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是什麼心理?

用戶9416838657417


既然用到滔滔不絕這個詞語來形容講話的人,那麼肯定這個人所講的並不是受聽者所喜歡或者心甘情願所接受的內容,那我分析這樣的人的心理無非就兩種情況:1.抒發怨氣,講自己受到的不公待遇,講自己周圍的人對自己如何如何不對的做法,總之就是抱怨,向別人倒垃圾,釋放負能量;2.第二種就是自信到自負的人,講自己的過去,講自己覺得無人能及的輝煌過往,講自己的各種成就,講自己有多少過硬的人際關係等等,總之就是讓收聽者要覺得自己是個相當有能耐的人。這兩種情況的人的確不受聽眾的歡迎,交談是相互的傾述,像打乒乓球,有來有回,才能讓這種行為繼續愉快的進行下去。


多旺吉


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說自己,是什麼心理?我想應該要從自身的因素考慮,有些人是為了存在感而說自己,自己的日常或原有的經歷,讓其他人過多的關注自己。有些人是為了分享:分享生活、分享快樂、分享成功的經驗,有些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像朋友說一些東西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有些人則是自卑,來訴說自己的痛苦。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經歷,不同的情緒,不同的環境,所向別人訴說著的內容也是不一樣的。

我記得我有一個朋友,在工作中特別認真,但是總覺的自己不夠受重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朋友在聊天就會不自覺的加入其中,即使自己不懂也要硬硬的插上幾句,然後說著說著就說到自己身上了,像別人吹噓著一些不著邊際的過往,或者說隨意的評判著某些人,雖然隨意評價他人是不對的,自己心裡也是這麼覺得但話到嘴邊了就不經意說出來了,即使有些事情是聽者也贊同的,但時間久了就會產生不好的影響。甚至是矛盾的出現,雖然不經意,只是為了自己的存在感,說著無心聽者有意,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學會沉默,著也就是為什麼人有兩個耳朵一個嘴巴的原因,多聽少說減少不必要的麻煩,沉默是金。

還有很多的成功人士,會出一些自傳或者是演講,這是一種分享,也是一種鍛鍊,分享一些成功的經歷和自身的一些不足,一些成功或失敗的案例,失敗是成功之母,從失敗中介紹自己,從失敗中找到自己,從失敗中成就自己,從成功中介紹失敗,從成功的經歷中指引著失敗的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懂的分享,才能享受成功。即使你在滔滔不絕,別人聽了也不會覺得浪費時間,從而能更好的吸取經驗與教訓。

由於生活太水平的提高,有些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東西,但也僅僅是邁向小康生活的開始,並不能代表我們比別人優越,虛榮心有時會像幽靈一樣存在,不經意間顯露出來,像朋友介紹自己新買的包包,新買的車子,房子,或者是自己的孩子得了全A,總感覺自己比身邊的人過的優越,從而換得別人的羨慕,其實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傷害,真正條件比較優越的人越是非常的低調,比如某公司董事長居家的時候穿著和出行看起來和普通人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比普通人還要普通,這也是一種境界。虛榮和攀比有時候也是很重要,要往積極的方向發展,在好的基礎上不斷改進,不斷提高追求更好!

自卑的人雖然很多時候比較內向,而一旦說到自己的痛楚之後也會不知不絕的一直在訴說著自己所難忘的經歷,甚至也是想博的別人的同情,不經意間滔滔不絕,有時甚至沒有考慮聽者的感受,自顧自的說著,自顧自的笑著,自顧自的哭著。但我想說的是有些東西藏在心底也許是最美的!

在滔滔不絕的講自己之前要考慮一下,情景、環境、人員等等,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傳播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才能更好的促進和朋友、同事、家人的關係,讓我們生活的環境變得更和諧與美好!


真實世界的人


《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是什麼心理?》

01

有朋友問:

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是什麼心理?

關於這個事情,我講一個案例……

有次,我跟一個網上的人談了一筆小生意,是我付錢,他發貨……

但是啊,因為大家都是陌生人,連對方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這就出現了一個難題……

到底是誰該先付錢呢?還是誰該先發貨呢?

存在信任困難………導致無法達成交易。

怎麼辦呢?
請看第二段……

02

這時候,我就告訴他我的名字叫做陳旭,是幹什麼的,並且發了一個網頁給他。

我還告訴他,有人詆譭我,說我是壞蛋,但那都是造謠,如果陳旭真是壞人,早就坐牢了。

他一想,如果陳旭是壞人,在網上公開個人信息十幾年了,怎麼沒有被抓起來?

可見陳旭不是壞人。

於是他就先發貨了,我後付錢。

我收到了貨,他也收到了錢。

各位,相信此時,你們都發現了,原來,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上網實名制,可以建立信用,獲得其他人的信任。

03

如果各位去貸款,就知道,銀行有白名單制度,所謂白名單,就是白戶。

銀行白戶:沒有開過信用卡的客戶通常叫白戶。就是沒有過任何貸款、信用卡等,在銀行沒有任何信用記錄的。

白戶貸款,是非常難的。

因為銀行完全不瞭解你,沒有關於你的任何信息,所以,對於你是好人還是壞人,會不會賴賬不還錢,銀行是毫無把握。

銀行對你一無所知,不瞭解你任何信息,對你毫無把握,結果是什麼?

結果就是,銀行不貸款給你,規避風險。

04

所以我們就知道了……

【1】公開自己真實姓名的人,提供了更多關於自己的信息,所以比匿名上網的人更可靠,信用更高;

【2】公開自己很多過去往事的人,比隱瞞自己過去往事的人,更安全可靠,更值得信任,信用更高;

所以啊,一個人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其目的,就是讓大家瞭解自己,建立自己的信用,這樣大家就會更相信他了。

有人說,他不想了解別人,請不要對他滔滔不絕的講自己,他煩的很。

記住,你煩不煩,那是你個人的事情,別人建立信用,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你。

你煩,關他屁事?

你煩,關我屁事?

我們都知道,大家都瞭解自己,自己就能像馬雲一樣,獲得大家信任,就足夠了。

你狗屁不懂,所以你是窮屌絲啊!

我懂這些道理,所以本文作者陳旭是別墅業主啊!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da7400070ec97ae812ca\

屠龍有術



一個人如果見人就對別人滔滔不絕的講自己,而且不管別人的感受,這已經是嚴重的心理問題了。有可能是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了,也就是精神病的前兆,哈哈。

當然日常中,一般比較有理性的人,不是那麼愛炫耀自己的人,一般不會滔滔不絕的對別人講自己怎樣怎樣。當然,男女戀愛中那是另一回事。因為一般男孩子為了向女孩子展示自己美好的一面,而且不願意面對冷場的尷尬,就滔滔不絕的介紹自己,展示自己。

普通人如果對別人滔滔不絕的講自己,那麼從內心來講,可能是自卑的。這種自卑可能是其童年、或者過去一段時間裡發生的一些事讓其產生了自卑。因此在自己覺得可以掌控的場合滔滔不絕的講自己怎樣怎樣,這實際上就一種掩蓋自卑的行為。希望讓別人尊重,讓別人關注自己。

當然還有一種人,是為了某種利益,刻意的去表現自己,受利益心的驅使,以顯得自己獨特,顯得自己更專業,或者顯示自己身份更特殊等等。

對於滔滔不絕講自己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附和、不反感、不接話。估計這樣用不了多一會,他也就沒興趣再說了。哈哈!


謝青


我很瞭解身邊的一個同事,只要揪住一個人,一個機會,不看場合,不分對象,就滔滔不絕地講述自已的過去和現在。如果你表現出不耐煩的狀態,他還很生氣,說你為什麼不聽我的,你聽我說!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三點:第一,在現實中過得不夠順心,因為他以前的工作曾經輝煌過,但是現任的領導對於他不夠重視,他心裡有很大的落差,第二,因為現在的工作報酬的分配存在有很大的區別,他覺得自己的收入比別人差很多很多,所以他的心中充滿了憤憤不平,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極力的向別人表白,自己是優秀的。第三就是性格的問題,有的人外向,心裡有話就要向外人說道,也就不顧及什麼羞恥啊,不好意思啊等等。但是這種人挺討人嫌的,就好像祥林嫂見人就說他的悲慘故事一樣,如果是一個男性,那就是更被人瞧不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不要活成這樣。


龍之淵


當有人覺得遇到知己時候,會滔滔不絕的講自己,是為了讓別人儘快瞭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有種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挖出來讓對方吃了,來表明自己的誠意。

當心裡憋滿了委屈,見到了久違的親人摯友,也會滔滔不絕的講自己,那是在傾訴宣洩的內心苦處與難過。講完以後,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當有人為表現自己的時候,也會滔滔不絕的講自己,有意不給別人插話的機會,只是為刷自己的存在感。感覺應當是很得意吧。

還有一種就是無意中打開了話匣子,說個沒完,就是那種“扯起簸籮亂動彈”的滔滔不絕,聽者索然無味,說者不知疲憊的狀態。一旦說者感受到氣氛的異樣,一臉窘態。

再者就是祥林嫂式的滔滔不絕和酒後的滔滔不絕,這都是非常態的滔滔不絕,說者無意了。


牛寶兔貝


還是用一分為二的觀點來回答此題

其一

如為了工作,能主動表明自己的觀點,或遇到新同事,朋友,表明自己的真誠,發自肺腑之言,介紹自己及家庭情況,無話不談,滔滔不絕,說明此人喜歡錶白,是個外向活潑的人,比較直白,豪爽,真誠,然於幫助別人,關鍵時有主見!

其二

如此人,在不同場合,不同層次,只要遇到人就滔滔不絕講自己,介紹自己,能力強,水平高,其他人都不如我,甚至一個組織,集體都少不了他,人家都是缺點,自己怎麼優秀。

如長期下去,使迫讓人討厭,厭煩,同事務必遠離,如不悔改,此滔滔不絕,必將有害自己,這種自以為是要不得!


老頑童007來了


這是屬於表現欲過強的心理。

表現欲是天生的,比如一個小嬰兒,在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會手舞足蹈吸引別人的注意力,小孩子在人多的地方會“人來瘋”,特別亢奮。

這種吸引人眼球的舉動源自人類的性選擇本能,就像鳥兒天生就知道愛護羽毛一樣,人類也天生就有吸引其他人關注的本能,這是為了獲取更多的交配機會。在孩童時期表現欲是不分對象、場合的,但是在成熟以後,成年人具有的逆向思維能力能夠讓他們感知別人的情緒,從而不會對那些對他們不感興趣的人過分表現自己。

成年以後仍然擁有太強表現欲的人通常情商不足,不能體諒別人的情緒,當沒有獲得足夠關注時就會陷入害怕被人輕視的恐慌中。不合時宜的表現自己很容易被情緒操縱,容易誤認為自己能夠掌控所有情況,從而胡亂發表意見。

比如一群朋友正在安慰一個失戀的人,表現欲強的人就可能會說出:“嗨,你怎麼這麼脆弱,不就是個女人嘛,來,哥陪你喝一杯!”絲毫沒有顧及受眾的感受。

或者像問題所表述的這樣,總是滔滔不絕的談論自己。

所以成年後表現欲很強的人總是顯得很不成熟,不會說話、處事,在很多地方都是容易惹人討厭的角色。

經常說,我們用一年時間學會說話,卻要用一生去學會閉嘴。





日常心理實驗室


一個人滔滔不絕向別人講自己應該不是一個好事情。至少說沒多少益處。這個錯誤我就曾經犯過。

我的心理是自己大起大落,平時感覺虧的很。更感委屈。一心想讓別人理解。希望別人能有幾句知心話安慰自己。

試想從一個大老闆,一旦失落了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

事後想來?曾經的向別人解釋是不是太傻了?一個人的優秀!很多人不是在意過程。而要的是結果。

我們只是看到了一個人的失敗。或者是成功。在意過程有意義嗎?

越是滔滔不絕解釋的清楚越是會被人家笑話。自己的傷疤不要揭給別人看。這句話很有道理。

不知道我這樣回答能否說明一點問題?至於其它人的心理我就不太清楚了。


志在千里568


喜歡跟別人講自己的人,和每天喋喋不休講別人的人比,前者更適合深交。這樣的人容易打開心扉,總是有意無意把自己所有的真實想法吐露無遺,心裡不容易藏事。

一般這樣的分兩種,一種是比較懷舊,心態樂觀,喜歡分享感受的人。自己遇到的奇聞趣事都喜歡說給別人聽。還有一種人是比較自卑的人,自卑的人分兩種,一種是悶聲不說話,一種是喜歡說話的。他會將自己有或者無得事放大講出來壹引起身邊人的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