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最著名的三对师生恋你都知道吗?

由于古代中国的学堂基本不招女生,所以中国的师生恋始于晚清和在民国开始流行。

西方列强凭坚船利炮打开封建中国的大门后,觉醒的士绅子弟纷纷前往日本和欧美留学,这些学成归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既保留了儒学传统,又吸收了西方先进文化,以至近现代史上涌现了大批学贯中西的学者。

西风东渐,私塾多变为学堂,女孩子走出绣楼和闺门,也开始进学堂接受现代教育。这让她们能够接触到许多风流倜傥才学渊博的老师。

鲁迅&许广平

近代最著名的三对师生恋你都知道吗?

鲁迅&许广平

许广平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读到二年级时(1923年),因为学校请北大教师兼课才得以目睹鲁迅的风采,鲁迅先生那时给她们讲授《中国小说史略》。若干年后许广平回忆这第一节课的感受时这样写道:“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

一年后,许广平终于主动地给鲁迅先生写了信,当然是模模糊糊地试探。先生是语言大师,又怎能不从字里行间读出爱意?鲁迅先生当晚就回信称之“广平兄”,一下便让26岁的许广平失眠了。从后来出版的《两地书》中可以看到,这两个可爱的师生起初简直就像是玩文字游戏,互相捉迷藏,最后才捅破那层纸,鲁迅先生便娶了小自己18岁的许广平为妻。

沈从文&张兆和

近代最著名的三对师生恋你都知道吗?

沈从文&张兆和

沈从文与其他师生夫妻有些不同,他完全是靠死缠软磨得到学生张兆和的,如果他像鲁迅先生那样玩文字游戏,他永远不可能成功——因为追求张兆和的男生有一个排。他也有自知之明,在女学生的眼里,他一点资本也没有,只是个来自湖南湘西的穷文人。要不是胡适先生爱才心切,破例让他到上海教书,他永远不可能遇到“白天鹅” 张兆和。

张兆和的美丽和高雅气质大概让沈从文一见钟情,使这个潦倒的书生开始了漫长的求爱历程。沈从文跟得很紧,追得很累,而张兆和只是沉默。在肯定沈从文是个好人的同时,张兆和对他竟是毫无感觉。张兆和出身于江南名门世家,父亲腰缠万贯,这样的小姐又怎能把土老帽沈从文放在眼里呢?

但在沈从文锲而不舍的追求之下,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心也开始动摇起来:“自己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人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看得出来,她的“动摇”几乎完全出自同情。沈从文这个“顽固”的年轻作家,硬是凭着一股韧劲,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终于将张兆和追到了手。1933年,31岁的沈从文娶了小自己8岁的张兆和为妻,相伴终生。

蔡元培&周峻

近代最著名的三对师生恋你都知道吗?

蔡元培&周峻

周峻是蔡元培的第三任妻子,她曾经是蔡元培原来在上海成立的爱国女校的学生,这位学生对蔡先生一直抱有一种敬佩与热爱的情感,33岁还没有结婚,是真正为了爱情愿痴痴等的女子。

说起这段情缘的牵线人还要从1921年说起,当时蔡元培丧偶,刚从欧洲大陆考察归来,适逢国内的政治局势动乱,他有些心灰意冷,并做好再度留洋、潜心治学的打算。此时,昔日故友、浙江兴业银行的总经理徐新六致电邀请他赴宴,蔡元培欣然前往。

徐新一直把给蔡元培续娶当做自己要完成的大事来对待,此次又提及此事,蔡元培想拒绝,又碍于情面不好直言。思前想后,他对续娶的女子提出了三个苛刻的条件:一、本人要具备相当的文化素养;二、年龄略大;三是熟谙英语而能成为研究助手者。

结果,令蔡元培没想到的是徐新六不仅没被条件吓倒,还一脸灿然地满口答应下来。原来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周峻。

1923年7月1O日,蔡元培和周峻在苏州留园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关于婚礼的情形,蔡元培在《杂记》中写道:“午后三时,往周宅所寓之惠中饭店亲迎,即往留园,四时行婚礼。客座设礼堂,音乐队间歇奏乐。有客来要求演讲,因到礼堂说此次订婚之经过。”

你还知道哪些近现代名人的师生恋?留言和我们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