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

二月兰的兰


不理解!老师不能把学生分为一、二、三等。说实话,一个班的学生们性情不同,习惯不同,学习态度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成债参差不齐是自然的。就教师来说,教小学和教初中、高中都不一样。小学生中学习最好的尖子生,多数是特别听老师话,特别爱学习的那种类型;而这类学生到初中,高中以后极有可能不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高中学习最好的尖子生多数是脑子特好、思维活跃、爱好广泛,学习能力特强的那种。而这类学生在小学时往往是贪玩、粗心、不怎么用功的学生。所以说,老师们应该把学生当宝贝,一人一策,因材施教,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心中有梦,学有所成。


迈克大山


一等人不用教,所谓的一等人,指的是有强大的内驱动力的人。他们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能自律,会主动去学习。

比如当年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学校是省重点高中,我们班是所谓的零班。班级平均分接近600分的那种。学校周六下午和晚上不上课,周日上午也不上课。但不上课的时候,班上依然是座无虚席。学校上不上课这件事,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影响。班主任没要求我们留在班上学习,但老师们都知道我们会在。所以各科老师经常都会在周六中午丢一叠试卷在讲台上,我们来了就很自然地去讲台上拿。

因为我们是文科生,一上高三我们自己就把历史,地理,政治的所有教材背得滚瓜烂熟。我记得当年我跟同桌达成了背书搭档承诺,都是利用课后时间在背。老师讲题的时候问我们为什么选某个选项,我们可以直接报出知识点所在的页码。



二等人用言教,指的是有悟性,有基础,能奋进,但需要指点的人。这类人内驱动力需要唤醒,行为方式需要引导。

比如我曾经带过一个复读班。他们有强烈的想要考大学的欲望,但至于要考什么大学,他们没有具体的目标。他们有想要努力提升成绩的想法,但具体怎么提升,他们不清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只要多跟他们聊一聊,聊理想,聊现实,引导他们树立明确的目标。讲效率,讲方法,引导他们按照方法去做,或者让他们根据自己历来的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在一年的梳理帮扶下,绝大部分同学都能上二本线。

三等人用棍教,指的是那些没有学习目标,不懂学习的意义,缺乏内驱动力的人。

他们在学校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分数这个东西,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你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可能会听,但听不懂。也有人能听懂,但不去做。有些听懂了,也做了,但坚持不了一个星期。

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必须全天候在场,盯着他们上课别睡觉,赶着他们交作业,追着他们去预习和复习。比如我现在带的一个班就是这样的,只要我在,他们都乖乖坐在教室里,只要一看停车场没我的车,立刻上房揭瓦,到处乱窜,就是不能安安静静地去学习。

我曾以为人分三六九等是歧视,是不公平。直到今天我才明白,人确实分三六九等。优秀的人都是相同的,不优秀的人各有各的不优秀,但有一点是致命的,那就是不主动,不负责,不坚持。


aiya钟玲


你好,我是“阅读找回自己”的黄歌,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关于你的“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这句话是出自于2003年由王文杰导演的电视剧《大染坊》里的一句经典台词。这部电视局主要讲述的是:清朝末年,山东周村。十五岁陈六子父母早亡,以讨饭为业。但他心存善良,天资聪明,胸怀大志。要饭之余,爱去书棚听说书,身受民间传统文化浸染。在他要饭过程中,常常受到同样穷困潦倒的琐子叔的照顾,寿亭铭记在心,又偶然结识日后成为山东最大工业家的苗海东,后者更成为他以后做人的榜样。

根据电视剧情节,“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主要表达的意思是:人可以分为三个等级;

第一等人呢:无论什么事你都不需要教他,他都能自觉地做得很好,很聪明。

第二等人呢:无论什么事,只要你轻轻地给他点拔,他就能做得出来,这种人呢相对来讲缺了一点灵活性。

第三等人呢:无论什么事,他都是呆头呆脑的,你无论用什么方法去引导、教导他,他都是一动不动,只能用木棍追着他鞭策着他,他才能往前一小步。

关于“一等人不用教,二等人用言教,三等人用棍教”也还有很多种寓意。

像:

一等人已经那么聪明了,你还去教他,那就得罪了,再说遇都不容易遇到。

二等人是吃过亏的,所以你点到他都觉得很有益。

三等人有点小本事,没怎么吃亏,所以听不进去好话。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阅读找回自己


这个问题借用人才四象限的理论解答一下:


根据态度和能力的维度把人分为四类:既有能力和态度就是“人财”,这类人不用扬鞭自奋蹄,而且还有能力,自然可以创造价值和财富,但是只占总人数的20%,也就是问题里的一等人不用教,这类人的人生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春风得意“。

其次就是有态度没能力的人,这种职场小白比较多,但好在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是可造之才,所以是木材的材。这类人就是我理解的二等人,只要好好的言传身教,就可以真正"成财”,但是需要贵人相助。

再者就是有能力没态度的这类人,因为有能力,可以成为人才,但是缺乏足够的上进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得过且过。所以这类人我把他归在三类人中,需要当头棒喝,也就是问题里的用棍教,这类人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但是没有从自身找原因,为何会这样。

最后也是文中没有提到的第四类人,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态度,在哪都是混日子,只能等着挨裁了,所以叫“人裁”。这类人只能平凡一生了。


秋蓝峰


关于上面的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一,一等人不用教

这里所说的“一等人”,是指那些天资聪慧,且明事理,董道义的人,他们知道,不管条件如何,凡事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像古代的“凿壁偷光”,还有“头悬梁,锥刺骨”的典故,无一都是不需要别人教导,自己发奋图强,最终取得成功的典范,这样的人是值得赞赏的。

二,二等人用言教

用言教的意思是,本身对事物认识不清,模棱两可,或对有些事情的判断或做法举棋不定,犹豫彷徨。这时就需要一个明事理,董道义的人去指点迷津,从而让迷茫的人去树立正确的观念。所谓“言传身教”,就是这个意思,至少这种人还听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稍加雕琢便会成功,这是第二种人。

三,三等人用棍教

这种人就有点冥顽不化了,一切按自己的意愿来,且不明事理,一意孤行,我行我素,什么样的劝诫都不会听,油盐不进。对于这种人,就得用极端的手段去教育,如果放任不管,有的就会染上恶习,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现在很多的少年犯就是这第三种人,“养不教,父之过”,古人已经敲响了警钟。

总之,人分三六九等,对于第一种人,我们应该感到欣慰,而对于后两种人,我们就要负起责任,用我们正确的方式方法去引导他们,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于洪峰


人要说不能分为三六等的,,但家庭教育的不同,也注定着孩子的不同,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有的家庭父母不识字而且家庭贫寒,也没有给孩子带来什么值得骄傲的东西,但孩子就是那么优秀,那么挣气,我想说的是,有些孩子就是来报恩的。

大千世界,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有的孩子是哄大的,有的孩子是教育大的,而有的孩子是在抗衡中长大的。但不管怎样,我们都要尽到父母的责任,把孩子教育和培养好,“棍棒底下出孝子” 是我们这一代乃至上几代的教育理念,怎么教育孩子都是因人而异,什么都不能绝对,对待自己的孩子,打骂式教育多多少少是不可避免,时代进步了,现在提倡赞美式教育,夸奖式教育,科学育儿自然比打骂式教育要好得多。



善行天下3


这不是把人的阶层分为三六九等,人是平等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人的天赋,学习能力有差别,教育方式方法因材施教有区别。这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否则,还分重点大学,重点中学,各类特长班干啥?一锅炖的教育是对优秀人才的亵渎和浪费,也是不公平的。人尽其才,每一颗树都有它的用处,人也一样,大材小材都重要。适度分类施教,对所有人都是利大于弊的。

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者,又其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译文:“天生就懂得的人最聪明,通过学习而懂得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还不学习,就是下等的愚民。”

一等人不用教。生而知之者上也,指那些一等一聪明的人。他们或天赋禀异,无师自通。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些人就是天才,一等人不用教。这种天才千里挑一,万里挑一,占人群中比例可以忽略不计。

二等人用言教。二等人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们知道欲知道明理,当虚心学习。学而知之者次也。他们是仅次于天才的明白人。他们或寻师访友,虚心学习,求个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他们或刻苦钻研,孜孜不倦,从书本中学习理论,在实践中探寻真相。孔子这样的圣人,都只敢称自己"非生而知之,敏而好学,学而知之也"。可以想见学而知之的人占比也不大。

三等人用棍教。困而知之者又其次。这个棍不是家长、教师、老板的棍,而是现实生活中的处处碰壁,挫折失败,磨难坎坷。没有生而知之的命,又不肯付出学而知之的苦,只能是被现实生活打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就知道了什么叫困而学之。不去学,还是死路一条。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的呢?困而学之者占绝大多数。

困而不学者,或者是先天资质确实愚钝,或者是懒惰绝顶,或者是破罐子破摔的……



丰北二师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这个话题主要是形容人具有一定的性格色彩,都是人,但是要分很多种,有的人一点通,悟性高,机灵,好学,恰恰相反有的人物性格就是死性不改,一更筋,不会转弯,一等人就是那种具有正能量,会用心去做事,用责任担当对待每一件事,做到一丝不苟,一说就懂,不需要重复多次,二等人体现在没耐心,需要一遍又一遍的指导,不断灌输不同观念才能使对方唤醒、三等人就是所谓的三观不正,素质及其低下,性格怪劈、没正确的心态,总想投机倒把,对社会具有一定的报复性,但是此类人经过严格训练,往往是成大器的一部分人,!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观点,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你,谢谢!



大鹏先生论


因材施教吧,这三句话告诉我们学习方法多样性,我们要因人而异,有些孩子他本来就自觉,那么我们就不需要在教上下功夫,而是要引导,还有一类,努力尚可,天资欠缺,那我们就要言传身教了,第三类,不走正道,那么我们就要严加教育。就像科学家,普通民众,作奸犯科之人。佛家有语佛度自度人,自渡的人,佛不操心。但也没抛弃不能自渡的人,比如打妄语会怎样等等戒律。也说的这个道理。人格不同,所以教育人的方式也不一样。

但有一点,这三句话正好告诉当下的家长,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记得有一个赏识教育,好了,一窝蜂,自己的孩子都必须赏识教育,有又一会,流行虎妈教育,可了不得了,仿佛全天下的爸妈都面目狰狞。

我们认可在这个社会啥人都有,当然也不能否认多样的教育方法也合理的存在。他不是再说教育方法的高级低等,也不是把人分为高级低级,只是说什么人就会相应的出现什么教育方法,这是平衡法则。


清水浅照


当今,在祖国大陆,好像没有一、二、三等人之分吧!只是在香港才常听到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之说法。

换个角度说吧,对三等人(实应为三类人)的教育引导方法,我以为:对聪明灵敏的人,不用多教;对相对迟钝的人,要耐心多教;对弱智痴呆的人,要反反复复的教,不过这类人不是读书的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