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第二長的電視節目是怎樣煉成的|大象公會

「動物的行為、生存、發展,全憑個人實力;

一切矛盾、衝突、鬥爭都在陽光下進行。沒有後門、傳小紙條或者花個錢買個官噹噹一說。真正有實力,智慧、體力都行,這個攤子都歸你。」

文|葉部首

春暖花開,萬物復甦,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公海龜趴在了母海龜的身上,發出了酣暢的聲音。

沒等到春暖花開,2020年1月16日,前央視主持人趙忠祥因病在京去世。互聯網上人們對他嗓音和節目的調侃,由此成為記憶。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今年是央視《動物世界》節目開播的第39個年頭,從1981年至今,它如新聞聯播一樣長盛不衰。正如作家梁曉聲所言:

這地球上只有一個12億人口的中國,中國只有一家中央電視臺,中央電視臺一個時期內只有一位男新聞播音員每天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一個時期內只有一套《動物世界》節目……

《動物世界》的意義當然不只在於歷史悠久。動物們在趙忠祥嗓音之下的交配與殺戮,一度是1980年代電視娛樂的最大公約數,刺激了改開後一代代中國人。

野生動物是什麼?

1981年的最後一天,下班時間已過,在北京禮士路的廣播大廈裡,中國第一批電視工作者在做開播前最後的準備。因為是週四,電視臺只有晚上有節目播放。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當時中央電視臺在廣播大廈(現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只在週末兩天全天播放,而工作日只有17:30以後才有節目

這一天《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時段,《動物世界》第一次出現在了中國電視熒幕上。

片頭一出,法國電子樂樂隊SPACE的《Just Blue》響起,獨特的電子樂加上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的混剪,十分迷幻,光是感官刺激就震撼了初次收看的中國觀眾。

這首歌其實在1978年就已發行上架,傳到中國的時候樂隊都解散了。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第一期《動物之雄》,講各種動物跑得有多快。奔跑著的野生動物,在動物園可看不到。

播音員趙忠祥一改新聞播音腔的解說,抑揚頓挫地講述動物自己的故事。現在標準看來,由《新聞聯播》主播跨界配音《動物世界》,似欠缺敏感性。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當時的《動物世界》兩週一更,每期20分鐘。

不像今天人人埋頭手機,隨時隨地探索世界,尋找自我、消費別人,當時老百姓的影音娛樂選擇乏善可陳。

當年,一臺國產黑白電視機要普通人一年的工資,聚眾看電視是各大城市的常態。1981年中央電視臺直播女排世界盃決賽奪冠,上百人圍著電視的奇觀留在了許多人的腦海裡。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看得到看不到並不重要,光是那種氣氛就足以讓人們興奮起來

外國電視劇和《新聞聯播》國際新聞是當時最好看的節目,因均是精製洋片,看起來稀奇。《動物世界》雖然看不到老外,但確也是洋貨。

1979年,鄧小平訪美,在德州看牛仔,在NASA開月球車,簽訂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和文化協定。中央電視臺開始引進外國節目。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60年代美國Bill Burrud攝製的《Animal World》(動物世界)和英國英吉利電視臺的《The World of Survival》(生存世界)的播放權被央視拿下,成為了《動物世界》的原始素材。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此前,中國人看到關於動物的視頻影像大多來自於電影正片前十分鐘的科教片。

《保護青蛙》、《預防鼠疫》、《蛇傷的防治》、《對蝦》、《沒有「外祖父」的癩蛤蟆》之類,講功效,講危害,說教為主。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動物世界》則將動物擬人,講愛情、講親情、講權利鬥爭,比國產動物科教片有意思多了。

主角是動物,配音不必對口型,譯製起來比電視劇電影簡單許多,面臨的風險也少多了。

畢竟,「繼續革命」年代餘韻未了,中國對於電視內容仍舊高度警惕,當時從外國引進的節目不少都遭遇了中國特殊國情。

1980年開始播放的26集美劇《加里森敢死隊》一度收視火爆,但不久就因為內容打打殺殺,引起青少年效仿,被批「是一部打鬥胡鬧的純娛樂片,沒有多少藝術價值」,於是在1981年播到15集的時候被突然下架,劇情也不了了之。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美劇就此中國停住了前進的步伐。朝鮮系列電影《無名英雄》取而代之。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這場風波也促成了中國第一部電視連續劇《敵營十八年》的開拍,不過這部國產劇後來也由於諸如男主使用美男計、女特務裸露雙肩的情節被批「資本主義精神汙染」。

相比之下,《動物世界》就純粹的多了。

雖然和傳統的農技科教片明顯不是一回事,但並不妨礙它繼續披著科教片的外衣,傳播知識、教育大眾的作用讓這部引進片沒受波及,片中直白的殺戮、交配鏡頭繼續為老百姓提供觀摩自然的機會。

在當時人們看來,《動物世界》裡沒有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只有血肉模糊、弱肉強食,十分過癮,後來甚至被觀眾認為有釋放人類暴力天性、疏解壓抑情緒的社會功能。

80年代後期的央視副臺長陳漢元,最喜歡看《動物世界》,理由是:

動物的行為、生存、發展,全憑個人實力;一切矛盾、衝突、鬥爭都在陽光下進行。沒有後門、傳小紙條或者花個錢買個官噹噹一說。真正有實力,智慧、體力都行,這個攤子都歸你。

1988年,陳漢元因為一部參與策劃的紀錄片遭批評、免職。

陳副臺長也喜歡趙忠祥的解說:

趙忠祥很可能把自己融入進去,(把自己)也當成動物了。

外國動物代言人

剛開始,《動物世界》的解說並不固定,因為當時所有節目的配音都由央視播音組負責,很多的播音員都曾獻聲。

1986年,羅京就曾用新聞聯播式的播音腔講述了「獵豹如何偷偷跟蹤和追捕獵物、生育子女」的故事。

趙忠祥的脫穎而出,源於他對此特殊的個人觀點:「對溫馴善良的玲瓏可愛的動物注入更多的愛;而對大型食肉動物,只覺得是那樣的殘忍和醜陋而列入可憎之類」。

於是他採用略帶傷感的語音語調,不同於充滿命令式、訓斥式高、空、喊的新聞播音風格,讓當年的觀眾耳目一新。

趙後來回憶,給《動物世界》配解說,「可以找到我當年喜愛聊齋的痕跡」——他追求的效果是,動物是有靈性的。

甚至有人在報紙發文,讚美《動物世界》播音解說的聲調能讓自己因患老年痴呆情緒煩躁的父親變得平靜和善。

但這樣過於富有感情的播音風格立刻遭到同行質疑,「怎麼這個味?」,「這叫播音嗎?」

人氣與質疑同漲,同時主持《春晚》、《新聞聯播》、《動物世界》的趙忠祥在1985年成為上海《新民晚報》讀者票選出的最受歡迎主持人。一共8萬多人參加,趙就得了7萬多張票。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動物世界》開播正值中國電視業快速發展時期,1980年中國擁有902萬臺電視機,造了249.2萬臺電視機,1981年產量便翻了一番達到539.4萬臺。到了1988年,擁有量已經達到1.42億臺。圖為1979年上海某電視機廠,攝影:HirojiKubota

《動物世界》人氣直升,在同年七月改成周更。但與此同時,趙忠祥的播音生涯產生鉅變,央視新聞播音組分裂了。

新聞播音獨立成組,要想播新聞就要放棄其他的節目。

趙忠祥不同意,並援引導師的《自然辯證法》抗議:「那時(指文藝復興即15世紀)的英雄們(指達·芬奇等人)還沒有成為分工的奴隸,而分工所具有的限制人的、使人片面化的影響……(摘自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恩選集第4卷第262頁)。」

以往製作節目,16mm膠片和錄音帶播放轉速不同,節目無法提前錄製。為了避免出現讀錯字的政治錯誤,從1974年開始,新聞節目對趙忠祥播音不出錯的技能高度依賴。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可以在朱德去世新聞紀錄片的配音中聽到趙忠祥的聲線

到了1985年中央電視臺引入錄像機,實現音畫同步錄製,新人也能完美錄播新聞,趙忠祥直播的絕活立刻失去競爭力。他的意見也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

經過一番人事鬥爭,趙忠祥離開了《新聞聯播》。曾經「壟斷」所有的重要新聞電視播音的趙忠祥一度從熒幕上消失了。

趙忠祥成了不屬於任何部門的「閒人」,除了搗鼓遙遙無期的專題片,偶爾主持晚會,就只剩給《動物世界》配解說的工作了。

另一方面,《動物世界》節目本身也面臨國產化的壓力。

《動物世界》開播以來,一直搬運外國片子,無論觀眾來信誤誇他們節目「拍得好」還是詢問何時可以看到國產節目,都讓欄目組為難。

1983年8月7號晚上8點,《話說長江》在中央電視臺播出,收視率達到了40%,為中國紀錄片創制了「挑、等、搶」的攝製方法論,也創造了國產紀錄片的收視紀錄。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此時《動物世界》已經開播兩年,收視率穩定在15%~25%。不過素材依舊百分百進口,欄目組終於起了自己拍攝野生動物紀錄片的意。

同一年在福州,央視鏡頭對準了熊貓,記錄了馴養、繁殖大熊貓的科研結果,製作了中國自然科學紀錄片開山之作《福州熊貓》。

1984年,央視又與杭州電視臺合作拍攝了《杭州動物園》和《杭州金魚》。一改科教片風格,向西方看齊。

此後國產動物紀錄片不時製作播出,偶爾獲獎。哪怕是與幾十年前的國外水平相比,拍攝技術,動物研究都被甩得老遠,只是留下了不少經驗教訓。

《動物世界》編導錢娛在拍攝《黃腹角雉》之前,只聽說黃腹角雉是國家一類保護動物,就揹著器材跑過去了。等到實拍,扛著笨重的池上HL-79E攝像機滿山追雞,怎麼追也追不上。節目以失敗告終。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在青海拍喜馬拉雅禿鷲時,隱藏好了攝像機卻開了一輛大紅色車,嚇跑了所有動物。藏好車,禿鷲終於來了,還沒來得及拍攝又被牧羊犬給嚇走了。

拍白唇鹿,攝製組佔領上風口,光是隨風飄過去的「人味」就把動物們嚇得奔出去十幾裡地。好不容易接近了白唇鹿,金屬三腳架一下子又把動物晃跑了,三四天也沒找回來。

經過30年努力,《動物世界》外國素材比例降到了97%。

四處安放的節目

1981年起,《動物世界》原在中央一臺播出。後隨著節目豐富,被擠出黃金時段。不過憑藉趙忠祥的高知名度,一直作為名牌節目穩定地覆蓋了全國各地農村城市男女老少觀眾。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動物世界》的收視一直非常好,到了2008年央視《藝術人生》《同一首歌》《星光大道》收視都開始下滑的時候還有單月7%的高收視。

此時《動物世界》已經離開中央一,換到中央三,一部動物紀錄片竟成了套綜藝頻道的臺柱子。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2000年春晚,倪萍:「您當年的《動物世界》,您都不用露面,光讓動物在前頭折騰著啊,就把觀眾樂得啊,男女老少都愛看。您再看看現在這節目,把這演員啊都折騰跟個動物似的,大夥還是不愛看。打從您退休以後啊,把這動物急得都直褪毛。」

進入九十年代,趙忠祥搭檔楊瀾開始了《正大綜藝》的主持工作,火爆一時。1994年2月2日,第200期《正大綜藝》播出,楊瀾和王志文合唱了一曲《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後去了美國,趙忠祥則回到了《動物世界》,開始策劃新節目。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這一年3月25日,礦物學家徐光熾等15名科學家在《中國科學報》聯名向國家建議「修訂和調整人和自然關係的長遠規劃」,由《動物世界》原班人馬製作的新欄目《人與自然》應運而生。5月11日在中央一開播,節目時間延長到了30分鐘。

《動物世界》沒了,一沒就是五年。

好在用的依舊是外國自然紀錄片素材,加上趙忠祥的解說,至今許多人都沒有發現。

1999年,《動物世界》歸來,在剛從文藝頻道更名電視劇頻道的中央八黃金時段播出。

隨後又被轉移到了綜藝頻道——中央三,重播放在農業軍事頻道——中央七。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 2006年,動物世界主編,北大生物學碩士上場主持

而且,《動物世界》也終於被歸類娛樂節目。

中国历史第二长的电视节目是怎样炼成的|大象公会

2010年,趙忠祥退休後兩年,動物世界的配音換了人,中央三臺再改版。闊別16年,《動物世界》終於回到中央一臺,趙忠祥也重新開始配音解說,一切又回到了開始的地方。

只不過播出時間變成了每天凌晨一兩點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