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6旬老人用“土手艺”,供孙子上了清华,看绝活是啥


图片上这位老人叫胡仕启,今年68岁,是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浪坪乡评议村农民,他坚守土法织丝绸工艺40余年,靠这一技艺,老人供出了两个孙子念完大学,其中大孙子是清华大学毕业,二孙子是陕西师范大学毕业。

老人说:自家是当地传统缫丝之家,祖上好几代人靠着织绸技艺丰衣足食,耕织传家,解放前家底十分的丰厚,曾是一方“财团”,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沦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种土法缫丝手艺一度停摆,虽然家里留有缫丝的脚踏缫车、织布机、纺车等,都成了古货,闲置在那。

十年前因为家庭发生大的变故,大儿子留下两个孙子,小儿子留下1个孙子,3个孙子的抚养落在他和老伴身上,面对肩上的担子,当时年近6旬的他不得不重新拾起祖传的土法缫丝手艺,开始以手工缫丝、印染、织布,没想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手工制品开始青睐,这让他的生活有了改观。


他说,“土法”其实是传统的古法缫丝,有着30多道工序,所有工序中最为主要的是缫丝。每年的六七月是这道工序的制作时间,需要上好的蚕丝做基础。一次煮3斤左右蚕茧,一锅蚕茧缫完丝要2个小时,一天煮5锅。一天下来要工作十多个小时,因为全是手工,缫出的丝质量比机器弄出来的丝要好很多。

每天他和老伴没黑没明的干着这种苦活,心里还是满满的高兴,因为3个孙子学习都非常好,特别是大孙子被同学们称为“学霸”,这让他们心里感到温馨,再苦再累,想到孙子的前途就忘了劳累。

胡大爷清楚的记得,自己是26岁那年从爷爷和父亲那里学到这门手艺,可是在七八十年代市场不喜欢手工制品,这门手艺没有发挥出什么作用,当时他为了生存干过木匠、石匠,养过猪、蜜蜂。如今,世事轮回,又时兴丝绸手工制品了,自己成了“红人”。

如今,胡仕启的织绸技艺远近闻名,织出的绸缎虽然价格不便宜,少则八九百元一匹,多则2000多元一匹,每年能带来五六万元。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很多人都是前来预购,但每年他和老伴拼死拼活,也只能织造出50多匹绸缎,过完年没有几个月的时间,这些绸缎就先被人预定走了。

现在,胡大爷的收入很稳定,3个孙子老大、老二都大学毕业,在大城市找到了好的工作了,只是小孙子在外面打工,他琢磨着让小孙子传承他们祖传的土法缫丝手艺,可是小孙子不干,眼看自己越来越老了,怎么传承这个祖业,又成了他心头的一块病。


怎样才能让这个传统手艺延续下去?胡仕启现在改变了原有的想法,他说:如果有年轻人想跟自己学艺,不管是身边人,还是外乡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我愿意倾囊相授,毕竟丝绸也是重要的东西,要无私地将它传下去,是自己的心愿。有人愿意学手艺吗,请关注后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