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在徽州的村落之中,耸然高出民居的最雄伟宏丽的建筑,是祠堂。祠堂是全宗族或是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左宗右族,往往建有几座甚至几十座祠堂。祠堂连云,远近向望,是徽州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现象,所以,在徽州,祠堂是徽州大地上鲜活的遗存,也堪称是正宗的中国“国粹”及一方方最独特的“中国印”。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徽州祠堂星罗棋布,但面积之宏大、规制之齐备、风格之大气莫过于号称"皖南小故宫"、“小金銮殿”的恩褒四世的徽州区潜口金紫祠。

金紫祠位于徽州区潜口镇潜口村南首,俗称“金銮殿”。潜口金紫祠占地面积21.14亩,合计7000平方米。祠堂共有七进,通进深达196米,中轴线上建有宽阔平坦的甬道,两侧对称布局了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等古祠设施。如此面积之大为徽州祠堂之最,并以袖珍版“太和殿”著称。金紫祠实为汪氏金紫祠,按徽州祠堂称呼为“汪叔敖祠”。在当地,汪叔敖属潜口下“市”汪族,又称“下祠堂”。汪叔熬,字字游,北宋唐模人,是唐模始祖汪思立的11世子孙,大唐越国公汪华的22世孙。汪叔敖这一脉自宋开始迁徙到潜口,由于四个儿子在京城做官,皇帝赐汪叔鳌“金紫官禄大夫”,到潜口后繁衍子孙,分支出去几万人,明正德年间汪家建有一个小祠堂,到万历年间扩展到现在规模。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据碑文记载,金紫祠是汪族八十一世祖汪一诚承父兄之志(其父“文显”,兄“一中”),捐地千步,捐银三千两,加上汪士明捐银三百两,于万历壬辰(公元1592年)奠基修建。该祠于1601年竣工,1666年和1936年两次大修。祠前有一座四脚石坊,上有汪文显题写的“金紫祠”三个醒目大字。四脚石坊的两边各有一座两柱石坊。由四脚石坊北进,有“三源桥”横跨矩池(按古代规矩设计的矩形池塘)。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越桥过一段石板路进入棂门,经甬道到戟门。戟门上方挂有“汪氏家庙”匾额,门外两边置石狮一对。戟门前檐下还有三块直匾。进入戟门后,甬道两边天井里,各有一个四角亭,亭内分别由赑屃驮着两块大石碑。抵议阖,上有“越国世家”匾额,匾额背面有左钟右鼓悬吊。经甬道登露台抵大堂,大堂内挂有10多块匾额,还有董其昌书写的对联和3个龙亭(亭内有圣旨)。由大堂经两边回廊或中间驰道及寝殿,龛座中间供汪氏先祖汪叔敖像,左昭右穆供历代先祖牌位。自棂门至龛座面积为3810平方米。祠的后面有一幢上下两间的“汪公殿”,内挂“保障六州”横匾。此乃纪念汪氏四十四世祖汪华在隋末动乱中,为保障杭、睦、歙、宣、饶、婺六州立下大功而建。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金紫祠自建成以来,历经沧桑。1931年二次进行重修,1950年起一直为潜口粮站使用至今。1950年,门前两只石狮被拆迁歙县太白楼新安碑园大门口。“越国世家”和“汪氏家庙”两块匾额各锯去半个字用来装修板壁。1976年,除四脚石坊,棂门、戟门和龛座外,汪公殿和大堂的全部殿宇彻底拆毁,改建为粮食仓库、粮站办公室和职工宿舍。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金紫祠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其建筑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与徽派艺术形态,形制完备,建造技艺精湛,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历史、科学、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徽州明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2004年,潜口金紫祠被安徽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古建筑文化遗产,2012年,徽州区筹资3500万元启动了对潜口金紫祠的全面抢修、保护和开发工程。从金紫祠坊到泮池(放生池)到三元桥,从棂星门到戟门,从碑亭到仪门,从天井到两边两庑再到露台,从享堂到天井,从树池到两庑再到寝殿直到汪公庙。金紫祠在原址上完成了全面修复工作。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金紫祠”的修缮完工不仅仅完成了对古徽州建筑的保护,传承了古徽州文化,也将为徽州添加一处宣传中华传统文化的旅游景点。徽派建筑大多砖木结构,建筑物不会说话,但它也和人一样。人会老,古民居,古祠堂等也会老,岁月的沧桑同样会在徽派建筑上体现出来。

徽州这座祠堂因仿太和殿被称做“皖南小故宫”、徽州小“金銮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