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楊廣是個殘忍的陰謀家,他是害死父親而登上皇位的。

當初,隋文帝立楊勇為太子,楊勇生活奢侈,講究排場,文帝很不高興,十分嚴厲地教訓楊勇說:“自古以來,凡是喜歡奢侈的帝王,命運沒有能夠長得了的。你是太子,要特別注意節儉啊!”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皇子晉王楊廣比較狡猾,他摸到父親的脾氣,表面上裝得特別樸素老實,騙得了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的信任,再加上宰相楊素幫他說話,結果,隋文帝把楊勇廢了,改立楊廣為太子。直到他病重的時候,才發現楊廣是個品質很壞的人,他想再召回楊勇,已經來不及了。楊廣害死了父親,奪取皇位,這就是歷史上出名的暴君隋煬帝。

隋煬帝楊廣繼位後,為了加強對全國政治上的控制,並且使江南地區的物資能夠更方便地運到北方來,加上他個人追求享樂,一開始就辦了兩件事:一是在洛陽建造一座新的都城,叫東都,二是開一條貫通南北的大運河。

605年,隋煬帝派管理建築工程的大臣宇文愷負責造東都。宇文愷是個高明的工程專家,他迎合隋煬帝追求奢侈的心理,把工程規模搞得特別宏大。建造宮殿需要的高級木材石料,都是從大江以南、五嶺以北地區運來的,光一根柱子就得用上千人拉。為了造東都,每月徵發200萬民工,日夜不停地施工。他們還在洛陽西面專門造了供隋煬帝玩賞的大花園,叫作“西苑”,周圍200裡,園裡人造的海和假山,亭臺樓閣,奇花異草,應有盡有。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尤其別出心裁的是到了冬天草木凋零的時候,他們派人用彩綾剪成花葉,紮在樹上和花枝上,使這座花園四季如春。在建造東都的同一年,隋煬帝就下令徵發河南、淮北各地百姓一百多萬人,從洛陽西苑到淮水南岸的山陽(今江蘇淮安),開通一條運河,叫“通濟渠”;又徵發淮南百姓十多萬人,從山陽到江都(今江蘇揚州),把春秋時期吳王夫差開的一條“邗溝”疏通,這樣,從洛陽到江南的水路交通就便利得多了。

以後五年裡,隋煬帝又兩次徵發民工,開通運河,一條是從洛陽的黃河北岸到涿郡(今北京市),叫“永濟渠”;一條是從江都對岸的京口(今江蘇鎮江)到餘杭(今浙江杭州),叫“江南河”,最後,把四條運河連接起來,就成了一條貫通南北,全長四千裡的大運河。這條大運河是我國曆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它對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祖國的統一,起著積極的作用。不用說,這是我國成千上萬勞動人民用血汗甚至生命換來的。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隋煬帝特別喜歡外出巡遊,一來是遊玩享樂,二來也是向百姓擺威風。

從東都到江都的運河剛剛完工,隋煬帝就帶著20萬人的龐大隊伍到江都去巡遊。

隋煬帝早就派官員造好上萬條大船。出發那天,隋煬帝和他妻子蕭後分乘兩條四層高的大龍船,船上有宮殿和上百間宮室,裝飾得金碧輝煌;接著就是宮妃、王公貴族、文武官員坐的幾千條綵船,後面的幾千條大船,裝載著衛兵和他們隨帶的武器和帳幕。這上萬條大船在運河上排開,船頭船尾連接起來,竟有200里長。

這樣龐大的船隊,怎麼行駛呢?那些專為皇帝享樂打算的人早就安排好了。運河兩岸,修築好了柳樹成蔭的御道,8萬多名民工,被徵發來給他們拉縴,還有兩隊騎兵夾岸護送。河上行駛著光彩耀目的船隻,陸地上飄揚著五彩繽紛的彩旗,一到晚上,燈火通明,鼓樂喧天,真是說不盡的豪華景象。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為了滿足船隊大批人員的享受,隋煬帝命令兩岸的百姓給他們準備吃的喝的,叫作“獻食”。那些州縣官員,就逼著百姓辦酒席送去,有的州縣送的酒席多達上百桌。別說隋煬帝吃不了那麼多,就連他帶的宮妃太監、王公大臣一起吃,也吃不完。留下的許多剩菜,就在岸邊掘個坑埋掉,可是那些被迫獻食的百姓,卻弄得傾家蕩產了。

江都在當時是個繁華的地方,隋煬帝到了江都,除了盡情遊玩享樂,還大擺威風。為了裝飾一個出巡時候用的儀仗,就花了十多萬人工,耗費的錢財更是上億。這樣整整鬧騰了半年,又耀武揚威地回到東都來。

打這以後,隋煬帝幾乎每年都出巡。有一次,他從陸路到北方去巡視,徵發了河北十幾個郡的民工,開鑿太行山,鋪一條巡行的道路;為了保護他巡行的安全,又徵發了100多萬人修築長城,限期20天築成。這樣,他才在50萬將士的護衛下,在北方邊境上巡行了一圈。北方沒有現成的宮殿,好在隋煬帝身邊的宇文愷是個巧匠,專門為他造了一個活動宮殿,叫作“觀風行殿”。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隋煬帝建東都,開運河,築長城,加上連年的大規模的巡遊,無休無止的勞役和越來越重的賦稅,已經把百姓壓得喘不過氣來。但是隋煬帝驕奢淫逸的心理卻越來越重了。為了炫耀武功,611年,他發動對高麗的戰爭。

這一年,他從江都乘龍船,沿著大運河直達涿郡,親自指揮這場戰爭。他下令全國軍隊,不論遠近,一律向涿郡集中;還派人在東萊(今山東掖縣)海口督造兵船300艘,造船的民夫在官吏監視下,日日夜夜在海邊造船,得不到休息。他們下半身泡在海水裡,時間一久,從腰以下都腐爛得生了蛆,許多人受不了這樣折磨,倒在海水裡死了。

接著,隋煬帝又命令河南、淮南、江南各地督造5萬輛大車,送到高陽,給兵士運輸衣甲、帳篷;又徵發江、淮以南民夫和船隻把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南)和洛口倉的糧食運到涿郡。於是,無數的車輛,無數的船隻,不分白天黑夜,沿著陸路和運河源源不斷由南向北,形成一支滾滾洪流。幾十萬運輸物資的民夫,在半路上有不少累死餓死,沿路都是倒斃的屍體。由於民夫死亡太多,耕牛也被徵用拉車,弄得田園荒蕪,民不聊生。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人民沒法忍受下去了,要想活下去,只有反抗。鄒平(今山東鄒平)人王薄,首先領導農民在長白山起義,他寫了一首《無向遼東浪死歌》(浪死就是自白送死的意思),號召大家反抗官府,歌中寫道: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接著,在山東、河北廣大地區,接二連三地發生了農民起義,隋王朝的統治開始不穩了。

隋煬帝三遊江都是隋朝走向衰敗的象徵,正是他不顧民憤民怨,龍舟遊江都,才導致了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但更主要的還是他貪圖享樂、大擺威風不顧人民死活造成的結果。

隋煬帝在正史上的真實功與過,是昏君還是明主看完在做評價

以上內容均來自《資治通鑑》一切皆有據可循

可以說一部《資治通鑑》,寫透了人生百態,寫盡了帝王將相,權術謀略。

有人問我讀什麼書好,我總是建議他去讀《資治通鑑》,你不知道幹什麼了,迷茫的時候,去讀《資治通鑑》,想了解社會里的各種關係,去讀《資治通鑑》,甚至想了解權術,也可以去讀《資治通鑑》。

成千上萬人的生死榮枯,被你一頁翻過,多少王侯將相在你的指尖滑過,與你對話的都是帝王將相,你還會被眼前的小問題困惑住嗎?

也許,這就是我們讀《資治通鑑》的意義,讓自己變得大氣一些。

當然,《資治通鑑》是文言文,如果大家沒有很好的古文功底,可以選擇白話文,但白話文就存在一個翻譯的問題,如果版本不好,翻譯出來的東西就不準確。

我一般給大家建議入手《白話資治通鑑》十套裝,這本書是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文教授、博士生導師黃錦鋐領銜主持,集中27位教授、學者,歷時3年,合譯而成。

這套書尊重原文,逐字逐譯,不多增一個字,以求貼近、還原《資治通鑑》本義。不以“現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葉。而且是全本。

出來後得到了國學大師錢穆的推薦。

作為歷史愛好者,入手這一套非常划算,因為這一套在頭條做活動,一套十大本,原價498,現在頭條讀者只要208,可以說是很超值了。

愛好歷史,家裡一定要備這樣一套書,沒事的事情翻一翻,就會發現看問題的角度會完全不一樣。

大家可以點下面的鏈接購買,跟出版社定了一千套,很快就賣超了,現在由出版社直供發貨,價格絕對全網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