重,更多还要从诸如主被动安全等等方面入手,综合评判,才能具体清晰的了解车辆的安全性能是否足够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