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每年临近高考,“孩子大学学什么专业”就成了很多家长着手考虑的问题,这也是高考志愿填报公认的最难点,毕竟择校受限既定客观分数,而选专业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

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之所以高考过来人觉得选专业难,原因无外乎三个方面:

首先,专业门类丰富、数量众多,但每个人最终只会录取一个,用“千里挑一”来形容并不为过。

其次,有很多专业名称很相近,但可能学习内涵有很大差别。譬如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前者偏向数学类,后者则是热门的计算机类,就业方向也是有天壤之别。

最后,专业没选好的代价很大,不仅大学四年学习体验差,将来出去找工作也是个大问题,甚至还可能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在过往的高考选专业中,虽然影响因素有很多,但多数考生和家长会将目标专业与其对应的就业前景联系起来。简言之,哪些专业学完了便于找工作、有好的发展前程,就选之。所以,如果2020年高考生也准备按照这一思路来选专业,那就必须要分析目标专业的对口就业率,也即是“学什么就要做什么”。

然而,众多大学生的就业去向告诉我们,不少专业由于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故而对口就业率不高。这些专业也就逐渐成了就业“黑榜”上的常客,建议在没有特别浓厚兴趣的前提下,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适当规避。比如说下面盘点的5个,就比较典型。

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NO 5 旅游管理

客观来说,我国旅游市场空间大,从事旅游行业前景广阔。但实际情况是该行业从业人员多非科班出身,院校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反而不太愿意干老本行。至于原因,主要是因为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可替代性强,甚至有些工作岗位低学历者也能很好地胜任。

NO 4 公共事业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对口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为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但我国目前各类公务人员招聘中,对报考者的专业要求日趋精细化,反而不太需求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才,再加上“逢进必考”,所以该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情况不甚理想。

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NO 3 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专业有一个很“高大上”的外表,这也是它在开设之初能吸引到众多报考者的最大原因。但时间久了,在就业端显示出乏力,也就少有青睐者了。不过有一说一,名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还是很吃香的。如果你就读的学校层次一般,建议谨慎选择,师资水平、教学质量谁读谁知道。

NO 2 文化产业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重点是培养从事文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文化贸易与交流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人才。似乎但凡沾了“管理”二字的专业,其专业线就都不强,反之可替代性就很强。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相比,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想考公务员、事业单位都没有太多合适报考的岗位。

NO 1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专业化走在了职业化的前面的专业,目前就业形势比较好的主要是上海、广州、深圳等长三角、珠三角一带。该专业在校生有很多都不看好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甚至有些人还没毕业就已经想好要跨专业谋发展,2019届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仅有四成。

五个屡上就业“黑榜”的本科专业,对口工作少,可替代性强

眼下,距离2020年高考也就百余天时间,家长们完全有必要提前帮孩子来参谋专业了。在笔者看来,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宜讲究合适与否,即便再热门的专业,如果孩子不愿意学,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建议在选择时不要盲目追热,可综合考生的兴趣、专业学习内涵、未来的就业前景、深造空间以及家长的期望等多方面因素来考虑。

对于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专业选择,有不解或建议,欢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