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華為疑似為消化自身庫存砍單手機,這對今年5G佈局有何影響?

陳澤琴


一個疑似就說明這個消息的來源並不一定靠譜!個人來看,這個消息的可信度並不大!

首先是新冠肺炎影響下,韓國日本和美國的零部件並不一定能夠有效的供給,所以勢必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影響手機的製造!

其次,中國新冠肺炎的影響正在消除!那麼報復性的電子產品消費需要有較大庫存的支撐。這個報復性的消費需要多少產能,不一定誰都能說的清楚!

第三,因為以上兩個不確定性,所以華為現在並不是砍單的最佳時機。等到疫情過後,手機生產恢復正常了,在判斷庫存數量是否過多是一個更科學的決策時機!


M我的平凡世界M


不管是不是消化自身庫存,但是銷量在哪裡擺著,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根據2月份京東5G手機銷量,5G旗艦機銷量,相比一些搭載中端5G芯片的手機,銷量要高的多,看來大家買手機大多數還是性能優先的嘛,不急,接下來還有好多5G旗艦機~

華為消除庫存,但依然2月份5G手機排名第一

在排名榜單上靠前的是華為mate30 Pro 5G、華為mate30、小米10、榮耀V30Pro、紅米K30 5G、小米10Pro、榮耀V30;所以榮耀系列的手機在銷量排行還是很高的,而且最核心的是銷量比較好的也是5G手機,對於目前華為和榮耀系列的手機都並非是不值得購買!因為麒麟990 5G芯片的手機也是值得購買的;所以這就不僅僅是消除庫存這麼簡單,而是用戶也真正的喜歡!

在5G手機領域我覺得2020年已經算是走向比較正常化的趨勢,特別是上半年,麒麟990 5G芯片、驍龍865處理器以及驍龍765處理器的手機還是銷量起到巨大的作用,當然聯發科和三星的處理器手機也是佔據優勢的!

5G手機的競爭,接下來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和距離

而接著真正到競爭力的產品,肯定是麒麟820處理器、麒麟旗艦機的下一代處理器,包括高通的系列,那麼到底會有怎樣的厲害之處,這個就要看下半年的設備變化了,第二個方面5G的佈局其實手機的銷量都不是最關鍵的,是更多的設備系列,目前除了手機之外5G平板已經出現,那麼搭載著高速率的5G電視、5G互聯網汽車可能才是更大的佈局體系!

對於手機只要處理器和5G芯片出來,很多事情多半已經形成了定局,進行改變也是微弱的,而圍繞處理器和芯片上能夠誕生怎樣的手機?其實功能方面都會是大同小異,拉開的距離也不會太大,頂多是差距那麼一點點而已!

即使紅米和小米再牛的發力,帶動銷量,也不會拉開太大的距離!畢竟小米在宣傳的時候也幫助了華為做了宣傳!而真正可能會關注的是內核實力的競爭,例如oppo開始研發芯片、華為的HMS和鴻蒙系統的佈局!這些都是促進5G生態的軟件部分變化!

如果華為手機業務2020年繼續穩居第一會給5G佈局產生怎樣影響

要是說華為一直在2020年繼續穩居第一的話,而且銷量依然不減的情況下,我覺得對於華為以後的硬件沒有太多影響,我覺得這會給華為做軟件領域和系統領域累積很多用戶基礎,只要是早期的手機可以在消費者自己或者到華為手機店可以刷機到鴻蒙系統,我覺得這個才是真正影響了5G的佈局;

那個時候華為就不在是和小米、oppo、vivo、三星的競爭,而華為真正走向了和蘋果IOS、谷歌安卓的競爭,真正的系統競爭背後的華為生態佈局,那不僅僅是硬件市場的勝利,而是真正影響的是華為智慧辦公、智慧出行、智慧生活生態的硬件融合,可能改變的不僅僅是手機,是汽車、是冰箱、 是電視……等等設備!

而在哪個時候,才是展現華為的厲害之處,從硬件處理器芯片自主化、5G網絡技術自主化、系統自主化的佈局,也許影響的不僅僅是安卓和IOS,可能還會影響windows系統的市場。所以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交流!


創業者李孟


謝謝您的問題。華為消化庫存,意味著5G手機推廣進程會延遲。

華為砍單對供應商的影響。據稱,華為將開始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主要是5G手機。此舉實屬無奈,因為華為現有近5000萬臺的渠道庫存。如果砍單,華為供應鏈企業臺積電、大立光等會受到影響。據統計,臺積電的第二季度7nm產能20%會砍掉,導致臺積電單季營收約5%。


華為砍單對手機市場的影響。華為的庫存高,與競爭環境、疫情衝擊有關,蘋果、小米、OPPO等其他廠商也需要面臨的嚴肅問題。受到新冠疫情影響,手機消費被壓制,手機廠商及供應鏈被全面打擊,華為砍單,更加劇了智能手機市場的消極保守。

華為砍單對5G手機普及的影響。本來預估今年會迎來5G換機潮,如今4G手機大量擠壓在庫房和終端,渠道商不願意上貨5G手機,5G手機普及將更加面對不確定性,從而影響上半年甚至全年的5G手機供求關係,供應鏈企業也需要調整產研計劃。


歡迎關注,批評指正。


追科技的風箏


1.為什麼懷疑它在切碎和消化庫存

目前,疑似削減的消息來自供應鏈,稱華為為了消化此前削減庫存的5G手機在Q2,而此前海外數據研究機構稱華為在2019年12月庫存約有3000萬。因此,華為可能確實有更高的庫存金額。

根據正常銷售情況,基於2019年2.4億臺(399,000臺)的銷量,平均每月銷量為2000萬臺,因此3000萬臺庫存,365臺)完全正常,即一個半月的銷量被預吞。根據正常的月銷售量和春節期間的銷售旺季,這個數量根本不是問題。也因為春節假期,商品的庫存可能會比平時多。

然而,我們也知道,這種流行病在春節前爆發,並一直持續到現在。在這種情況下(399000英鎊),銷售額肯定會急劇下降。有人可能會說,網上交易總是可以進行的!但是,現在華為的銷售額不僅是網上的,線下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在國家防疫和控制的情況下,線下這基本上等於全部損失。

這樣,華為的庫存將明顯增加,原有的庫存不會丟失,恢復工作後生產能力將緩慢恢復,自然增加庫存。因此,面對稍大的訂單庫存,我似乎很正常地切斷了對Q2的一些訂單。

2.它會影響未來的華為5G嗎?

顯然沒關係!在今年5G普及年,各大手機廠商都將在5G領域下功夫,新機型主要是5G。華為自然,5G車型的不斷佈局也不例外,基本上將按照自己的計劃繼續。

目前華為5G手機在全球市場上幾乎與三星相同,兩家公司的份額加起來已經達到70%以上,而華為在國內市場上遠遠領先於其他朋友。根據2月份在線平臺銷售額排名京東,399000的Mate30 Pro 5G版本銷量高達10萬,遠遠超過其他品牌。作為一個已經賣了好幾個月的老型號,仍然可以看出華為手機仍然非常受歡迎。

未來,如果疫情結束後,隨著線下渠道市場的復甦,華為整體銷量將恢復正常水平,那麼就沒有必要擔心目前的形勢影響未來華為5G手機市場。


解憂數碼


感謝您的閱讀!

在這個不確定消息發佈後,盧偉冰的一則消息耐人尋味。盧偉冰在跟團隊討論增加小米10系列的訂單,這相比華為的砍單,似乎變得更有意思了。

臺媒稱,華為將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這次主要針對的對象是5G手機,以消化高達四、五千萬的庫存,這次砍單影響範圍較大,臺積電、大立光、穩懋等供應鏈都將受波及。


其實,華為的砍單除了受到疫情影響之外,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因素,5G的發展。我們天天說5G,殊不知5G現在的發展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迅速,甚至於,5G在運營商情況下,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其實,新冠疫情中,手機屬於淡季,而華為的砍單無疑是目前市場發展的折射,比如我們知道在2019年的手機市場,除了華為在增長,基本上都有所下滑,這種情況的根源是手機市場的飽和,消費者對於手機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小,畢竟在4G和5G的交替下,確實很難讓手機有大的提升。


據說,華為渠道庫存約為4000萬到5000萬臺,一旦華為砍單,將會影響臺積電單季約2萬片晶圓,相當於第二季度7nm產能的約20%,且其中一部分產能是無法轉嫁給其他客戶來彌補的。

其實,早前有消息稱臺積電縮量華為生產線,可能也是考慮到整體的市場情況。其實,華為如果降低庫存,雖然對於5G市場有影響,但是在2020年,本身5G網絡發展的優勢不強,所以我並不認為有大的影響!


LeoGo科技


今年受新冠疫情疫情影響,有臺媒稱,華為將啟動第二波智能手機砍單,這次主要針對的對象是5G手機,以消化高達四、五千萬的庫存,這次砍單影響範圍較大,臺積電、大立光、穩懋等供應鏈都將受波及。

市場對智能手機今後的發展也是憂慮重重,蘋果日前已宣佈本季無法達成先前釋出的營收預期區間;關鍵零組件廠近期也接連下調營收預期,尤以射頻元件供應商為最。

蘋果射頻組件供應商Qorvo剛剛修訂了Q4財季的營收預期,從此前的8~8.4億美元、下調到了現在的7.7億美元。另一射頻元件大廠Skyworks昨日跟進調降本季財測,最新預估單季營收將在7.6億至7.7億美元,低於先前預期的8億至8.2億美元,並下修調整後每股獲利中間值至1.34美元,較先前預估的1.46美元減少近一成。

華為是全球第二大智慧手機廠,僅次於三星。在新冠疫情影響下,原本就是手機業淡季,要靠華為等大廠撐場,現在華為砍單智能手機市場恐怕會更加難熬。

從數據方面預估,華為智能手機的渠道庫存約為4000萬到5000萬臺,如果華為砍單將會影響臺積電單季約2萬片晶圓,相當於第二季度7nm產能的約20%,且其中一部分產能是無法轉嫁給其他客戶來彌補的。此外,聯發科等廠商也可能在5G芯片下單方面有所調整,其他廠商也可能跟進,預計將會影響臺積電單季營收約5%。

華為相關供應鏈中,最受矚目的當屬臺積電。臺積電向來不評論個別客戶接單,因此昨天表示不對法人報告做任何評論。有外資認為,華為砍單對臺積影響有限,加上基地臺及網通設備持續增加,還有醫療應用、遊戲顯示晶片及蘋果訂單需求持續暢旺,看好臺積電中長期成長趨勢。


奮鬥青年Q我


怎麼消化庫存,都說5G手機使用4G套餐可以達到4G峰值,就算旗艦降價,其他品牌5G也是虎視眈眈,消費者購買5G的想法已經被華為帶節奏了。供應鏈受傷也會在其他方面彌補,應該是線下渠道商最受傷。其他廠商為了避免華為銷庫存帶來的5G的佈局影響,也會竭力推廣5g相對於4g手機的優勢,可能推出更有價格競爭力的5g手機。讓庫存手機沒有價格優勢。


沙哈拉沙漠一粒沙


這裡我聊聊自己的看法吧!題主這裡涉及到了兩個問題,為什麼會出現疑似砍單現象,而是對華為5G的佈局有多少影響,我一個個來答!

1、為何會出現疑似砍單消化庫存

目前疑似砍單的消息來自供應鏈,稱華為為了消化此前的庫存砍單Q2季度的5G手機,而此前海外數據調研機構則稱華為2019年12月的庫存有3000萬左右。由此可見,華為可能的確存在較高的庫存量。

如果按照正常的銷售情況,以華為2019年全年2.4億的銷量來看,平均每月要賣2000萬臺,因此3000萬的庫存完全屬於正常量,也就是預吞了1個半月的銷量。如果按照每月正常的銷量,以及春節期間的銷售旺季,這點量根本不是問題。同樣也因為春節假期,囤的貨有可能還比平日更多一些。

但是,我們也知道春節前疫情爆發了,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這種情況下華為的銷量肯定會大跌。也許有人說,線上交易一直可以進行!但是,現在華為的銷量可不是僅僅只有線上,線下也佔了很大的比例,在全國防控疫情的情況下,線下這塊基本等於全丟了。

這樣一來華為的庫存顯然會大幅增加,原本的囤貨就沒出掉,後續隨著復工後產能慢慢恢復,這庫存自然會增加。因此,面對稍大庫存的情況下,砍掉Q2部分訂單在我看來是正常的。

2、對華為未來5G是否有影響?

顯然沒什麼影響!5G今年的普及年,各大手機廠商都會發力5G領域,新發機型也都是以5G為主了,華為自然也不會例外一定持續佈局5G機型,這些基本上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劃繼續走下去。

目前華為的5G手機在全球市場上和三星基本不相上下,兩家的份額加起來達到了7成還多,而華為在國內市場則是一騎絕塵遙遙領先於其他友商,根據2月份京東線上平臺銷售的排名來看,華為Mate30 Pro 5G版本的銷量最高達到10萬+,遠超過其他品牌,作為已經銷售多月的老機型依舊能有如此銷量,可見華為手機還是很深入人心。

Lscssh科技官觀點:

未來如果疫情結束之後,隨著線下渠道市場的恢復,華為整體的銷量會恢復到一個正常的水準,因此根本就不用擔心當前的狀況會對華為未來5G手機市場有影響。



Lscssh科技官


華為疑似為消化自身庫存砍單手機,可能是因疫情帶來的手機消費下降有關,但總體看肯定是為了5G的發展佈局而做的決定。華為是手機業的龍頭老大,5G代表了發展的方向和未來, 只有從整體考慮,把握戰略發展的機遇,做出正確的決定,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老大,搶佔未來的中國手機市場,全球的手機市場!整個企業的發展,才良性的循環!激烈的手機市場競爭中才更有競爭力,發展潛力!才能更好地佔領無線通訊領域的制高點。


杏林孤一朱士高


這個企業大戰略,其實與我們個人消費者的關係並不大,對於大企業來說,一般都是以消滅庫存為自己的主要產品競爭力,因為庫存就代表了積壓,代表了沒有回款,更代表產品競爭不力。

華為疑似砍單以消費手機庫存這個說法,其實有一點兒怪淡,這個怪淡就是它砍的是5G的手機定單,消耗去庫存的產品是4G手機,這個與理說不通。因為現在已經是三月份了,並且也是華為最先推出來的5G產品,相信華為對於5G市場的走勢也會有自己的判斷。對於國內消費者市場來說,華為也向來沒有太過重視,手機價格也是一加再加,按華為公司的說法就是,如果價格太低,國產其它手機廠家可能無法生存。華為有這樣的考慮,其實在於華為的手機產品可能更加易控一些,因為軟件和硬件都是自己家的產品為主。

另一個方面,華為主打線下的產品,主要就是華為的Mate系P系以及Nova系產品,但是銷量巨大的,其實是華為的榮耀產品,而榮耀產品並不走線下渠道,也就是它的互聯網銷售模式,其實就是零庫存的方式。那麼小編認為,華為4G庫存手機,可能是Mate30以及Nova系手機為多一些。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話,那麼對於國產手機來說,可能會有更多的打壓,那就是,如果華為要把手機價格下降,那麼其它手機商,可能更難活下來,如果主推5G手機,那麼小米手機的價格都比蘋果手機貴了,那麼消費者是不是可以不選擇小米手機,而轉而選擇蘋果手機呢?如果不降價,華為的價格下來了,其它手機想提價,是不是就不可能呢?

小編認為會有庫存,但是並不大,華為還是以5G為主戰略產品,但是整體的5G手機價格會有所下降,這個會推華為的HMS應用,以及鴻蒙手機系統的進一步推進,這個時候也正是華為比較困難的時候,因為GMS的谷歌不能使用之後,國外的商端用戶可能會轉向蘋果手機或是三星手機,華為的Mate系和P系需要時間被國外高端用戶接受。所以5G砍單,主要是針對國個高端市場,它需要接受華為鴻蒙HMS的過渡,所以現在銷量一定不會太高,一定會下滑的。而國內市場,也向來不是華為主要進項的市場,因為榮耀才是國內表現最好的產品線。

個人看法,大家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