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枝叶枯萎病严重威胁着杨梅生长,如何认清并进行防治呢?


下午好,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杨梅枝叶枯萎病的防治方案。

杨梅枝叶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又叫“杨梅青枯病”

症状特点

1、发病快、病程长。呈迅速蔓延趋势,树体衰弱,严重影响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主要危害枝干,被害部位失水形成凹陷的带状条斑,病部环绕枝干一周时,枝干即枯死,始发症状为当年枝梢急性凋萎,一般枝梢叶片首先急性青枯,后渐渐呈枯黄、褐黄直至枯死,症状初现时不脱落,1-2个月后叶片才渐渐开始脱落。湿度高时,落叶后的叶痕有白色绒毛状菌丝长出,有时蔓延到枝干及枝条伤口。发病部位木质部受害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切断后根部组织颜色变深呈褐色。

3、杨梅枝枯病在9月至翌年3—4月集中爆发,症状主要在夏末秋初开始出现,一般从树体上冠部先出现零星叶片青枯,之后顶部、外围枝条及内膛枝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但次年春季症状减轻,甚至正常抽稍、结果,但秋季出现更严重的症状,重复2—4年,根系枯死,植株死亡。

杨梅枝叶枯萎病严重威胁着杨梅生长,如何认清并进行防治呢?

我是新三农王哥哥

发病原因

1、杨梅是浅根性植物,根系浅、主根不明显,侧根、须根发达,而适宜杨梅种植区域多是梅雨天气、雨量大,梅雨期结束后又持续晴天、烈日高温,根系生长逆境较重,极易造成根腐,从而导致吸收营养受阻,生长势转弱、引发病原菌侵染

2,挂果过多:使树体内的养分透支,采果后树体存留的养分不足,抗逆、抗病能力减弱,越冬会使树体受伤,易被菌源侵染

3、土壤状况不良:杨梅枝叶凋萎病是系统性病害,在发生枯梢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根腐,同时也影响着植株的根际环境,若在遇土壤粘重、板结、酸化,一是容易滋生有害菌的繁殖;二是使植株根系生长不良,吸收营养的能力减弱,导致植株生长势减弱,抗病能力差。

4、杨梅采果后果农会放弃管理,不再打药,而采果会造成大量的伤口,此时有正值高温多雨,凋萎病菌易大量繁殖和侵染。

杨梅枝叶枯萎病严重威胁着杨梅生长,如何认清并进行防治呢?

防治方案

主要建议早防重治,从而起到早防无病、病轻,重治是速效、省钱、省工的效果。一般从冬季清园、挖除病株、合理修剪、配方施肥、适当控梢等五个方面入手。同时在发病初期及时选用植立安真菌进行防治。可大大降低病害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