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去武汉,我“骗”了爸妈,也“骗”了领导

新冠肺炎疫情毫无征兆闯进2020年的开年,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都来不及过完农历新年!

1月24日(农历腊月三十),早上10:00左右接医院通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国都在为支援武汉做准备!为响应号召,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立应急支援小组,征求个人意愿报名,我们做好最充分准备。”也许是出于职业的使命感,也或是对前线患者和医护同胞的担心,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当领导问我家里同意吗?我才意识到我还没有跟家里商量,此时,我选择“骗”了爸妈,也“骗”了领导,只说了一句“商量好了!”

2月5日签请战书,当按下手印的那一刻,我知道这是一场只许胜不许败的战争!说实话,当时真的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安危,只知道前方需要我、祖国需要我!

为了去武汉,我“骗”了爸妈,也“骗”了领导

2月6日晚21:00,医院接国务院紧急通知,要求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8所医院各组派130人医疗队驰援湖北,于1小时内迅速集结,第二天中午直飞武汉!这就是齐鲁速度!

时间紧,任务重。接到紧急通知后,我才将要出发的消息告诉了我的父母,他们一开始是发懵的,他们不知道更没想到我会这么紧急出发,从爸妈满含泪水的眼睛里我看到他们的不舍与担心,但是他俩也从来没有阻拦过我。他们默默帮我收拾着行李,时不时地叮嘱几句,去了要注意安全!

2月7日晚上,我们到达武汉天河机场。武汉封城,空荡荡的机场只有工作人员、我们和另一支刚刚抵达的驰援医疗队。两队机场相遇,我们自报家门:“你们好,我们是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你们是哪的?”对方随即回应:“我们是四川华西的。”大家共同高喊“加油”,相互打气!中国医疗界的四大王牌军:东齐鲁、西华西、北协和、南湘雅,在武汉集结,此刻的相遇不仅仅是相互之间的鼓励,更有一种感动!感动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感动于不畏艰难,奋力逆行!真是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

2月8日岗前培训,9日整建制全面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两个危重症病区,共计82张床位。从此刻开始,挑战无处不在,我们利用一天半的时间来熟悉和重新规划病区布局,用半天的时间来合理安排人力资源,用三至五天的时间来制定和完善科室的相关制度流程,用一周的时间来适应这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每一次都是人生的第一次!但是总有那么几个瞬间让我感触颇深。

为了去武汉,我“骗”了爸妈,也“骗”了领导

第一次身穿防护服走进隔离区,这真的需要勇气!防护服本身就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意志力,穿上它除了行动十分不便、呼吸极度费力外,更令人担心的是我们要近距离接触病毒,这给每个人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缓解压力,所有的同事都会站在隔离区门口给每一位即将进入战场的勇士加油鼓励,这在平时看似平常的“加油”,在此时此刻此地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每一声的“加油”都在提醒着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团队!顺利进入隔离区,大家都显得十分小心翼翼,连喘气都不敢用力。四个小时的班,此刻显得如此漫长,最终还是有三个同事出现明显的症状反应,一个头晕严重瘫坐在地,由专人护送出隔离区;一个出现恶心呕吐现象,为了不给队友添加负担硬生生地将呕吐物咽回;还有一个由于情绪过于紧张,膀胱充尿明显,为了节约防护服,直接尿在纸尿裤里。这些天,每一个同事都在拼尽全力,每一丝的希望我们都不曾放弃。

第二次,32床八十多岁的老爷爷由于情绪紧张,呼吸、心率增快,氧饱和下降,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我努力学习武汉方言来安慰他:“爹爹,么事得,你把心放到斗子里克,会好起来的!”也会试着跟他零距离接触去握住他的手给他些许的力量!之前所有尽量减少接触降低感染风险的设想都毫无意义,当真正来到患者面前,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我能与他进行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此刻他不是我的患者,更像是一位亲人!他从不愿沟通到试着相信,到感激地抓住我的手,嘴里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奋力一搏!此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辉,生命的壮阔。

为了去武汉,我“骗”了爸妈,也“骗”了领导

作为一位年轻的护理工作者经过此次战疫,我觉得对我的成长是全方位的;在业务能力上,提高了自己特殊环境和条件下各项护理技术的操作能力,遇到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在认知上,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护理工作在救死扶伤中的重要作用,护士在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中的神圣职责。在思想上,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努力向党组织靠拢,火速提交入党申请书,正在积极接受党组织考验。

说到害怕死亡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有考虑过,作为医学生,我很清楚这次疫情的严重性——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务院副秘书长丁向阳介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是建国以来的一场非常战役,病毒来势之汹、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的挑战之大,堪称前所未有。其实我并不怕死,因为祖国和人民需要!更多的是对父母的亏欠和内疚——三十岁的人还没有成家,没有让父母抱上孙子,所以我只能胜不许败!我会把每天的注意力放在抗击疫情上,放在治病救人,增加出院率、降低病危率上。每一例患者的康复出院对我来说都是极大鼓舞,我相信冬天终将过去,春天总会来临!

(作者系山东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麻醉科护师张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