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之临渭区(渭南县)八景

渭南八景,指的是沋水夜月、瑞泉瀑布、密畤晚霞、象山雨霁、渭水春涨、丰原秋眺、泰宁晨钟、风门堆雪。 这八景,除了瑞泉瀑布残存以外,其他景观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不复存在,只能从史料和诗章里去寻找其处所,品味其美丽。

(1)第一景 沋水夜月渭南曾经有“八景”水自山头溶发荡漾,势如鸟飞,环曲渭域,分为襟带。晚来波面光浮。明霞灿烂,一钩在天,相对不能面视。何处看明月,冷然沋水深。无风光不湿,有痕浪还浸。津树徒高下,戍楼自古今。从来淡水月,取向北中寻。

(2)第二景 瑞泉瀑布泉出山中,六道争飞,有如匹练垂天,珠溅当阶,自沋入渭,神龙蜿蜒而出。至若引水流觞。比兰亭、曲江之游,不知醉客孰多。谁转天河水,半山六道垂。晨星明鹤发,细鱼动鱼鲕。野旷残钟外,灯深落叶时。不须濯月魄,对此见感仪。

(3)第三景 密田寺晚霞沋之东南数十武,人烟簇雾,时人传为秦火所积。台高出层峦,青草栖迷,直与碧天一色,晴岩掩映。晚紫气横浮,佳游也。高台下落日,佳气郁峥嵘。间俗征前事,封禅得汉名。长春花自朵,不夜月初明。疑有神灵雨,双峰送晚亭。

(4)第四景 象山雨霁

山在桥之南,远望峰头翠滴,苍烟煤树、如出云际。雨余,晴岚若洗,千山严竞秀,令人挹取不暇。远翠南山献,残红过石桥。朝来浴芳气,树梢泛春潮。高鸟排云急,孤烟坐湿遥。公余思闭阁,辜负赤诚标。

(5)第五景 渭水春涨春来野渡横舟,渔歌棹声,真如鼓收在耳。至烟树积碧,两岸潮翻,“春江带雨潮”,自渭不及此景。细草喧高浪,春旗压小亭。千家渭北树,一夜雨中青。远梦归诗社,闲请应酒星。省农还自责,岂敢付沉溟。

(6)第六景丰原秋眺邑之南,有原曰:“丰”,以长稳得名。陟其尖,一邑胜概,宛宛在望。至秋而林峦红树,互相映发,极目远眺,不知身在画图中矣。风高欲极目,草树凉森森。远水连天色,孤城接地阴。家家砧晒急,个个樵声愔。红叶堪留咏,兴来遽不禁。

(7)第七景泰宁晨钟泰宁宫者,妥后土所也。有钟有虚,昏暮击之,无甚耸听。独与晓发籁风生,清露晨流时发巨响,则鲸牢声震,渭水波涌,殆闻万里云。画墙舟羲近岸,银汉落遥天。一杵惊残梦,数声到野船。几年长乐道,此目凫钟边。多少策名士,看星着祖鞭。

(8)第八景风门堆雪五指山在邑巽也,巽为风,故曰“风门”。每至冬凛,积雪弥山椒。清冷之致。爽爽逼人。入梁王之宛,泛山阴之棹,不足尽其致也。梅前一夜发,开槛素委垂。列峰披纨袖,因风治玉枝。既高郢客调,还寄梁园词。清白足供赏,烛龙那得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