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兵和曲黎敏講《黃帝內經》哪個講得比較好?

哲學插班生


我認為徐文兵講的好,因其母是中醫,從小就受家庭薰陶。他本人也是專科畢業,對醫古文有過嚴究,還出了一本關於從漢字認識中醫的書,但實戰功夫不知道怎麼樣,馬世琦說他功夫不到家,當然和馬老師比肯定不行的。但中醫知識肯定不差。

曲黎敏的走紅類似於當下的網紅,但具備實戰經驗,屬於雜家。

真讀. 《黃帝內經》,當下應該說王洪圖比較權威吧?




沈書601


我是個中醫人,以前讀過《黃帝內經》,印象不深,病機十九條記得比較熟。幾年前聽到曲黎敏教授的講課很感興趣,連續聽過三遍以上,曲黎敏教授把養生和經典結合,提起了我繼續研讀的興趣。徐文兵的講課聽了幾節課就不想再聽了。目前講的透徹的要看王恩塗教授和倪海廈的《黃帝內經》。


陳永輝中醫


都講得不好。

這並非故意或者不敬!理由如下:

所有精通、熟讀“黃帝內經”的大家、名家、專家,其實都還在照本宣科、依樣畫瓢,既沒有創新,更沒有取其精華而加以發展,都在吃老本。有兩點可以證明:

一:“黃帝內經”裡對飲食起居、自然環境等等都要求極高,近乎完美。這在當時,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也肯定能達到。可當今的社會是啥情況?生活、工作如此的快節奏,環境無處不汙染(除了條件好的家庭與實驗室),這樣下去,長命百歲似乎無望?他們也似乎沒有什麼好的建議與方法……

二:“黃帝內經”裡說:男子六十四歲,女子四十九歲,天癸枯竭,人到九十歲,腎氣枯竭,人到百歲,五臟及其經脈都已空虛,僅有形骸存在,生命即將終結。也就是說,人只能活到百歲左右。

而多種研究已經證實:人的生理、物理年齡應該在:125——150歲左右。

他們也沒有實際的、具體的措施……


超級經絡健身


看過不少黃帝內經的視頻講解,個人覺得倪海廈先生講的比較不錯!倪海廈先生的一系列講座~黃帝內經、針經、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497集視頻認認真真看完以後,對中醫有一種融會貫通的通透感!當然,知識學習的再多,還是要實戰臨床能力!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嘛👌👌👌


李濤易龍德


沒有一個講的好的,不僅僅是這兩個人。

《黃帝內經》有天人同構之說,極其荒謬,所有講黃帝內經的所謂學者專家大師,都有意迴避,閉口不談。

內經的天人同構,與人體的基本生理常識不符,什麼天圓地方,人頭圓腳以方應之。天有日月,人有雙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

天看起來是圓的,人頭圓,還說的過去。地卻不是方的,人腳也不是方的。天有日月,白天日出,夜裡月出,難道人眼白天夜裡各睜一隻閉一隻?中國有九州,中國人有九竅,可外國沒九州,外國人也有九竅。美國有五十州,難道美國人有五十竅?,,。


有話少說


倪海廈奇才大師,講的簡練易懂,臨床與理論相互驗證,關件是傳統中醫藥的原裝味!!其他大師們,那個不是西化標準的產物?或半古半中半西的論理???


天馬怪聖


《黃帝內經》核心看來還得等劉某“易演”給他們“課題”。否則還得把“天干地支”解讀成“某某年某某月,某某日”



易演傷寒論作者


講解《黃帝內經》的大家,首推王洪圖教授,有原文,有醫理,還結合臨床醫案,以及目前中醫界對《黃帝內經》的最全研究成果,適合中醫研究者,中醫院校本科,研究生學習。再者就是錢超塵教授。


乳虎嘯谷


瞭解不多,只是對提問有感而發

這問,挺像在逗三歲小孩“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那般的程度,現實中,如果看到有人這樣逗孩子的話,我會馬上遠離,因為對聽的人而言,也是不忍、不想聽的

回到問題,說自己的感想

首先,他倆一個男人一個女人,本來思維角度不同的物種,各自有自己理解心得從不同角度闡述,就如百家齊放百鳥爭鳴般,都挺賞心悅目的,況且在現代高速發展下,帶領大家仍不忘不丟中華古智慧,非常讓人贊和賞

其次,不要說不同的人對同一書的解讀理解各有春秋,就是同一個人,讀同一本書,在不同時期讀,都能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如同一隻腳,不能兩次踏入同樣的河流中那樣

玫瑰、百合、牡丹、杜鵑、梅花……你可以更喜歡或只喜歡其中一樣,但,不礙他們都燦爛了世界,豐富你我的視野和心靈世界


薏米93


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治國者為無冕之王,心動則地動,心靜則天下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