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为什么要削藩?汉景帝的这个理由,窦太后都无法拒绝

小说:为什么要削藩?汉景帝的这个理由,窦太后都无法拒绝

和往常一样,刘武此次入朝也住在长信宫,陪在窦太后身边。散席之后,刘武陪着窦太后回到寝殿。家宴之上陡然的风波,让窦太后心里颇为不爽,还在生窦婴的闷气。

“这个窦婴,太让老身失望了!”窦婴走后,窦太后愤愤道。刘武不知该说什么,一言不发。

窦太后转过身握住刘武的手:“武儿,你心里不怪皇上吧?”

刘武赶紧答道:“不会。儿子本就没想过皇位。”

窦太后追问道:“告诉母后,如果让你做储君,你愿意吗?”

刘武愣住了,想了想答道:“如果母后真要儿子做储君,儿子不敢推辞。”

“今天,当皇上说出那番话时,老身是挺感动的,还以为是真心话。当然,这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皇上的儿子中,确实没有适合做太子的。皇长子刘荣和他母亲一样,骄矜任性,实在担不起家国大任。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不是太小,就是品性太差。”

“儿子觉得,皇上今日只是酒后失言,并不打算立我为储君啊。”刘武叹息道。

“不管他是酒后失言,还是随口说说,老身就是觉得,你比他的那些儿子更适合做储君!”

“前几日,皇上和我谈话,说起了削藩之事。皇上和母后说起过这件事吗?”刘武转移话题道。

“皇上要削藩了?这都是那个晁错撺掇的!先帝在时,他就撺掇先帝,先帝一直没同意。如今,皇上对他是言听计从。”

“皇上和我交底了,让我做好准备。”

“皇上啊,做事太急躁了,老身真担心,他会闯出大祸的!”

“其实,儿子觉得,削藩并非不可行,反而是很有必要的。”

“你真是这么想的?你也是藩王之一啊。”窦太后有些诧异。

“为了国家长治久安,儿子不能只顾着一己之私利。”

“好,好,你果然是好样的,老身没有看错你。”

几天之后,汉景帝邀请刘武一起到上林苑打猎,这是兄弟二人每次相聚必定要举行的项目。

猎场之上,二人纵横驰骋,上下翻飞,各展英姿,不一会儿,已是满载而归。

“陛下,你这骑射功夫可是一点都没耽搁啊,臣弟是自愧不如。”刘武喘着粗气道。

“朕怎么觉得你今日不在状态呢?昨晚没休息好吗?”汉景帝笑问道。

“不是,是好久没练了。这两年,一直忙着修建梁园,骑射功夫都快落下了。”

“哦,朕听说,你的梁园可是集结了不少天下英才啊。”

“一些风流文人而已,算不得什么英才,真正的英才都在朝廷里。”

“母后这几天还好吧?”汉景帝忽然问道。

“她老人家很好。不过,削藩之事我跟她说了,她好像有些不太赞成。”

汉景帝想了一会儿,走到刘武身边,扶住他的肩膀道:“这件事朕会和母后商量的。只要你支持朕,朕就放心了。”

“臣弟以为,此事还是不能操之过急。”

汉景帝走了一圈,又回到刘武面前:“朕想好了,下个月就颁诏削藩。为了以防万一,你还是早点回去吧,早做准备。”

“好,臣弟明天就返回梁国。”

“朕去安排下,让周亚夫拨给你五千铁甲骑兵,你要好好操练。”

“谢陛下,臣弟必不负所托。”

连日以来,汉景帝和晁错反复确定削藩的具体方案。晁错认为,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是吴王刘濞,如果只是削夺其他诸侯王的封地,而不涉及吴王,必定会引起其他诸侯王的不满,也会增长吴王的骄气。也就是说,不削吴国,削藩终究是有名无实。

自从汉景帝即位以来,吴王刘濞从未入境觐见,连登基大典都不参加。汉景帝早就看他不顺眼,却一直没有下定决心。他知道,吴王这些年来积蓄了不少钱财,私下里招兵买马,实力不可小觑。一旦逼急了,他很可能起兵造反。

如果吴王起兵造反,朝廷有能力镇压吗?如果镇压失败了怎么办?到那时,不仅削藩失败,连自己的皇位都难保。

忽然,汉景帝想起了先帝临终时说过的一句话:“事有缓急,周亚夫可大用。”难道,先帝已经预料到了自己登基后,必将和吴王有一战?想到这里,他有些释然了,斩钉截铁道:“诸侯国的问题绝不能留到下一代!”

晁错大感欣慰,躬身道:“陛下圣明!”

“不过,在下达削藩令前,朕应该和太后说一下。”

“臣以为,太后一定会支持您的。”

“你觉得,吴王会反吗?”汉景帝问道。

“不一定。之前朝廷削赵王和胶西王时,吴王没有任何反应。即使吴王反了,其他诸侯王也不会响应。对付一个吴王,朝廷是绰绰有余。”

长信宫内,听完汉景帝削藩的计划,窦太后沉默许久,凝重道:“一下子削掉吴王豫章和会稽两郡,这是断了吴王的两条胳膊啊,他能答应吗?”

“母后,自从儿臣登基后,吴王就再也没有入朝觐见过。臣还听说,吴王在私下里铸造兵器,训练军队,这是摆明了和朝廷对抗到底啊。”

“他真的这么嚣张?”窦太后大惊道。

“是的,千真万确。朕如若对此置若罔闻,这个皇帝还如何做下去?”

“可是,你想过没有,你的削藩令一下,吴王可就反了啊,天下岂非大乱?”

“母后,周朝是怎么亡的?周天子建立周朝后,也以为将天下分封为宗室,就可以高枕无忧。结果呢,不过几代,诸侯王就和周天子形同陌路。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还不如一个小诸侯,仰人鼻息,苟延残喘。朕绝不能看到我汉朝步周朝之后尘!”

“你说得对。先帝那么仁慈的皇帝,还是有诸侯王不服。如今啊,这诸侯王和咱们的血亲越来越淡了,不得不防。老身问你,吴王若真反了怎么办?你打得过他吗?”

“打得过得打,打不过也得打!况且,朕以为,吴王不一定敢反。”

“吴王不会反?他可是一直对你耿耿于怀啊。”

“朕以为,吴王出师无名,其他诸侯王绝不敢铤而走险。”

“这倒也是,吴王如果因为儿子的私仇,反抗朝廷,其他诸侯王心里是不服的。不过,你还是要做好打仗的准备。”

“先帝临终时,曾告诉朕,事有缓急,周亚夫可大用。前几日,朕也给梁王拨去了五千铁甲骑士。这些年来,梁国实力大增,睢阳更被誉为天下第一坚城。只要咱们兄弟齐心,他吴王翻不了天!”

“好,武儿向老身保证过了,不管什么时候,他都会支持你的。大胆的去做吧!高皇帝会保佑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