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怎麼吃才不胖?

姐姐阿姨


減肥中的朋友都很關心主食怎麼吃的問題,不過這裡必須告訴大家,減肥也不僅僅和主食有關,想減肥的話控制每日攝入的總熱量才是關鍵,如果僅僅主食吃得科學,肉菜、蛋奶等食物肆無忌憚的話,可能減肥也是失敗告終。回到問題,我們怎麼吃主食才能更好地輔助減肥呢?

  • 選擇飽腹感更好的主食

我們日常吃的最多的主食估計是白米飯、白饅頭、白麵條等麵食,不過其實這些食物我們可以定義為“細糧”,也就是出廠前加工程序較高,處理精細的食物,精細的處理有利有弊,比如可以除掉更多砂石雜質,不過又會損失更多穀物類的麥麩成分,麥麩中富含膳食纖維,膳食纖維無法直接被消化吸收,能夠拖延食物消化速度,因此有延長胃排空時間的效果。不過細糧由於膳食纖維含量低,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澱粉更易轉化為葡萄糖進入血液,餐後血糖上升快,而且胃排空快,飽腹感較差。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和細糧相對的“粗糧”來代替細糧,或者可以“粗細搭配”,這樣一來不僅口感好,而且也有益增強飽腹感。比如,我們可以把白米飯做成粗糧飯、雜糧飯,平時的白饅頭也可以多選擇粗糧饅頭,黑米饅頭等,麵條可選蕎麥麵,或者多增加蔬菜搭配,以提高飽腹感,同時還有助穩定餐後血糖。

薯類食物是代替細糧的不錯選擇,薯類食物既富含膳食纖維,而且還含有不少澱粉,能夠滿足能量所需,例如土豆、山藥、紫薯,都是不錯的選擇。飽腹感強我們能夠更好地抑制食慾,有助避免額外零食的攝入,減少攝入能量超標的幾率。

  • 控制主食的攝入量

雖然我們可以選擇粗糧結合細糧的主食吃法,不過主食的攝入量還是應當控制。主食主要為我們提供葡萄糖能量,攝入過多也造成糖分攝入過多,過多的糖分會先轉化為糖原,糖原在我們缺乏能量的時候再次轉化為葡萄糖供能,不過如果我們血液中的葡萄糖一直處於充裕狀態,糖原得不到利用,最終會轉化為脂肪,同樣不利於減肥。

膳食指南推薦每日主食攝入量250~400g(生重),其中薯類食物佔50~100g,粗糧,全穀物類食物佔50~150g,所以,我們最好是粗細搭配,控量食用。平均到每一餐我們推薦吃1~2小捧(生重)穀物,一個拳頭大小的薯類。

  • 注意主食的烹飪方式

主食的烹飪方式選擇蒸、煮最好,特別是薯類食物千萬別選擇油炸、燒烤,這樣增多油脂攝入量,還可能破壞本來的營養價值。米飯也最好少吃油多的炒飯。

  • “額外主食”的攝入需要注意


但凡可以提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我們都可以作為主食,所以其實很多間點零食它們也算作主食,但我們往往會忽略它們,例如麵包、蛋糕、餅乾、薯片、堅果等食物,這些食物是典型的營養價值低,油脂高或含糖高的主食類食物,更容易讓我們發胖,但往往我們不會把它們算作主食內,如果兩餐之間解饞吃了不少,可適當減少三餐中主食的攝入量,但千萬不要一口都不吃。


只有營養師知道


主食怎麼吃才不胖,這個問題很好、很現實,有挑戰性。

1. 少吃不胖。主食吃少了,熱量降低,當然不胖。

2. 多吃不胖。主食從米麵,換成紅薯、土豆、玉米等,只要胃口不大,吃撐了也不發胖,因為這些雜糧,熱量比較低,飽腹感很強。

3. 先大量吃低熱量的蔬菜、水果,再來點主食,看你能吃下多少!不胖!

4. 主食照舊吃,加大運動量——吃得越多,運動越多,不胖!

5. 均衡飲食不胖。主食量與體力活動相適宜,量“出”為“入”,不胖。

6. 不吃主食不胖。當然,必然會犧牲健康,此途徑一般不建議。

綜上,無論採取什麼法子,都是體現下面的一條“亙古不變”的營養公式:

體重=飲食-運動。



小孩子,之所以能長身體,是因為他們吃得多,超過了日益活躍的體力活動,當然就越長越大、越長越高。

老年人,之所以體脂通常比較多,是因為他們吃得少,身體運動量更少,當然就會顯得比較胖。

上面前五條“享瘦”途徑,各有千秋,分別適合不同的人群實施。

1、3、4條,適合體重超標的肥胖人士。

1、2、3、4條,適合“感覺”自己胖的女士。

2、3、4、5條,適合體重標準的普通人。

第6條,適合有醫生和營養師監督下的快速降體重的人士,確保安全。

關於主食的吃法,這裡分享一些小技巧:

1. 選用粗雜糧。粗雜糧,如小米、糙米、蕎麥、燕麥、薏米、紅薯、玉米、芋頭、土豆、蓮藕、南瓜等,膳食纖維多,尤其是紅薯後面的這些食材,熱量相對較低。

為增加說服力,特地對幾種主食的營養素數據,採取等比例縮放的形式,比較它們之間的差異。



與稻米、小麥粉、蕎麥等傳統主食相比,在相同重量條件下,紅薯、土豆和玉米的熱量和其它主要營養素,低好多!

2. 煮粥。一般水和主食的投放比例,在7:1到10:1不等。大量的水分填充了胃腸的空間,加上菜,“減肥還會遠嗎”!


3. 遠離深加工主食。諸如“即食燕麥片”(加了糖的那種)、米糕、麵包、蛋糕、油條、糖包子、湯圓、薯條、爆米花等主食,多吃一定胖。

吃得好,吃得飽,不捱餓,營養均衡,沒有“隱形飢餓”,就是成功的飲食!


躍水營養


首先,要多選擇全谷雜糧雜豆薯類做主食,全谷雜糧佔到主食的一半左右。包括全麥、糙米、燕麥、小米、玉米、蕎麥、藜麥、綠豆、紅小豆、鷹嘴豆、眉豆、紅薯、土豆、紫薯、山藥等。

其次,烹調主食時採用蒸煮燜的方式,不額外添加油、鹽、糖等調味品。蒸雜糧飯、雜糧饅頭、蒸山藥,煮雜糧雜豆粥,煮玉米,煮紅薯等不加油的烹調方式,不額外增加主食的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加糖也會額外增加主食的能量,畢竟糖是純能量。鹽雖然本身沒有能量,但是,鹽吃多了會導致體內鈉瀦留,增加體重負擔。

再次,主食要搭配大量蔬菜一起食用。搭配主食的蔬菜,要多選擇綠葉蔬菜,綠葉蔬菜營養價值高能量低,膳食纖維含量高,飽腹感強,體積大,在胃裡佔有一定空間,從而減少主食的攝入量。

最後,進餐順序要調整,吃飯時要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主食。比如,吃飯時先吃兩口蔬菜,再吃一塊豆腐或者肉等蛋白質食物,最後吃一口主食,這麼循環下去。此方法對控制體重大有益處。

作者:秦玉靜,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註冊營養技師,九維健康學院講師



蟬噪林玉靜


減肥和主食的吃法有一定聯繫,但並不是吃好了主食咱們就一定能減肥,三餐需要控制總熱量的攝入,最終讓能量攝入負平衡,也就是滿足“攝入熱量<消耗熱量”,所以,不用過度糾結主食的選擇,主食只要吃得適量,其實選擇什麼主食都是可以的。不過主食選對了、吃對了,對減肥也有一定輔助作用,我們來看看主食到底怎麼吃合理。

主食的主要作用是為身體提供葡萄糖能量,如果主食攝入過多的話,糖分的攝入也會過量,糖分如果過多攝入可能會增加糖原的儲存,糖原是在我們缺乏能量的時候再次轉化為葡萄糖提供能量,不過在我們血液中葡萄糖持續充足的狀態下,糖原也就無法被利用起來,時間長了,它們會進入肝臟被轉化為脂肪,最終也會造成肥胖,所以首先需要控制主食的攝入量。 膳食指南推薦每日的主食攝入量250~400g(生重),包含50~100g薯類食物,包含50~150g粗糧、雜糧,如果量化一些來描述,大概是兩把米(可以加入糙米、粗糧米)+一個拳頭大小的薯類食物,兩把米煮出的量能盛滿一小碗米飯,所以很多吃一碗添好幾碗的朋友咱們還是穩一下,不要吃太多主食。



量確定了,接下來咱們最好是用“粗細結合”的方式來吃飯,就如膳食指南提到的,除了穀物類,還有粗雜糧、薯類的混合,不過其實很少有家庭做到。我們平時吃的主食大部分都只有“細糧”成分,也就是白米飯、白麵條、白饅頭,精白小麥粉、水稻出場前加工程序複雜,為了除掉雜質,同時也去掉了很多天然麥麩成分,膳食纖維損失慘重,食物消化速度提升,餐後血糖升高較快,胃排空速度較快,飽腹感差,很容易就餓了。 粗細結合則是在細糧中添加粗糧、雜糧,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量,有助於延緩食物消化速度,提高飽腹感,避免更多額外熱量的攝入,餐後血糖也能更穩定,減少糖原合成,脂肪的合成幾率也會降低。


王旭峰營養師


主食不足 隱患重重

說起白領,我們想到的多半是知識水平高、收入好、生活質量高的一群人。然而根據《2011中國白領膳食健康白皮書》一項涉及1500名白領的調查,39%的人每天吃的主食量不足,而女性白領吃不飽的比例更高達60%。居然有快一半的白領吃不飽飯?聽起來很奇怪,但仔細問起原因,原來他們是為了“減肥,擔心長胖”。 

 為什麼這麼多的白領會自願的吃不飽飯來減肥?這個方法真的有效嗎?又是不是安全呢?

讓我們從頭說起。食物為我們提供的營養主要是糖類、蛋白質和脂肪。主食包括米飯、麵條等,為我們提供糖類化合物,它能迅速有效地提供能量。蛋白質行使各種生理功能,脂肪則儲藏能量。在人體內三者可以相互轉換。所以多吃的主食會轉化為脂肪而讓人變胖,而主食不足時脂肪和蛋白質則會燃燒供能。

1972年羅伯特阿金斯博士出版書籍《阿金斯博士的減肥大革命》(Dr.Atkins'Diet Revolution),提倡通過減少飲食中的主食量來減肥。按照阿金斯的方法,開始的兩週內你每天主食量最多是20克(不到一兩、大概一片白麵包!想想我們每天吃幾兩飯吧),其他的雞鴨魚肉都可以吃到飽。體重減輕之後可以慢慢多吃點主食,但最多每天也就40-60克。他的道理是:身體沒有糖分,只能燃燒儲藏的脂肪和蛋白質維持生存。這一類限制主食的節食法就叫低糖飲食法。廣大白領就是在按這類方法減肥,所以主動吃不飽飯。

那麼這種少吃主食的方法能不能減肥呢?根據目前的臨床試驗,醫學界認為:專業指導下進行低糖飲食法,能幫助肥胖者在短期內減輕體重。對體重正常的健康人,減肥效果並不確定。所以官方醫療機構對它仍不認可。只有美國糖尿病協會(ADA)認為患2型糖尿病的肥胖者可以短期(最多1年)使用低糖飲食法,幫助治療。

少吃主食對健康的危害,現在還有不同意見。有研究提出它能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但更多研究顯示長期缺乏主食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實際上,長期缺乏主食的危害很多。我們的大腦不能保存葡萄糖,需要血液來供應。膳食中長期缺乏主食,大腦得不到足夠糖分,就會影響功能。會出現頭暈、心悸、記憶及思考力下降等問題,甚至導致低血糖昏迷。飲食中脂肪(尤其是動物油脂、膽固醇)增多,可能造成血膽固醇升高。長期血脂過高會使血管栓塞,甚至增加冠心病、中風的危險。脂肪燃燒後的產物是酮體。酮體累積過多可使血液偏酸,加快骨骼鈣質流失,尿中產生更多結石。

所以白領中普遍存在的長期限制主食來減肥的做法,並不可取。首先要請白領們注意,可以考慮控制主食減肥的都是胖到危害健康的地步、不減肥不行的人。只是為了追求更美更瘦而自願吃不飽飯,反而可能影響健康、得不償失。其次,低糖飲食法需要專業指導。自己隨便減少主食量並不科學,只會造成健康隱患。另外,如果為了儘快減肥還不吃肉、不吃油,對身體危害更嚴重。

偏食導致多種必需物質的缺乏。平時工作忙碌、壓力又大的白領們能夠按時吃營養補充劑嗎?針對白領而言,肥胖或體型不佳更多的是因為工作忙碌。為了趕時間而飽一頓餓一頓,為了完成任務而熬夜,參加運動的時間也少。所以,健康有效的方法應該是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儘量做到早睡早起,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不吃太多垃圾食品,每週參加2-4次的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

因為安逸而積累起的脂肪,只能通過自己的辛苦努力而消耗。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關鍵。長期缺乏主食不僅不能達到減肥的目的,反而會給健康添加重重隱患。


協和胖大夫潘慧


與其說主食怎麼吃不胖,更應該說怎麼吃才不胖

其實減肥並不一定不吃主食就能瘦,沒有必要的營養滿足自身的代謝,反而會越來越胖。

主食控制好量、少油,基本就沒有問題。

所以想不長肉,先要學會吃。

1-多吃青菜少油少鹽肯定有必要,很想吃肉那就考慮雞胸肉。

2-份量也是重點。

有人說天天吃菜都不瘦怎麼回事?那您一次吃多少呢?吃一盆。幾點吃?全天吃。

怎麼可能瘦呢。

3-時間

過午不食,基本是做不到的,反正我是不行。但是過了晚上6-7點以後,就不要吃了。躺在床上吃半斤零食還想不長肉是真的難。

題外話,我是真的覺得怎麼吃都不胖的人,天賦異稟。



飲食陣線聯萌


主食主要是澱粉,在人體轉化成糖,糖會發胖,根本的辦法是戒糖,我建議你還是少吃主食吧。


米狐6867


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合理安排。每日三餐按照343的比例吃,同時還要適當攝入粗糧。


1215897205


要想不胖但又想吃飽,說白了就是要讓自己擁有:飽腹感

那麼就可以選擇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啦~對了,一定記得飯錢喝湯,喝湯會很大程度給予大腦:我的肚子填充一半啦你再隨便加點好了。


焦女士的老男人


細嚼慢嚥,少食多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