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乌鸦

文学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这种观点往往能得到很好的证实,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使得乌鸦的形象在中日两国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了解日本的乌鸦对了解日本的文化是一个开端,这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日本的文化和探索日本古今的生活方式。

中日两国的文化有许多的共通之处,但在很多方面也存着明显的差异,了解国家之间的差异,对促进两国之间友好发展和文化借鉴方面有深远的影响。鸟类中的乌鸦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中日两国对乌鸦的认识完全不同,在中国,乌鸦往往有着不祥的象征,而在日本,乌鸦却被称为神鸟,其中的差异显而易见。

一、乌鸦在中日两国人眼中的不同形象

中日两国有着一衣带水的联系,两国的文化也是各有千秋,乌鸦的形象在

中国经历了从神鸟到恶鸟的变化,而在日本乌鸦始终是神鸟的形象,了解文化差异,在国家之间的交流中也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尴尬和冲突。

1、从神坛跌落成“不详之鸟”的中国乌鸦

乌鸦全身羽毛乌黑,名字也由此而来,嘴大且直,食腐肉为生,声音嘶哑。所以在中国,常常认为乌鸦的到来就是象征着厄运的降临,但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乌鸦并不一直是恶鸟的形象。远古时期,《山海经》中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日中有俊乌”,其中的鸟描写的就是乌鸦,是太阳的象征,因为古代文化知识浅薄,人们认为太阳东升西落是神的旨意,且乌鸦“晨出暮归”,通体乌黑,犹如经历大火重生,所以人们认为乌鸦是太阳的使者,负载太阳来到人间,“神鸟”的传说由此产生。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山海经》内乌鸦

商朝时期,藏族人民认为乌鸦是人类与神之间的使者,有着神圣的使命,“乌鸦是人类怙主,传递仙人神旨。”此外,满族也将乌鸦作为保护神,传说中认为努尔哈赤就是在乌鸦的庇护下战胜敌人并建立王朝的,所以满族人民喂乌鸦以祭祀祖先,后来乌鸦也出现在占卜中,并被赋予拥有神力和预知未来福祸能力的神鸟。

经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汉代时期,人们的文化水平提高,对自然的认识逐步增加,人们不断探索,想要冲破宗教思想的枷锁,同时,太阳在人们的眼里也失去神圣的光环,乌鸦作为太阳鸟的象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汉朝的文献记载中描写了在战争之后,尸体遍布,因为没有埋葬,就会有成群结队的乌鸦来啄食将士和百姓的尸体,场面惨不忍睹,在这样的场景面前,人们对乌鸦已经没有了半分的喜爱之情。

宋朝以后,乌鸦是“不详之鸟”的身份已经坐实,人们对乌鸦已经产生了强烈的反感之情,每当听到乌鸦的叫声,都不免皱起眉头。“天下乌鸦一般黑”就体现了人们对乌鸦的嫌弃之情,后来,乌鸦被认为是祸害人间的罪魁祸首,一旦有战争,硝烟还没有熄灭的时候一定会飞来大量的乌鸦,乌鸦成为杀戮和死亡的代名词,这种思想一直延续下来。

时至今日,乌鸦在中国仍然会是不详和厄运的象征

鲁迅先生的《药》中有对乌鸦的形象描写:“那乌鸦笔直的站在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以及它“哑”的一声大叫,让人惊悚,凄清阴冷。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2、日本人眼中的神圣之鸟

日本人对乌鸦的看法与中国截然不同,他们认为乌鸦是一种十分聪明的鸟类,并且可以通灵,所以在日本,乌鸦是天神降临的导向鸟。在日本的鸟山市,有着乌鸦曾经拯救过整个城市的传说,并且这个城市的市鸟就是乌鸦。日本还有“乌鸦天狗铜像”,很多地方都将乌鸦奉为神灵。

日本对乌鸦的喜爱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有记载,根据日本现存的古籍神话可知,日本第一代天皇时期,天皇东征奈良县,战况十分激烈,与敌军纠缠不下,后来在一片山林中,危急关头天神派来乌鸦助阵,最后获得大捷,天皇随后建立王朝,这只乌鸦有三只脚,所以被尊称为“八咫乌”,是来自太阳的使者,有着忠诚、诚实和大无畏的精神,从那时起,乌鸦就开始作为神鸟登上历史舞台, “八咫乌”还作为“

立国神兽”成为日本足球的象征,日本的足球协会的会徽就是八咫乌的图案,并将这种标志性的图案绣在日本足球队员的衣服上参加世界杯的比赛,说明乌鸦在日本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

乌鸦在日本享受着和鸽子一样的待遇,可以自由自在的飞翔,生活安逸,几乎内有人会伤害它们。日本有一漫画作品《乌鸦家的面包房》,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中描写的乌鸦一家六口相处和睦,整个故事情节中乌鸦都是十分可爱并充满温情的。小孩子的童谣中有一首“乌鸦之歌”,曲调欢快,唱出乌鸦的活泼与欢快,受到小朋友们的喜欢。字典中乌鸦的解释都是对反哺的介绍,这种孝心使乌鸦成为日本人教育自己子女的例子。

日本文化随着时间也发生着变化,但“万物有灵”的思想诗中影响着日本人民的生活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一直以来都崇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日本学者认为乌鸦的之上是在猫、狗等动物之上的,有的文章中描述了这样的场景:在日本的街道上,乌鸦可以随意的飞,红灯的时候,会有乌鸦将核桃等坚果放在轮胎下面,待车驶过后,捡走里面的果实。这种聪明才智与中国的“乌鸦喝水”的故事不谋而合,可见在日本,乌鸦是一种

十分受保护的动物。虽然关于赞美乌鸦的成语不多,但都是呈中性的词语,并没有贬义的意思。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日本乌鸦

在现代生活中,乌鸦在日本的文化中虽然没有往日的神圣和高贵,但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保护,街道或者庭院里,乌鸦可以随意的停落,肆无忌惮的大叫或者翻找食物,人们对这种不礼貌的行为不会厌恶,而是

宽容待之。日本的城市中一般绿化较好,加上人们对鸟类的保护,鸟类数量增加很快,乌鸦的数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二、乌鸦在中日的文化折射

中日两国之间的语言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乌鸦在两国的语言中含义也是显著不同的。在中国,关于乌鸦的成语多是贬义的意思,例如“乌合之众”、“乌鸦叫,祸来到。”都反应出乌鸦的反面形象,总是不详之兆。乌鸦食腐肉为生,常常出现在乱葬岗,古人死后会在家中停放几天,会引来乌鸦,所以在民间,乌鸦有报丧之说,人们都十分避讳乌鸦落在自家的源自里。

中国古代的诗句中也常出现乌鸦的身影,“乌鸦”常与黄昏相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凄凉、悲伤和死亡将近的氛围。

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罗隐的“寒雨萧萧落井梧,夜深何处怨啼乌。”写出了作者内心的荒凉和悲伤。“瘦马羸童行背秦,暮鸦撩乱入残云。”诗中描绘的是一幅高原傍晚的景象,塞道上书童牵着一匹瘦弱的马,归巢的乌鸦发出几声鸣叫,烘托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内心的凄凉。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马致远

在中国的古诗词中,乌鸦常常用来烘托傍晚孤寂的环境,整个氛围都呈现出一种冷色调,凸显人物的悲伤。在现代的俗语中,“凤凰不入乌鸦巢”用来比喻品行高尚的人不会和行为不端、素质低下的人聚在一起。

但在日本的文化中,乌鸦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一般是

中性词,常见的词汇翻译后的意思大都是“像乌鸦淋雨般快速的沐浴”、“破涕而笑”、“乌鸦群集,大雨将至”等等,在日本的谚语中,乌鸦常与天气联系,可见在日本,乌鸦已经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经常出现在世人的笔下和生活谚语中,足以证明日本人民对乌鸦的喜爱。

神鸟?恶鸟?从中日的乌鸦形象为角度,谈谈两国传统文化中的差异

日本街头乌鸦

三、总结

通过对中日两国乌鸦的对比,并非是乌鸦本身的区别,而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乌鸦的形象有着明显的差异,中国是象征厄运的恶鸟,日本是聪慧的神鸟,这种感情色彩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两国发展的不同的文化个性。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才可以在以后的国际交流中避免不必要的尴尬和误会,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也能有效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相互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发展,充分展现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满族乌鸦民俗的“大传统”解读》

2、《乌鸦的身份:一种民俗物象的双重解读》

3、《从乌鸦内涵看中日文化差异》

4、《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史》

5、《中国民俗的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