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未遇女英雄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是杜牧在《泊情怀》的后两句诗词,写的是国家衰败危难的时候歌姬们仍然不知什么叫亡国之恨仍在纵情享乐。表达了作者对歌妓们的鄙视和对国家的担忧。

诗词是写的非常美丽,杜牧的观点罗宾汉可不敢苟同。杜牧写“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时候只是还未遇到后世的这位巾帼英雄,如果遇到了怕是不会写出这样的诗句。

从卑贱出身到抗金女英雄的梁红玉

宋高宗赵构曾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

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夫人梁红玉的虽然身世悲惨,但她却没有向命运低头。

据记载梁红玉的父兄因为在围剿方腊的战斗中延误战机,

战败定罪被杀。梁家的女眷也受到牵连,年纪轻轻的梁红玉也被发配到京口营妓,就是宋代政府管理的官妓。

家人被杀自己也无辜受到连累到风尘,命运給梁红玉孤苦的弱女一下致命的重击。

虽然沦为官妓梁红玉却没有丧失自己的骨气,对平常的少年子弟白眼相看一点都没有献媚讨好。

加上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在青楼中显得特别和另类。

但也正因为这样的另类的不落俗媚的神气在一次军队庆功的酒席上,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

宋代的《鹤林玉露》记载:“韩蕲王之夫人,京口娼也。尝五更入府,伺候贺朔。忽於庙柱下见一虎卧,鼻息齁齁然,惊骇亟走出,不敢言。已而人至者众,复往视之,乃一卒也。因蹴之起,问其姓名,为韩世忠。

心异之,密告其母,谓此卒定非凡人。及邀至其家,具酒食,卜夜尽欢,深相结纳,资以金帛,约为夫妇。蕲王后立殊功,为中兴名将,遂封两国夫人。”

梁红玉被韩世忠的英雄气概打动,韩将军也被梁红玉的飒爽英姿吸引于是英雄美人成眷属。一段美好的姻缘也成就了梁红玉传奇。


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未遇女英雄


战鼓擂激士气

当时是在南北宋的交替时期,战火连连。两人成婚后梁红玉跟随丈夫四川征战抗拒金兵,并发挥军事才能神勇作战帮助丈夫打败敌人。

建炎三年冬,金太宗完颜晟以完颜宗弼为统帅率10万大军攻打南宋。遭到南宋军民的奋力抵抗于是金兵得不到便宜,害怕后方不稳于是大肆掳掠后准备北返原路撤退。

韩世忠得到消息后带领8000水兵在镇江截击金兵,虽然宋军兵力上远远落后于金兵。

但南宋兵将拼死战斗,梁红玉更近是冒着战场上的箭雨亲自擂战鼓激励官兵士气。硬生生的连续打退了金军的十几次攻击,金军始终不能渡江,金兵死伤无数宗弼也只能仓惶出逃。梁红玉一战成名,战后朝廷更封她为“杨国夫人“


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未遇女英雄


同劳役共甘苦,士卒爱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五年(1136年),韩世忠被任命为武宁安化军区司令(武宁安化军节度使),驻扎楚州(今江苏淮安区)。

梁红玉跟随韩世忠率领将士以淮水为界,守护宋土。为了加固防御力量两人决定在旧城之外再建设新城池,以抗击金兵。

但经过年年的战事,楚州当时已经是满地焦土,不要说建城池百姓和士兵连住的房子和吃的东西都没有。

梁红玉再次发挥她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的精神,亲自用芦苇“织蒲为屋”。不断地选择不同可以充饥的野菜,最后在文通塔的勺湖岸畔发现蒲茎是可以安全吃用的。便发动军民采蒲茎充饥。淮人食用“蒲儿菜”,相传即从梁红玉始。蒲儿菜因此称作“抗金菜”。

韩世忠和梁红玉与士卒同劳役,共甘苦。士兵百姓都很听他们夫妻的命令。军命同心苦心经营一段时间后楚州恢复了生机,又成为一方重镇。韩世忠驻守楚州十多年,“兵仅三万,而金人不敢犯”。

《淮阴市志》记载:梁红玉和韩世忠镇守楚州十余年,后来因岳飞蒙受莫须有之冤,遂辞去军职归隐苏州。并且说梁红玉卒于1153年,比韩世忠还晚两年。

韩世忠、梁红玉去世后,宋孝宗令竖碑建祠以纪念他们。宋朝以来梁红玉家乡父老都非常为这位巾帼英雄而自豪,在她出生地建祠塑像以纪念她。


商女不知亡国恨?只因未遇女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