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深層森林覆蓋率達到22.96%,森林總面積2.2億公頃。事實上,中國的森林覆蓋率並不高。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達到67%,韓國為64%,挪威為60%。與之相比,中國22.96%的森林覆蓋率根本不值一提。

但是,當你瞭解中國的實際情況時,你會情不自禁地欽佩中國的努力原因是什麼?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氣候因素

事實上,一個國家的森林覆蓋率不僅取決於它擁有多少森林,還取決於它的環境和氣候。

我們知道,植物生長需要水,因為植物是自養植物,可以通過光的協同作用來產生能量,而能量的產生場所在葉片的葉綠體中。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為了儘可能多地進行光合作用,一般植被會長出足夠的葉子來接收太陽光,但植被不能無限期地長出葉子,因為葉子長得越多,植被中的水分就越會通過葉子蒸發掉。如果一個地區沒有足夠的水供植被生長和蒸騰,就不適合種植樹木。例如:降雨量較少的沙漠地區。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降雨量取決於當地水的蒸發量。例如,沿海地區降雨量較多。這是因為海水的蒸發量很大。凝結的水分子在天空中凝結成水滴,在周圍地區降落。但在內陸地區,特別是缺少大江大河的地區,水分蒸發量小,所以降雨量也小。這也導致東部降雨較多,西部較少,南部較多,北部較少。因此,西北內陸地區乾旱少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而西南地區地勢較高,屬高山氣候,不適宜大規模森林生長。也就是說,由於氣候原因,我國大部分地區不適宜植被生長。只有東部沿海地區和南部地區才能提供森林生長。

日本森林覆蓋率高的原因是日本四面環海,雨量充沛。因此,日本的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為主,適合大規模的森林生長。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地形和土壤因素

我們常說水土一方養一方人,其實水土一方也養一方植物。

我們知道,平原雖然適合植樹,但更適合發展農業,即使在日本。山丘適宜植樹。中國幅員遼闊,山脈眾多。然而,西北部山區由於降雨量較少,無法大規模生存。東部丘陵雖多,但東部平原也較多,更適合發展農業,而不是林業。更確切地說,中國用地不到世界可耕地的10%,養活了20%的世界人口,這顯示了中國的農業用地面積。

此外,中國人口密度大。據統計,中國人口密度為144.3人/km2,日本人口密度約為348.3人/km2。

因為我國的人口分佈也多在東部,少在西部,多在東南部,少在西北部。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因此,東部地區的土地將優先滿足人口的需要。由於我國適宜森林生長的地區恰好是城市化較為發達的地區,因此我國適宜森林種植的地區將進一步減少。


但2019年,我國完成造林706.7萬公頃,森林撫育773.3萬公頃。日本森林總面積為1342.9萬公頃。

因此,不是我國森林覆蓋率低,而是我國土地面積大,氣候環境比較複雜。我們不能僅僅用一個標準來判斷每個國家的實際情況

森林覆蓋率

我們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人口呈指數增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人口只有4億,但今年中國有14億。

當時,人口不斷增加,耕地面積有限,我們不得不開荒種糧,比如北方的大荒地,給當地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但是,隨著我國科學的發展,比如農藥和成本的增加,我國的畝產量增加了,種業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高產品種,甚至是不適宜種糧的地方的小麥和水稻。例如,袁隆平團隊研究的耐鹽鹼水稻面積今年有望達到100萬畝,目前仍在研究中,可以種植在海產作物品種上。

我國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2.96%,遠低於日本,這是為何?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可以依靠有限的土地生產足夠養活地球20%人口的糧食。因此,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退耕還林還草,甚至停止放牧,以保證當地生態環境的恢復。因此,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逐步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