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暮春禅修日记

文|花雨满天

写在前面

时光飞逝,转眼,2019已过去了三分之二。

今年,我分别在4月与7月份,参加了两次江西耕香寺举办的十日禅修营。在此期间受益匪浅,每次想起,我心里都无比感恩。

这两次禅修营主要是实修南传缅甸马哈希禅法。4月份的暮春十日禅修营是智光禅师指导。7月份的小暑十日禅修营是因德嘉禅师及无忧法师指导。

马哈希禅法属于南传禅法——内观四念处禅法。这个禅法的特点是由觉知腹部起伏为基本所缘,以慈心禅、经行、禅坐为主要修习方式,强调觉知融入生活的禅法。

在此,再次感恩这两次禅修机缘,及过程中帮助过我的所有因缘,所有人。

2019暮春禅修日记

4月27日

耕香寺确实是个好地方,周围稻谷飘香,晚上蛙声阵阵,白天小鸟叫的声音特别响亮。

禅堂里悄无生息,其实是几十个人在一起坐禅。只有山上森林里传来的鸟叫声,清脆而婉转。从昨天开始,观腹部起伏,才发现原来我的身体已经紧张了好多年,特别是胃部。经常在吃饭,走路时觉知到胃部的紧缩,然后放松。

昨天静坐很昏沉,后来太困了,我就睁开眼睛,一会儿听听鸟叫,一会儿观腹部,一会儿又看看念头的来来去去。其实修行的关键在于你是否证得三法印,对世间人事物不再执着。然后你只是一个观者,而内在没有一个人。

对于打坐来说,如果没有觉知,坐得再久又有何用呢?

4月28日

今天,第一次和智光禅师小参。

与四位出家尼师一组,听她们向禅师汇报修行情况。其中一位比丘尼师父已经将觉知融入了生活似的。总之听她说,她从一睁开眼就开始感恩能够从睡眠中醒来,她说她有一位亲人是从睡梦中去世的。然后早上从洗脸、走路、开门都是能保持觉知。

另一位同修汇报说,在向亲朋好友做慈心禅之后,好多十几年不联系的亲朋好友都来关心她。她的经历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心念一动,振动十方。

另外一位同修作慈心禅给他嗔恨的人,但是做不到。后来回顾对方的生命历程,觉得对方也很可怜,角度转换之后,就能继续祝福对方了,

我的问题是观腹部起伏,总是昏沉不能集中。智光禅师回答说,要换一下觉知的对象,比如说观“触”或者是观“疼”,换个观的所缘,什么感受强烈就观什么。

另外,走路经行时不要关注脚,要观“移动”的现象,觉知就是对当下现象的关注,这是智光师父的原话。

晚上最后一节禅坐,我有几个感悟:

一,未来并不存在,所有对未来的计划及焦虑都来自于头脑;

二,你唯一拥有的只有当下的每一刻;

三,没有什么可失去的,金钱,家人其实都不属于你;

四,存在性焦虑及恐惧是社会集体意识,但不属于以活在当下的禅者;

五,心念就是命运,所以命有已作,心念一转,命运就改变了。

深深地感到余生所谓还有几十年的人生都只是假设而已,把握好当下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才是正道。

了悟了生命真相即可自助,又可助人。但最重要的是首先要自助,所以亲近智者,远离愚痴很重要。

2019暮春禅修日记

4月29日

昨晚喝了浓茶,一夜没有睡好。

膝盖疼痛难眠,又做了噩梦,梦中充满了恐惧、愤怒的情绪。

今早醒来,感觉自己内在充满了不安全感。今天吸取教训,再也不要喝那么浓的茶了,对于坐禅开始觉得有抗拒感。主要是膝盖非常疼,上午在大殿后面经行、站禅两个小时,中午吃饭特别香。

此次禅修课程中,理论讲的特别少,主要是实修和法师的个人指导。各有各的好吧,听了那么多的理论,如果成为不了自己的体验,也没有任何实际的用处,多一些实修,多一些觉知,就少一些妄念。

今日觉知内在时常出现不安全感,身体时常处于紧张状态不放松,估计和没睡好有关。除了觉知,你还能做什么呢?除了当下,你还能拥有什么呢?当下也是刹那生灭的,那么其实你来到这个世上,除了刹那间生命之中的一个个体验,你什么也不会拥有。

你是谁呢,你认为有一个“我”在,就会生活在妄念里,情绪里。如果不认同呢,身受心都不是你,也没有你,你只是一个纯粹不二的觉知。

在没有了悟一切无常、苦、无我这个实相之前,你所谓的觉知都是不纯粹的,有评判,有好坏对错之分,只有认清三法印的生命实相之后才能从苦、集之中到达灭和道。

所以说练习觉知也只是一个过程,一个工具,而不是一个目标。

最终目标应该是达到毗婆舍那的阶段,就是不二觉知,根尘脱落。

5月1日

昨天和智光尊者第二次小参,尊者非常慈悲,耐心地向我示范如何经行——不要低头,目光所在5到8尺之内,经行从觉知“左、右”,然后到觉知“提起、推放、放下”。

关于如何坐禅,尊者教我先做慈心禅,再感受坐触,及受触,然后再观腹部起伏。并提醒不要把外部所缘作为基本主要所缘。要观的对象要来自于自己的内部,这才是叫真正的内观。

尊者还问我每天念诵的“五礼敬”是什么意思?我回答是向佛、法、僧致敬。

尊者回答说,不对,最高的礼敬就是说向佛陀所传的法敬礼。他还说坐禅、行禅都是为了生活禅——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保持觉知,这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我目前非常欠缺的。

昨天我认识到自己的自大,轻视慈心禅。小参回来,我就在静坐之前做慈心禅,先祝福自己、何小贝、何同学和自己的老父亲以及尊者师父,各位此次参加禅修的同修,之后感觉果然没有那么昏沉。虽然妄念不少,但至少在进步,我昨天在佛前忏悔了我的我慢,自大。眼高手低、不脚踏实地、实实在在的付出每一分的努力,就是之前的我。

今天上午一直经行了近两个小时,觉知力明显提升。

中午吃饭时时也在觉知之中,看到纷纷扰扰的念头之中的所谓的“我”如此无力,他其实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念头。还看到了诸多念头的起落,不停的刹那生灭,无常变化。而在这个不受控制的头脑妄念里,其实是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昨天问尊者,绵密正念禅修证悟的三法印是次第的,还是同时悟到的?尊者说是同时悟到的。我在想即使是悟到了“三法印”之后,也是逐渐灭苦的过程,并不是顿悟之后一了百了。据说六祖明心见性之后,还用了15年时间在山林产隐居实修呢。

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我去了河边散步。田野里是新栽的禾苗,黄色成片的野花摇曳在小路的两边。

我走过青草地,走过芦苇荡,站在川流不息的宽广的大河边,不禁感叹这里真是一个好地方,有山,有水,有正法。

2019暮春禅修日记

5月2日

今天第三次小参,智光禅师说我需要培养对疼痛的耐心,不要改变姿势。

坐禅时一直动,对疼痛没有耐受力是我这几天来的问题。下午按他教的方法一直感受疼,之后看到无限的委屈、愤怒、烦躁的烦恼心。我这才明白,名与身并无必然关联,观看由色身变化引起的情绪、念头,它们就会慢慢的减弱,而不是跟随,被他们控制。

另外,观察腹部起伏是基本所缘,然后再观最强所缘。智光禅师说,心法更重要,所有观身、观受,都是为了观心。

另外,今天师父还讲了经行还可以细分,从两个步骤,到三个步骤再到六个步骤,与动中禅的觉知14个手部动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活禅,我时而妄念纷飞,时而觉知当下。不得不说,我是一个妄念多,容易起烦恼心的人。如果不训练觉知,这下半生面临更多的老、病、死的状况,不知道又有多少“苦”等着我。

智光禅师说让我有决心,如果用功到位了,生活中自然就有绵密正念觉知了。

这几天生理期,气血有些不足。由此产生了比较多的情绪,我看到恐惧,担心,每天照常打坐,虽然比平时累一些,但也吃得消。

所以人活一口气,泄气了,人就完了。要看到恐惧心,并且不为所动你才会自在,其他事情都一样。

凡夫都为自己的妄念情绪所困扰,何时真正自由过呢?

人生至此已过半,真的意识到提起觉知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了。

5月4日

今天是第九天,今天早上有一个非常好的禅坐体验。

一个小时之内,我时刻都处于绵密正念之中,看到念头来来去去,情绪的生灭或者关注者腹部的起伏。整个早上都觉得内心很安稳,非常好的感受。

但是上午小参加之后又是妄念纷飞,在坐禅和行禅时不时地回忆小参加时的场景,而且还不停的计划着未来。其实未来是不可计划的,你唯一拥有的只有每一个身体所在的当下。但是对一个凡夫俗子来说,往往却是身在此而心在彼。

上午静坐时,我看到一个画面,看到自己是一个小小的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行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里,内心惶恐,无依无助。

是的,在求法之路上,其实我内在非常孤单,也苦于无人指引。

2019暮春禅修日记

5月5日

十日内观四念处课程结束,感觉收获不小。

明白了修法的要义,这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除了觉知心,其他都是次要的。

下午第二次坐禅,对三法印有了深刻的体悟。身体与感受,时刻无常变化,而且不受控制,这种被压迫的苦,确实是证明人生本苦。人们却想趋乐避苦更是苦上加苦。

理解与体悟的区别是,前者是头脑,后者是亲证。

当无常来临时,理解的理论知识无法让你有大的改变,但体悟的会切实地不再执取,因为它已经真实的感受到,一切皆无常。

身心是如此,世间万事万物皆是如此。接纳了这个生命的真相——无常、无我、苦,一切皆无自性,那么就会少很多苦吧。因为不再挣扎,抗拒,彻底顺随生命的因缘。

如此,当老、病、死来临时,我们无能为力改变任何状况,但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内心,从业力之流中挣脱出来。站在岸边,静静的“观”所有身、受、心的无常变化,只是看着而不认同、跟随。

缅甸南传四念住禅修课程,着重训练观察之心,确实非常好。实修中,又有尊者一对一的指导,进步会比较快。

花雨满天

——自由写作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欢迎来到花雨满天的世界!

如有转发使用,请与本人联系。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