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元代通行紙鈔,早期錢幣除蒙文“大元及至大通寶外,鑄額均少。有些年號僅有廟宇錢傳世,這種廟宇小錢不作貨幣行用,舊稱供養錢。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錢幣有天啟、天定、天佑、龍鳳等,不僅書體極佳,鑄造亦精,是收藏家追逐的品種。

明朝使用銅錢、白銀和紙幣。明初錢幣與紙幣並行。明中葉曾一度停止鑄錢,專用紙幣。後因紙幣貶值,不得已復鑄銅錢。不久,鑄錢又趨泛溢,只能以白銀交易。白銀則始終是明代重要的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元明錢幣最不如宋錢品種多,但也是珍品林立。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元初時,由於軍事掠和租稅榨取以及強制流通紙幣,國家集中了大量的金銀財物。但是元世祖忽必烈以後的皇帝都是“敗家子”,他們驕奢淫逸,揮金如土,國家財力日漸不足,元英宗以後的天子們更是變本加厲,含財好色,揮霍無度,後來皇帝們甚至以賣官職來維持他們荒淫無道的生活。

皇帝帶頭幹,底下的臣子們就更加肆無忌憚,愈發猖狂了。當時的官場如市場,明碼標價,公開買賣,伸手要錢,名目繁多,見面要“拜見錢”,過生日要“生日錢”,逢年過節要“追節錢”,補得好職位叫“好需窟”,連沒事白要也有“撒花錢”等等。

官場上的人斂財有花樣,寺院裡的僧侶們也有手段,他們們巧用“供養錢”來掠奪財物。供養錢”也稱“寺廟錢”、“供佛錢”,是寺廟裡專門用來放在佛像前供奉的錢幣,不是流通貨幣。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但是,元朝的供養錢有另別於其他朝代。由於元朝的喇嘛僧位為職官,且貪得無厭,經常以供養錢的名義勒索香客,於是供養錢就成了不是貨幣的貨幣了。

《元史・釋老傳》中載道:“元興,崇尚釋氏。而帝師之盛,尤不可與古昔同語。”

忽必烈尊喇嘛八思巴為國師,此後也有十餘人成為帝師。傳說當時有個叫龔柯的僧人率眾僧與王妃爭道,竟猖狂到從車上把王妃拉下來痛打一頓,並有犯上之語,然而皇帝知道後也不做理論。由此可見元朝僧侶的地位之高、權勢之大。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元朝的寺院不光香火旺盛,而且鑄錢的爐火熊熊燃燒,熱同非凡,每個寺廟都有自己的鑄錢爐,和尚們殿前頂禮膜拜,殿後燃火鑄錢,好不忙碌,寺院裡的自鑄錢當然比不上國家正規錢監出的錢,所以元朝傳世的供養錢大都鑄作粗糙文字草率,且比一般銅錢小。但傳世不多,皆較少見。

元朝雖以行鈔為主,但也鑄錢,史書多有失載。在早期蒙古國時期的“大朝通寶”,有銅、銀兩種。到元世祖忽必烈時,在中統年間(南宋景定元年至五年,1260-1264)鑄行了“中統元寶”,錢文為漢文篆書,楷書兩體,是小平錢。但此錢不符合對錢的要求,因為篆書為旋讀,楷書為順(直)讀。篆楷皆背無文,但楷書有背四星的,極罕見。

至元二十二年(1285)鑄有“至元通寶”。傳世有兩種,一種為漢文楷書小平錢,另一種為八思巴文,俗稱蒙文,大小似折二錢。

元成宗在元貞年間(1295-1297)鑄有“元貞道寶”小平錢“元貞元寶”折二錢,皆為漢文楷書,又有八思巴文“元貞通寶”,似折二錢。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大德年間(1297ー1307)鑄行“大德通寶”,有漢文構書錢、八思巴文錢兩種,漢文楷書錢有小平、折二、折三等,八思巴文錢只有大錢,大小在折二、折三之間。

元武宗在至大三年(1310)曾鑄有兩種錢,一種為“至大通寶”漢文楷書小平錢,另一種為“大元通寶”,為八思巴文當十大錢。當時山東、河東、遼陽等地都設有泉貨監鑄錢,所以至大通寶錢傳世較多。

此外,另有兩種大元通寶錢,一種為小平錢,背無文,一種為大錢,正面“大、通、寶”三個字為瘦金體,是仿北宋徽宗大觀錢的字體所鑄,但“元”字極拙劣,這種寫法為元人所至大以後、各朝年號也都有鑄錢,元仁宗鑄有“皇慶元寶”漢文楷書小平錢,還有“延右元家”、“延祐通寶”、“延右貞寶”。

元英宗鑄有“至治元寶至治通寶”等錢,又有一大錢面文由三個少數民族文字組成,分別為八思巴文、察合臺文、西夏文,四個字由三種文字組成的“至治通寶”極少見。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元泰定帝鑄有“泰定元寶”,“泰定通寶”以及“泰定元年”等錢;致和元年鑄有“致和元寶”。元文宗鑄“天曆元寶”,元明宗鑄“至順元寶”、“至順通寶”,又鑄有“至順壬申錢”背有“太已”等字。

元順帝則鑄有元統小錢,至元通寶”、“至元元寶”。至元七年特有“至元七年錢”。以上錢幣背文中有“太已”“護聖”字樣及錢文年號為年數的是供養錢。

此外,為了恢復紙幣的信用,元順帝鑄行了“權鈔錢”,以錢權鈔,面文為“至正之寶錢文為楷書,順讀,錢背穿上有“吉”字(系江西吉安道監製),背穿右“權錢”二字作當銀鈔,穿左記幣值,有伍分、壹錢、壹錢伍分、式錢伍分、伍錢共五種,直徑依次為42、50、6070、80毫米。

權鈔錢面值均比紙幣小,如伍錢僅值銀半兩。至正十年時鑄行“至正通寶”,有小平、折三折五及當十共五種,面文皆為楷書錢文順讀,其背文有四和:一為背穿上八思巴文地支”,小平、折二、折三背文有“寅”字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二為背上穿下八思巴文“三”字和穿下漢字楷書“三”字;三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字和穿下漢字書“三”字;四為背穿上八思巴文“戌,亥”穿下漢字楷書“十”字上有星紋。

以上元朝各錢除“至正通寶”部分銅錢和至大通寶”錢較多外,餘皆見。元朝鑄錢無論數量、形制還是製作工藝上者都不及兩宋,數量較少,形制也不統一,大小、折當、寶文、錢文結構不定,比較隨便,除至正之寶權鈔錢、至正通寶中有幾種背文記值外,其餘錢背文無記值。

在製作工藝上除順帝至元錢銅錢製作較精良,錢文較精美外,其他各錢製作一般,這大是以行鈔為主、銅錢次之所造成的。元末農民起義軍的錢幣如天啟、天定、天佑、龍鳳等,不僅書體極佳,鑄造亦精。大義通寶的鑄工不及以上四種,故有“精天定,溢大義”之稱。大義通寶偶爾也有精美者,但為數極少。

元朝銅錢的鑄造數量和種類都少於其他朝代,因此元錢的珍罕品種較多,市場價格普遍不菲。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明代錢文為避朱元璋的“元”字諱,一律稱通寶,且直讀(即通寶二字在右、左方),沿至清代,錢文仍以直讀通寶為主。直至成豐發行大錢時才恢復元寶、重寶之稱。

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時鑄過“洪武通寶”但其實朱元璋鑄行的第一種錢是他在元末稱雄時鑄造的“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是朱元璋在稱吳國公時所鑄。當時朱元璋一路取金陵,得皖南等地,並據有江西浙江等地,東南局勢漸穩,遂於金陵設寶源局,鑄大中通寶。

大中通寶為省局錢,朱元璋平陳友諒後,在江西及各省設專門鑄錢的寶泉局。所鑄錢背面有各省局的名稱。每局所鑄錢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共五等。折二以上的銅錢除局名外,尚鑄有記數,如折二為“二”,折三等。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明朝建立以後,仍鑄行大中通寶錢,背文加鑄“北平”、“福建”等地名,但已不能算元末起義軍錢幣了。金陵所鑄大中錢皆光背無文,僅當十錢背穿上置“十”字,錢文楷書順讀,書法端正,製作較精良。

明代錢幣,早期與後期的文字、形制都不相同。早期狹輪,文字挺秀;後期外輪變寬,錢文以宋體為主。

大中通寶為明太祖即位前於元代至正二年(1361)鑄。背面有“錢數”及“兩數”,每四百文為ー貫,四十文為一兩,四文為一錢,這種“稱兩制”仿自元錢。

明太祖朱元璋登位後,於洪武元年(1368)起鑄洪武通寶。洪武八年,頒佈“洪武通寶錢制”,分為五等:即當十、當五、當三、噹噹一小平錢。當一重一錢,當十重一兩。並規定百分之百用銅,生銅一斤鑄小平錢一百六十枚(十六兩為一斤),實際上大打折扣。背署錢重,並有記值、記地等內容。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永樂通寶為明成祖永樂元年(1403)鑄。洪武二十三年後,推行寶鈔,很少鑄錢。永樂通寶只有小平錢。

宣德通寶只有小平錢,為明宣宗宣德八年(1433)鑄。

弘治通寶只有小平錢,為孝宗弘治十六年(1503)鑄。弘治以上的成化、景泰、天順、正統各朝均未鑄錢。

嘉靖通寶是世宗於嘉靖六年(1527)鑄行的加重錢幣,每枚重一錢三分(標準錢每枚重一錢),成色百分之九十銅。此錢名目繁多,有所謂金背、火漆、旋邊等等,這是因鑄造加工工藝的不同產生的外觀差異。

嘉靖通寶有折二、折三、折五、當十大錢,於嘉靖十三年仿洪武錢制鑄造。史載嘉靖三十二年曾補鑄洪武到正德九個年號的錢,但實際上也未見流傳。正德通寶也稱為正德錢,為私鑄錢。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隆慶通寶為穆宗隆慶四年(1570)所鑄,每枚重一錢三分。萬曆通寶為神宗萬曆四年(1576)鑄,也有金背、火漆和旋邊之分。前兩種是南京、北京所鑄,後一種為各省局所鑄。萬曆年間,紙幣不行,鑄錢又漸多起來。錢背上又開始鑄上文字。

熹宗的父親光宗在位只有幾個月,熹宗即位後,於天啟年間補鑄光宗的年號錢一一泰昌通寶。明末鑄錢漸多且複雜,天啟通寶小錢有數十種。其中有錢背記鑄錢局名的,有記地名的,有記重量的。另有當十錢,錢背也有上述幾種文字。天啟通寶是熹宗天啟年間(1621-1627)鑄。明幣較多的有洪武通寶和天啟通寶,明以後的錢幣由於存世量多,價格不高,但珍品又另當別論。其中大中通寶、洪武通寶很多在數百元到數千元之間

紙幣在明朝成為流行的貨幣,這是明朝錢幣對中國錢幣史的一大獻。金屬幣重,不便攜帶,隨著明朝商業的發達,金屬幣越來越不適應商業發展的需要,加上銅料缺乏,在洪武八年,明政府發行大明寶鈔,後來紙鈔大量印製,氾濫成災,大大貶值,只有銀錠、銀錢堅挺。收藏朝錢幣,要把握各主要錢幣的時代風格,謹防贗品。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明初的大中、洪武錢為早期風格的代表,當時各局均有鑄造,分十等五式,版則較多,如如“通”字就有單、雙點之分,背有記值、記地及光背等數種,各地所鑄的錢文自成系統,書體各不相同,存世多寡懸殊偽造者有取常見的浙、豫版改成稀少的京、濟、鄂版,以致面背文字不符,暴露了弱點,如偽錢大中通寶背十掛的面文就完全是浙版的字體

又如偽錢天順通寶是取明末的大順通寶改鑄而成,天順在弘治之前,屬明代的中期,不應出現明末的錢風,明代實際上沒有鑄過天順通寶。

古幣收藏史話——推行“不穩健”貨幣政策的“元,明”二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