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亿年前太阳系曾有三颗地球,为何如今仅剩一颗?

夏寒枫


地球只有一颗,而类地行星却又很多,事实上生命的诞生是极为苛刻的,因为不是每一颗星球都有合适的环境,而科学家们把这样的环境称之为宜居带。

那么就我们这个太阳系来说,位于宜居带中的星球有三颗,分别为金星,地球以及火星,这三颗星球都是类地行星。

那么为什么同样处于宜居带当中,金星和火星没有诞生出生命呢?答案是不好说,但肯定和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金星和火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几乎没有磁场。

而在没有磁场的干扰下,太阳风会吹走大气层中的氢,以及带走地表存在的液态水,所以时间一长金星和火星就变得非常干燥,生命也就无法诞生和存活。

不过有一些研究认为,在人类不曾了解到的过去,金星和火星可能存在过生命,例如在几十亿年之前,金星的环境并非像今天这样高温和炎热。

那个时候的金星表面可能存在过液态的水,所以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在金星早期的时候,可能诞生过一些不为人知的生命。

那么火星同样也是如此,而且相比较金星而言,火星曾经有过生命的概率更大, 因为科学家在探测火星的时候,已经发现了一些远古海洋存在的痕迹。

所以人类从很早很早之前,就开始积极的探索火星,一个是寻找生命存在的痕迹,另外一个则是为星际移民作考虑,如果未来科技发达的话,火星或许真的就能被改造成另外一个地球......


种植恒星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所以它显得很特殊。

然而网上有些人说,在10亿年前,太阳系并非只有一个地球,而是有三个。

怎么回事呢?

原来国外有科学家曾表示,10亿年前,不止地球环境宜人,还有地球的左右邻居金星和火星。它们的环境和地球相似,也有江河湖海,有绿色植被。但金星因为它的大气层太浓厚,有强大的温室效应,水被蒸发殆尽。而火星的磁场被太阳风破坏,它的大气层也消失于太空,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只有地球的大气层不是很浓厚,磁场也足够强大,才依然坚强的保持原来的模样,依然郁郁葱葱,依然充满生命力。


真是这样吗?

金星

在1950年,开始用射电望远镜对金星表面的观测,1961年后,苏联和美国先后发射了30多个金星探测器。发现了它的质量、密度、大小、表面跟地球十分相似,被称为地球的“姊妹星球”。但它的环境跟地球有特别大的差异,比如表面温度达到470℃,大气压强最低是地球的90倍,地质结构活跃,橙黄色的上空雷电和硫酸雨频繁。

科学家经过NASA在1989年发射的“麦哲伦”探测器发回的数据推测,金星40亿年前曾有过汪洋大海,但绝不会有生命。或许它表面的海洋很快就蒸发了,因此无法演化出生命。

火星

自从美国探索火星50多年来,就一直捷报频传,不时发回火星上存在水的证据。在2018年底还发现一个液态水湖,这是不是离发现火星生命不远了呢?但美国至今仍然没有公布确切的答案。


弄潮科学


太阳系始终只有一颗地球。

不知道提出这个问题的人,他真以为十亿年前曾有过三颗地球呢,还是指十亿年前太阳系失去了另两颗情况与地球相似的行星?

一般认为,在太阳系的“宜居带”上存在有两颗行星:地球和火星;而比地球更靠近太阳的金星大小与地球相仿,并且它也存在厚厚的大气层,理应有生命存在的可能。于是有人觉得,在许多许多年前,火星和金星都曾孕育过生命,就像孕育了亿万生命的地球一样。

我们先来分析金星。

金星的半径有6052公里,比地球稍小一点;它在距离太阳0.7个天文单位的轨道上绕着太阳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是225个地球日,也就是说它比地球转得要快一些;但金星的自转却很奇怪,它的自转方向是反的,如果你在金星上看日出,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并且金星自转一周需要243个地球日,是典型的一天比一年还长。

(金星与地球)

从太空看金星,我们只能看到一片白色云团包裹着的星球,这是因为金星的大气中包含了96%的二氧化碳、3.5%的氮气,其它基本都是硫酸形成的云。由于浓密云层的覆盖,我们不仅从太空完全无法窥视金星表面,站在金星的陆地上也是很难看见太阳的。

(轨道探测器用红外相机拍摄金星大气层照片,右侧是金星的夜晚)

不过,人类很难有机会登陆金星。金星地表的大气压是地球的92倍,这相当于地球海面以下近1公里深处的压力。这还不是最可怕的,金星表面平均温度也高达462度,这甚至比水星表面的温度还要高。

由于失控的温室效应,在金星的表面你几乎找不到凉快的地方,无论是南极北极、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到处都是400度以上的高温,这样高温的环境连铅都能熔化,别说水了。

(金星表面古老撞击坑的雷达图片)

金星上曾经有过水。研究表明,数十亿年前金星的大气层比现在更像地球,而且金星表面可能曾有大量的液态水。金星水的消失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金星遭受大量小行星和陨石的撞击,二是全面的火山喷发带来更多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气温升高蒸发水气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中,被强烈的太阳辐射分解成氢和氧,然后被太阳风吹散,金星从此失去了水。

太阳辐射之所以能长驱直入到达金星表面,是因为金星的磁场极其微弱。

金星有一颗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铁质核心,这颗内核有可能还保持液体状态,但由于金星自转的速度太慢,它的内核无法像地球一样产生强大的磁场,也就没办法用强大的磁场保护金星的地表和它大气中的水分子。

(金星中间是铁质核心,核心与金星地表之间红色部分是地幔)

失去了水的金星,就失去了生命存在的基础。

火星也是因失去磁场而失去生命机会。

火星比地球和金星小,它的平均半径是3389千米,大约是地球的一半;它在距离太阳的大约1.5个天文单位绕太阳运行,一个火星年大约相当于地球的687天。火星上的一天跟地球差不多,大约是24小时40分钟。

(地球与火星)

与地球一样,火星也有一个铁镍质的内核,这个内核的半径约为1800千米。由于体积小,加上火星地幔的热对流和更剧烈的火山运动,火星内核的热量被迅速散发,大量铁元素被喷出地表形成红色的氧化铁粉尘,强烈的内部对流使火星的核心在30亿年前就渐渐冷却下来。

冷却的内核使火星的磁场变得极弱,加上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38%,强烈的太阳风和宇宙辐射剥离火星大气,使得火星地表的大气压力降到不足地球大气压的0.6%,火星表面大气密度差不多只相当于地球35公里高空。如此低的气压升华了火星表面的水,太阳风将气态的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再吹散了它们。

(卫星图像表明火星地表曾经存在过古老河流)

今天的火星,只有两极还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据估计在火星寒冷的地表之下也可能保存着大量的水冰,所以美国和欧洲的多个探测器一直没有放弃在火星上寻找生命遗迹的可能。不过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即使科学家们能找到什么,那也是30多亿年以前的生命遗迹了。

地球是唯一的,也是最幸运的。

我们不仅很幸运地处于距离太阳1.5亿公里的近圆轨道上,幸运地拥有合适的大气层,还幸运地拥有一核炙热的铁镍核心和它周围流动的钢铁海洋。这个不停旋转流淌的钢铁核心使得地球拥有一个强大的磁场,磁场保护了地球和地球上的万物不受太阳辐射的摧残。正是这些幸运的元素加在一起,生命才得以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几十亿年。

珍惜地球吧!它是我们的家园。

太阳系唯一的家园。


老粥科普


在很久以前,太阳系内除了地球,还有两颗星球内的环境可能有生命存在,它们就是金星和火星,这两个行星分别处在地球的左右两侧,据推测,在7-10亿年以前,这两颗行星已经出现了原始海洋和大气,并且其行星表面已经诞生了简单的生命体,那么这两颗行星到底是经历了什么才变的如今这样荒芜呢?

先来说说金星吧!金星之所以会变成炼狱,应该是与其地表的火山活动有关,在早期金星气候条件稳定,并且支持液态水的存在,但是伴随着大量的活火山剧烈运动,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碳扩散到了大气之中,结果是整个金星的大气层变得密不透风,生成了大量的热,从而生命无法生活。

火星身为地球的近邻,它离地球最近,只有5000多万公里,现在的火星地表,就像地球的沙漠一样,时常还会刮起剧烈的沙尘暴,其实在很久以前的火星是拥有很多水资源的,虽然没有发现生命,但是极有可能在其海洋中诞生生命的,但是现在这颗星球毫无生气,其大气稀薄,约为地球的1%并且基本上是没有氧气的,因为大气稀薄的原因,火星的地表温度也极低,最冷时可以达到零下120摄氏度,这种环境下是不可能有生物存活的。


我们的地球之所以能存活下来,是十分幸运的,但是在未来的50亿年后,我们的太阳就会因为能量耗尽而演变成一颗超红巨星,这时地球也会伴随着其它行星一起变成太阳系内的一颗尘埃。(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诸葛半仙儿


其实在冥王星的位置原来有颗大行星,暂且叫它魔星吧,后来它受太阳引力影响冲出轨道向太阳飞来,在它飞向太阳的时候,带偏了原来属于它的卫星冥王星,接近海王星,和天王星时也影响它们的轨道发生了偏移,在经过木星时,受木星引力影响,而与位于现在的小行星带上的原来的姑且叫玛雅星发生了碰撞,最后俩颗行星魔星和玛雅星,撞碎了,就形成了,现在的小行星带。而玛雅星上的科学家在毁灭前,乘飞船来到了地球,因为玛雅人逃出来的都是科学家,而没有工人和农民,最后在地球上都饿死了,地球上的母大猩猩,被玛雅人强暴后,生下了新的物种统治了地球。在魔星和玛雅星向撞时产生的碎片有个大的碎片飞向了地球,和地球发生了碰撞,地核受热分离甩出物质产生了月球,恐龙灭绝了,也让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了,这就是魔星漂流记产生了地球重生记,好了我只能编到这了。


风吹莎204


并没有证据表明10亿年前的太阳系曾经有三颗地球,但是在地球刚形成的时期,太阳系中却可能有百余颗地球这样的行星级星球,并非是如今的八大行星。

太阳系被认为形成于一片原始星云中,最中心也是物质最集中的地方形成了太阳,这个时候在太阳的外围也分布有很多个较小的星球,数量或在100个以上,它们也是由物质团聚汇而成,只是这些物质团较小,所以形成的这些星体也比较小。





在这些星体中,其中质量最大的就是原始木星了,不过那个时候的木星也远没有现在大,而且据认为也比现在更靠近太阳。天文学家们普遍认为木星不可能形成于距离太阳那么远的地方(和太阳的距离在7.4~8.16亿公里之间),它很可能比如今的地球轨道更靠近太阳,后来由于其他的星体撞击到木星上,或者受到其他天体引力的影响才开始远离太阳,跑到了如今的轨道。而且天文学家们认为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和木星类似,它们原先也比现在更靠近太阳,基本是相同的原因才远离了太阳。


木星形成的时候,地球还没有形成,木星等气态行星的远离也为地球等行星的出现腾出了空间,但也有可能地球形成于比如今轨道更远的位置上,是由于木星等大型天体引力的影响而被推向了内太阳系。

总之,太阳系刚形成的时候是相当混乱的,百余个行星级星球都在围绕太阳运行,那么这些行星级天体都哪里去了呢?

由于这些行星级天体轨道排列比较密集,它们相互之间也会有引力影响,轨道也经常发生错乱,因此这些行星级天体也会发生碰撞绕行等情况,有的行星会撞击到太阳上,有的行星会撞击到木星上,这两颗星球吸收的其他星体最多,所以它们两个的质量也最大。



也有的星体被木星和土星捕获成了卫星,也有的星体会和地球相撞,月球的形成就被普遍认为是一颗火星大小的星球(忒伊亚)撞击到地球上之后飞溅出去的物质形成的。


早期太阳系和如今的太阳系之所以大不相同,是因为经历了一个由混乱到有序的过程。在海王星轨道以内的范围中,凡是近日点和远日点相差比较大的星体最终都难以存在,因为沿椭圆形轨道旋转的星体很容易和其他星球的轨道重合,从而受到彼此引力的较大影响或者撞击到一起,于是这样的星体都消失了。太阳系中各大天体的运行也趋向于有序和平衡,到今天只剩下了轨道互不干扰的8大行星,也可以说太阳系中这些天体发生了太多的故事,而如今的局面也是来之不易啊!


在八大行星中,我们地球所处的位置可以说是最好的,这里是适宜生命形成的地方,地球的质量可以吸附大气层,地球的磁场可以保护大气层,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可以允许液态水存在,所以这里成了生命的摇篮。


科普大世界


这是哪里来的马路新闻,这完全背离了天体物理学,我们思考问题必须具备天体物理学这个基本原理,我们应该认识今天的天体物理现实,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每一个星球的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它们固有的轨道,每一颗星球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这个在宇宙运动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果,而不是任何力量能够改变的。

只要有一颗星球位置改变,其它的星球也都会改变,因为互相的引力场已经固定住了这些天体。一处变化,就会来一个从新排列组合,而形成一个新的天体。

如果曾经有过三颗地球,那么,在天体稳定之后,也应该有三颗地球,但是现在只有一颗。

而火星,金星,水星,它们不是地球,环境与地球完全不一样。

就是月球也不一样。

每一颗星球位置必须在它们之间引力均衡的位置上,而不会在较近的距离上。

比如月球,它的位置就在它自转离心力和地球引力束缚的均衡位置上。

如果距离近就会瞬间吸引和被撞的粉碎。

这样,也就没有今天的地球,而会变成太空陨石,无数的陨石,围绕着另外一颗星球外围运转着。不时的脱离轨道被吸引进去,就像我们夜间看见的流星一样。

当然,这只是设想,也不可能。

这就告诉人们原本就不可能有三个地球的原因。

许多神话传说,为什么叫神话呢?

就是没有根据物质本来的本质来空想所有的事情,而成为不科学的童话故事。

今天人类的知识已经能够解说许多物理现象,而不会被表面的虚假故事迷惑。


宝树白石


题主所说的太阳系曾经有三颗地球是不是指地球、金星和火星这三颗行星啊?这三颗行星到到太阳的距离适中,金星位于地球轨道内侧,距离太阳稍近,火星在地球轨道外侧,距离太阳稍远,只有地球在中间,到太阳的距离适中。三颗行星现在只有地球上生机盎然。

图示:太阳系宜居带

的确地球、金星和火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科学家认为金星和火星在远古时期也曾有过气候宜人的时期。那时候的金星和火星都可能产生了生命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地球、金星和火星这三颗行星最终分道扬镳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呢?在我看来,它们在太阳系的位置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每个星球本身的特点才是关键性因素。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话叫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金星和火星与地球相比较差别还是很大的。

图示:地球

火星

火星是人类探索频率最高的星球。在火星是一颗沙漠行星,寒冷、干燥、大气稀薄。但是火星上存在着大量的曾经有水的证据。科学家相信远古时期的火星并不是现在这个样子的。大约在40亿年前,火星上曾经存在着大量的水,有河流、湖泊和海洋。这个时期的地球和金星还是非常的炽热,岩浆肆意横流就像地狱一般。

图示:地球和火星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在于火星的质量比地球和金星都小得多。大家知道越是小的物体越容易凉下来。火星因为质量小,所以在形成后先于地球和金星冷却下来。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在火星表面形成了江河湖海。有了水,生命很可能就在火星上产生了。

质量小对于火星来说是致命的。火星凉的太快了,内核也逐渐的冷却了下来。内核的冷却对于火星生态环境是致命的,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应。火星磁场消失了,火星大气层失去了磁场保护,被太阳风剥离,变得非常的稀薄。火了星大气变稀薄了,大气压降低,表面的海洋湖泊里的水逐渐汽化消失了。最终火星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图示:远古时期的火星

金星

和火星的环境恰恰相反,金星表面环境十分炎热,大气非常的厚。金星气温高达450℃以上,表面大气压是地球的90倍。科学家发现金星表面90%以上的地区都覆盖着玄武岩,并且最古老的岩石也仅有8亿年的时间。玄武岩就是岩浆冷却后直接形成的岩石。这表明金星在8亿年前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全球性火山喷发事件。火山喷发产生的熔岩覆盖了几乎整个金星表面;喷发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金星的大气变得非常窒息并产生了严重的温室效应,气温飙升400多度。想象一下这是有多么的可怕!

图示:金星和地球

金星和地球在体积和质量上十分的相似,在没有发生这次巨变之前,金星上也应当是气候宜人的。但是为什么金星会发升毁灭性的火山喷发呢?原因很简单,原来金星没有像地球那样的板块构造。金星内部的热量无法得到释放,地球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终于在8亿年前内部的岩浆冲破地壳爆发出来,从此金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了一颗外表美丽,内部残酷的地狱星球。

图示:远古时期的金星

和火星比较起来,地球的质量很大,能够产生强大的磁场保护大气层,有足够的引力保护大气层。和金星比较起来,地球又有板块运动,可以是地球内部的能量缓慢而均匀的释放出来,不会像金星那样发生全球性的火山喷发现象,从而避免了环境和气候的巨变。

曾经的三颗地球,只有地球笑到了最后。地球是多么的幸运!


兔斯基聊科学


确实就有学者认为太阳系存在产生三颗类似地球的行星的条件。一颗地球,另一颗是金星,还有一颗本应该可能诞生于目前我们看到的小行星带(主带),但是现在其轨道则被大量小行星所替代,虽然这个认识被最新的理论认为是错误的。而且也有理论认为,地球是独一无二的,要形成地球这样的“颜值”是十分困难的,更别说在太阳系还曾有过地球的三胞胎兄弟姐妹了(看太阳亲妈那表情,应该是独子,(*^__^*) )。接下来我来细细聊聊。

上图:在太阳系没有,但在太阳系之外却有恒星系统有三颗跟地球很像的“三胞胎”类地行星。


地球丢失的那颗“兄弟”

提丢斯-波得法则(有时被称为波得法则)是曾经风靡的一个假设,它指出每个行星距离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其内侧最近行星的两倍。该假设正确地预测了小行星带的谷神星和天王星的轨道,却在预测海王星轨道时折戟。但对谷神星和天王星轨道预测的正确性,以及天王星内所有现有行星轨道规律的描述能力还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这似乎暗示了谷神星轨道似乎应该留给一颗更大的行星,因此有学者认为,小行星带可能是远古大行星碎裂的产物。


像地球一样的行星(我们称之为“类地行星”)应该具有相同的基本结构,例如中心的金属核(主要是铁),核心之外应该是硅酸盐为主的地幔。根据水的存在和构造活动,类地行星可以有峡谷,陨石坑,山脉,火山和其他表面结构。与巨行星相比,类地行星具有通过火山作用或彗星撞击产生的次生大气层,而巨行星则主要从原始太阳星云中获得大气。


上图:金星与地球结构对比


在太阳系内的类地行星当中,只有金星的条件可以与地球媲美,水星和火星个头都太小。金星只略比地球小一点点,而且密度与地球相当(金星平均密度是5.2,地球是5.5,火星才3.9),有稠密的大气层和活跃的火山活动。但实际上金星在很多方面跟地球都差得非常远,最直观的就是金星几乎没有水,因为金星的水早就因为受辐射分解成氢气逃逸到外太空了,给金星留下了一个浓稠的二氧化碳温室大气,把金星悟得严严实实,成为太阳系当中地表最热的行星(比水星还热,人家水星没大气)。

上图:地球、金星、火星和水星的体积对比,由于火星和水星的体积不达标,因此不会被认为可能是曾经的三颗地球之一。


而小行星带是太阳系中的小天体构成的盘状结构,大致位于行星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它被许多不规则形状的天体占据,称为小行星。小行星带也被称为主小行星带或主带,以区别于太阳系中的其他小行星群,如近地小行星和特洛伊小行星。小行星带大约一半质量包含在四个最大的小行星中:谷神星,灶神星,智神星和健神星。小行星带的总质量约为月球的4%,或冥王星的22%,大约是冥王星卫星卡戎(直径1200公里)的两倍。

上图: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从轨道上看非常像是大行星碎裂之后形成的。


1802年,在发现智神星后不久,当时的学者认为,谷神星和智神星是曾经占据火星到木星之间的更大行星的碎片,这个星球在数百万年之前遭受了内部爆炸或彗星冲击。摧毁行星所需的大量能量,加上小行星带的总质量很低,只占月球质量的4%,因此并不支持这一假说。此外,如果小行星来自同一个星球,那么它们之间的显着化学差异就很难解释。2018年,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小行星带是由几颗古代行星的残余物而不是一颗单独的行星碎裂形成。


法厄同(Phaëton)便是是学者根据提丢斯-波得法则假想出来的行星,它存在于火星和木星的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便被认为是此行星碎裂之后的产物。

上图:法厄同神话描绘。法厄同是赫利俄斯之子,因借父亲的太阳战车胡闹被宙斯杀死。这个神话的情节被天文学者们借用来表述“瓦解理论”中崩解的那颗行星。


碎裂形成小行星带的理论今天统称为“瓦解理论”。这个理论指出,我们太阳系中的一个主要行星成员曾经在目前的火星和木星之间的间隙中转动,并在下述情况下被摧毁:

  • 它转向太靠近木星,被强大的引力撕裂

  • 它被另一个大型天体击中

  • 它被一颗假想的褐矮星摧毁,这颗矮星是太阳的伴星,被称为“涅墨西斯”(复仇女神)。

  • 它从内部崩溃


今天,法厄同假说已经被吸积模型所取代。如今的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主带中的小行星是原太阳系原始星云盘的残余物,在太阳系形成期间因木星过大的引力扰动而导致这些原始物质无法聚集变成行星。

上图:太阳系的形成


地球真是那么容易克隆的吗?

地球的孕育生命的条件更是太阳系其他行星所不能及的绝对优势。


在行星天文学和天体生物学当中,曾有人提出“稀有地球”假说,此假说认为,生命起源和生物的复杂性,例如有性繁殖以及地球多细胞生物进化(以及随后的人类智慧)需要极其苛刻的天体物理学和地质事件及条件的组合。根据这一假说,复杂的外星生命是一种几乎不可能的现象,或者可能很稀少。


而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卡尔·萨根和弗兰克·德雷克等人提出了相反的观点,他们认为地球是一个典型的行星系统中的典型的岩石行星。我们很可能是极其典型的,宇宙复现地球的面貌的条件应该是很容易达到的。


然而,个人认为,毕竟宇宙有那么大,在太阳系这有限的旮旯里面要有三颗“地球”估计是真得几率很低呢。所以“三颗地球”童话想起来确实很美,但现实的故事情节其实是这样的呢:

很久很久以前,火星和金星是可居住的世界。他们有海洋、大气,甚至可能有原始生命。然而,随着太阳系的演化,金星被火烧焦了,火星被冻死了。而地球,由于处于太阳系中一个相对更稳定的区域,幸免于难。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那时的太阳太冷了。
如今过于靠近太阳的金星,在那时恰恰就走在成为类似地球的世界的康庄大道上。而当时火星的大气那时相当“丰满”啊,热量被包在里面,宜人得很呢。而当时的地球却是刀山火海,火山喷发跟放鞭炮一样,温度高得吓人,一副矮矬穷的屌丝样。燃鹅~~(总是有燃鹅~O(∩_∩)O~),随着太阳的扩张,金星开始发烧了,海洋蒸没了。火星也丢了魂儿,因为来自太阳的太阳风吹走了它的大气层,变得“赤”果果。地球因为磁场比火星强,全面击退了致命的太阳风,而又比比金星离太阳更远,所以它变得不温不火,颜值越来越高,然后随着步入成年期,火山活动减少,地球终于完美逆袭……生下了我们……从此happy forever (⊙o⊙)? O(∩_∩)O~

上图:地球的形成


活脱脱一个屌丝逆袭的励志故事啊!咱们的地球真不容易啊!


小宇堂


10亿年前太阳糸有过三个地球,这种说法也不错。因为太阳糸那时的确有三个可以演化出生命的星球,分别是金星,地球和火星。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航天器在金星表面发现大量城市遗迹,前苏联也发射飞船,探测器曾降落金星,证实了美国的发现。科学家说800万年前,金星也可能有智慧生物。

而火星目前再次引起关注,是因为人们发现它的环境要比金星好,就目前的条件也不排除有生命存在。

而地球处于它们中间,也就是科学家所称的金发女孩区域。一直都有生命存在,而且智慧生物可能还不止一代。

因此说10亿年前,太阳系有三个地球是有道理的。

后来金星表面二氧化碳越来越多,温度也上升到近500度,已不适合生物生存,所以金星生命消失了,这也是后来人们不再对它感兴趣的原因。

而火星上经多次探测,认为存在冰冻状态的水,在冰层下并不排除有生命的可能。所以说太阳糸只剩下地球一个,也还有点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