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網絡賭博充值點“潛伏”電商平臺?

新華社北京7月17日電 題:註冊“空殼店鋪”、頻繁虛假交易、賣收錢碼牟利——有多少網絡賭博充值點“潛伏”電商平臺?

新華社記者 顏之宏 餘俊傑

近日,公安部研究部署防範打擊整治跨境網絡賭博活動相關工作。記者調查發現,有賭博網站充值點藏身知名電商平臺。不法分子通過在平臺上註冊“空殼店鋪”套取網絡收款碼,再以虛假交易、分包墊資等為手段,為賭客充值,向賭博網站輸送資金。

網絡賭博充值點藏身知名電商平臺

近期,有消費者發現,付款之後被取消訂單或商家不發貨等反常情況在某知名電商平臺多次發生。這些商鋪往往與其他商鋪不同,商品種類很少,不同商品卻價格一致。記者在該平臺發現一家自稱銷售數碼產品的店鋪內,僅有鼠標、耳機、手錶等五款商品在售,且所有商品價格都為98元,狀態則都是“預售無貨”。更反常的是,該店鋪中不斷彈出完成交易的提示。

湖南王先生透露,這就是賭博網站藏在平臺中的充值點。商品和交易都是幌子。不斷交易成功的則都是充值的賭客。王先生曾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在一家賭博網站上充值。他發現,軟件提示的收款方卻是某知名電商平臺。

記者嘗試對一款賭博APP進行充值,通過某第三方平臺完成充值後,交易記錄賬單中顯示該筆資金收款方正是王先生所說的電商平臺。

記者向電商平臺反映了該情況,之後得到回覆稱:平臺對相關店鋪進行了關停處理。據悉,此種情況在一些電商平臺並非孤例。

賭博網站為何會盯上電商平臺?互聯網金融安全專家告訴記者,2017年之後,我國對資金流動安全性監管力度加大,賭博網站在第三方支付渠道的資金流動路徑被基本堵死。電商平臺上店鋪眾多,交易頻繁,一些平臺內部對“空殼店鋪”註冊和運營的監管能力有限,因而成為一些賭博網站充值點的藏身之處。

“靠賣收款碼就能躺著賺大錢”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賭資通過店鋪收錢碼進入電商平臺賬戶,之後再經提出後流入賭博網站經營者手中。但賭資充值需立即到賬,電商平臺與商家的資金結算卻存在時間差。要填平時間差,就需要有人充當提供“墊資”的資金中介。

一位廣東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大墊資中介為賭博網站提供即時到賬的資金,再通過賭客的充值回收資金。其利益則來自墊資抽成,金額可達墊資額百分之三左右。在電商平臺註冊“空殼店鋪”的則是為數眾多的“下線”。

“‘下線’只需要去電商平臺上開個店鋪,弄個收錢碼發給大中介,基本上就可以躺著賺錢了。”該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下線賺錢的關鍵就是借一些平臺註冊商戶審查漏洞,搞到店鋪資格,獲取收錢碼,並以虛假交易的形式“洗白”充值賭資。成功後他們能從中分取金額不菲的抽成。

入駐商戶資質審核是否存在漏洞?某電商平臺公關負責人稱,平臺會通過公安部門和企業信息查詢系統的數據來核驗主體身份的真實性,同時還會對行政許可類證照進行審核。

但據記者掌握的數據,僅今年年初至5月底,該平臺向有關部門報送包括賭博洗錢在內的違法線索18958個,涉及店鋪地址達1719個。

公安部:加強部門和行業監管,依法關閉賭博網站

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吳沈括認為,打擊網絡賭博資金“借道”電商平臺,需從技術、法律、行業等多方面綜合施策。

互聯網金融安全專家吳寅鶴認為,當前電商平臺技術識別異常交易的廣度和精度直接與識別經驗相關。成立時間較短的平臺,識別精度就不高。

吳沈括則告訴記者,一方面,一些平臺商戶准入門檻設置過低,只需提供一張身份證就能成為商戶。另一方面,一些不法分子從網絡獲取或者購買身份證、營業執照等證件信息,以此規避審查。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互聯網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高豔東認為,作為平臺方,應承擔監管合作商戶、落實實名制等責任,電商平臺也有義務對包括洗錢在內的非法交易行為建立長期有效監督機制。他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可結合舉報線索,定期對相關電商平臺做好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倒逼相關企業加強行業自律。

公安部負責人稱,要加強部門和行業監管,堅決查處為網絡賭博活動提供服務的網絡運營商和通訊服務商,依法關閉賭博網站,切實加大對非法資金支付結算活動的整治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