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寵辱若驚到底是什麼意思?


道德經:寵辱若驚到底是什麼意思?

通行本: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道德經:寵辱若驚到底是什麼意思?

五合一本: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導語:

本章是被誤讀誤傳最嚴重的道德經章節之一。後世版本繁多,釋義千奇百怪。如果按傳世本的常規解釋,嚴重缺乏邏輯,稍微深探就不知所云。所以,一定要按照最權威完整的帛書本來解讀,並且謹守邏輯,領會精神。

例如一般解釋是這樣的:

受到寵愛和受到侮辱都好像驚恐的樣子,把榮辱這樣的大患看得與自身生命一樣珍貴。什麼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慌失措?得寵是卑下的,得到寵愛感到格外驚喜,失去寵愛則令人驚慌不安。這就叫做得寵和受辱都感到驚恐。什麼叫做重視大患像重視自身生命一樣?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我有身體;如果我沒有身體,我還會有什麼禍患呢?所以,珍貴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託付他;愛惜自己的身體是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按照這樣詳細解說起來,邏輯確實不通。


解讀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當君王能感受到歌頌擁戴或羞辱指責的時候,應警醒自身,應非常重視這樣的情況,並將自己具有如此分別之心這樣的事,當作是對修身的大威脅。

道無分別,聖王合於道,所以聖王亦應無分別。如能感受到“寵/辱“這樣的分別,就是離道,應立即警醒,修正自身。


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寵之為下:道在最上,無分別。自上而下相對性分別越來越多,是“下“。

上:無分別無相對性。

下:有分別有相對性,例如具有“榮辱“這樣的分別。即使受到擁戴也是“下”!

當意識到寵或辱的時候,也就是意識到分別了,所以就已經是在“下”了。那麼君王如何得知自己有寵辱的分別心呢?就是得到了會驚喜,失去了會驚懼。這是自我感知。

當君王合於道,也就是在“上”的時候,不會感知到任何相對性分別。而當君王偏離道,也就是在“下”的時候,就能意識到“榮辱“的分別。

正如第五十六章講:“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如果具有親疏,利害,貴賤等這樣的分別時,是不能得道的。


什麼叫寵辱若驚?寵相對於道是居於下等的,得到了會驚喜,失去了會驚懼,所以叫寵辱若驚。中道就是不走“寵和辱“的兩端,其本質是消除“寵和辱“的相對性,不去分別。

辨別寵辱,感受得失,均是分別。大道無情,天地不仁,聖王亦不應有任何分別之念。作為君王,如果能感到這種分別就應立即醒覺並修正,為什麼?因為背離了道。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有何患?

什麼叫貴大患若身?我之所以有“能感受寵辱的分別”的大憂患,是因為我有身,如果我沒有身,我有什麼憂患的呢?

君王很重視自己具有“寵辱“分別心這樣的事,並當作是對自身修為的大患。因為有身的存在,所以會時常出現對萬事萬物的分別心,這時應該重視起來,立刻泯滅這種相對性分別之心。這就是不斷地修心,時刻守道。

身能感知,自然具有相對性分別,而君王不能有任何分別,所以要修心,注重內在修為抑制感官享樂(為腹不為目)。

理想狀態是無身,即無私忘我,一切為民。


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矣。

貴為身:重視自身修為。把為身看的比為天下更重要。

所以,重視修為自身,並把修身看的比治理天下還重的人,可以托起天下,承載萬民。因為他時刻警惕自己不離中道,所以能把天下治理好。


愛以身:以身為最愛。

愛惜自身勝於愛天下,以這樣的心態來治理天下,就是寄生於天下而已。


不斷修為自身,是為了更好地治理天下,是從目的出發,目的是為百姓謀利益,這樣的王者就可以承托起天下,因為君王與萬民是一體的,沒有自身與天下的分別。這就是遵道而為。修為自身是為了更好地為民服務,這首先是把自己的姿態放的很低,居下,這樣才能“託”天下。


君王如果以最愛惜自身權位的心態來治理天下,這是從自身權位的慾望出發,只想保持這種特權,就象寄生於天下,不會長久。因為君王自愛,是子集不是全集,所以不是道。應該愛天下甚於愛自己,才是全集,才是道。


本章小結:

道無分別。

有身,就會有分別,君王應重視修正。

做聖王應該修身,理想是無身(無形),忘我無私,全心全意為百姓服務,消除自己與百姓的分別,與之融為一體,這樣才合於道,才能治理好天下。

如果以有身(有形)並愛自身的姿態治理天下,就會帶來得失的相對性分別,這是背離道的,會出亂子。

本章以“寵辱若驚”開頭,但老子建議君王應做到“寵辱不驚”。


本章啟示:

皇權集權的前提是君王個人修為要極高,此兩者是相平衡的。後人只看到了有形集權的效率,忽略了無形修為的另一端,因為修身確實很難,君王是人不是神。

道無分別,離道即有分別,從而有得失之心,繼而有寵辱之念。君王即使是受到擁戴歌頌,也應警醒,因為這也是分別。這些都是由於有“身“,所以,如果君王重視修為自身,並把修身看的比治理天下還重的人,可以托起天下,承載萬民。因為他時刻警惕自己不離無分別的道,所以能把天下治理好。如果君王愛惜自身勝於愛天下,以這樣的心態來治理天下,就是寄生於天下而已。君王修身的最高目標是無我。


本章核心:

無為之無我。


道德經:寵辱若驚到底是什麼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