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近四十岁,还在准备考研复试,并且计划考博,幼稚还是励志?

往事的台阶


将近四十岁还准备考研甚至考博,是否有意义?这要看题主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目标。



如果题主是以就业为导向,想着上研究生、上博士之后能获取更好的职业,那这种想法肯定是有些天真了。40岁考上研究生,3年研究生,如果再念博士,算5年,博士毕业就48岁了。这个年龄,别说博士,就是教授都不一定好找工作。因为根据人的发展规律,人过了45岁,思维就会趋于保守,创新能力就会下降。对科研工作者来说,这就意味着个人吸引力下降,多数人都会在这个阶段选择从创业转变为守业。因此,如果题主是为了就业,那真经不建议去上研究生,有这经历,不如去考个黄金证书。


但如果题主是以自我提升为目标,希望通过研究生的学习提升思维境界,真经是非常支持这种想法的。上过研究生甚至博士的同学一定能体会到,什么是专业素养,一方面是完整深入的知识体系,掌握普通人所不知道的知识。另一方面是敏感系统的思维模式,就像棋手看到一步棋马上就能意识到对手要做什么,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人,面对学术问题时,脑子里也自然而然地弹出解决方案。知识也许只是在专业领域里有用,但思维模式却可以用在很多地方,比如学计算机的人,炒股票的时候往往会采用模型化的交易模式。这就是思维模式的用处。

读研究生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自己的视野。真经有一个师兄兼同事,本科毕业留校,后来又在职读了研究生。在35岁的时候又在职上了博士。自那以后,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从学校辞职去北京做博士后(主要是为了落户北京),同时创业,现在企业基本上已经做起来了。


当然,题主在选择上研究生、上博士的时候,首先还是应该考虑自己的生活问题。如果放弃职业,放弃收入去读全日制研究生,那一定会增加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属于对自己、对家人不负责。这样,题主可以选择上非全日制的研究生,目前,非全的地位也有所提高,也能实现题目要的结果。


高校人才真经


很荣幸可以回答您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有切身的体会。

80年生人,到2019年下半年,39周岁已过,马上就到40岁。

自认工作还算努力,工作闲暇陪陪家人、旅游、阅读,喜欢体育和电竞。

2019年9月的时候,脑海里突然蹦出一个想法,我要不要去考研呢?全职的承担不起养家的需要,在职的研究生是否可以?

这个想法的由来,也许是出于对知识的渴求,也许是因为内心深处对职业未来的恐慌,也许是因为对研究生这个名头的虚荣。但是,念头既然产生,就不容易熄灭。

通过和老师的详谈,内心坚定的想法就是,考研,读研,无非不过是对学习习惯的重铸。

很多人都说,上大学没有用。毕业之后,还不是都还给老师了?

不不不,上大学,培养的是学习习惯。

那么在工作多年之后,考研,读研,就是对这个学习习惯的再次深化。

想通之后,2019年9月底报了考研班,开始了备考过程。拿起了丢下快20年的数学课本,每天磕磕碰碰的背英语单词,全新接触以往没有接触过的逻辑课程。

2019年12月21日,踏上考研教室。

2019年12月22日,开始准备复试。

2020年2月20日,初试分数出炉,187分。预估国家分数线170分。

励志吗?谈不上。

幼稚吗?我也不觉得。

影响工作了吗?没有,都是工作之余。

影响家庭了吗?没有,还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

影响自己了吗?有,每天少了一两个小时刷新闻,看游戏视频。

生活基本无变化。

没那么轰轰烈烈,也没那么矫情。


李蓝袖


我今年38岁,放下课本已经十几年了,2019年底这个疫情坚定了我考研的动力。刚开始复习数学发现基础知识都忘了,为了把数学学好,我从数字的基本认识开始。这个月初买了全套初中数学资料,像初中生一样刷题,为的就是找回以前对数学的感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人到中年,刷数学系也是种乐趣。因为我们生活在立场的世界里,生活在偏见的世界里,生活在幸存者偏差的世界里,但数学,是绝对客观和逻辑自洽的。图片上的数学材料,是我给自己买的[大笑]




啊庆说


40岁考研的确很励志,但是否有意义还得看你自己的处境和家庭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先和大家说一个我前几天看到一档求职类栏目《非你莫属》,具体哪一期我也不太记得了,当时有个求职者叫刘本良,35岁,他是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毕业,他一直辞职在家搞研究,家里的生活和孩子都是老婆和父母照顾的,他说自己研究的项目是一个什么超级能源,一小节电池就能为三口之家提供一年的电力能源,但是随后要求的月薪只有5000,让人大跌眼镜,最终求职失败。

且不说他的研究项目是否有价值,仅仅一个博士生要求5000月薪拿个单位都会给的,但所有人都拒绝了,原因是什么?

没有担负起对家庭的责任,很难说这是一个靠谱的人!

那么现在对你来说,也是一样,如果你的家庭条件很好,自己也有财富积累,那读研算是自我提高,挺好的一件事,但如果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一般,甚至是完全依靠老婆和父母在过日子,那我认为你读研究竟是为了什么?

要知道现在的研究生读完之后,未必就能改变你的命运,功利性的读研有时候也未必能如愿以偿。当然,如果你的职业很特殊,就是做某方面研究的,那没问题完全可以去努力,但我真的怀疑你40岁了,手上有什么值得继续读研再来研究的项目?

综上所述,我认为你首先得考虑清楚自己的责任和家庭现状,如果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也能取得家人的支持,那完全是一件非常励志的事情,否则就是缺乏理智了。


美蛙英语


兄弟,没事!我今年38,去年备考半年,考了180,今年应该能考上,不要管别人说的有没有用,自己明白就好。那种备考时的充实感,考上的喜悦感,未来学习的期待感,这都不是别人能体会的。当你的孩子在父母学历这一栏写上硕士或者博士,会让孩子心里涌出自豪感,这不好吗?



想要个小院子


我博士毕业已经快20年了,还做过几站博后,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已经衣食无忧,纯粹是为了兴趣,喜欢这个方向,纯粹想做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可以,但要做好将来进不了高校或者研究所的准备(年龄已经超限)。如果是为了摆脱你目前的困境,或者想着将来能好的前途,劝你别考了,一个是付出和和收获很可能不成正比,另一个是已经过了年龄。


手机用户81848862492


没什么励志或者幼稚之说,我觉得近40了还想考研,除了仕途的需要,就只有个人爱好了,自己高兴就好。本人搞工控的,国企私企都干过,34岁时在私企评上了副高,40岁我都想退休了,在43岁时离职自己给自己退休了。干自己想干的事,挺好的


gejuwang


个人觉得,人这一辈子,只要下定决心,什么事情都不晚。人生这个旅途,自己选的路,好好走下去,也许会有意外的风景呢[呲牙][呲牙][呲牙]

要想树木成材,最好的种树时间,是2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讲一个真实的事儿:我的一个朋友,平时非常谨慎保守,在事业单位工作,工作很努力,早出晚归,在一个压力非常大的岗位坚持工作了八年。唯一的想法就是,自己身体不是特别好,希望领导能给他换一个岗,结果他30岁那年,被领导当着很多人的面指着鼻子问,你都30多了,你还能干什么?

两个月以后,朋友辞职了。人这一生,除非自己否定自己,否则没有人能够否定你。

现在,我的那个朋友,在有喜欢的生活的同时,不断的尝试创新,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身体也越来越好,她发现,人生的路,其实很宽,外边的世界很大,选择很多,可以过得很精彩!自己坚信自己的选择,人这一辈子,不走回头路,人生本来就是很精彩!

还有,你不要觉得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远以前,这个故事就发生在2017年。

狭隘的人,在任何年代眼光都是狭隘的,人生不来拯救别人的,自有自的精彩。



爱柔道的金融女


励志。

我本科毕业就直接考研究生的!当时有个老余也快40了,知道我那年江苏省总分第一,数学单科第一,老是跟我后面叫我老师。有次问我1/(1+x4)的积分,我给他举一反三了3道题,他听的懵懵懂懂的,我告诉他,凭你的悟性10-14天可能会明白,明白了今年考中没问题。第十一天,我回去在楼道口就大叫缪老师我明白了,明白了!后来他比分数线高10分考中

后来有一次请我吃蛋糕,才知道他儿子十岁生日!


基瓦科技


励志,我只看标题,因为我也快40,也在考,但养家糊口还是边上班边考,我不会让自己没收入,仅此而已,问题简单化,都到了输不起的年龄,没这么多资本可以让自己可以不上班不工作,就算读研我也有办法让自己有合法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