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点评:《被忽视的人情之暖》,那份温暖在矛盾中迸发


中学生作文点评:《被忽视的人情之暖》,那份温暖在矛盾中迸发

大年初一,我一大早跑到父母的卧室,问道:“今天出去走亲戚吗?”我等到了期待已久的答案——“不去”。我心里暗喜:终于不用去串门了。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餐桌上亲戚“查户口”式的盘问,面对很少谋面的亲戚时强挤出来的笑脸,还有时时对亲戚家孩子好奇心的提防,在这样一场疫情灾难下烟消云散。我迈着轻快的步子躺到床上玩起了手机。(因为疫情,不走亲戚,事遂人愿。开头不落俗套,轻松自然。“轻快的步子”,喜不自禁。)

大年初五,我刚走进父母的卧室,没等我问就得到了答案,“不出门”,但走出去的时候却少了些轻快,同前几天一样,我躺在床上欣然打开了游戏。可是却感到少了点什么。“少了点什么呢?”我看着街对面生意惨淡的餐厅,问自己。(步子中少了些轻快,看似“欣然”,实则怅然若失。)

中学生作文点评:《被忽视的人情之暖》,那份温暖在矛盾中迸发

二月五日,当我得知还要再休息至少一个月,课在家里上的时候,我在欣喜之余却又产生了过年时的感觉:会不会少了些什么?(没有了父母的回答,字面无“疫”,“疫”战加剧。“欣喜之余”,少了些什么呢?扪心自问。)

二月十日,响应国家提出的“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早上八点,原本应该在教室里上课的我们,开启了面对屏幕上课的模式。至今三个星期的网课生活,我慢慢地感受到了所有人都缺失的东西。在面对冰冷的屏幕时,只能看到上面显示的老师的脸庞,少了我们师生之间的热烈互动,少了近60人在教室里的热火朝天,少了甚至是课上的走神、交头接耳,还有自习课上写着答案的飞来飞去的小纸条,在此时,这些突然显得珍贵起来。

少了的,还有下课之后同学们的嬉戏打闹,周五晚上的鏖战球场,座位上催交作业的各科课代表,在一片混乱中极力想要摆齐桌椅的卫生委员,累得同学双腿灌铅的课间跑操。少了的,恰恰就是我们习以为常又不被重视的、在人与人交往时产生的那份温暖的情谊。(不得已而为之的“网课”,冰冷的屏幕,憋屈的感觉,欲哭无泪。怀念校园里、教室里那份温暖的情谊。)

中学生作文点评:《被忽视的人情之暖》,那份温暖在矛盾中迸发

我一直以为(用词精当!为何不用“认为”?)少了那些无聊的亲戚间的交往,少了繁忙的学习生活,我会很轻松愉悦。然而现在,我多么渴望到亲友家走一走,多么渴望快快开学走进校园,多么渴望那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美好。(渴望看似“不待见”的走亲戚,渴望开学,渴望“春暖花开”。)

在当今(可改为“而今”),我们每人都在竭力融入社会,融入身边的每一个小团体。在此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亲手创造了人情之暖。即使是那些我们不认识的人,他们也都在为我们安逸的生活保驾护航。但是,因为这一场恐怖的疫情,不得不居家隔离,我们陡然失去了很多人际交往的机会,陡然失去了我们习以为常到被忽视的人情之暖,我们才意识到每个个体对这种温暖的无限渴求,才意识到这种像空气一样稀松平常,但离开它们,我们便无法存活的情谊的重要和必需。(语言朴质平实,渴望温暖的情感炽烈。)

这样一场灾难性的疫情,会让多少人意识到并从此尊重这被忽视的人情之暖啊!这样一场灾难性的疫情,会让我们更爱那些在我们身边出现的每个人,更爱那些在我们背后奉献大爱的人!(卒章显志。)

中学生作文点评:《被忽视的人情之暖》,那份温暖在矛盾中迸发

【老师点评】

作者的选材角度新颖,从看似“不待见”的“走亲戚”切入,到后面的回忆校园里、教室里的那份温暖,情感在矛盾中迸发、升华,多日来集聚在自己内心的阴霾也散去了许多。

让情感和故事(事件)以别致的面貌出现,让成长和获得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应该是生活的本真。作为生活的观察者和记录者,观察到极致,体验到真切,文章也就自天成。感喟于作者敏锐地将平淡无奇的感受转存为文字,把精神的震动捕捉下来,的确有作者的一番理性思考。

其实,令我叹服的是作者的极为严谨的遣词造句能力。文章保持原貌,文字、标点无一处改动,是我作文教学中未曾有过的。

若说提升,老师提出两点建议,仅供参考。

1.时间表述。“大年初一”“大年初五”与“二月五日”“二月十日”,有公历、农历混淆之嫌。

2.结尾段的感叹略显牵强,并非用了感叹号情感就一定炽烈,在平淡中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的感觉岂不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