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鲁冰花》是由台湾导演杨立国执导,儿童演员黄坤玄、李淑桢主演的年代儿童电影,该片于1989年8月底在台湾首映,随后在新加坡和大陆公映。

这部低投资、无名角的小成本电影,上映前并未受到关注,但上映后口碑票房一路走好,在电影上映时间普遍只有两周的年代里,《鲁冰花》上映了快3周时间,并在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一举斩获两项大奖。

良好的口碑从来都不是过眼云烟。直到30年的今天,《鲁冰花》依然广受观众喜爱,豆瓣评分高达8.8,足见大家对它的认可。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鲁冰花》豆瓣评分

《鲁冰花》不属于传奇大片,但故事情节无比真实。它描述了台湾农村一对姐弟俩自幼丧母,跟着茶农父亲艰难度日。姐姐古茶妹边上学边帮父亲干活养猪做饭,但弟弟古阿明很顽皮,不仅很少干活,而且成绩老是倒数。

但阿明是个绘画天才,而他的天赋也终于被新来的郭老师所赏识。他鼓励阿明画画,并竭力帮助阿明家过活。

与此相反的是,学校完全不欣赏阿明的画作。在挑选学生参加校外绘画比赛时,阿明落选了。郭老师一气之下离开了水城乡。临走前,他和阿明道别,并带走了阿明的茶虫画。

而这一别竟是永别。长期营养不良的阿明染上了肝病后很快夭折。与此同时,郭老师带走的茶虫画获得了国际金奖,但天才从此陨落,人间再无古阿明。

这部以“鲁冰花”命名的电影不仅是荧屏上的悲剧,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悲剧。在我们身边,也许有很多人就是那个在某一方面有着过人禀赋的古阿明,甚至我们自身就是古阿明;但由于环境的影响以及本身命运的坎坷磨损,那份天赋早已在人生长河里消失殆尽。

正如阿明的死象征着绘画天才的陨落一样,失去天赋执念的我们也如同只剩下了干枯的躯壳。但庆幸的是,阿明有赏识他的郭老师,甚至影片最后他的画获得了世界金奖;而现实中的我们,也赏识我们的并独属于我们自己的宝贵人生,并引领我们摘取金奖。而这也正是影片的意义所在。

鲁冰花摇曳,天才确实来过。

本文我将从这部电影片名“鲁冰花”着手,深度解读其背后的两层隐喻,以及电影独特的表现手法而引发的一些思考三个方面来解读这部老电影的特殊魅力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鲁冰花》海报


01

“鲁冰花”第一层隐喻:古阿明成长中的艰涩

电影《鲁冰花》是从台湾作家钟肇政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鲁冰花”一词用于书名也许符合主流创作特色,但以此作为电影名,在商业气氛浓厚的电影环境里并不见得是上策。

但电影从开拍到后期制作都未曾考虑过要改名。因此,我们不得不先看下到底什么是“鲁冰花”。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鲁冰花


1.被誉为“母亲花”的草本植物:鲁冰花象征了阿明失去的母爱

对于鲁冰花,其实它的学名叫羽扇豆,是一种草本植物。在台湾地区很常见,开满乡间田野,点缀着农村景致。而在古阿明所在的台南种茶地区,鲁冰花和茶树共生固氦,并兼有除虫的“植保”作用。

同时,鲁冰花凋谢后可肥沃土地,以自己的身体为茶树提供营养,典型地“化作春泥更护花”。

而人类的母爱正和这种“鲁冰花之爱”极其相似。两者都无私付出,不计回报,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在为他人考虑。因此,人们把鲁冰花用来象征母爱,又因其在母亲节前后开花,所以鲁冰花也叫做“母亲花”。

电影中阿明两姐弟的妈妈和世上所有的妈妈一样,温柔慈爱,无私付出。但这样人间美好的爱,他们早早就失去了,只留下无尽的怀念和纸板上想了很久才画出来的朦朦胧胧的母亲的印象。

正是鲁冰花的随处可见,才更显得古阿明一家的凄楚悲凉。也许有妈妈的日子,生活照样贫穷,但至少生活里有爱。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天才古阿明笔下的朦朦胧胧的妈妈画像


2.古阿明成长中的艰难与苦涩

除了没有母爱外,常年奔于生计的父亲也没有给予他多少爱的关怀。因此缺爱的孩子变得很野又调皮。

由于家境贫穷,读四年级的阿明和姐姐已然成了大人眼中的小帮手。父亲会要求阿明两姐弟在茶园里干活,几乎没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甚至连睡个饱觉也会被父亲打醒。

因此,酷爱画画的姐弟俩忍受着不能尽情画画的痛苦,姐姐古茶妹就此放弃画画,而阿明冒着被父亲批评挨揍的风险,画小狗,画山,或在牛身上画画。

而更要命的是,相比没时间画画,绘画天赋无法得到学校的认可更让阿明苦恼。当得知自己没被选中参加校外绘画比赛后,阿明失落地对郭老师说:

“老师,有钱的小孩子什么都比较会。”

在他的心里,自己没有被选上是因为自己没有别人那么优秀。当然,幼小的阿明永远都不会知道他落选的真正原因。正是他的纯洁天真,才更凸显了学校领导的唯利是图、一味奉承刻板守旧的乡长儿子参加比赛的可恶嘴脸。

当家庭和学校双重环境的压制与不认可一起扑过来时,一心想施展自己绘画天赋的阿明内心痛苦不堪,但又无能为力。

鲁冰花的花语是苦涩。这无疑和古阿明当时的心境相吻合。他看着鲁冰花摇曳生姿,结结巴巴地唱着《鲁冰花》,其实就是在诉说自己的苦涩和无奈。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古茶妹和古阿明唱《鲁冰花》


著名古希腊思想家帕拉图有过一句经典哲学名言:

我以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小鸟没有飞过沧海的勇气,十年以后我才发现,不是小鸟飞不过去,而是沧海的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

落选后,阿明自暴自弃地把郭老师送的画笔全部扔进了水里,他知道他的绘画天才梦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了根。而这种绝望的心境,现实中的我们曾经都有体验过。也许有人年幼时无比痴迷唱歌,但大人们的责骂最终掐断了唱下去的念头;也许有人从小就喜欢观察蛐蛐等小动物,甚至还做过各式各样的动物标本研究,但周围人都斥责为不务正业,在没有欣赏的环境里渐渐变得漠视周围的小生命。

每个人幻想抓住天赋时,似乎总要经历重重磨难。只是古阿明比很多人幸运,他碰到了他的伯乐郭老师。而我们中的很多人一辈子除了自我欣赏外,再无他人给予鼓励和帮助。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古阿明的茶虫画


02

“鲁冰花”第二层隐喻: 天才绝非天才来决定

古阿明虽然生活艰涩无比,但他终究很幸运。读四年级时,学校新来了绘画老师郭云天老师。他来自大城市,酷爱画画,同时又有文艺青年所独具的傲气和不入俗套的一面。

当他看到顽皮学生谷阿明极具绘画才能时,他鼓励阿明多画,给他买画笔,一起带出去写生,甚至为了能让他和姐姐上学,带领学生帮他们家除茶虫。

郭老师很清楚,古阿明是绘画天才。既然有天才,他就想创造条件成就天才。

当然,有伯乐的赏识,天才自然如鱼得水。阿明刻苦画画,每一幅画作得又快又行云流水,虽形不像但神似,这正彰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绘画的极大创造张力。相比之下,富贵人家的孩子林志鸿竟然没选题就没法画画;即使在老师的提议下去画一下教室时,他竟然要数数共有多少学生多少张桌椅,以便统统画下来。

古阿明和林志鸿绘画上的大相径庭,代表了受教模式的巨大差别。古阿明代表了遵从儿童自身发展的自由派,而林志鸿代表了成人思想雕琢下的呆板守旧派。可悲的是,后者才是社会教学的正统模式。

在校方选派学生代表学校去参加绘画比赛时,郭老师推荐了古阿明,但遭到校方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推举林志鸿,因为那是他们眼中的“天才”,而古阿明是“笨才”。不管郭老师如何辩护,在不记名投票中,学校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了林志鸿。

由于家庭背景的低下,教育的不平等对待,以及整个社会风气的不待见,即使有郭老师的全力支持甚至为此辞职,古阿明也无法走上天才的康庄大路。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古阿明落选,郭老师只能无奈地摸摸他的头


古阿明是天才,但天才绝非天才自己来决定,在无法被欣赏的人生路上忍受孤独的煎熬,就像鲁冰花很美,但它的美从来都很寂寥,直至凋谢后默默归于泥土。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开篇就指出: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坏了。

天才儿童古阿明就是在人的手里,慢慢陨落。而同时陨落的,也有社会公认的“天才”林志鸿一类。对此,郭老师对老师们高声质问过:

“你们在比什么,你们到底在比什么!”。

其实,这也是影片对整个社会发出的呐喊。面对纯真的儿童,人类夹杂了太多世俗的杂念。没有人能做到像鲁冰花一样,可以常开怀抱拥抱他们。

而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天才梦也许不仅没有得到过环境的欣赏,甚至和古阿明一样,受到环境的不平等对待。在没有任何人帮我们辩护的情况下,即使是天才,也从来没有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那么,面对苦涩生活和天才未竟的无奈,甚至都无法碰到像郭老师那样的伯乐时,我们真的就此任梦想沉沦,在无望的生活中机械般过活?

当然,这不是“鲁冰花”一词传达的终极思想,也不是这部影片的主题。接着往下看后会发现,这个问题也是影片一直在探索并要去解决的难题。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顽皮的古阿明在用心作画


03

导演独特的表现手法及电影背后对现实人生的思考

影片最后,当古阿明带着遗憾,染上肝病去世后,郭老师带走的阿明的茶虫画获得了国际金奖。姐姐古茶妹在表彰大会上代表不会讲国语的爸爸说:

“为了一个死去的小孩子, 让大家站在这里晒太阳, 真不好意思……, 大家都说他是天才, 在他未得奖以前, 只有郭云天老师说他是天才……”

阿明生前不是天才,但死后却被追为天才。

这种强烈的前后反差对比其实是导演杨立国特意使用的一个电影构思技巧:用“善意的谎言”来号召社会对儿童的良性培养及对儿童爱好的重视。

我们无法断定古阿明是否真的获得了国际金奖,因为很多时候生活的真相是:死了就是死了,天才确实来过,但从来就没有被正名过。当然,我们也无法奢望自己就能幸运地碰到郭老师一类,但导演用此方法讲出了自己的心声,也给怀揣梦想的人们燃起了希望之火。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古阿明获世界金奖后,姐姐代表发言


同时,影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展现古阿明和古茶妹俩的艰苦求学及绘画之路,凸显了善良纯真的儿童们确实遭到了太多人为地践踏。

孩子生下来本来是为了成长,而人们却用世俗的眼光及为了世俗的目的,无形中摧残了他们的成长。正如以色列哲学家马丁·布伯在研究儿童心灵成长方面时说:

一旦你将对方视为实现你目标的对象和工具,那么,不管你的目标看似多么伟大,你都对那个人造成了伤害。

这是儿童的悲剧,但这并不是悲剧的全部。世间总有不公,每个人一生中总会遭受各种苦难和磨炼,就像鲁冰花也要遭受风吹日晒、狂风雨打一样;只有当一个人本身也放弃自己的那一刻,才是悲剧中的悲剧。

电影《鲁冰花》确实用“鲁冰花”来隐喻天才的艰难苦涩和无奈,但也借“鲁冰花”道出了生命的生生不息。当没有人欣赏自己的时候,甚至受环境压制时,我们更应学会隐忍向前,毕竟人生中的那块金牌总像古阿明的那张世界金奖奖状一样,姗姗来迟。

因此,没有人欣赏时,也不要忘了自我欣赏。正如法国哲学家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所感触的一样:

活着,带着世界赋予我们的裂痕去生活,去用残损的手掌抚平彼此的创痕,固执地迎向幸福。因为没有一种命运是对人的惩罚,而只要竭尽全力就应该是幸福的,拥抱当下的光明,不寄希望于空渺的乌托邦,振奋昂扬,因为生存本身就是对荒诞最有力的反抗。

《鲁冰花》:穿过“善意的谎言”,读懂什么是真实的生活



结语:

《鲁冰花》故事情节真实且震撼人心,用“鲁冰花”隐喻了类似于古阿明一类天才的艰难和苦涩,是天才但难以成为天才的悲苦境地。表面上来看,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悲剧,但细品之后能感觉到电影背后令人震撼的力量以及传达给我们的生活哲理:

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在为成为天才而斗争着,但生活本身就是磨砺,只有在不弃中一直追逐,才能最终等来金奖的光辉照耀的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