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来源:【西门君不吐槽】(id:ximenjun45)

聊起“谈判”,你会想到什么?

我猜,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剑拔弩张”、“锱铢必较”、“讨价还价”等成语。

这些统统都没错,但事实上,谈判并不总是“零和游戏”,它完全可以成为互利互惠的“正和游戏”。

想要顺利完成一场“双赢”的谈判,这四个关键阶段必不可少:规划,试探和较劲,以及决策。

先来聊聊“规划”。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你连谈判前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做好,那你注定就是被“割韭菜”的命。

一个良好的规划,离不开这三个步骤:设定目标、制定战略以及确定自己的底线。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设定目标不用多解释——孩子的抚养权归谁?你要对方出让多少股份?项目失败的损失谁来承担?

没有目标的谈判,完全是一场闹剧。

目标有了,采取什么战略也很重要——强硬的?保守的?对方的背景调查了吗?

一个好的战略不一定能助你成功,但一个差的战略绝对会导致崩盘。

第三件事,就是要确定自己的底线。比如,作为乙方,你希望对方可以支持至少100万的资金,但这毕竟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对方很有可能只愿意投入50万。那么这个数字是否逾越了你的底线?这些都是你实现要有心理准备的。

没有底线的谈判,最终只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规划结束,我们要正式面对面开始谈判了,也就是“试探和较劲”的阶段。一般来说,这两者都是紧密相连的。

试探的意义是什么?之前说了,你要清楚自己的底线才不会任人鱼肉。反过来,你要尽量探到对方的底线,因为这意味着你的利益空间有多大。

具体怎么试探呢?这个就要向妈妈辈学习学习了,管他三七二十一,上来就给你砍对价。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你可能会说,这么夸张的砍价,万一吓到对方怎么办呢?

这就涉及到“较劲”环节了。我一直把谈判理解为扳手腕——你不能虚,虚了就是被欺负的命。但你也不能太狠,不然对方直接被你吓跑了。

最好的方法,就是先用大力震慑对方,待对方缓过神后,退一点劲。这时候,有些善良的谈判对象还会因此感谢你呢。

当然,很多时候(或者说大部分时候),那个直接砍半价的人是对方而不是你。

这时候切不可露怯,而是应该故作镇定地调侃说:“哈哈,X总是在开玩笑吧,没想到您还有这么幽默的一面。”

你发现了,“较劲”是谈判最容易引起矛盾环节,一言不合就会撕上。如果这时候谈判陷入僵局,应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拿出自己的替代方案。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还是以上面那个项目的预算争端举例。对方坚持只能投60万,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你的底线了。这时候在数字上争执意义不大,你完全可以换一个思路说,“这样行不行?这个金额想要完成一个项目确实有点困难,不如我们各退一步,您还是出60万,但给我们的项目时间再多延长半个月呗。”

有必要的话,你也可以主动去询问对方的替代方案。多数时候,对方是不会轻易透露的,但如果他说了,你就可以大致了解这个方案和你们争执的目标差距到底有多大。

注意,这时切忌做出任何负面评价。你要首先承认这个方案有一定的建设性,不然只会徒增紧张的气氛。

以上我们已经介绍了谈判的主要过程。当双方的利益点已经互相了解,方案也初步得到了协商,就到了谈判的收尾环节,决策阶段。

如果你们谈判的结果得到了双方充分的认可,那么恭喜你们,签订合同吧。但如果不是,这时候起草一个临时合同就非常有必要了。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临时合同的核心,你只要记住四个字就好了——“求同存异”。

达成一致的,先落实在合同上,尚存争端的,暂且搁置即可。

可能有人这时候会问,既然很多事都没谈成,签什么临时合同呢?搞的双方可能都不满意。

也许确实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但我依然坚持我的观点,谈判是一个“正和游戏”——双方不欢而散的结局,不仅直接损害了双方的利益,甚至还会为日后的合作埋下不愉快的伏笔。

至此,如何完成一场“双赢”的谈判,西门君就介绍差不多了,照例再撒下鸡汤。

无论是什么样的谈判,我都希望你把它当成是一场跨文化的沟通,假定自己是在和跟完全陌生国度的人交流。用理解、包容、同理心和互相尊重搭建沟通的桥梁,保持乐观、坦率以及开放的态度,跨越彼此的文化鸿沟,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如何避免在谈判里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祝你谈判顺利!

作者简介:西门君,前《跑男》一二季现场导演,目前就读浙大传播学在职研究生。关注我,学习最接地气的传播学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