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照片部分過曝後期該怎麼解決?

水月長安


一,是最好用RAW格式做曝光修復,JPG格式的後期寬容度很小,很難修復。

二,是不是什麼樣的過曝或欠曝的照片都可以修復的,過曝成死白的或欠曝成死黑的丟失細節的是無法修復的。

用一張欠曝照片修復的實例來演示一下,使用ACR 12.0插件。

如圖示,在ACR中打開要修復的欠曝光照片,先做基礎的曝光校正,主要調整曝光,陰影等參數:

然後用局部畫筆工具對要繼續提亮的區域做出蒙版:

繼續調整曝光和陰影參數提亮照片局部:

最後完成效果前後對比圖:

過曝的照片調整方法類似,主要是曝光和高光,白色等參數。


聽海帶你欣賞煙臺風光


. 眾所周知,膠片照片的強烈質感令很多攝影愛好者趨之若鶩。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數碼攝影時代的到來,很多年輕的攝影人對於膠片照片的後期製作幾乎沒有親身經歷過,更不知道對於膠片照片的過爆問題的後期處理方法了。筆者雖然沒有像樣的膠片照片,但早年在劉志超教授的指導之下,自己也製作和售賣過書籤、賀年卡等影像作品。對於膠片照片的過爆問題的後期處理,依然記憶猶新。現將這一問題的解決辦法,略述一二,與大家交流一下,以期拋磚引玉。膠片又稱底片。它是傳統攝影的必備耗材之一。膠片有黑白、彩色之分,沒有拍攝的膠片都標有感光度等基本信息。對於彩色膠片的沖洗我所經歷的都是由機器來沖洗的。而黑白膠片一般都是人工沖洗的。一個拍攝過的膠片或者說膠捲,經過沖洗之後便可以放在專用紙袋裡保存了。對於過爆的彩色膠片來說,沖洗好的底片可以用傳統的彩擴機沖洗出照片。如果拍的過爆或者欠爆一點,我說的是一點,在後期擴衝照片時可以補回來,當然不能太過了,一般不會影響色彩。如果照片的價制度很高,實在不想丟棄,無論是負片還是反轉片,都可以通過底片掃描儀轉換成數碼文件,然後利用ps來進行後期處理。對於過爆的黑白膠片而言,為了獲得照片的強烈質感,即富有層次的顆粒和暗部噪點,就必須在沖洗照片時注意顯影液、定影液的配比,顯影時間與定影時間的把控了。一般而言,如果是過爆的話,適當減少顯影時間;適當增加定影時間。反之亦然!至於時間的長短,一方面要看過爆或欠爆的程度,另一方面要看每一個人的經驗了。綜上所述,最好不要過爆[呲牙]下面順便發一下個人的幾張數碼照片,以期拋磚引玉





海上仙人掌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膠片照片部分過曝”後期的話,只能出正片時(未呈現非正常圖像的叫負片或負像)在“擴印”時減少“放大機”的曝光量,來彌補“膠片”在曝光成“負像”時的誤差,對於“黑白膠片曝光”時的不正確,後期相對來說比彩色片簡單很多,因為黑白膠片不管是在負像時,還是在正像時,他在“載體”上只有兩個反差色,明或暗,黑或白。而彩色片就複雜多了,彩色膠片成負像時,膠片上除了最主要的滷元素“溴化銀”外,他還有“感紅層,感黃層,感藍層”,就是說“彩色膠片”的工藝很複雜,對於前期“負像”的正確曝光高於黑白膠片,當然後期洗印“正片(照片)”時是可以調整的,只是效果要比“黑白膠片”差一些。不論黑白或彩色膠片,我們在使用時儘量達到正確曝光,多拍多換相機“曝光組合”,總有一張是好的(%的正確曝光是沒有的,這也是攝影的靈魂之處)。“膠片”在生產出成品時,對於人們在拍照時正確曝光的不確定性,已經考慮到了,專業稱之為膠片的“寬容度”,說白了就是膠片在“曝光”時,欠兩檔或過兩檔都是在可允許範圍,不會對後期出正片(照片)有影響,都是可以的。附圖:阿偉片庫(手機拍攝)








用戶53464048236


膠片,先以負片為例,具有很高的寬容度,對於過曝的底片,通過電子掃描以後,可以通過修圖軟件把高光拉回去正常值就OK了。正片的寬容度低,需要正確的曝光,後期處理可能性比較低。


麥肯尼卡


膠片(主要指負片)對於過曝有較高的寬容度,一般可以達到3-5檔。

解決辦法一般可以在沖印時整體或局部延長曝光時間增加曝光。

另外,也可以通過化學方式做減薄處理,但不到萬不得已不推薦此方法。


龢下tg


膠片照片部分曝光過度可以有幾種解決方案:一種是交卷衝出來以後可以給膠片上塗紅處理先把曝光正常的部分塗上顏色曝光過度的就不要動,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後期再放大的時候,用手去遮擋曝光正常地方,讓曝光過度的多爆一會光,這樣洗出來的照就正常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395f3a0cadf47eab5437aff59ec1e3a\

盛世廣場的故事


通過掃描輸入電腦,可用來處理的軟件就多了。



陝AW616


膠片的過曝的寬容度是一檔;如果超過一檔,比較難恢復;膠片曝光不足的寬容度為二檔,所以膠片機寧可曝光不足也不要過曝;在相機設置上應把曝光補償設為—2/3為宜!


賽琳達攝影旅遊頻道


抱歉!

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無法回答您。

我看了其他四位攝影人回答都有道理,向他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