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導語:東晉名僧釋道安在弘法中,為了達到捋外來宗教融人中原的目的,提出

"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著名論斷,一直被視為引證佛教應當依傍國家權威的證據;而其弟子,同樣是東晉名僧的釋慧遠,卻在佛教與中原本土文化的思想碰撞中,提出了"沙內不敬王者論"前者給人感覺是佛教應當依附於中原本土的權威實力,依託於中原自身的思想文化,而後者又是背道相馳。截然不同的觀點,認為出家修行的沙門則有所不同,應高尚其事,不以世法為準則,不敬王侯

師徒二人處在同一時期,都對佛教的中原化產生深遠的影響,然而從表面上看兩人的思想卻相互對立。不可否認的是,道安和慧遠的觀點在佛教的發展中又都起到積極而一致的推動作用,二人的思想似乎又是統一的合力貌似矛盾的思想觀點恰恰反映了作為外來宗教的佛教在中原土壤中播種、萌芽、生長的艱苦歷程

一、道安的事蹟及其論斷

道安據考證出生於公元312年於公元385年圓寂,中原古代著名高僧佛教理論家、活動家、翻譯家。道安家人皆為英儒,自小熟讀儒家經書,為他積澱了深厚的中原傳統文化底蘊。道安形貌不佳,會飽受僧徒所輕視怠慢,然而道安之師佛圖澄卻不以為然,反倒很器重他。道安潛心研佛,悟性很高,勤而嚴謹,最終憑藉他對佛學的深刻領悟、真才實學及突出的辯才,最終消除了世俗因其形貌醜陋而產生的偏見和傲慢,更為他自己贏得了"漆道人,驚四鄰"的美譽。他的一生與佛教發展聯繫密切、不可分割。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道安法師畫像

道安非常重視對佛教的宣傳推廣,他主張"教化之體,易合廣佈",只有通過不斷壯大佛教在更多領域不同階層間的推廣,才能為之在中原的發展贏得更為廣闊的空間土壤。所以,在道安組織的南下襄陽的過程中,經歷了兩次"分張徒眾",達到了他預期的目的。佛教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除了芳苦大眾,還有王侯公卿、士大夫階層的很多人士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廬山黃龍寺

而且從空間上而言,除了促成了荊州和襄陽一帶佛教的興盛,以慧遠主導的廬山僧團影響和規模更為浩大。就在聲勢浩大的分張徒眾的活動中,道安提出"今遭凶年,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名言。即是說佛教的發展要依靠封建皇權才能進行,他的這一言論深刻總結了佛教人土中原後生存的路徑,也道出了佛教在中原歷經萌芽、發展並不斷壯大所得遵循的弘法新思路。

二、道安論斷體現出的佛教情況

1、道安主張依附皇權的原因

道安法師的論斷中,也隱晦地透露出外來佛教人土中原後不得不走中原本士化的道路,並依附於中原皇權的無奈和苦衷。在道安引領佛教的時代,佛教尚處於比較柔弱的發展期

。佛教作為一種外來宗教尚未取得它在中原傳統意識形態的一席之地,加上風雨飄搖,如果尋找不到一股強有力的勢力的支撐,那麼來自傳統儒家中原本土道教的雙面夾擊,這顆思想的嫩芽很可能會遭遇隨時被扼殺在搖籃中的厄運。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佛教石雕

基於這樣殘酷的現實與苦難,道安站在促進佛教長遠發展的立足點上,最終選擇了走依附於皇權的道路。這被後人看作是道安在處理佛教封建皇權上的態度和傾向,認為道安提倡的是一種佛教依附於皇權的主張。然而,道安明白只有依附於皇權,待佛教在中原站穩腳跟了,最終才能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顏真卿《公以道安貼》

終觀道安一生,無論是弘法傳教、擴建僧團,還是在思想的建樹上,我們似乎很難看到他與封建皇權站在對立的立場,道安所做的努力無非是想讓佛教躋身進中原的上層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當中,為它在中原的發展找到安身立命之處。因此他更多的是在皇權士大夫階層強調佛教中原傳統意識形態相似性,也極力地把印度佛教中的一些思想與中原本土化的因秦結合起來,以促成佛教日益中原化。所以說,此時此刻這種主張的提出有它的必然性正是在這樣一種主張的聲援下,佛教在中原的發展披上了一層保護膜

2、道安引領下佛教的發展

道安本著弘法傳教之"教化之體,宜合廣佈"的思想,在其廣施教義和勤於各種宗教活動的影響下,使得佛教在當時中原掀起了一股熱潮。從空間地理上看,佛教的影響由北方的黃河流域延伸到南方的長江流域;從僧團對象上看,它囊括了不同層次的階層,有崇尚清談的士大夫,有專研佛學的信徒,還包括飽受戰火硝煙以及殘酷的賦役、勞役所折磨的蒡苦大眾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古代僧侶

需要注意的是"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也反映了道安的佛教傳播方式與其師佛圖澄大相徑庭,佛圖澄好利用法術吸引信眾,這種方式往往會被視為異端。而道安具有深厚的中原文化功底他借鑑和利用了中原本土的思想並捋佛教與之相一致的契合點發揚光大,並相互融合,最終使佛教具有本土宗教的特點這使得道安佛教思想容易被社會各階層所接受,併為統冶階級而緩解社會矛盾提供思想工具。在這種情勢下,道安的僧圍規模不斷擴大,佛教在中原的發展日益迅速。

三、慧遠對於佛教的貢獻及其不拘一格

道安的得意弟子,中原佛教史上另一名僧——慧遠,出生於公元334年,公元416年圓寂。慧遠對於佛教的傳承做出了不亞於道安的貢獻

佛教經典傳至江東,很是不完備,禪法無聞,律藏殘缺。慧遠深感遺憾,便令弟子法淨、法領等人遠出求經,又請西域僧人僧伽提婆重譯很不完善的《阿毗曇心》、《三法度論》,他親自寫序,為之張揚。對於每位西域僧人,都詳問經典中的疑難。公元401年,鳩摩羅什入關後,慧遠致書通好,並請教經義,兩人雖遠隔山嶽,但息息相通。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慧遠法師畫像

除此之外,也有許多當時的風雲人物與他交遊。殷仲堪來荊州,進山拜望,兩人在北澗時而散步,時而倚石而坐,共探《周易》的玄妙,直到太陽落山,都沒有察覺。殷仲堪後來嘆道:"法師的見解真是精深,無法與之相比。"司徒王謐、護軍王默等人,對他都以師禮相待。王謐給他寫信,其中有一句讓人傷感的話:"年紀剛到四十,但衰老的如同六十耳順之年。"慧遠回信道:"古人不愛尺壁而重寸陰,觀其意圖,似乎不在於長壽。施主任情適性,遊心於佛理,以此推論,又何必羨慕長生呢?"。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慧遠與殷仲堪

盧循率起義軍橫衝直撞,來到江州,進山拜見慧遠。慧遠與其父曾是少年故交,因此一見盧循,很是欣喜,兩人談起往事,感慨萬千。有位弟子勸道:"盧循乃國家大盜,與他交遊如此深厚,是否會引起外人的猜疑呢?"慧遠毫不在意:"佛法中對眾生一視同仁,情無取捨,難道沒人知道這點嗎?不用怕。"後來,宋武帝追討盧循,在桑尾剛一設下軍帳,便有人彙報道:"遠公與盧循交遊甚厚。"武帝說:"遠公世外之人,對世間是非必無彼此。"接著便送信表示敬意,又贈送錢物米穀。眾人無不歎服其遠見卓識。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慧遠同當時的士人交談圖

詩人謝靈運恃才傲物,極少有人受他推崇,一見慧遠,頓時心服。桓玄西征殷仲堪,經過廬山,要他下山相見,他稱病不前,桓玄只得入山來見。左右對他說:"殷仲堪曾與他交遊,公最好不要理他。"桓玄大怒:"豈有此理!殷仲堪與死人無異,提他幹什麼?"桓玄一代梟雄,久聞慧遠之名,早想見識見識。他一見慧遠,便望著他的光頭說:"不敢毀傷,何以剪削?古人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你為何不遵古訓,將頭髮剃掉呢?"桓玄果然出語刻薄。慧遠不以為意,立刻答道:"立身行道。"桓玄稱善,心下暗自吃驚,早已準備好的問難,也不敢出口了。後來桓玄竊據朝中大權,鑑於天下僧尼無視戒律,寺院汙穢不堪 ,便大行削減,而只對廬山聽之任之。

慧遠"沙門不敬王者"的論斷

1、論斷的提出

慧遠則在接替師傅衣缽數年之後,又提出"沙門不敬王者論"這似乎和他師父釋道安主張的佛教應依附於皇權的庇護的觀點相悖,一脈相承的師徒二人提出似乎背道而馳的兩種觀點實際上並不矛盾,而是一種順應繼承的關係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東林寺

在道安因避戰亂率領僧團幾經轉輾的歷程中,慧遠當時已在道安內下,所以對於其師所提出的"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的主張應該是有深人的認識的。慧遠繼承了道安弘法傳教中所奉行的"教化之體,宜合廣佈"的思想精華,同時也傳承並發展了道安有關佛教義理方面的精神,並致力於協調好中原佛教與封建王權和傳統的思想文化之間的關係,希望佛教能在中原封建上層建築中成為一種相對獨立的精神實體和宗教體系。

這些思想體現在其代表作《沙門不敬王者論》中。慧遠"沙門不敬王者"的提岀,是在道安的積極活動和潛心修學下,佛教得以由孱弱發展到慧遠時代的蓬勃發展、相對獨立的階段

2、慧遠對於王權的回應

然而佛教作為

"舶來品",其教義、戒律等自然會與中原傳統儒家倫理存在較大的差異甚至是衝突,比如佛教教義規定,佛教徒只跪拜佛祖釋迦牟尼對任何世俗人,無論高低貴賤皆不行跪拜禮,包括父母、長者、君主,甚至信佛的君臣、父母、老弱婦孺要向高僧下跪,這與中原的"綱常"觀格格不服。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儒家講求的孝道

而佛教中的僧侶剃髮人空門等教規也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孝道觀發生激烈的對立。因此佛教遭到了正統儒學的攻擊,指責這些教規違背孝道,悖逆封建綱常。同時隨著佛教勢力急劇膨脹,佛教的寺廟經濟、僧兵在各方面與世俗發展摩擦,佛教與王權、名教的衝突日益加劇,歷朝矛盾不斷的積累增加終於在晉代爆發,隨即從歷朝民間爭議轉到了朝堂引發了沙內不敬王之爭。此時部分權臣企圖以王者的身份來反對佛教,如東晉權臣桓女借佛教寺廟發展來指責佛教:

佛所貴無為,殷勤在於絕欲。而比者陵遲,遂失斯道。京師競其奢,榮觀紛於朝市。天府以之傾匱,名器為之穢黷。避役鍾於百里,逋逃盈於寺廟。乃至一縣數千,猥成屯落。邑聚遊食之群,境積不羈之眾。其所以傷治害政,塵滓佛教,固已彼此俱弊,實汙風軌矣。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僧人剃度圖片

安帝元興(公元402年到公元404)年間,桓玄欲合沙門內一律對王者盡敬,致書慧遠,徵詢意見,就佛教是否應該向皇權稱臣的問題上,引發激烈的爭論。在這樣的迫切關頭,慧遠及時作答,提出異議,並撰寫《在家》、《出家》、《求宗不順化》、《體極不兼應》《形盡神不滅》

五篇,統稱《沙門不敬王者論》,以醒目的論題來回應了佛教應有的姿態。

3、慧遠論斷與中原玄學的關係

慧遠認為,雖然沙門不敬王者,但是在家信奉佛法的佛教徒仍應遵循禮法名教,敬君奉來,服從教化。佛法與中原的玄學名教只是理論形式實踐方法的不同,根本宗旨是相通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如來之與堯、孔,發致雖殊,潛相影響;岀處誠異,終期則同"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佛教供奉的如來

慧遠利用中原傳統的經典論述,回擊反對者的攻訐,如針對僧侶剃髮,慧遠引用"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證明佛教與中原傳統的孝道並不矛盾他竭力調和佛教與儒家禮教的矛盾,並尋求契合點,反對無神論,顯示出中原佛教思想的鮮明特色。而這些特點與道安的佛學觀點殊途同歸。

五、道安與慧遠論斷的統一

慧遠這種護教的行為無非是要申明和顯現出佛教雖與皇權緊密聯繫,而不僅僅是屈從於封建皇權的工具,它的存在與發展應有一種獨立的姿態。師徒二人就同一個問題提出的兩種主張其實是佛教處在不同發展時期的兩種應對策略,其初衷都是為了促進佛教在中原的發展。所不同的是道安時期佛教尚沒有獨立的能力,只能走片面依附皇權的道路,這是佛教在中原發展的必經階段

。而到慧遠階段,道安傾其畢生精力所作的貢獻已經捋中原佛教引導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根據不同階段的背景制定不同策略

佛教壁畫

所以,當桓玄提出反佛論調的時候,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之論斷便可以強有力地回擊桓玄,為佛教在中原生根立足,發展壯大提供理論上的依據和基礎。他這種護教行為也是在慰藉道安的亡靈,以實際行動來捍衛道安生前

"不得已而為之"的真實夙願,想必道安在天之靈也是支持慧遠所維護的佛教至少在形式上的獨立立場的。而且,我們也可以通過慧遠在傳教思路上繼承道安的"教化之體,宜合廣佈"證實慧遠對道安弘法思路的認同和傳承慧遠也在致力於培養一個深廣的社會奉法層,所採取的方案也是在爭取士大夫階層的參與和信仰。

結束語:"佛教如果不服從中原封建社會的'來來'與'尊尊'的原則,在中原社會當然無從立足,更談不上發展。……為此東晉的道安、他的弟子慧遠都力圖證明,佛教與當世的政治權力只是形式上的相離,而在本質上仍然是維護且鞏固中原既有的封建倫理原則的,這就叫"協契黃極,通洽六家"(出慧遠《沙鬥不敬王者論》)。僧人的超然世外只是一種形式,而在骨子裡,佛教仍然是王法的輔助工具,古代封建統治者是加以肯定的

外來佛教經過社會實踐,也經過主動的表白與理論詮釋工作,與封建統治者達到共識,也與固有的中原文化傳統找到了政治理論上的契合點。在佛教發展問題上,釋道安提出"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主張,而其弟子釋慧遠則提出"沙鬥不敬王者"思想,師徒二人的觀點理論似乎是截然相反的看似矛盾的觀點實際上是佛教中原化的道路上,為生存發展而採取的不同策略,兩種理論實際上是脈相承,相互統一的。所以,道安與慧遠師徒二人的弘法思路是相通,更是相宜的。如果說"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是起點和手段的話,那麼"沙內不經王者"則是終點和目的。

參考文獻:

林明珂、申國美編,《淨土宗大典》

弘學,《首屆長安佛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第一卷》

釋道安,《檄魔文》

《梁唐晉漢周書》

歐陽修,《新五代史》

慧遠,《法性論》《沙門不敬王者論》

《高僧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