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我不知道你们姓什么叫什么,只知道你们在村口值勤,风雪中为我们老百姓撑起‘保护伞’,是我们村的大树,不能让你们饿着冷着,我们是一家人……”云南宣威市得禄乡迭那村村民董玉梅情真意切地说。村民发自肺腑的质朴话语,冷雨夜为封控点送来温暖的棉被,贫苦户倾其所有背来蔬菜、肉类,掏出300元钱,众多村民将爱意传递蔓延,温暖着宣威得禄乡迭那村封控点的公安民警、医护人员等一线抗疫人。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警民同心齐抗疫,鱼水情深暖心间。如今,迭那村封控点早已撤离,但期间建立的警民情谊没有断,愈发亲如一家。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花开时,一份真挚的“回礼”

三月的得禄乡迭那村,春暖花开,春耕生产繁忙一片。新冠肺炎疫情来袭,迭那村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警民同心抗疫的感人故事也在这里传颂。

2月2日,宣威市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得禄乡迭那村确诊。宣威市公安局接到封控隔离指令后,迅速从交警、特警及得禄乡派出所抽调38名精干警力,连夜赶赴得禄乡迭那村开展封控工作。在迭那村四个进村入口处设立了封控点,为村民筑起了安全屏障。宣威市公安局在封控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辅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党旗高高飘扬在战疫最前沿。封控点一线民警顶风冒雪,风餐露宿日夜坚守,迭那村全体村民看在眼中挂在心上。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小同志们,我送点蔬菜来给你们,还有点猪肉和鸡蛋,菜是自己家地里种的,猪是年前宰的,鸡蛋是自家鸡下的,你们拿去替补伙食,吃完我再送点来。你们熬更守夜的这些天,太辛苦了,谢谢你们保护我们的安全……”迭那村贫困户杨桂花放羊时,听到村里广播宣传全民团结一心共同战疫情,当晚她就在心里捣鼓着也出点力。次日,她为封控点值勤人员送来了一大背箩蔬菜、猪肉和鸡蛋。“大姐,谢谢你的关心,你的心意我们心领了,执勤卡点保护你们的生命安全是我们的职责,东西你带回去吧!”当得知杨大姐是当地的贫困户时,得禄派出所所长赵思益回绝。这时,杨桂花又从口袋了掏出300元钱,说要捐给迭那临时党支部。“吃的都是家里有的,钱财用了也可以再挣!你们别嫌少,一定要收下……”听着杨大姐质朴又热情的话语,推辞再三的执勤人员只好勉强收下杨大姐送来的蔬菜、肉蛋,至于那珍贵的300块钱,却任凭杨大姐怎么说都不能接受。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看着杨大姐离去的背影,执勤人员们感慨万千,感恩于心。“疫情封控管制这么久了,家里的食物怕也紧张了,还舍得拿这么多,这个大姐真好!”“她老公多年前因为事故腿被锯断了,她一名妇女撑着一大家子人不容易,还要拿三百元钱……”“你放我在心上,我护你周全!”杨桂花的善举让值勤的民警更多了一份坚守的力量与责任。

3月10日下午,宣威得禄派出所教导员李学典带着民警,带着一线战“疫”人的真情厚意走进杨桂花家,为她的孩子捎来了红苹果和核桃乳,就着这份薄礼答谢放他们在心上的村民。杨桂花不识字,她家2018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多年前丈夫张贵党在做工时一条腿被砸伤高位截肢,为此家庭贫困。面对挫折,夫妻二人却乐观面对,携手前行,艰难地抚育三个孩子,如今日子也渐渐好起来。“你们的行为深深感动我们,有你们的支持和理解,我们再苦再累都值得。今后我们就是亲人,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需要,一定和我们说。”在杨桂花家,李学典如同走亲戚一般,与杨家夫妇真诚地话家常。


冷雨夜,一床棉被暖在心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2月15日晚,得禄乡迭那村气温骤降,空中飞起了雨夹雪。晚11时多,一束手电打来,从封控区内迎着迭那临时党支部执勤点的路上走来一名妇女,执勤交警王磊看到这时突然来人,赶紧迎上去询问。

“有啥事?不能出去的!”

“下雪啦,晚上冷,抱床被子来给你们……”

“谢谢,谢谢,不用了,我们有火炉!”

“这是新的,这绝对比火管用,你们太辛苦了,一定要收下。”

这是家住迭那村委会疫情防控区内村民董玉梅与执勤交警王磊在寒夜路上的简短对白。面对执着的董大姐,王磊只好收下被子,并在捐赠登记本上记录上迭那村委会董玉梅捐赠“一床被子”。送别董大姐后,这床如火一样温暖的花被子在各组执勤人员之间传了开来,温暖也在传递。董玉梅冒雪送来棉被,爱心之举温暖着警心,更加坚定了宣威公安奋勇向前,捍卫群众生命安全的决心。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3月8日,宣威交警带着水果来到了董玉梅家,送上三八妇女节的祝福。“有了你们才有我们的安全,我不知道你们的名字,却知道你们在守护我们……”董玉梅激动地说。原来,2年前她就和人民警察结下不解之缘,感恩民警的帮助。2年前,她15岁的儿子和家里闹矛盾离家出走,当时她几乎求助了所有亲戚朋友帮忙寻找儿子的下落,几经波折仍没进展时,得禄派出所民警历经辛苦,帮忙找了3天最终把儿子安全带回家。“那天晚上下雪了,我想着你们肯定很冷,虽然有火堆,但是火烤不到后背,便把家里的新被子给你们送去,不怕你们笑话,其实当时家里还有几床干净的被子,但是用过怕你们介意就没好意思带去。你们就是群众安危的‘保护伞’!”董大姐回忆起那晚的情景,话语中眼泪在闪烁。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得禄派出所所长赵思益表示,在得禄乡迭那封控点坚守抗疫期间,每天都有一些村民自发地把自己家里的蔬菜、鸡蛋、火腿等农产品捐赠到疫情封控点,以解燃眉之急。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暖心话语,“你们太辛苦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群众的惦念让人泪目。“警民鱼水情深,老百姓就是我们警察的后备力量,就是我们的铠甲,让我们更加坚定初心,勇担使命!”赵思益动情地说。

铸忠诚 迭那村有支“保护伞”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经过宣威近50余名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基层干部和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2月21日宣威市得禄乡迭那村结束封控,20天的全村封闭式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解除,600余名村民转为常规疫情防控,期间没有产生新的确诊病例,实现了“零传染解封”。随即,设置村口的封控点撤离。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2月2日晚,从湖北武汉返乡过春节的得禄乡迭那村的陈某被确诊为宣威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宣威市公安局连夜组织交警、特警及得禄派出所警力,积极配合得禄乡党委、政府和卫生防疫等部门,对这个村实施疫情隔离封控,严防疫情大范围传播、蔓延、扩散。在对迭那村实施封控以来,全体执勤民警、辅警不畏严寒、昼夜坚守在迭那村迭那桥、小黑箐疫情防控最前沿,对进出迭那村的车辆、人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拦截劝返,广泛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工作。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赵思益作为得禄派出所所长,2月2日结束连续多日加班的他刚回到家里,突然电话响起。疫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迟疑。当晚,他和全所民警、辅警一起,配合卫生等部门,对辖区从外地回来的人员及曾与其密切接触人员进行排查。在寒冷的风雨中,他挨家挨户地问询,并宣传防疫知识。“赵所长在回家之前就已经连续工作了48小时,喉咙都发不出声音了。”同事张伦说,离开派出所没多久的赵思益闻令迅速返回岗位,又忙着选择卡点、联系帐篷、入户走访等工作。

余俊鹏是宣威市公安局特警大队特勤中队中队长。年前,大队考虑到他老人生病,孩子又小,优先安排休假。2月2日晚间,余俊鹏看到同事们在微信群中交流的工作情况后,主动请战,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作为中队长,在人员不够时,余俊鹏常常坚持让其他人先换班,多次从凌晨坚守岗位至第二天。

在得禄派出所辖区,有不少人外出经商、务工、求学,湖北、浙江、广东……都留有他们的足印。“特别是迭那村的村民,在湖北务工、求学的人有五六十人。”赵思益已在得禄乡工作12年,对这里的社情民情很熟悉,脑海中有各村村民大致去外省哪个城市的“大数据”。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除了站在一线的民警、辅警夜以继日守护群众的生命防线,来自辖区的治保人员、治安积极分子也纷纷站出来,要求加入群防群治的队伍中去。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警民携手顶着寒风雪雨,上门摸排、劝导村民、帮助运送物资,坚守在抗疫一线,织起了一张“警、医、民”的防控网。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宣威市公安局逆行而上,有的民警、辅警推迟了婚期,有的顾不上照顾生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女,有的不顾身体不适投入数据核查反馈工作中……民警的付出确保了迭那村在被隔离期间稳定有序,经过20天昼夜守护,最终实现了“零传染解封”。


宣威警民携手抗“疫”的事例报道后, 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纷纷点赞和共鸣!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治庸 · 铁军 |战“疫”背后的警民鱼水情!


来源:春城晚报 · 开屏新闻 、 曲靖日报· 掌上曲靖 、 曲靖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