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達系列的有非常多的機體,哪一款機動戰士最讓人印象深刻,有什麼特殊之處?

我服了個樺


我之前的回答,品臺沒通過,現在從新整理了新的,更全的希望大家喜歡!(更新到了50種不同高達)

1.飛翼零式高達W-Gundam Zero Custom是G系列的設計原型機體,裝備有突入大氣層用的雙聯裝甲護翼,曾經參加過A.C.195年末的“EVE·WAR”,在戰鬥中摧毀了墜落地球的戰艦“歷普拉”部分殘骸;戰後被駕駛員封存於月面的施威普公司屬下格納庫中,A.C.196年中再次解封啟動後參加了火星軌道附近的“韋卡魯士”爭奪戰。

2.完美強襲高達(機動戰士高達SEED)

將強襲高達配備過的3種揹包一併整合在一起,這個形態原作並沒有登場,而是在《機動戰士高達SEED HD》中出現,駕駛員為穆拉弗拉格。這個形態雖然名為“完美”,但是過重的武裝也讓機動性下降,電池壽命減少,可以說是為了迎合戰場需要而強行加出的形態。

3.自由高達(ZGMF-X10A Freedom Gundam)

自由高達攜帶一系列極具殺傷力的武器,包括了在五百三十公里內彈道誤差不超過三十毫米的“Xiphias”超導磁軌炮,以及影響範圍驚人的“Balaena”等離子炮。頭部安裝有火神機關槍作為近戰防禦武器,可同時使用兩把電光刀組合在一起的雙刃電光矛。手中平時使用比強襲高達(GAT-X105 Strike Gundam)的57mm光線槍破壞力高至少一倍的“Lupus”高能光線來福槍,而左手中的盾牌則足夠抵擋任何口徑小於150mm的光線武器的攻擊。不僅如此,自由高達還可以與“流星”輔助作戰系統進行對接,從而獲得更為強大的火力。“流星”狀態下的自由高達只需稍作調整即可靠發出的數百發導彈和光線炮向敵人的MS大隊進行近乎毀滅性的打擊。

4.ZGMF-X20A 強襲自由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機是ZAFT軍為了打破與聯合軍之間的混亂局勢而開發的攻擊型試作MS。由於搭載了新型發動機等措施,使本機擁有數倍於自由高達的戰鬥能力。關節的顏色為金色是強襲自由高達的外觀特徵。本機的機師依舊是基拉·大和。

5.天意高達ZGMF-X13A Providence Gundam

是ZAFT在戰爭中引入的最後一臺高達。其中一項應用在Providence Gundam上的技術就是DRAGOON (Disconnected Rapid Armament Group Overlook Operation Network) 系統。在這個系統的控制下,11枚存放在Prividence Gundam大型揹包的浮游炮可以實現無線操控並從多角度、多方向攻擊對手。利用43個光束槍口,Providence可以釋放破壞性的火力用作全領域攻擊。除了DRAGOON系統外,Providence Gundam的左臂還裝備了複合兵裝防盾系統,這個系統裝有一把大型光束劍、兩門小型光束槍。另外,Providence Gundam裝配了兩門頭部近接防禦用機關炮,其右手持有一把“Judicium” 光束步槍。

6.無限正義高達

作為「正義高達」的進化版本,可謂是《SEED DESTTINY》裡最具特色的機體之一。機體由「舊克萊茵派」參考在雅金·杜威攻防戰中被毀的「正義高達」的機體參數在宇宙隱秘工廠與「強襲自由高達」一起秘密開發完成。(另一種說法為舊克萊茵派從潛伏在ZAFT的科技人員手中得到的新型MS開發資料基於正義高達原有的參數資料製造而成。)機體採用大量高新科技,性能比之「正義高達」有數倍的提升。和「正義高達」一樣被定位為近戰格鬥機體。全身佈滿武器。但卻不缺少遠距離作戰的能力。主要近戰兵器為光束切割刃。手持武器為新型蠍虎座光束軍刀「超級蠍虎座」和「MA-M1911光束步槍」,肩部搭載光束迴旋鏢可作光束匕首用。腳步也配備了光束切割器。防禦裝備為手持式盾牌,因此可抵擋實體刃的攻擊,盾牌中部的光束盾發生器用以抵擋光束武器的攻擊,盾牌下方也有具有攻擊性的光束刺釘和內藏光束劍。揹包搭載的Fatum-01飛行載具也配備了攻擊性武器(可卸式,也可固定作戰)。必要時可以脫離主機體進行突擊行動。是戰鬥力在當時堪稱最強的機體之一,近戰能力比之「正義高達」有飛躍性的提升。

7.命運高達ZGMF-X42S Destiny Gundam

ZGMF-X42S Destiny是和Impulse等一樣歸類為“Second Stage”的機體,與Impulse通過換裝意圖對應所有戰局所相對,Destiny是基於一開始就搭載能對應對全部狀況的裝備這樣的構思,但擁有遙遙凌駕於在尤利烏斯條約後開發的Zaku Warrior等“新千禧年系列”和Impulse、Saviour等“新世代系列”的機體性能。其中一個理由是,本機搭載的新型的動力機關“Hyper Duetrion”。這個機關將以前型的Duetrion和核動力混合,推進器全開時的機動性能也驚人地提高。特徵性的機體武裝是掌心的稱為“MMI-X340 掌中槍”的光束炮。正如“掌中槍”字面所表示一樣,從手中發出的光束,擁有一擊破壞戰艦級這麼恐怖的威力。還有,手甲部裝備了光束盾發生裝置“MX2351 隔絕光”。除此以外背部還裝備了大型光束劍“MMI-714 阿隆戴特” 和“M2000GX 高能量長射程光束炮”,無論戰鬥距離如何均可發出強力的攻擊。並且作為最大的特徵,將背部的翼大幅度展開能放出“光之翼(Beam Wing)”,高速機動時可以形成光學殘象。這個殘象,是通過用散佈的幻象化粒子在空間上形成自機的立體像來實現的。

8.重生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Seed AstrayR中的機體。本機體是由扎夫特軍參考Strike 強襲高達的揹包系統和Aegis 聖盾高達(強襲和聖盾都是在機動戰士高達seed中的主角機體) 的變形系統後製作出的可變形MS。


9.聖約高達

RGX-00的編號並不是原來的編號,因為地球軍在搶奪了ZAFT的3G後,分別編號為RGX-01~03,而本機的正式編號則為ZGMF-X12A(它的額頭標記著“dodici”意大利文的“12”和“A”的字樣)。是ZAFT在上一次大戰末期開發的核動力MS(俗稱ZAFT Gundam)系列的其中一機。“聖約”的意思是“神與人的誓約”,在這裡“神”是指代調整者,而“人”就是指代“自然人”。因為本機是採取聯合 Striker系統的機體,相對於之後的Impulse和Zaku的換裝系統,此機體可以說是上述機體的原點。聖約高達的動力是核發動機。裝甲是VPS裝甲,啟動前是灰色的Phase Down狀態。啟動後變成白色。格鬥戰時則是燃燒般的紅色。

10.地獄死神高達

以XXXG-01D Gundam Deathscythe為設計原型進行強化改裝的高性能試作型機體,擅長於極高速度之下的近身戰鬥,曾經參加過A.C.195年末的“EVE·WAR”;戰後被駕駛員封存於月面的施威普公司屬下格納庫中,A.C.196年中再次解封啟動後參加了火星軌道附近的“韋卡魯士”爭奪戰。以Gundam Deathscythe為設計原型,在Gundam Deathscythe的基礎上大幅度強化其宇宙空間的作戰性能,再在機身上增設一對可移動的裝甲護翼,大大地加強了Gundam Deathscythe Hell的防護能力和戰術隱蔽性,同時裝備雙刃面的光束鐮刀,使其強化後的攻擊力得以成倍遞增。

11.GAT-X105 閃電強襲

閃電強襲的主武器是70- 31式電磁加農炮,它是70式的改良型,可進行摺疊,是既具備高火力又節省空間的成功典範。70-31式電磁加農炮與能量包左右展開的大型測距系統連動後可進行超長射程的炮擊。它的CEP(半數心中界)在地上為120千米,在宇宙空間中對磁場、重力場所導致的偏差進行適當修正後可達到10000千米以上。

12.GAT-X105E Strike Noir Gundam漆黑強襲高達

一戰後,聯合為了提高自身MS機體能力,委託民間軍事企業參與了MS的改良開發計劃。C.E.72年,阿克泰昂電子企業接手“初期GAT系列強化改良計劃”,正式開始“阿克泰昂計劃”。之後,以GAT-X105 強襲高達為藍本,成功開發出GAT-X105 強襲高達E型,以此為基礎,設計出量產型GAT-OlA1Dagger 105 短劍。除維持原型機性能以外,對操作性、耗能性兩方面,亦進行大幅度改良。配合操作用AI方面改進,令機體即使由自然人操縱,亦能發揮最大效能。由於採用曙光社開發的能源擴展裝置(Enhanced power unit ),令PS裝甲使用時間得以延長。由於電源影響顏色,所以全機變成漆黑。

13.RX-78-2:元祖高達

RX-78-2 高達(Gundam)是在因緣際會之下由開發了RX-78系列的地球聯邦軍提姆·雷博士之子阿姆羅·雷駕駛,而在歷史上留下赫赫之名的初代高達,一提到“高達”這個詞,大家首先聯想起的想必也是它。該機是“V計劃”裡RX-78系列的二號機,也是高達史上第一次MS戰的參與者,並在一年戰爭中後期創造了奇蹟般的戰果,被吉恩軍駕駛員稱為“白色惡魔”。然而該機得以稱為“最強”的最大原因,卻是駕駛員阿姆羅·雷的NT能力在戰場上的充分運用。該機的主設計師是隸屬於地球聯邦軍的提姆·雷博士,由於參照了吉恩的MS優缺點,同時結合了聯邦軍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其技術層面遠遠凌駕於同期吉恩系的MS。在防禦性能上,首先將月神鈦合金運用到實戰,機體整機裝甲有月神鈦合金製成,並當時常用的裝甲如陶瓷/鈦複合裝甲以及超張力鋼都更輕更堅固,能夠輕易防禦扎古機槍的掃射。攻擊方面,跨時代的運用了光束兵器作為標準武裝,專用光束步槍和光束劍的威力都可以輕易擊破吉恩系MS的裝甲。此外,機體裝有回收記憶著貴重實戰數據的“學習型電腦”,併為了駕駛員逃生,採用了核心調節器系統作為駕駛艙兼逃生裝置。該機制造完成後和RX-78-1試作型高達一同於Side7上進行測試,但由於夏亞·阿茲納布爾的奇襲,試作型高達大破,該機則由阿姆羅·雷駕駛展開對吉恩軍的反擊,隨後被搬入強襲揚陸艦白色基地中,成為第十三獨立部隊白色基地、乃至整個聯邦軍最重要組成戰力之一,在一年戰爭最後的三個多月中擊落了各型MS共142機,創造了無比輝煌的戰果,最終在阿·巴瓦·庫戰役中與夏亞·阿茲納布爾所駕駛的MSN-02吉恩號交戰時雙雙被毀。

14.MS-06F扎古Ⅱ紅色彗星

夏亞·阿茲納布爾在がルウム戦役時搭乘的MS-06F扎古Ⅱ的改良型MS。夏亞專用機的顏色是紅色的,並且機體頭部有裝飾角,標誌著指揮官型。夏亞冒著較大的風險將限制解除,使機體的推進力發揮到極限。非常高的推進力使得機體在戰場中迅速一擊並快速脫離戰鬥,加上機體顏色是紅色,被稱為“紅色彗星”。

15.基拉·祖魯AMS-129 Geara Zulu 型多用途機動戰士(安傑洛專用)

AMS-129 基拉·祖魯(Geara Zulu)是阿納海姆電子公司在AMS-119基拉·多加的基礎上繼續開發設計而來的量產型MS,在OS、材料和維護性上都有著顯著的提升,機體顯得更為務實、更易維護,包括附帶榴彈發射器的光束機槍,格鬥用的兵器則是既可斬擊又可突刺的光束斧。此外,延續了基拉·多加優秀的泛用性,基拉·祖魯也能對應不同的戰局而更換使用不同的武裝。

16.

RX-78NT-1 高達艾利克斯

在一年戰爭末期,由於阿姆羅·雷少尉駕駛RX-78-2高達創造了輝煌的戰果,使得“RX-78系列”計劃本部在向聯邦軍參謀本部彙報時,引起了參謀本部聯席會議對NT及開發NT專用機的高度重視。事實上,該機的開發早在0079年8月就開始了(比高達二號機參加實戰的時間還早),地點是北美奧古斯塔研究所。而隨後由於高達二號機和機師阿姆羅的驚異表現,使得聯邦對NT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於是聯邦軍以V作戰技術團隊為基礎,編成G4部隊,專門負責該型MS的開發工作,決定以“RX-78系列”的機體為基礎,迅速開發或改修出NT專用機,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NT駕駛員的能力。

17.GNT-0000 雙零高達量子型

同變革者決戰兩年後,天人新開發的太陽爐搭載型MS。作為00高達的後續機開發,同樣搭載了twin drive雙重動力爐同步運轉系統。本機是由於00-Raiser已經無法匹配剎那的能力而對應開發出來的[真變革者專用機]。型式編號中的T指代的就是[TWIN]的意思。骨架跟00是屬於同一構造,這是由於00的骨架已經具備相當高的完成度而無需再進行新規設計。但是,機體形狀卻跟剎那最初的愛機Exia更近似。搭載的太陽爐是在木星新制造出來的。這對新太陽爐是以[twin drive system]為前提而經過調整,在啟動時點就已經達成了完全(100%)同步。搭載位置是在胸部和左肩的GN盾中,左右非對稱的結構。駕駛艙跟exia同樣是在腹部位置,コンソール(控制檯)等內部裝置全都是新的。機體特性跟exia系統的概念相近,並搭載了以00-raiser所確認的[TRANS-AM burst]為基礎開發出來的[quantum system],能夠產生出比[TRANS-AM burst]更高濃度的粒子領域[quantum burst],強化腦量子波帶來的意識共有效果。本機作為純粹的機動兵器來說已可謂是最強,同時還繼承了00的名號,通過quantum burst促進人們相互理解,將剎那[希望戰爭消失]的想法具現化。這一隱秘的潛在功能連設計者伊安都不知道。

18.GN-001/hs-A01 雪崩型能天使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機動戰士高達00 V》中由「天人武裝組織」製造的機動戰士「能天使高達追加高機動裝備之後名為雪崩的機體」

19.GW-9800-B 空中霸王爆裂者高達

自由號在伊斯丹東王國停留期間,受到新地球聯邦的新型MA NRMA-006 Gadeel的突襲,維爾斯·蘇駕駛的空中霸王高達在此役中嚴重受損。本機是在空中霸王高達原先的基礎上,加上伊斯丹東王國的技術協助改裝而成的。塗裝由原來的紅白色改成了藍白色;裝甲亦得到了加強;武器方面,fighter狀態下的火神炮改為光束炮,在每個機翼上分別加裝了雙管光束加農炮,無論速度還是火力都較以前大大提升。

20.F-91 量產型高達F91

量產後的F-91外形與原型機幾乎完全一樣,唯一的區別只是在胸部裝甲上安裝了聯邦軍徽。儘管取消了最大機動模式,裝備了V.S.B.R和光束盾牌發生器的量產型F-91依然是聯邦軍中少有的高性能量產型MS(這是聯邦軍內第一種將光束盾發生器列為制式裝備的量產MS)。21.RMS-099 利克·迪亞斯

格里普斯戰爭初期由柯瓦特羅大尉駕駛,採用高達尼姆γ合金這種更輕量而堅固的裝甲材料,並運用了許多新技術。由於造價高昂,因此奧古內部也僅配備給士官以上的高級軍官使用。原先量產型的塗裝皆為黑色,但在青色諾亞出擊時,因紅色被誤認為赤色彗星(實際上也沒錯) ,奧古高層稍後便注意到了這一點,為了震懾敵人,將所有瑞克‧迪亞斯塗裝為紅色直至戰爭結束。

22.S高達MSA-0011

MSA-0011是《高達前哨戰GUNDAM Sentinel》中的角色,機體代號(日文/中文)是Sガンダム/S高達;機體類型是泛用驗證型可變MS。

MSA-0011(Ext) Ex-S高達是MSA-0011 S高達的最終形態,Ex是Extraordinary的縮寫。本機完美實現了自RX-78-2高達以來MS形態與MA形態之間自由變換的想法:在巡航狀態下,機體的攻擊力可與戰艦相媲美;作為MS,本機也具有極高的戰鬥力。機體胸部中央的I FIELD發生器可對駕駛艙及胸部變形機構作出有效的保護;膝部的光束軍刀裝置可與反射式Incom單元互換;腿後部裝備了推力強化裝置,有效地提高了機體的機動性和運動性;技術人員還為機體更換了更強力的新型揹包,揹包左右各有一組對稱的熱核火箭式引擎及燃料槽,使其推力達到了標準推力的11倍,揹包引擎在與機體的平衡推進尾翼銜接後,更能進一步提高機體的機動性;由於腹部增設的可變框架,使得本機可以使用威力強勁的精靈光束炮。無論從哪個角度上來看, Ex-S高達都可以說是當時最強的MS。

23.Z高達MSZ-006

MSZ-006系列機動戰士,是日本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中出現的一個虛構兵器系列。它屬於機動戰士中地位較為特殊的所謂“高達系機動戰士”(通常為主角座機)。該系列的成員首次出現於1985年上映的(U.C.紀元時間軸的)機動戰士Z 高達。MSZ_006系列中的典型成員是MSZ_006 Z高達。

24.RX-0獨角獸高達

RX-0獨角獸高達是《機動戰士高達UC》中的機體,宇宙世紀0096年巴納吉·林克斯誤闖入新吉翁殘黨軍和畢斯特財團的交易中,卡帝亞斯·畢斯特將機體託付給巴納吉。 RX-0獨角獸高達裝備有安裝有被稱為“拉普拉斯程式”的特殊OS系統和NT-D系統,擁有獨角獸模式和毀滅模式。

25.RGZ-91 靈格斯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RGZ-91 靈格斯”,就是由AE所開發的、將Z高達的MS形態複製過來的試作型MS,名稱為“Refine·Gundam·ZETA”(精簡Z高達)。其裝備著將變形時的機能集於一體的附加裝備BWS(Back·Weapon·System),用以代替WR形態時的機能。這個設計方案,與“Z計劃”的稱為R型的簡易型Z高達的開發提案相接近,出發思想類似於RX-78高達的“G堡壘”形態時的“G裝備”。不管怎樣,這個經過數年才進行了實際製造的靈格斯,各部材都使用了最型的技術,再加上搭載有準塞可繆裝置BIO-SYSTEM,達到了與原型Z高達相匹敵的機體性能。

25.MSN-06S新安洲

MSN-06S 新安洲(Sinanju,シナンジュ)是日本動漫小說作品《機動戰士高達UC獨角獸》中出現的機動戰士(MS)。所屬新吉恩軍,駕駛員為弗爾·伏朗託, 被稱為“赤色彗星”夏亞再世的強悍ACE。

新安洲是MSN-06S Sinanju的音譯,MSN-06S新安洲是UC0094年時“袖章”部隊從阿納海姆電子公司搶走的試驗型MS。作為Rx-0系列機的技術驗證機,它的機體部分骨架採用了腦波傳導(精神感應)框架,而通過新安洲所驗證的傳導性、強度等等提升資料,後來用於開發製作了獨角獸。因而新安洲和獨角獸可以說是原型機與定型機的關係。新安洲駕駛員是弗爾.弗朗託,是“袖章”部隊的領導者,同時也有著“夏亞再世”的稱號,而且和夏亞一樣總是以面具遮蓋住其真面目,且均不穿著作戰服駕駛MS。

26.ELS-Q高達

ELS-量子型00高達(00Q ELS Quanta Qan[T])也有作ELS-Q高達,00Q ELS高達,或量子ELS 00Q 。是在2010年9月18日上映的《先驅者的覺醒》中的主人公剎那·F·清英的最終機體,由動畫《機動戰士高達00》中的私設武裝組織,天人組織(「天人」/Celestial Being/ソレスタルビーイング)秘密開發的機體GN-0000 00高達的後繼機體——GNT-0000 量子型00高達ELS[地外變異性金屬生命體(Extraterrestrial Living-metal Shapeshifter)]化後發展而來,即量子型00高達和ELS融合的產物。帶有外星色彩,也代表者人類和外星ELS之間相互理解與合作的見證。

26.異端高達紅色機

異端高達紅色機,《機動戰士高達Seed Astray》 中的機體。 本機是奧布在與地球聯合軍聯合開發機動戰士時,盜取地球聯合軍的機體數據,建造的三臺原型Gundam Astray之一。 本機駕駛員為羅·裘爾。

27.ZGMF-X56S脈衝高達

日本科幻動畫作品《機動戰士高達SEED DESTINY》中的人型兵器(MS),為真·飛鳥所駕駛、在真·飛鳥改乘命運高達之後、為露娜瑪麗亞·霍克所駕駛。

28.CB-002 療天使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在宇宙船天人中以極其隱秘的方法制造出的Gundam。相對於托勒密所搭載的,由伊安 華斯汀設計的Gundam相對,本機是使用了Veda中的數據進行設計,並製造的。

療天使高達是天人和準變革者MS製造技術融合的產物。療天使高達從GNZ系列MS發展而來,同時重新運用了GN-008GNHW/B Seravee Gundam GNHW/B的骨架,在設計元素上與GNZ系列有相似之處,同時也採用了GN-002 Gundam Dynames的一些元素。與同系列的之前的機體不同,機體的外形採取的是之前第二形態下(Nadleeh and Seraphim)的機體外形。背部的揹包裝有4個援助型GN加農:有兩個大型加農可以從遠處自由遙控,以及裝備在背部的兩個普通加農。在額頭部有和00-Raiser綠色的傳感器,上面顯示出本機名稱。本機也裝備有一支新的GN 火箭炮作為標準裝備。

29.GAT-X102 暴雨決鬥高達

決鬥高達(決鬥敢達)是機動戰士高達機體之一。大西洋聯邦的G100系列試作MS的第一個完成品,被賦予了GAT-X102的編號。是地球聯合軍在赫利奧波利斯秘密開發的五架高達之一,在五架機體中屬於使用X100系框架的標準泛用型機體,名稱中的“Duel”是“決鬥、鬥爭”的意思,機體色由藍色及淺灰色構成。這架機體的盾牌等基本武裝與強襲高達一樣,原本設計還有火箭炮等武器,但由於在赫利奧波利斯完成後被ZAFT強奪而未能實現。決鬥高達由伊扎克·玖爾駕駛,設計思想是與MS近距離對戰,因而對機體裝甲進行了最大限度的輕裝化處理以便於保持運動性能。基於X100系優秀的擴張性能,在被ZAFT奪取後,趁著為機體修理破損部位的機會,海蘭設計局為機體專門設計了被稱為“Assault Shroud(突擊罩)”的追加裝備,強化了決鬥高達在宇宙空間中的機動性和火力。這種裝備並不具備機體本身的相轉移裝甲的保護能力,而且無法在母艦及基地以外的地方脫卸,因此在重力條件下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30.GAT-X103暴風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機為地球聯合軍所開發的五架高達之一,是具有強力的火力的重炮擊戰型機體,中距離戰鬥時所使用的武器由兩種完全不同的炮身結合而成。

為地球聯合軍在赫利奧波利斯秘密開發的五架高達之一,是具有強力的火力的重炮擊戰型機體,名稱中的"Buster"是"破壞者"的意思。機體在設計時著眼於中遠距離的全範圍攻擊:中距離戰鬥時所使用的武器由兩種完全不同的炮身結合而成;遠距離戰鬥既有實體彈武器也有能量彈武器。因此,機體既可以攻擊敵方艦船和要塞據點,也可以對友軍MS進行火力支援,但沒有裝備用於近距離戰鬥的光束軍刀和盾牌。由於使用的兩門重武器非常耗能,所以除了原本的發電機外還內裝了武器用的輔助發電機以保證使用時間。另外,針對炮擊戰的要求,機體全身各處的探測器都得到了強化。本機在赫利奧波利斯完成後被ZAFT強奪,由迪亞克·艾爾斯曼駕駛,後被大天使號捕獲,隨著迪亞克的"投敵"而成為大天使號的護衛機。

31.GAT-X303 聖盾高達

本機為地球聯合軍所開發的五架高達之一,是以高速戰鬥為目的而設計開發的機體,可變形為MA形態及腰部巨大的可動翼是本機的顯著特徵。可動翼上可安裝光束步槍及盾牌;另外,本機還裝備了對艦戰用的巨大的光束炮,腹部固定580mm複列位相能量炮具有輕易擊毀戰艦的火力,配合著MA形態可輕鬆使用一擊脫離的戰法。當由MS形態變形為高速巡航形態時,機體四肢變成巨大的機械爪並可展開。本機在赫利奧波利斯完成後被ZAFT強奪,由阿斯蘭駕駛。機體名稱來源於古希臘神話中繪有墨杜薩頭像的盾牌。在與強襲高達的戰鬥中,阿斯蘭啟動了本機的自爆裝置,與強襲高達同歸於盡。

32.GF13-001NHⅡ 尊者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機是新香港選手東方不敗所駕駛的GF13-001NH 九龍高達感染了DG細胞之後變成的機體,也是惡魔高達四天王的首領機。

本機是新香港選手東方不敗所駕駛的GF13-001NH 九龍高達感染了DG細胞之後變成的機體,也是惡魔高達四天王的首領機。尊者高達具有極高的機動性,必殺技也是豐富多采,其中“暗黑指”是可與“閃光指”相抗衡的絕技;背部的翼展開後成為斗篷狀的完全防禦形態,可對機體本體形成有效的保護。綜合各方面來看,尊者高達可以說是參加第十三屆機動武鬥大會的高達中最強的機體之一。

33.XM-05 貝爾格·基羅斯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機與XM-04 貝爾格·達拉斯一樣,也是由死亡先鋒開發的指揮官用戰鬥型MS。本機與XM-04 貝爾格·達拉斯一樣,也是由死亡先鋒開發的指揮官用戰鬥型MS。跟XM-04相比,本機的性能略勝一籌:技術人員在機體上裝備了相當多的隱式噴嘴;增加了光束矛內藏的重機關炮的數目;推進器及探測器也得到了強化;另外光束矛還可以脫離機體本體進行攻擊,矛尖具有貫穿MS的威力。

34.XM-07 維基納·基納

本機是死亡先鋒所開發的指揮官用試作型MS。由於本機的設計思想偏重於射擊戰,因此沒有裝備光束矛;機體的背部搭載了隱式噴嘴的發展型、可對應360度全方向的鰭式噴嘴,使得機體具有極高的運動性。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時期,貝拉·羅納(塞茜莉·菲亞喬特)所駕駛的機體即是本機。

35.XMA-01 拉芙蕾西亞

本機是死亡先鋒的司令官卡羅佐·羅納應用了其所研究的課題“拉芙蕾西亞計劃”而開發出的試作型MA,機體的外表看上去像是一朵巨大的花,本體由5枚“花瓣”組成。本機搭載了新型的塞可繆系統,使駕駛員可以進行全機體控制。5個葉部單元內各裝備有25只攻擊用觸手,內藏光束炮;另外本機還攜帶有對人感應殺傷兵器巴克。宇宙巴比倫建國戰爭時期,卡羅佐·羅納曾親自駕駛本機,但被聯邦軍海軍戰略研究所開發的F91擊破。

36.飛翼零式高達 XXXG-00W0

卡特爾·拉巴·維娜根據留下來的圖紙完成開發的機體,其命名為飛翼高達零式。少爺自己開發了高能光束步槍。

漫畫版《新機動戰記高達W Endless Waltz 敗者們的榮光》中,以此機體的樣貌稍作修改後作為飛翼高達零式(EW)的原型機登場

37.XXXG-01D2 地獄死神高達·改

該機是以XXXG-01D死神高達為設計原型進行強化改裝的高性能試作型機體,擅長於極高速度之下的近身戰鬥,曾經參加過A.C.195年末的“EVE·WAR”;戰後被駕駛員封存於月面的施威普公司屬下格納庫中,A.C.196年中再次解封啟動後參加了火星軌道附近的“韋卡魯士”爭奪戰。之後被送至L4地群的某個廢棄資源衛星上棄置,準備發射到太陽軌道作銷燬。在A.C.196年末聖誕節夜爆發的“瑪莉美亞之亂”中,參加了布魯塞爾總統府的攻防戰,戰後被駕駛員自行爆破銷燬。

38.XXXG-01H2 重裝高達改

本機是在XXXG-01H重裝高達EW的基礎上直接改裝而成的高性能試作型機體,在戰艦卑斯美利昂號上完成基本改裝工作,大幅度強化了機體的宇宙空間作戰性能,成倍數地增強機體本身所攜的火力基數。

該機曾經參加過A.C.195年末的“EVE·WAR”。戰後被駕駛員封存於月面的施威普公司屬下格納庫中,A.C.196年中再次解封啟動後參加了火星軌道附近的“韋卡魯士”爭奪戰。之後被送至L4地群的某個廢棄資源衛星上棄置,準備發射到太陽軌道作銷燬。

但是由於A.C.196年末聖誕節夜爆發的“瑪莉美亞之亂”,該機被召回再度參戰,參加了布魯塞爾總統府的攻防戰,戰後被駕駛員自行爆破銷燬。

39.雙頭龍高達XXXG-01S2

雙頭龍高達的XXXG-01S2 Altron Gundam試作型MS。“神龍高達”被OZ押至月面基地拆毀後,被關押在工場內的五名科學家暗中地收回神龍的殘骸,在短時間內再開發另一臺名為“雙頭龍高達”的新型MS。與“地獄死神高達”一樣,雙頭龍亦是在神龍的基礎上進行大幅度的強化改裝,帶有火焰噴射器的龍爪伸縮臂增加至兩具,原本缺乏用於遠程攻擊的投射式武器也在機體的噴射揹包上增加一門雙聯光束加農炮,裝備一把雙發的光束三叉戟,近身白刃戰能力更是大大地加強。和“地獄死神”一起乘著月面基地的OZ軍內亂時逃脫,之後隱匿在L5地群的A0206殖民地中,直到該機體能夠最終完成改裝工作。

40.XXXG-01SR2 沙漠高達改

該機是由XXXG-01SR沙漠高達EW基礎上直接改裝而成的高性能試作型機體,在戰艦卑斯美利昂號上完成基本改裝工作,大幅度強化了機體的宇宙空間作戰性能,近身格鬥戰能力以及機體自身的指揮通訊機能得到進一步強化。同時還裝備了光束機槍,增強了遠程攻擊能力,更被希羅植入了“Zero System”,作為高達小隊的指揮機,但由於機師卡托爾出色的指揮能力,零式系統後來便被永久的卸下了。  該機曾經參加過A.C.195年末的“EVE·WAR”;戰後被駕駛員封存於月面的施威普公司屬下格納庫中,A.C.196年中再次解封啟動後參加了火星軌道附近的“韋卡魯士”爭奪戰。之後被送至L4地群的某個廢棄資源衛星上棄置,準備發射到太陽軌道作銷燬。  在A.C.196年末聖誕節夜爆發的“瑪莉美亞之亂”中,參加了布魯塞爾總統府的攻防戰,戰後被駕駛員自行爆破銷燬。

41.救世主高達ZGMF-X23S

X23S Saviour 是採用氘核供電系統的ZAFT最新銳機體。在戰後時期,扎夫特“second stage”的高級機動戰士高達面世。其中一種設計就是高速可變形的ZGMF-X23S Saviour Gundam。與其他高達一樣,Saviour Gundam也裝備了能抵禦實彈攻擊的PS裝甲。因為尤尼奧斯禁止了反中子干擾器的使用,扎夫特順應時勢開發了氘核光束供電系統,使機體能在戰場上通過接收母艦發出光束而達到充電的目的。變形為MA模式後,Saviour Gundam在太空和地球重力環境內都有相當出色速度和機動性。

本機是ZAFT軍次期開發的MS中的一機,可變形為戰鬥機型的MA,是採用了氘核光束送電系統的ZAFT軍最新銳MS,在高機動戰鬥中可以發揮出其真正的價值。與其他四機相比,本機的開發較遲;番號中的“2”表示航空系,“3”則表示開發序號。

42.GN-001 能天使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天人武裝組織」所擁有的高達之一。搭載「GN Drive」,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和驚人的機動性。同時,會在空中散佈能夠妨礙電波傳遞的「GN粒子」能夠造成通信障礙、以及使現存的雷達系統完全無效化等各種效果。開發代號為「七劍」定位為近身格鬥型高達,機體的開發大量參考了駕駛員剎那·F·清英的素質,機體周圍佈滿兵器。其「七劍系統」(Seven Swords System)賦予了「能天使高達」優秀的格鬥性能。主戰兵器以刀刃為主,並同時具有多種實體刃和光束刃。必要時右臂護甲內的「GN複合式槍劍裝」可伸出 GN光束槍進行射擊。

43.GN-002力天使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00中“天人”擁有的高達。由於採用了GN驅動器(俗稱太陽爐)故具有近乎無限的動能和驚人的機動性。本機設定為以長距離精準狙擊特化機,亦配備有專用護盾和光束手槍。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殊裝備的輔助下本機的光束狙擊槍甚至能從地面精準的狙擊幾千千米高空中的目標。在外傳中「力天使高達」還有「魚雷型」的附加裝備。型號為「GN-002/DG014 Gundam Dynames-Torpedo(力天使高達·魚雷型/ガンダムデュナメストルぺード)」 名稱源自於九大天使階級之一的「力天使(Dynames)」。

44.GN-003主天使高達

「天人武裝組織」所擁有的高達之一,搭載「GN太陽爐」,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和驚人的機動性。定位為高機動型可變機體,作戰時可根據需要轉變為「MA(Mobile Armor)」形態,其MA形態乃一部戰鬥機。變成戰機形態時腿部能安裝各種作戰套件,擅長進行突擊作戰。在大氣內戰鬥時也可在必要時利用MA形態迅速脫離戰場。變形為「MS(Mobile Suit)」形態時也有不遜於其他高達的作戰能力。武器有「GN衝鋒槍」和「GN光束軍刀」,盾牌可變為巨大鉗。其原型機為GNY-003戰車女神高達

45.GN-005德天使高達

《機動戰士高達00》中“天人武裝組織”所擁有的高達之一,搭載GN-Drive,擁有近乎無限的能源和驚人的機動性。定位為重裝甲作戰機體,身體厚重龐大。擁有毀滅性的威力。武器為手持式“GN火箭炮”和雙肩上的“GN加農炮”,能夠一擊毀滅目標範圍內的所有敵人。機身周圍可散佈“GN防禦場”,能夠抵擋幾乎所有種類的光束武器的攻擊。名稱來自於九大天使階級之一的“德天使(Virtues)”。卸下外部裝甲後露出內部的娜德雷高達。

46.智天使高達GN-006

GN-006/SA 七槍型智天使高達(Cherudim Gundam SAGA) 官方外傳《機動戰士高達00V》中登場,搭載「七槍」裝備的智天使高達。 本武裝使用於突入基地設施內的任務,因此將所有槍皆變更為短槍身,全身裝備著七支槍。槍的數目是負責設計的伊恩·瓦斯提刻意與能天使高達的「七劍(Seven Sword)」相同而設的,本機實際的開發代號也被稱為「七槍(Seven Gun)」。

47.GN-007 墮天使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機是Gundam Kyrios的發展機,繼承了Kyrios空戰形態的變形機能。在此基礎上,飛行性能得到強化,固定的武裝有所增加等等,基本的特性得到提高。

48.GN-008 熾天使高達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名稱由來名稱源自於九大天使階級之一的“熾天使(Seraphim)”。熾天使天人的第四世代GUNDAM之一,於2312年首次登場,是新生天人的四臺第四世代GUNDAM中最早投入實戰之機體。

49.GN-010獄天使

繼力天使和智天使後開發的狙擊戰用Gundam。是集中了目前為止技術資料的高性能機體。主要武裝在射擊方面進行了強化,同時可以各自作為BIT進行遠隔操作。而且為了適應各種任務,也有多種換裝,由於可同時操作多數武器,能以單機來對抗大部隊,與此相對,機體的操作也變得複雜,為了支援Gundam尖兵,同時搭載有兩臺哈羅。之前的力天使和智天使有搭載槍型控制器 但是本機是直接把左右的操縱桿作為有扳機功能的槍型控制器使用,可以在通常狀態下進行狙擊。這臺機體重視探測機能的強化優於其他Gundam。所以為了遮掩機身上的脆弱部位,通常時由裝甲保護,必要時才露出。

50.GX-9900高達X

本機是舊地球聯邦在第7次宇宙戰爭期間,為了對宇宙革命軍作出反擊而開發的三部新型機動戰士之一。它裝備了“閃光系統”,Newtype駕駛員可以用精神力遠距離操縱大量無人駕駛型機動攻擊機“Mobile Bits”,而本機相應的bit是FX-9900 GX-Bit。GX被譽為是最強的高達,因為其配備了“衛星系統”,可發射“衛星微波炮”,其威力強達只須一擊便可摧毀一顆殖民衛星。在第7次宇宙戰爭中由Newtype機師加米爾·尼特(現自由號艦長)駕駛。戰爭結束後退役的GX於A.W.0015年被卡洛德·蘭與蒂琺·阿迪爾發現,卡洛德·蘭成為其駕駛員。

51.LM314V23/24 V2 Assault-Buster高達

本機是將LM314V21同時裝備了重攻擊型部件及增加裝甲部件之後得到的機體。為了避免兩個選裝部件的重複部分,還對機體進行了重新設計,使同時裝備成為可能。機體全身裝備了MEGA光束步槍、V.S.B.R、MEGA光束加農炮等強力武器,具有相當高的攻擊力;另外也裝備了I FIELD發生裝置及大出力的光束盾牌,令機體具有鐵壁般的防禦力,使本機堪稱是宇宙世紀史上最強的機動兵器的究極MS。

52.MA-08 大扎姆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本來MA-08是用來攻佔地球聯邦軍總部——加布羅基地用的,但是由於製造計劃的延誤而放棄了,最後在所羅門攻防戰中被配備到了實戰之中,而駕駛員則是吉恩宇宙軍司令——多茲魯中將。

53.MRC-F20金色蘇摩

蘇摩是迪安娜·索雷爾女王直屬的親衛隊所使用的MS。與倒A高達一樣,本機使用了IFBD作為主驅動,還裝備了螺旋位相型超震動計場縮退爐(HPHGCP),可對敵MS的IFBD進行干涉,誘使其機能停止;另外,由於搭載了空間斥力處理裝置(FRP),使機體具有很高的機動性,擅長於接近戰;除了以上裝備外,本機還裝備了專用的推進器,可進行飛行。綜合來看,本機可以說是射擊戰、格鬥戰均擅長的高泛用性機體。除了親衛隊隊長哈利·奧德中尉的搭乘機塗裝色為金色之外,其餘機體的塗裝色均為銀色。

54.MRX-009精神感應高達

MRX-009精神感應高達,本機是日本村雨研究所開發的大型可變MA,本機是聯邦軍也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NT專用機。火器管制及機體控制都導入了賽可謬系統。出自《機動戰士高達Z》。

該機也是以繼承RX-78-2高達為目標而進行開發,但村雨研究所在RX-78NT-XNT-X和MRX-007試作型精神感應高達的技術積累上,發現要搭載精神感應系統,就不得不使機體巨大化,最終使得該機的體積都能讓它被歸類為MA了。而該機又可以通過變形切換到MS造型的外觀,所以被稱作可變式MA(TMA=Transform Mobile Armor)。

雖然名為高達,也有著與一年戰爭時期著名的RX-78-2極其相似的外貌,但精神感應高達其實際系統卻是傳承自吉恩公國軍的MSN-02 吉恩號。實際上,精神感應高達其實也沒必要非得製造成MS的造型。這架以壓制據點、防禦據點為目的而研製的TMA,就武器的定位來看,也和一般的MS全然不同,造成高達型的目的,也就是出於對於“高達”的情結以及震懾敵軍。

55.MS-05B後期生產型扎古Ⅰ

以MS-05所獲得的數據為基礎進行改良的MS-05B 後期生產型扎古Ⅰ完工。從外觀上看,本機與MS-05最大的區別是胸部裝甲的形狀。U.C.0077年10月,本機開始大規模量產,至大戰結束為止,共生產了793架,絕大多數配給了教導機動大隊使用,是一年戰爭初期的主力MS,通稱為“舊扎古”。本機的最大缺陷,則是由於動力管內藏而導致出力不高。此機種比初期生產型的綜合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裝備方面有105mm機關炮、280mm核彈頭火箭筒、熱能斧。還裝備有用於接近戰用的盾。因為此時聯邦還沒有機動戰士,所以不考慮加強它在格鬥戰方面的實力。

56.MS-06F扎古Ⅱ後期型

一年戰爭開戰初期,作為吉恩軍主力量產、投入戰鬥的傑作機MS-06F,在大戰中,接受了各種各樣專用機的改裝。到了大戰末期,由於時常進行扎古Ⅱ本體的改良,所以這時的機體性能與開戰初期的機體性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這種被稱為F2型的機體,就是大戰末期修改型的一種。與原型的F型扎古相比較而言,F2型的機體做了輕量化處理,且增設了推進器及姿勢制御火箭。這樣,雖然是量產型機體,但本機得到了相當高的評價。但是,其量產體制確立之時,正值大戰終結之時,只有少量的機體投入了實戰,其餘大部分機體都被聯邦軍所接收,是一充滿悲運的機型。

57.MS-06FZ扎古Ⅱ改

079年2月,在《南極條約》簽訂之後,時任少校的馬·克貝在觀摩了種種正預備開發或者入役的MS後,作出了總結並提出《統合整備計劃》,意在統一MS的部件、耗材、駕駛艙操作甚至乎生產線的規格,這樣可以使駕駛員的機種轉換訓練時間大大縮短,並且統合的OS將會為學生兵等預備役人員提升MS運用效率。但由於當時吉恩方面還是以MS-05B扎古Ⅰ(後期生產型)、MS-06F扎古Ⅱ系列MS為主,其本身零件的通用性、組裝餘度、操作方式以及感覺等等沒有太大區別,後勤也能滿足需要,致使《統合整備計劃》被擱置。

然而,到了大戰末期,勇士系列在MS-14A勇士正式量產之後,隨同的學生兵也開始進行新型MS的相關訓練。可是一旦要使用到老式機體例如扎古系列等,其操縱系統的差別又讓這些新兵蛋子無所適從。此時,《統合整備計劃》再度被呈交,經過升任上校的馬·克貝大力遊說以及統帥府高層反覆磋商,最終決定將吉恩公國的主力MS都納入計劃中去。其成果中,便有以代替標準型MS-06F扎古Ⅱ為目標的MS-06FZ 扎古Ⅱ改(ZakuⅡ Kai)。

58.MS-06S指揮官用型扎古Ⅱ

MS-06S是以MS-06F扎古Ⅱ為基礎專門為中隊指揮官以上的王牌駕駛員製造的機體。在技術改進方面,主要提高了推進劑的燃燒效率、制御系統的控制效率以及通信系統等。燃燒效率的提高不僅使機體的推力較普通的F型上升了30%,而且也提高了燃料的裝載量。本型生產了100架左右,駕駛員中最為著名的當屬“赤色彗星”夏亞·阿茲納布爾。

59.MS-18E京寶梵

京寶梵是機動戰士敢達機體之一。曾在SIDE6突襲聯邦軍研究基地的“紅寶石作戰”中登場的MS-18E 京寶梵,是除MSN-02 吉恩號之外整個吉恩軍最後投入實戰的MS。為了突出“強襲”功能,技術人員對發電機進行了強化,各部位的裝甲也略做了調整。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重量以提高速度,本機只使用基本的武器,不攜帶預備用的武器,而且武器在使用之後可以隨時捨棄;機體的頭部加裝了兩門60mm火神炮,腰部裙甲下也有光束軍刀可供使用,此外,試作型所使用的手槍也換成了更具破壞力的超級火箭炮。

60.MSA-099 力克戴亞斯

MSA-099 力克戴亞斯是在日本動畫片《機動戰士高達Z》中出現的一種機動戰士。

本機是阿納海姆為奧古秘密開發的史上最早的次世代MS,分類為攻擊用量產機,也是第一臺使用了“高達尼姆γ(伽瑪)合金”作為裝甲材料的量產型MS,從而成功地大幅降低了機體的重量,增加了推進劑的裝載量,使作戰半徑更為延長。而這項合金的提煉技術是由夏亞、也就是“Z”系列裡的柯特羅·巴吉納上尉,賣給奧古的。由於使用了“高達尼姆γ合金”,開發人員都稱之為“Gamma Gundam(伽瑪高達)”。由於該機的開發者是以原吉恩公國的技術人員為中心組成的,所以該機有著MS-09型的影子。基於新型的噴射推進器,使本機的運動性及靈活性大幅提升,更為日後開發MSN-00100 百式而鋪路。此機還配備了比聯邦軍MS更先進的探測器,在米諾夫斯基粒子散佈的情況下,能比同期MS探測到更遠的敵人(上下100度、左右200度)。本機的正式番號為MSA-099(有些資料上記載為MSA-009),但為了欺瞞聯邦軍,奧古將本機的番號改成聯邦式的番號——RMS-099,因此本機是雙番號機體。本機最初的名稱是γ高達,後因柯特羅上尉的提議而以發現好望角的葡萄牙人巴索羅繆·迪亞斯的姓氏命名為利克·迪亞斯。作為量產機,本機的造價非常高,因此只配給了士官以上的機師使用。機型最初的塗裝為黑色,唯有柯特羅上尉駕駛的機體為紅色;後來都統一塗成紅色,其中多少可以反映出奧古戰略政策的轉變。

61.RX-78-2

本機就是在因緣際會之下由阿姆羅·雷駕駛的初代高達,是V作戰RX-78系列的二號機,也是GUNDAM史上第一次MS戰的參與者(這一設定在《機動戰士高達 THE ORIGIN》中被改寫,第一次MS間的交戰在MS-04布古與RX-77鋼加農最初期型之間展開),並在一年戰爭中後期創造了奇蹟般的戰果,被吉恩軍駕駛員稱為“白色惡魔”;然而本機得以稱為“最強”的最大原因,卻是駕駛員阿姆羅·雷的NT能力在戰場上的充分運用。本機在阿·巴瓦·庫會戰中與夏亞所駕駛的MSN-02 吉恩號交戰時雙雙被毀。

62.RX-78NT-1 高達艾利克斯

出自《機動戰士高達》中的機體。

在一年戰爭末期,由於阿姆羅·雷少尉駕駛RX-78-2高達創造了輝煌的戰果,使得“RX-78系列”計劃本部在向聯邦軍參謀本部彙報時,引起了參謀本部聯席會議對NT及開發NT專用機的高度重視。事實上,該機的開發早在0079年8月就開始了(比高達二號機參加實戰的時間還早),地點是北美奧古斯塔研究所。而隨後由於高達二號機和機師阿姆羅的驚異表現,使得聯邦對NT的興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於是聯邦軍以V作戰技術團隊為基礎,編成G4部隊,專門負責該型MS的開發工作,決定以“RX-78系列”的機體為基礎,迅速開發或改修出NT專用機,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出NT駕駛員的能力。

負責開發NT-1的奧古斯塔基地長期從事對士兵心理及精神相關問題的研究,更有意思的是當地的研究人員還發表過有關NT理論的論文。由於正趕上開發NT用MS的熱潮,聯邦決定,利用奧古斯塔基地在NT相關研究上的“領先”地位,將該基地開發中的新型高達以NT用MS為目標。聯邦軍當時已經意識到,NT真正的特點就是他們超靈敏的反應能力,也因此在得到了高達二號機的實戰數據後,技術人員針對機體的機動性作出了一系列的改進,預備完成後交由阿姆羅參與星一號作戰。

63.RGM-109赫維剛

RGM-109是地球聯邦軍小型MS開發計劃所開發的機體之一,也是聯邦軍最早的小型量產型機體。本機是阿納海姆以RGM-89 傑剛為原型開發出來的,在巴比倫建國戰爭時期是聯邦軍的主力MS,Frontier Side遇襲時比爾基特搭乘的就是本機。以綜合性能來看,較RGM-89更勝一籌。

64.RGZ-95 裡歇爾

RGZ-95 ReZEL是AE公司接受地球聯邦軍委託而開發製造的可變量產型MS。以U.C.0087年爆發GREPS戰役中獲得諸多戰果的傑出機體MSZ-006 Z Gundam為開發素體,保證性能前提下得以量產化的機體,RGZ(Refine Gundam Zeta)系列的其中一機。裡歇爾C型又叫裡歇爾指揮機,是AE社在接受了地球聯邦軍委託後開發出的量產型TMS(Transformable Mobile Suit=可變式機動戰士)。


雨幕中的貓頭鷹


個人認為高達OO最讓我印象深刻。

首先,它是OO的主角,擁有連李瘋子阿爾馬克都不能破解的,原始雙太陽爐系統。

其次,在增加O-riser以後,在使用tran-ms系統的時候,GN粒子得以指數化提升。在粒子範圍內人與人之間真正做到了意識共享。我覺得這是歷史性的一步,意味著,人類不需要再帶著面具生活,人與人的想法不用再掩飾,不用再爾虞我詐。

最後,就是在這個狀態下,機體可以粒子化躲避敵人的攻擊。雖然這是動漫裡的構思情節。

但是,如果我們設想一下,我們可以分散成粒子,然後僅通過粒子的傳送,在其他地方再變回我們自己。這是不是好像任意門,或者飛雷神一樣的技術呢?


神的領域yx


高達系列當中除了在戰場上非常活躍的實戰機體以外,一些被測試的試作型機體可以說是更讓人過目不過,因為這些試作型機體都集合了最新式的技術或者設計概念,相對於部署在普通戰場的常規性機動戰士,無論在外觀還是裝備上這一些試作型機體都有著非常特別有著對未來的前瞻性。

而TR系列作為T3部隊測試團的核心機體自然有著非凡的魅力。只可惜TR系列最終都並沒有進入到戰場上,否則即使面對奧古的三大“NT”也是能有所一戰。當然這只是假設而已,畢竟TR系列最後都並沒有完全投入到實戰之中,尤其是當中的幻之機體TR6銀雷的戰鬥力甚至要比超級大冰箱GP03D更加強勁,作為TR6銀雷的核心RX-124高達TR-6·伍德渥特可以說是TR系列集大成的傑作。

看似簡單的高達TR-6·伍德渥特並非是指單一的機體,而是指以核心機體“伍德渥特”為中心的整個武器系統,理論上通過零件的交換裝配,高達TR-6·伍德渥特可以取得比任何現存機體都高的性能數值,這就是為何會將其稱作為強者的最強者的原因,雖然在製作完成的時候並沒有留下任何的戰鬥證據,但之後有資料顯示TR6銀雷曾經留下單機打敗火星叛亂軍戰隊的戰績,其戰鬥威力完全是在移動的火藥庫GP03D石斛蘭之上。

說到TR系列這裡就不得不提及提坦斯測試部隊T3部隊,T3部隊創建於UC.0084年是一支直接隸屬於“提坦斯”的獨立部隊,其目的則是為泰坦斯開發新一代的機體進行必要的秘密技術測試,不過這些測試通常是靠實戰來完成數據收集的。與提坦斯的一貫嚴肅不同,每一個隸屬於這隻部隊的機體都會用一隻兔子作為標誌。

所以在TR系列的機體外觀上通常會看到不盡相同的兔子標誌,這就代表著不同的機體,雖然這些兔子看似非常可愛但並不要被其可愛的標誌所欺騙,幾乎每一款機體都是當時非常新式的機動戰士戰鬥力並不簡單。

TR系列的科技樹當中擁有非常豐富的機體序列,在整個系列當中就單機性能而言高達TR-6·伍德渥特並不出眾甚至可以說是處於劣勢,為何這一部機體卻是在整個系列中的頂端,這就是要歸功於TR系列一直堅持的通用性,靠著外接裝備和零件更換可以發揮出無與倫比的戰鬥力,作為提坦斯機體統合計劃的核心,高達TR-6·伍德渥特就成為了次世代機體的唯一規格。

這由於提坦斯和地球聯邦的勢力分流造成了各處的機動戰士開發點因為歸屬不同的勢力,這導致了對於同一機體開發產生了各種平行開發,產生了大量形態各異無視生產性的試驗機,使得當時各條戰線整備資源吃緊造成了非常巨大的軍費資源浪費。

高達TR-6·伍德渥特的核心是能夠自主飛行並且攜帶火神炮的核心戰機,這一點可以說是迴歸到RX-78-2高達的設計思路,在緊急情況下能夠強制分離四肢以及頭部可以快速脫離戰場,但是機體並非和高達一樣擁有極高的泛用性。作為一臺輕量型MS伍德渥特幾乎在全身各處都帶有大大小小的通用擴展口,以便安裝其他武器裝備或者外部裝甲,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取消了完整腳部的設計,由於兼顧通用接口而採用摺疊型支架這在高達系列中是非常罕見。

高達TR-6·伍德渥特的推進艙是基於海茲爾使用的可移動式推進艙,推進艙包含氣態冷卻劑噴射器,使得TR-6可以單機突入大氣圈。這個推進艙可以替換為其他類型模塊,譬如EWAC天線罩,或者類似於進階型海茲爾的多功能連接器吊艙的雙盾型。雙盾型缺少氣態冷卻劑噴射器,但包含一個米加粒子炮和兩個可以支持複合推進盾的連接閂。複合推進盾是一種多功能盾牌,可以作為長程光束槍以及近戰用爪臂使用。這個裝置是伍德渥特的主力武器。複合推進盾的爪臂部分包含一個光束髮射器,可以與長程步槍的槍身相連(與弗多德的爪翼單元相同)。複合推進盾還包括了一個瞄準傳感器和I力場生成器,還具有絞繩功能。

高達TR-6·伍德渥特作為整個武器系統的核心,需要進行的操作可以說是非常的繁複,以此在機體內裝載了“強化人人格OS”,使用腦部接收器讀取駕駛員的思維活動,配合學習型電腦進行動優化判斷,可以同時使用多種武器進行攻擊,即使是普通人都能夠展現新人類的全方位攻擊,對於機體的操控大大的降低了使用門檻。

而高達TR-6有著非常多的形態應付不同戰局的需求,而作為目前的頂點就是RX-124 高達TR-6·銀雷(Gundam TR-6 (Inle)),T3部隊和金米島兵工廠合作下開發出來的巨大型MS,由TR-6 丹迪萊恩Ⅱ和TR-6 費伯Ⅱ的部件組合而成。費伯Ⅱ的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統組成銀雷的上部,丹迪萊恩Ⅱ的飛行控制系統組成下部,而伍德渥特的高速戰鬥形態——海瑟斯雷Ⅱ作為其核心MS,可以說是目前為止的最強形態。

武裝方面,銀雷裝備了費伯Ⅱ的巨型畢格威加農炮Ⅱ,作為主火力輸出的一對發散式光束炮,還裝備了兩個I力場發生器,使得其對於光束武器幾乎免疫。可以說這種設計非常的超前,在往後幾乎是以光束武器作為主要標配的戰場,這幾乎是等同於無敵的存在,而且還同時搭載了六臺自律型RX-124 高達TR-6·基哈爾Ⅱ,無論是單機作戰還是團體戰鬥都完全沒有缺陷,而且銀雷還具備了突然地球大氣層的能力,配備了高出力米諾夫斯基懸浮系統真正的做到了全領域使用的最強機體。


穿越者HARO


本文僅代表個人觀點。

高達系列已經誕生了40年,在這40年內,出現了數不勝數的機體,如果說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機體,我會想到F91。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不說扎古、元祖這些經典款式,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雖然不是很熱門,但絕對是一款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機體

F91不同於老前輩們,它反應的一個特點就是:小。有些高達機體尺寸都大的嚇人,比如“移動軍火庫”高達試做三號機“石斛蘭”、26米高的柯西高達,也有些大小普普通通的一些機體,比如RX-78-2高達(元祖),也就18米高,但F91只有15.2米高,當然,這也跟它是由同樣是小型機的F90高達設計的有關。

巨大的克西高達

那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下F90高達了,該機是海軍戰略研究所進行的MS小型化計劃中製造的試作機,具有高出力、高機動性的特點,並擁有26種選擇部件以及11處掛點,雖然該機有種種優勢,卻缺少作為次時代主力MS的高泛用能力,而F91便以泛用多目的試作型MS開發。

F90高達

事實證明,F91確實開啟了高達“小型化”的浪潮。後來UC系高達裡:海盜X1高達(15.9米),勝利高達(15.2米),V2高達(15.5米),都沒有超過17米,普遍小型化,而且也有著高出力等一系列特點。

使機動戰士在體積變小的同時保證機動性和高出力 ,F91無疑是起到了“敲門磚”的作用。

更小,更強

F91比他的前輩們更小、更輕,同時帶給該機更強的機動性和更全面的性能,本體重量:7.8噸,全備重量:19.9噸,發動機功率:4250KW,推進力:88400KG,加速度為4.44G。在發動機功率上超過F90高達的3160KW。

和年代相隔較近的克西高達比,體積上遠小於克西,雖然發動機功率和推進力比不上柯克的7200KW和160000KG,但一臺克西體積都快趕上了兩個F91,克西有這麼高的數據跟其龐大的體積有關。

可以說,F91在不太損失機動性和性能方面,還做到了體積的縮小,很好地平衡了體積和性能、出力的矛盾。

強勁的裝備

F91裝備為:頭部60mm火神炮×2;光束軍刀×2,胸部MEGA機關加農炮×2,VSBR×2,光束盾牌×1,專用光束步槍;光束髮射器,以及搭載生物電腦系統。

其他的沒什麼,但VSBR和生物電腦要重點提一下。

電影裡有一段:當聯邦的機體傑剛用的槍發射出的實彈對宇宙巴比倫的機體貝爾格•基羅斯的光束盾攻擊無效時,F91用VSBR一槍打穿光束盾及其機體。

這裡也提現了VSBR的強大,那也不得不提一下光束盾了,U.C.0120年代之後,光束盾已然成為MS的標配,而光束盾既能防禦傳統實彈武器同時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防禦光束武器的攻擊,可以說防禦力十足,但攻擊和防禦是共同進步的,既然光束盾的防禦力這麼強,那也要有個破壞力十足的武器對付它,於是VSBR誕生了。VSBR的原理是通過機師自己的設定來調節MEGA粒子的收束程度和速度,通過這種調節,讓發射出去的光束具有至少兩種形態:一種便是高速、高收束度的高貫穿力模式,令VSBR的攻擊得以擊穿光束盾的防禦。第二種則是高破壞力模式,雖然MEGA粒子變得只有較低的速度,貫穿力也變得較低,但是光束內的能量卻因此會流在目標中然後MEGA粒子變回米諾夫斯基粒子,使得光束在目標中產生爆炸,增加了對大區域的面殺傷能力。如此看來,F91的破壞力確實不俗。

VSBR一般掛在身後,需要時可移動至腰部進行射擊。

還有就是生物電腦系統,生物電腦系統是在生物傳感器系統的基礎上研發的,相比之前的技術,系統威力可能降低了,但是更加穩定,對機師的負擔也小。以前的賽克謬系統條件苛刻,要的是新人類和強化人;精神感應框架吧,雖然牛逼,但對機師負擔也大;生物傳感器負擔也不小;所以生物電腦系統用的可以說是更放心。

精神感應框架代表機體:獨角獸高達

可以看出,F91裝備還是很強勁的。

較為嚴謹的設定

前文提到F91的VSBR,VSBR雖然強勁,但會產生更大量的熱量,使F91也需要更多的散熱裝置,除了大面積的散熱區域外,機體雙肩還裝有像翅膀一樣的散熱器。以及一個可打開的面部口罩,當口罩打開後,該機可以通過脫落外層裝甲的形式排出多餘熱量,而被排出的那層金屬甚至可以形成F91的“殘像”,這也就是F91對戰宇宙妖花時放出“殘像”那一幕的由來。

高達UC系作品很多時候都是有著真實嚴謹的特點,這在F91高達上也有所體現。

不俗的戰績

F91在劇場版中的表現不俗,先是暴打MS貝爾格•基羅斯;又是持光束軍刀並快速轉動手部,開足馬力,幹掉一群巴克;最終還幹翻了宇宙妖花,自己也就是缺條胳膊少條腿。有人會問:“這又如何?ZZ揍死卡碧尼和Z撞死鐵奧咋說?”可F91僅僅是臺 量 產 機!

切巴克,風火輪

對戰宇宙妖花

而且主角西布克也沒有駕駛MS的經驗,能打成這樣都不錯了,最後鐵面男雖然只有一句:“怪物嗎?”,但也能看出F91的強大。

可見F91是真的強。

雖然F91最終也沒能大規模量產,但F91出色的設計,極高的戰績足以使人印象深刻,總得來說,F91絕對是款佳作。

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基辛勒德


gp02



用戶9293908974335


此貼終結



逆襲的大肉包


被所有人接受的 可能只有強襲哦 其他的不管是自由 掉毛 還是沙扎比 等等朗朗上口的 都是經典 但是可能受眾面都會比強襲少一點


米米de嚕嚕


zz高達,懂的人,不用解釋,字少,道理硬。


信仰155456370


高達每一部都是經典,UC可以說是正統,當然還有很多平行時間線以及其他時間線,機體根據時間的推進也一直在更新,從初期的Rx-78-2元組高達,到UC0096的獨角獸高達,下圖的RX-93 Nu Gundam,算得上比較經典的機體,男主阿姆羅的最終機,配備精神感應骨架,搭配New type 的能力,讓背後的浮游炮可以發揮超強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