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收割:远看金黄一片 近看发芽霉变 价格让人心寒

5月26-27日,湖北南部、安徽南部、江苏西南部出现10~50毫米降水,影响冬小麦收晒,夏收进度短暂受阻,其中湖北襄阳、随州等地小麦出现穗上发芽、霉变现象。

截止5月28日,湖北冬小麦收获过7成;安徽小麦收获约1成;江苏收获小麦100.6万亩,油菜196.5万亩;河南收获小麦378万亩,其中南阳收获135万亩、驻马店73万亩、信阳51万亩。西南地区夏收基本结束。

受收获期不利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新小麦质量不佳,市场收购观望者较多,购销活跃度不高。其中,湖北上市新小麦整体质量较差,跨区域采购主体较上年明显减少,质量与价格制约市场主体采购积极性,20%-30%水分的潮小麦报价在1660-1760元/吨,质量差的芽麦800元/吨都无人问津。

新麦收割:远看金黄一片 近看发芽霉变 价格让人心寒

根据行业机构“中华粮网”的调研,截止目前:

目前小麦已收7~8成,由于18日以来多阴雨天气,仅23~24日降水有所间歇,导致部分农田渍水较重,襄阳、随州等地小麦出现穗上发芽现象、发生霉变。荆州地区收获较早,前期受雨水影响不大,产量略减,但赤霉病普遍超标预估占三成,指标达3000-4000,目前市场主流收购价格每斤7-8毛。襄阳、荆门一带赤霉病预估占比10-20%,受雨水影响出芽率较高达20-30%,目前水分在14-15%,主流收购价格每斤6-7毛。未来几天阴天不利于晾晒,目前市场上能达到收储标准的小麦占比不多。

新麦收割:远看金黄一片 近看发芽霉变 价格让人心寒

长江以南收割了80%左右,淮河长江之间收割了40%左右,淮河以北只收了0.8%。淮河以北小麦产量占全省75%,是主要产区。根据收购情况来看,长江以南,雨前小麦质量较好,宣城小麦不完善粒在4-7%,容重基本在780左右,呕吐毒素600-1200左右。皖南小麦产量较少,但是基本都有烘干设备,质量相对好一些。淮北地区,小麦6月3号-5号上市,目前来看质量都挺不错的,能够达到二等,亩产预估900-1000斤左右。麦田里能看到有赤霉病,但是不多。

目前河南省小麦开始大面积收割,截至5月28日,全省已收获小麦378万亩,其中南阳收获135万亩、驻马店收获73万亩、平顶山收获40万亩、信阳收获51万亩、洛阳收获24万亩、邓州收获17万亩。据悉近期豫南地区降水偏多,加之去年秋季麦播偏晚,今年河南省8200万亩小麦收获开始时间较常年推迟3至5天。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今日起至6月8日河南省大部地区多晴好天气,无明显大范围阴雨天气过程。仅在6月4日前后全省有分散短时阵雨和局地强对流天气,降水持续时间较短,对麦收稍有影响。6月9日到11日,全省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北部地区降水可达中雨量级,对处于收割及晾晒的小麦影响较大。

目前新产小麦已有少量上市,其中扬州地区芽麦较多,水分在20%左右。徐州、连云港、宿迁目前看普遍在二等左右,芽麦、赤霉病不明显,预计6月5号以后开始收割。

新麦收割:远看金黄一片 近看发芽霉变 价格让人心寒

随着国内主产区新小麦陆续收获上市,陈小麦市场购销将不断萎缩,市场主体关注焦点已由陈麦市场转向新麦市场,粮食贸易商、面粉加工企业对主产区新麦的质量情况异常关注,尤其是面筋及呕吐毒素等内在质量指标。预计后期随着国内主产区新麦大量上市流通,粮食储备企业及面粉加工企业将成为新麦阶段性的市场收购主体,优质小麦将成为市场抢手货,价格与质量将成为新麦市场购销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