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進入2020年,壞消息不止新冠肺炎疫情。


前不久,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藉助1993-2018年的衛星圖像,測量了喜馬拉雅地區海拔4150米-6000米範圍內的亞次生植被覆蓋率,結果發現珠峰周圍5000-5500米高度的植被增加趨勢非常顯著,甚至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海拔6159米附近本應寸草不生的冰川積雪帶也長出了植物。



如今,鴨嘴巖的遺址只剩下了光禿禿的一堆石頭,失去了“鴨頭”的鴨嘴巖,與其他普通岩石並沒有什麼區別。這一大自然用了不知多少年時間形成的奇觀,就這麼永遠地消失了,而那一群罪魁禍首,卻僅僅被判罰款400美元!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受損的鴨嘴巖

三、巴西瓜伊拉瀑布:

瓜伊拉瀑布在巴西與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其高度達到了114米。說起這條瀑布形成的原因,是巴拉那河穿過馬拉卡朱/姆巴拉庫姆山脈後,進入越來越窄的峽谷牆,最後遇到一個只有 61至381米寬的漏斗,水流翻過懸崖就形成了歎為觀止的瓜伊拉瀑布。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年的場景。海水遇到懸崖陡降114米,震耳欲聾的噪音在32公里以外就能聽到。據估計,瓜伊拉瀑布的流量是美加邊境尼亞加拉瀑布的兩倍。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但是從1975年開始,巴西和巴拉圭政府開始在這裡修建水壩用於水力發電,瀑布的岩石面也在大壩建設過程中被破壞。這座伊泰普大壩是當今世界裝機容量第二大、發電量第二大的水電站,僅次於我國三峽水電站。因此,大壩本身作為工業文明的奇蹟,同樣吸引了許多遊客前往參觀。只是當年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瓜伊拉瀑布,再也不會重現於地球之上了。

四、北海道哲學之樹:

蒼茫天地間,一顆歪著頭思考的樹獨自矗立,無論是畫面還是意境,都透露出十足的哲學韻味。自然吸引了許多文青前去打卡。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然而,這棵樹其實生長在一個私人農場裡,那些拍出樹高天地闊美感的照片,都是以踐踏農田為前提完成的。雖然農場曾貼出四國語言標識向遊客提出警示,但作用並不大。面對日益增長的遊客,農場主人做出了一個殘忍卻理所應當的決定——將樹砍倒。


據知情人士透露,哲學之樹的倒下有兩個原因:一是因樹木的壽命已到,為防止樹木意外倒伏造成人員受傷,農場主不得不將哲學之樹放倒;此外,遊人不文明現象的屢禁不絕,也是導致哲學之樹被砍的重要原因。但不管怎樣,哲學之樹的倒掉,最傷心的人莫過於68歲的農場主人,陪伴他這麼長時間的樹就此離開,也算是生離死別了。


五、西澳粉湖

每一個在澳洲的華人或者想去澳洲旅遊的人,應該都聽說過那個炸裂少女心的粉玫瑰色湖——西澳粉色湖 Pink Lake。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中國遊客,專門為了這片少女心爆炸的湖泊來到澳洲,大家還給它取了個美極了的名字:上帝遺落的粉色玫瑰。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粉色湖之所以呈現出粉色,是因為湖水中含鹽量極高,人們在其中發現了10種喜鹽細菌和幾種杜氏藻,它們都呈粉紅或紅色。在這裡拍出的照片,不用P圖修圖,隨手一拍都是大片,簡直是大自然賜給少女心重度患者最好的療養聖地了!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然而,這片美得無法無天,夢幻得不像話的粉色湖泊,居然一夜之間消失了!當然,不是湖水蒸發掉了,而是整個湖變成了灰藍色,少女湖再也不少女了!原來,近幾年澳洲人開始在湖邊開採鹽礦,導致湖水含鹽量一直不斷下降。同時,為了方便鹽的運輸,人們在附近修建的許多公路和鐵路又阻斷了外界鹽分的流入。本身的鹽分被不斷開採,外界鹽分無法補給,粉紅湖終於變成了普普通通的灰藍色。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澳洲的環境保護官員表示已採取措施進行補救,可小編深深懷疑這亡羊補牢還有沒有用。不過,澳洲的粉色湖並非獨一份,諸如塞內加爾、西班牙和加拿大,都有粉色湖分佈,希望大家抓住機會,別再錯失美景了。

六、摩訶池:

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國內。從隋朝到清朝,摩訶池一直是成都地區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唐宋兩代一度成為文人雅士觀光遊覽的“聖地”,不在這兒寫幾首詩,那簡直沒法兒混圈了。


比如武則天的曾侄孫武元衡是這麼寫的:摩訶池上春光早,愛水看花日日來。穠李雪開歌扇掩,綠楊風動舞腰回。蕪臺事往空留恨,金谷時危悟惜才。晝短欲將清夜繼,西園自有月裴回。

比如知名愛國主義詩人陸游是這麼寫的:摩訶古池苑,一過一銷魂。春水生新漲,煙蕪沒舊痕。年光走車轂,人事轉萍根。猶有宮梁燕,衛銜泥入水門。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可惜,古人的環保意識沒有今天這麼強,也不知道後輩們能指望自然風景搞創收,更沒聽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醒世名言。到了明代,蜀王朱椿將大半個摩訶池填平在此地興建蜀王府。1914年,摩訶池最後的殘存水面被填平作為演武場,這一輝煌千年的景點最終消失了。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七、南京燕雀湖:

燕雀湖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門外北側,歷史上頗負盛名,古時面積極大,周長約三十里。古時的燕雀湖,湖邊蘆葦叢生,各種水鳥常棲息於此,湖水與鐘山相映襯,一派生機勃勃的雄姿秀景。


明朝初年,朱元璋建都南京後,在營建新宮殿時聽了劉伯溫的話,拋棄了六朝和南唐的習慣,執意要把宮殿建在城東,於是填平了燕雀湖大部分區域,修建了後來的南京故宮。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曾經的燕雀湖唯一殘留的水面,現在被稱為前湖

如果燕雀湖還在的話,那它就會是南京主城區僅次於玄武湖的第二大湖。雖然燕雀湖已經消失,但不幸中的萬幸是,紫金山腳下如今還殘留了非常小的一塊湖面,南京城牆將其與市區阻斷。這塊殘留的湖面面積非常小,就只有兩個體育場大,也失去了當年的名氣,但相較於摩訶池灰飛煙滅的命運,它又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八、山西省寧武縣冰川湖泊群:

寧武縣冰川湖泊群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有300萬年曆史。此地古稱祈蓮池、祈蓮泊,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成為皇家遊覽觀光勝地。《山海經》、《水經注》裡,都曾記載過此地風景。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寧武縣冰川湖泊群,高山環繞,樹木掩映,湖水清澈。千百年來,她“陽旱不涸,陰霖不溢,澄清如鏡”。最為神奇的是,此地海拔千米以上,然而湖底及周圍並沒有找到水源的輸入地,湖水從哪裡來,成為了一個萬古之謎。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更殘忍的是,這個萬古之謎可能永遠沒有解開答案的機會了。目前,寧武縣冰川湖泊群受人類工業、農業活動影響,水位持續下降,許多小湖已經乾涸,部分地帶已經成為耕地。而較大的一些湖泊,也只是掙扎求生。現湖群中面積最大、存水最多的馬營海,面積僅剩0.35平方公里。

珠穆朗瑪峰長草了?自駕一週川藏路,發現去了內蒙古

從珠峰長草,到馬營海萎縮消失,世界各地瀕臨消亡邊緣的美景,遠不止小編提到的這些。每一位個體在氣候變化的大挑戰下,所能做的其實不多,但養成一些對生態友好的生活習慣,總不是一件特別難辦的事。

還有,就是趁著一些美景尚未徹底消失的時候,抽出時間去一次。這一是為欣賞,二是為守護。正如一句國外諺語所言,真正的死亡,是被人徹底遺忘。只要有人還記得,那些美景就仍然以某種形式存在於世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