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祭拜二三事

2020年1月24日

除夕

早上起床如同去年一樣,是被父親的微信電話叫醒的。我睡覺比較敏感,周圍有聲音,一般我會第一時間聽到,我默數“一、二、三”,聲音止住。父親做事比較有規矩,基本都在三聲後自動掛斷,以達到叫我起床的目的,不過區別往年的是,以前是用電話,現在用微信,時代進步改變個人習慣嘛

簡單洗漱後,父親已經把煮熟的豬骨肉放在白瓷盆裡,這也算家裡的習俗。因為煮的都是瘦肉骨頭,空水之後,吃起來不會油膩,而且一開始就是涼水煮,也能降低油膩感。母親給我溫了一茶碗白酒,被父親看到後果斷制止,說早上不能喝酒!我在外除了一些聚會場合,或者冬天祛寒喝點酒,其他時間也不會惦記,而每次回家,喝酒的慾望就大了起來,或是氛圍影響,或是家鄉飯菜使然

飯後,父親去東屋擺放祭拜物品,我便去幫忙。“幫忙”一詞用的有些過分,同是家中事,何來幫忙一說,只不過是一直認為此事由父母去操持,心裡便覺理所當然,其實就是自我懶惰而已

祭拜物品擺放皆有講究,最裡面牆上掛著幕布,橫批“千秋功德”,上下聯分別為“祖德功績昭百世”“子孫英明耿千秋”,祖輩與子孫皆被照顧到,也算是於上於下都有交代。八仙桌最裡面是已經逝去本家老人的紙牌位,俗稱“摺子”,以父親一代身份,上至高祖,亦謂是三代宗親之位。以前略有所聞,假設以“我”居中,往上“父親,祖父,曾祖,高祖,天祖”,往下“兒子,孫子,曾孫,玄孫,來孫”。再往前是放置水果,蘋果、香蕉、橙子,橘子之類,再往前是放置五盤食物,數量是單數,我家放的是“豆腐,方肉,雞,魚,餅乾”,最前面則是六碗茶水,六個酒盅,中間是香爐,白酒瓶和茶壺也放置桌上,以便隨時添水。兩旁是八仙椅,上面掃淨,且不放置任何物品。最右邊是爺爺奶奶的遺像,擺在一起過年,看著相片,音容宛在,不敢多視,轉身離去忙活其他

過年祭拜二三事

天井處也須有供奉的地方,在水龍頭和石榴樹東側,在三米餘高廣玉蘭下面,放置一黃棕色小桌,北側緊貼放著一塊木板,左上角掛著紙折金銀元寶,正面為全神貼紙。所謂全神,即天地神皆在位,什麼財神,玉皇大帝,土地,觀音之類,貼紙上方則印有部分《心經》內容。我突然好奇,所謂中國主流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新教),伊斯蘭教,天主教,按道理,上面印至佛經是否合適?但轉念一想,自古佛道是一家,很多神仙都是在佛道皆有位置,《西遊記》裡,孫猴子大鬧天宮,玉皇還請如來佛幫忙呢。佛家職位多為“佛,菩薩,羅漢”,道家多為“天尊,大帝,天師,真人”。而至於神仙,也有所區別,“神”是在小說或者傳說裡有統治地位,強調權威性,是天生或者敕封,“仙”則是凡人經過苦苦修煉或者因機緣產生,所以男孩子們喜歡看的小說為什麼叫“修仙小說”,還是有點道理的,起碼名字分類沒錯。然而佛道兩家誰不想為老大?吵來吵去,慢慢也就變得融合,世人也對此多有說法,什麼“僧歸道,瞎胡鬧;道歸僧,為正宗”,排名次就說“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職位,作用,傳說,分類,細數起來多如牛毛,光其名字都被搞混了

不過,對於道教而言,想起之前看視頻《中國通史》,說東漢末年,皆以老子《道德經》為經典,奉為圭臬,承其學說,張陵創立五斗米道,張角創立太平道,由張角帶頭髮動黃巾起義,只不過這兄弟點背,起義開始就被背叛,而且缺乏經驗,基礎不牢固,雖令當時皇帝恐慌一時,但終究失敗收場。不過道教倒是一直傳承下來,也是中國本土宗教,從這點來講,也是大功一件

貌似跑題了?怪不得最近入睡時間不如以前快了,果然胡思亂想的多了。驚堂木一拍,話說上回,在天井處放置小桌,上面擺放的就簡單些,橘子,方肉,餅乾,一碗茶,一杯酒,一雙筷子,一個香爐,眾神太多,萬物歸一,就代替了。我也想,這種事,盡到意思就行,就像信佛,心誠則靈,或比如孝順,所謂“孝字論心不論事,論事天下無孝子”

過年祭拜二三事

之後便是“打紙”,意為用木製小錘和小木棒在黃色燒紙上打出銅錢印記,在祭拜的時候,燒紙供天上的人用。父親負責打紙,我負責把整厚摞的燒紙分開,把綠色的紙抽出,然後分成一道道紙,再把這一道道紙上打上銅錢印。嗯?又有“道”?說到“道”啊,這個就有的說了,話說當年,老子寫的《道德經》,成為道家創始人,是大思想流派的代表,那至於有沒有老子這個人?包括《道德經》看內容,五千字左右,不甚成系統,貌似是後人補錄,類似《論語》,是一個言論集錦,不像是一人著作,那這種問題,歷史久遠,各家之言爭吵不休,再討論就沒意思了,說多了,你們也不願意看

過年祭拜二三事

因奶奶去世兩年有餘,時間夠了,今年就可以貼春聯了。因為我們這邊風俗是如果家中老人去世,兩年多時間內不可以貼春聯,畢竟一“白”一“紅”,有衝突。今年的春聯貼的不多,就貼的東屋,西屋,大門,還有零散的“福”字,“身體健康”“人口平安”“六畜興旺”“出門見喜”等。而貼春聯,還記得小時候四爺爺教我怎麼辨別上下聯,看對聯末尾最後一字,如果讀音是三四聲,則是上聯,貼右方,讀音是一二聲,則是下聯,貼左方。不過現在也都不那麼講究了,隨便貼,畢竟基本沒人看對聯,更別說誰沒事還去糾正你“哎,你上下聯貼反了” 也就是像我這種中度強迫症在貼之前會和父親念一遍,然後再貼

貼完後,我又獨自去南屋貼上“灶王爺”像,母親擺好了簡單的茶酒。突然發現,小貓花花在小窩裡眼睛大大地看著我,我摸了摸貓頭,輕聲說“新年快樂”然後我和父親在大門前把紙燒掉,放了鞭炮,父子二人朝著家的方向磕三個頭,這個儀式是為了迎接家裡老人的到來,一起過年。忙完了,也中午了,三個人就一起吃飯,炒了2個菜,都吃光了,餃子也特別好吃

過年祭拜二三事

飯後,父親泡了壺茶,爺倆就在屋簷下安靜地喝茶,陽光也很好,直直地射進來,暖洋洋的,前面和左面都是一些花,有的光禿禿的,有的還開花了,喝點茶,吃點瓜子,聊聊天。因為很難享受到這樣的時光,我和父親就在這樣美好的氛圍下,對視一眼,不約而同地……各自玩起了手機,哈哈,沒有啦,還是聊聊天比較重要,玩手機要等會。這樣一坐就是一下午,坐到沒有太陽了

過年祭拜二三事

昨晚看了幾十頁書,現在也不想看了,但是又比較閒,就鍛鍊一會身體。突然想起來家裡還有一個舉石,於是就問父親在哪?父親說在屋頂狗窩旁邊,頂著一個板子,給狗擋風。我上屋頂把它拿下來,用掃帚掃了掃上面積攢的灰塵,用手提起來,掂了一下,有點重,問父親有多重,回覆說“大約40斤吧”。嗯,有挑戰性,只見我脫掉外衣,右手猛一發力,舉石就被舉起來,肱二頭也瞬間緊繃繃的,再一咬牙使勁,胳膊就直立起來,再放下來,再舉起來,如此往復,我也在數著“一!二!三!四!五~”不行了,舉不動了。見我這樣,父親投來一個不過如此的眼神,道:“想我年輕時,一口氣也做二十幾個,別看我瘦,但是也有勁呢”我一聽,這話語透露著鄙視和看不起,我鬥志立馬被激發了,我也是堂堂七尺男兒,內心從不認輸,豈能被這種情況嚇倒?想到這裡,我立馬轉身認慫進屋玩手機了,邊走邊想: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息,方為大丈夫!但韓信當時還受胯下之辱呢,也不妨礙他成為大丈夫,大丈夫嘛,贏得起,亦輸得起…

過年祭拜二三事

晚上,母親說不是很餓,我和父親也是如此,所以父親就炒了一個菜,白菜炒粉皮還有點豬腰子。我溫了一杯酒,給父親溫了一杯山楂飲料,三個人吃著一個菜,隨便聊聊天。和頭條看到的很多豐盛晚餐相比,估計我們這頓飯要簡樸的多,不過我們人少,這幾天也吃了很多肉了,所以意義大於形式吧。過程中,我也沒說太多話,不自覺的回想了這一年,覺得挺失敗的,與去年相比,沒有進步。如果我能再努力些,就能多賺些錢,也能讓家裡過上好生活,現在還讓他們操勞著,做兒子的心裡真不是滋味

飯後,爸媽在客廳看春節聯歡晚會,我在偏房窗前佇立,想些心事,恰好有燃放煙花,就抓拍下來

過年祭拜二三事

我去了房頂,想拍些星星了,如此便有了下圖

過年祭拜二三事

晚些時候,大約10點,要在天井燒紙,放鞭炮,再次祭拜各方鬼神,保佑全家人平安幸福!然後父母差不多就睡覺了,我會回房再刷手機,回覆一下信息,或者看看書。那時候會繼續聽著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感受年味。每年都是如此,所以我能預見到

過年祭拜二三事

在這裡,祝頭條各位朋友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最後,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