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毛筆,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工具,也逐漸成為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古代中國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髮展,勤勞智慧的中華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中華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但是,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蒙恬將軍

如今用的毛筆,相傳是秦朝監督修築萬里長城的將軍蒙恬首創。據傳,公元前223年,蒙恬帶兵在外作戰,為了讓秦王能及時瞭解戰況,蒙恬定期寫戰報上奏秦王,但當時所用的書寫工具書寫速度很慢。一天,蒙恬打了幾隻野兔回營,一隻兔子的尾巴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拖出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大受啟發,利用兔尾製作毛筆。蒙恬將軍在野兔尾巴上剪下一些毛,然後裝在竹管裡邊,固定好,試著蘸墨寫字。可兔尾毛油光光的,根本不吸墨。蒙恬試了幾次,效果都很不理想,於是就把毛筆丟在了門前的石坑裡。幾天後,蒙將軍無意之中看到被自己丟棄的毛筆,發現上面溼漉漉的,兔尾毛更加潔白了。蒙恬就把毛筆撿起來,蘸墨寫了幾個字,效果極好。石坑中含有石灰,經過鹼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脫落,就變得柔順好用了。經過多次試驗、改良,總結出制筆的108道工序,才有了後來被稱為“文房四寶”之一的毛筆。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蒙恬造毛筆

這是關於毛筆來歷的民間傳說。

史料也有類似記載。

在張華的《博物志》裡記載:“蒙恬造筆”。晉朝太傅崔豹在《古今注》一書中記載:“自蒙恬始造,即秦筆耳。以枯木為管,鹿毛為柱,羊毛為被。所謂蒼毫,非兔毫竹管也。”

事實上,蒙恬只是秦國毛筆的改良者而已,毛筆的發明權不能全歸功於蒙恬一人。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湖北省荊門市包山戰國楚墓出土毛筆

1954年,從湖南長沙左家公山一座史前古墓裡發掘出來了整套的書寫工具。這證明,在蒙恬之前就已經有所謂毛筆了。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信陽長臺關春秋戰國楚墓出土的毛筆

殷墟研究表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中國人主要用毛筆寫字。儘管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的是甲骨文,但有充分的資料表明,商朝的日常書寫並非“刀筆文字”,而是與秦漢以後寫在竹簡或木片上的文字一樣。商族人的日常書寫是毛筆字。可惜由於書寫材料、毛筆字不能長久保存,唯有刻在堅硬卜骨上的甲骨文保存了下來,見證了五百餘年商王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的存在。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太公筆銘》雲:“毫毛茂茂,陷水可脫,陷文不活。”這句話至少說明在周代就已經有筆了。《衛詩》也有一句:“彤管有煒”,說得也是筆的事。到了孔子的時候,在《援神契》中記載:“孔子作《孝經》,簪縹筆”,又說”絕筆於獲麟。“而《莊子》裡也寫道:“畫者吮筆和墨。”


究竟是誰發明了毛筆?

歷代毛筆示意圖

這些都說明,毛筆在蒙恬之前就已經廣泛應用,它應該是歷代文人智慧之結晶,故蒙恬“造筆”之說是肯定不靠譜,“造過筆”倒是可以確信無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