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男性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算是身體合格?

壹健身


67歲,身高1.68米,體重50kg。

正手引體向上18個。

那一天不能忘,鞍山陽光晨練隊所有人作證,飯店舉行慶功酒!

現在還有隊友努力想超過我,目前15個…已經追我兩年了!

山外青山樓外樓,還有英雄在前頭。剛才搜到好友“揚劍出鞘”2018年60歲引體向上做了35個的視頻,我看了,相當標準!

本人這兩年因為在頭條上投入的精力太多,荒廢了引體向上,去年一個也整不了了![我想靜靜]

正應了那句話:業精於勤荒於嬉。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曾經引以為傲終將無聲無息消失在逝去的歲月中…

堤內損失堤外補,東山飄雨西山晴。雖然引體向上不能做了,但其他的運動項目仍然堅持著。尤其是冬天室外運動受限制,我堅持室內鍛鍊,包括壓腿、踢腿、理三焦、棒打關元內關穴、俯臥撐、仰臥起坐等。今天早上室內溫度21度,穿襯衣襯褲做仰臥起坐48個,出了汗新陳代謝,神情氣爽。多年鍛鍊身體已經養成習慣,它所給你帶來的正能量收穫顯而易見,因為生命健康對任何人來說,在正常情況下都是第一位的。




宇宙光a


1.記得高中時期,我是班裡最胖的,以至於一個引體都做不到。

大學系統健身四年,大四畢業體能測試,27個男生,一半一個都做不了,也就五個人能做五個以上,我是班裡做得最多的,13個,標準下巴過槓。(本人186cm 88kg)在我這體重下,能做到標準10個以上挺不容易的。(下圖大四畢業照)

2.俯臥撐沒法解釋究竟做多少個才合格,就用槓鈴臥推重量要求會更好,當時標準槓鈴觸胸105kg能玩成。


現已畢業三年,還在堅持健身的路上走著,每天工作再忙也要去訓練,在北京也比當時在學校能接觸更多的健身體系,學習到更多的健身知識。不說了,馬上要訓練了,今天訓練深蹲172kg 3組5次(現在不走健美體系改完力量舉了。。)

大家想要了解健身不同體系的專業知識的,可以點我頭像➡️關注我➡️查看我以前的回答/文章,也可以私信我


Benyi趙丹楓


余文樂一次訓練做1000個俯臥撐估計嚇壞了很多人,難道真的要做那麼多的俯臥撐才算達標?


不得不說雞湯害死人啊!



當年我在特警培訓基地的時候,看著戰友們做俯臥撐,從「嚴格的動作標準」來看,大部分都是不怎麼合格的。我當時和他們交流,如果用嚴格動作來完成俯臥撐,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只能一口氣完成30-50個,甚至更少。


看慣了世界紀錄的人們,往往會高估「國民平均身體素質」,其實真的有不少男性,連1個俯臥撐和1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


對於一個沒有任何健身經驗的人,能做15個俯臥撐,1-2個引體向上就算是一個正常的身體素質狀態。


但是目前大家生活吃喝玩樂佔據了大部分,再加上平時工作加班久坐不運動,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差,上肢力量普遍較弱。所以對這部分人來說完成一個引體向上也很困難。所以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很可能絕大部分30歲左右的中國男性都是不合格的。


按照健身的標準來說,這是沒有明確的標準的。


國家職業健身教練中對於教練的基礎體能素質的要求是:男子教練需要連續完成50次標準的俯臥撐,10個全程的引體向上和70個連續的自重深蹲,才算達到基礎的執教水準(考試中如果動作不標準是不計入個數的)。而在Michael Boyle的《體育運動中的功能性訓練》中,他有說到很多高水平的運動員甚至無法完成一個嚴格的觸胸的引體向上,但是他們卻可以做非常大重量的臥推,可以推300-400磅的重量。這種現象是由於他們的中下斜方肌太弱了。按照健身中的這樣一個現象,很難說什麼是合格,什麼是不合格的。

(標準俯臥撐)


平時有很多人說自己可以一次性做40個/50個以上的俯臥撐,但事實上這些俯臥撐中有很多都是不標準的,存在塌腰,手肘打太開等問題。


(塌腰)


(正確的手肘角度)


(手肘大太開)


如果要按嚴格俯臥撐的動作要求來訓練,估計不少人都難以連續完成30次以上。而一個不標準的俯臥撐,訓練起來沒效果,衡量動作數量也沒有意義。


所以,我覺得,在當今這個大家都不怎麼鍛鍊的時代,男生通常能完成15個標準的俯臥撐,1-2個引體向上差不多就算身體素質合格了。


陳柏齡的醬油臺


你好,我是小神。

關於引體向上能做多少個,算是身體合格這個問題,我覺得要看你自己的標準。

一 如果你是辦公室一族,建議至少3到5個

對於大多數工作的人,別說引體向上,就連最具有代表性的俯臥撐,也是基本不會怎麼練。

特別是對於已經畢業工作的人,健身鍛鍊的時間更是少之又少。

辦公室白領,最容易出現的問題之一,就是鍵盤手,肩膀痠痛,有些人甚至手臂都無法抬高。

而緩解這種狀況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吊單槓。

所以,我認為,引體向上至少要能拉三五個,才說明你不會處於亞健康的狀態。

二 如果你是愛好健身,至少要突破10個

以上說的個數,是我認為的最最底線的引體個數。

但是,如果你愛好健身,就不應該停留在三個五個這樣基礎的數量上了。

你要開始研究學習,如何提升引體向上個數的方法,最終把引體向上個數做到十個以上。

引體向上是最難進步,最容易退步的健身動作之一,非常考驗人的意志。

不過,當你能拉引體向上超過10個,基本上就能算是一個不錯的健身者了。

三 徒手健身入門,至少20個

我曾多次在小神之路的群裡說,我的水平就是剛剛入門的水平,因為我引體向上的個數剛剛超過20個。

很多群友覺得是謙虛,不是的,徒手健身入門,20個一定是保底的數量。

你基本不可能看到一個徒手健身玩得好的人,引體向上個數少於20次的。

如果你能達到20個,以後再練雙力臂,單引,前水平這些等等,事半功倍。

總結

以上說法只是個人經驗的總結,什麼樣才算是身體合格,要看你對自己的定位。

其實,你身邊肯定有很多一個引體向上都做不了的人,但是是很少生病,身體超好。

養成健身習慣,才是我們的追求。

這裡是小神之路,我們下期見。


小神之路


一、成年男子做俯臥撐的數量是和年齡相關的,下面是標準的俯臥撐成年男子對照表

二、成年男子做引體向上沒有固定標準,但是有些學校和部門考核會要求

1.在學校畢業考試時需要考核引體向上(8~12)

2.有些安保職業需要考核引體向上(8~12)

3.部隊新大綱中引體向上及格8次,良好10次,優秀12次。


體育小家


85年,1.8米,75公斤,不愛去健身房的時候就在家練練,門框裝了一個單槓,寬臂標準正手引體向上10個一組,六組,間隔三分鐘,窄臂10個六組,反手十個六組,每週練一次,其餘練練腰腹胳膊和腿,每天30分鐘到一個小時,不是非要練成什麼樣,形成習慣每天活動活動心裡踏實,也舒服。腦子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不是嗎。


子木王朝


健身的動作數不勝數,但最熱門的,可拿來當百聊不厭話題的永遠只有那麼幾個,引體向上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們要關心的是,對於男人來說,引體向上做幾個算是合格?有點“悲傷”的是,國家體育總局發佈的《全民健身指南》中設計的多項體能測試項目中,根本沒有“引體向上”的蹤影。看來,體總早就知道大多數中國男人引體向上拉不起來,連測試方案和評分標準都懶得設計了。國家標準缺位,中國男人的引體向上何去何從?



看看男明星中能完成引體向上的佼佼者,情況如何?

李晨在某檔綜藝節目錄制時,和專業的健身教練PK,一分鐘完成了16次引體向上,僅以1次之差惜敗教練。要知道李晨身高181cm,平時體重達到了77公斤,據說PK當天的體重達到了80公斤。這個表現,幾乎可以秒殺全中國99%以上的男人。看來平時的刻苦訓練,真的不是蓋的。

另一位要提到的肌肉男星是彭於宴,為了拍攝電影《翻滾吧阿信》,展現體操運動員的專業身材,他每天的訓練時長高達12個小時,而引體向上則是整個健身計劃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我們可以看到電影片段中有彭於宴輕鬆完成引體向上的鏡頭。

男明星,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明星,不少人出於職業和形象保持的需要,需要長期進行健身訓練,以保持身材和體能,但能夠像李晨和彭於宴這樣輕鬆完成引體向上的也並不多。然而,我們肯定不能用李晨和彭於宴這樣高標準,來衡量普通成年男性。



國家體總沒有為中國男人們制訂統一的引體向上標準,有其他標準嗎?當然有。

(1)先看國內。對於初高中和大學男生,《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規定,初三男生至少7個及格,高中男生9個及格,大學男生則是11個及格。軍人呢?《軍人體能標準》要求12個算及格,達到16個算優秀。看來,李晨已經達到軍人的優秀標準。

(2)再看國外。2017年,美國海軍陸戰隊有約一萬名女兵主動參加了引體向上測試,結果共有765位女兵完成的引體向上次數達到11次(規定的最高標準是10次)。真是巾幗不讓鬚眉!

(3)另外,在著名的《囚徒健身》一書中將“引體向上”定為最經典的六項(稱為”六藝“)訓練動作之一。其中”標準引體向上“動作,作者給出的進階標準也可以作為一種客觀標準來參考:

初級標準:1組5次;中級標準:2組各8次;升級標準2組各10次。

以初級標準來看,似乎太容易了。但作者為動作過程制定了嚴格的規範:上拉時,下巴必須超過橫槓,不得使用爆發力,儘可能地完全消除慣性借力。如此引體過程必然動作平緩,要求向上拉起時用時2秒,在最高點時暫停1秒,有控制地放下用時2秒,在最低點時也需要暫停1秒。喔,這樣做的話,能夠一分鐘做16個的李晨估計將被砍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引體次數。

雖然從引體向上的次數來看,上述三種參考標準似乎越來越低標準。但對於從不運動的人,或者即便經常參加運動,但很少訓練背部和上肢相關發力肌群的人來說,上述任何一個標準對他們來說都是夢魘。這些標準,只能作為還做不了引體向上者的奮鬥目標,而不是現實標準。



普通男人到底採用什麼標準來確認自己是否合格呢?

通過上述的討論,應該已經明白,完成引體向上的次數多少,和測試者的年齡、性別、職業等因素都大有關係,這或許也是國家體總沒有出臺一個統一的成年男性引體向上評測標準的另一個可能的原因吧!御行君認為,應從實際需要和情況出發來選擇自己的引體向上參考標準:

第一種:佛系標準。拉不起來沒關係,只要能夠有意識、有規律地安排背部和上肢相關發力肌群的力量訓練就行了。這是以改善體質、讓自己更健康為標準,是否能拉起引體向上、能拉起多少個,都不苛求。

第二種:最低標準。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男生引體向上測試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4個及格。成年男性可以這個為標準,努力達到完成4個標準引體向上的目標。不過,引體過程應儘可能杜絕使用爆發力和借用慣性。

第三種:高要求。如果你很年輕,身體素質也好,又愛運動,建議向軍人標準看齊,即達成12個引體的標準。

實事求是的說,對於任何人而言,引體向上都是一個屬於中高難度的動作。身體尚處於超重和肥胖的男士,應先考慮運動減肥,而不是完成多少個引體向上。一旦你有能力進行引體向上鍛鍊了,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引體向上客觀參照標準就行了。通過訓練能達到自己設定的引體向上次數目標,就是合格與成功。既然國家體總都不願意出一個統一的標準,我們為什麼還要為及格標準線在哪裡犯愁呢?你說是不是!


御行健身


引體向上對於上肢肌群力量要求很高,尤其是背部及手臂的肌肉力量!那麼成年人該如何判斷引體向上的次數為身體合格呢?嚴謹來說沒有一個很準確的次數,因為要參考到自身體重等因素,可以用BMI值來判定,一般來說BMI值低於19的人群來說力量較強的人可以做到6-15次!根據下面的公式,算算自己做多少個吧!

BMI值原來的設計是一個用於公眾健康研究的統計工具。當我們需要知道肥胖是否為某一疾病的致病原因時,
我們可以把病人的身高及體重換算成BMI值,再找出其數值及病發率是否有線性關連。不過,隨著科技進步,現時BMI值只是一個參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體脂肪率比BMI更準確、而腰圍身高比又比體脂肪率好、但是最好的看法是看內臟脂肪(若內臟脂肪正常,就算腰圍很大及體脂肪率很高,健康風險不高,日本相撲很多都是這種胖法)。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變,從醫學上的用途,變為一般大眾的纖體指標。BMI是Body Mass Index 的縮寫,BMI中文是“體質指數”的意思,是以你的身高體重計算出來的。BMI是世界公認的一種評定肥胖程度的分級方法,世界衛生組織(WHO)也以BMI來對肥胖或超重進行定義。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通才凱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2(m)
EX:70kg÷(1.75×1.75)=22.86


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訂閱我吧!


壹健身





第一張是一年前的拍的 11月份開始練引體向上 正手的引體向上一次做的能有20個 但為了節省體力一次10個做6組,另外每天150左右的俯臥撐 不過不是同一段練 在這裡小弟想請教一些各位大兄弟 怎麼練胸或者整個人看上去會壯一 點 我還是太瘦了


用戶54997262


首先身體合格的標準有很多種。並非一個引體向上而決定的。但我仍認為男人應該要做幾個上去。因為引體向上是考量你上身肌耐力的能力。

成年男性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算是身體合格?

引體向上經常被健身愛好者或者職業健身人群當做練背或者二頭肌的主要動作。也確實也如此。引體向上對上背部的肌肉激活也是不錯的動作。尤其是背闊肌(俗稱倒三角). 引體向上在健身房也屬於黃金動作。

成年男性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算是身體合格?

在學校畢業考試時需要考核引體向上(8~12)。有些安保職業需要考核引體向上(8~12)。部隊新大綱中引體向上及格8次,良好10次,優秀12次。

成年男性能做幾個引體向上算是身體合格?

平時考核中的引體向上是做個數。在健身房的引體向上是做質量。對背部刺激越大越好。所以說速度也不易做的很快。控制上拉,頂峰,下放的速度。雙手握距要寬於肩。握距越窄手臂發力越多。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用窄握來練習二頭肌的原因。腹部收緊。讓身體與地面成15到30度左右的夾角。而非直上直下拉起。引體向上體重基數越小的人越容易拉上去。體重越大則越難拉起。

一般情況下二十歲的成年男子,最少也要做十個以上才算可以。不然就是肌肉力量太差了。我在上學的時候做引體向上一次可以做三十個。在我們班裡面也算是水平一般。

所以做不了十個以上的,基本快廢了。多抽時間鍛鍊一下吧。要不然身體力量就和女人沒什麼區別了。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