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大卫·芬奇新剧《爱,死亡和机器人》E15《盲点》?

尋找一種叫幸福


您好,我是一名影视领域创作者,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在《爱,死亡和机器人》中,第15集《盲点》当之无愧获得五星好评。本人力挺的一集。

本作因为风格题材表现完全不同,所以每个观众都有自己的偏好。但如果仅评最佳,可能很多人会说天鹰座裂隙,或者证人,甚至可能是酸奶或者聊斋;当然,最多的人会说齐马蓝。但是只有很少的人会说是盲点,这集在大多数的观众看来是平庸的,甚至可能可以竞选本季最差前三。

但是,对我来说,盲点才是当之无愧的本季最佳,而且是毫无悬念的碾压了齐马蓝。这并不是源自我本人是疯麦粉和铳梦铁粉的原因,更不是因为优秀的音乐动作节奏或是别的类似什么。由于不想论战,所以我在这里并不过多评价齐马蓝,为捧一个而踩一个是太过没价值的行为;仅表达一下个人观点,就是我本人并不会对一个科幻外衣的用寓言故事风格讲述的类寓言故事有额外加分。

拉回话题,盲点这集讲了什么内容呢?豆瓣的简介换个说法就是一个生化人版火车大劫案的故事。先立观点:这集是一个看似喜剧的悲剧故事,有着一个看似HE的BE悲凉结局。 这集为什么叫盲点这个名字呢?是因为这集剧情中出现了很多次转折或者重要情节。

在《爱死机》中我个人非常喜爱《盲点》这集。强烈推荐。


苦艾酒影视剪辑


《爱、死亡与机器人》第15集《盲点》一部以废土为背景的科幻短片,废土题材的影视,较为人熟知的是1984年由东映动画出品的动画片《北斗神拳》,以及2015年由华纳兄弟出品的电影《疯狂的麦克斯》。《盲点》是讲述了发生在未来,一场针对芯片的抢劫的行动。它向人们展示了未来世界一种假想的片段,通过这个片段,我们能够一窥作者想展示的那个世界。

1.生化兔子,死亡,与苏伊

《爱、死亡与机器人》每一集会在片头列出三个图标,这三个图标对本集的内容有一定的暗示作用,《盲点》一集中,三个图标分别是生化兔子,死亡和自爆的苏伊。

2.什么是生命

列车守卫被干掉的时候,有红色的鲜血流出。

生化兔子,会害怕,能吃食物,也是存在的生命。

抢劫三人组,老鹰死去的时候没有鲜血,卡莉死去的时候没有鲜血,苏伊死去的时候流出的是燃油。他们毫无疑问是机器人,然而,他们都有独特的个性,懂得团结协作,对新人关爱,甚至对兔子爱护,这些又赋予了他们“生命”。也许他们曾经是有真正有生命的,然而,第一次死亡之后,是否能还被看作生命?机器人和人类之间又该如何界定?生与死又如何界定?或许都是未来认知的盲点。

3.机器人对人类的战争?

纵观这个行动,机器人鲍勃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是行动的雇主,主导并策划的。他行动的目的是什么?芯片到底为什么这么重要?作战的对象又是谁?我们不得而知。联想到列车里的守卫被杀死的鲜血,有理由猜测,这或许是人类和机器人之间的较量,只不过,给观众看到的是机器人的视角。

4.小结

《爱、死亡与机器人》系列动画片豆瓣评分9.1,如果看过系列的其它部分就会知道,整个系列剧以阴沉昏暗的色调为主。机器人代表了未来科技,但在剧中,它们往往并不能为人类谋得福利,而带来的更多的是毁灭与伦理危机。作者或许想传达出对未来世界的忧虑,在不断进步的科技面前,人类该何去何从?


五月的南海岸



这集的剧情确实不能强赞,相信很多资深的科幻迷看完也不会有太多新鲜感,就是改装炫车、火炮、女人(我不敢说是美女)和公路抢劫不知道有啥用的高科技芯片的故事,连人员配置相信看过《速度与激情》的小伙伴也会觉得缺善可陈,但是直到这一幕的出现

这一幕非常有意思,也引发了我很长时间的思考,虽然类似的将人的意识上传到虚拟世界或者进化到高维生命的话题在《黑客帝国》、《超能查派》、《超验骇客》、《西部世界》、《攻壳》、《超体》等题材片子里面都提出过,但是大部分无疑都是围绕着几种情节在讨论,或者说正是因为只有这几种可能,反而把我们的视角限制住了。

主要是:

一、从碳基生命到硅基生命的意识上传,围绕着Online 还是Offline的斗争

线下转线上的经典之作就是《黑客帝国》,线上转线下的最经典的就是《西部世界》,规模最浩瀚恢弘的莫过于美剧《西部世界》,但是这类片子大多都在讲一类主线,就是碳基到硅基变化的起源,和过程中的各种斗争的第一案一类的,简单讲就是交代这事是到底是怎么发生的,超级硅基生命是怎么诞生的,如果放在一千年后,这类片子最多就混个前传的名头,我们并没有看到太多沿着这个轨迹发展之后这类题材的延展或者巅峰时代是什么样子,《黑客帝国》算最有代表性的,《Doctor Who》算是世界架构最广泛的,可惜是演员在拍,要是换成动画我的天,不敢想象(恕罪恕罪,我是骨灰级的Doctor的粉丝,没有不敬的意思)。回到正题,这也就是说这些年大部分片子其实在围绕“起源说”这个题材下功夫,可能考虑到要是直接拍最高潮部分怕人类受不了,另外就当前的人类的发展水平来看,起源说题材拍好了也已经很前沿的科幻大片了吧。

搞笑的是不管什么题材的,编剧似乎都想完美的处理一下人类将来的下场应当如何这个尴尬的问题,比如人成功转移到了机器人,或者到虚拟网络,至少还能一另外一种方式延续文明,其实高阶文明的兴起,很有可能人类做为低端物种就索性被淘汰了,只有人类才关心自己的命运走向。

二、主要围绕着伦理、这个技术有多牛的前景至类的话题来回掰扯。

不管是上面提到的哪一部,其中一个主线就是:人类做为碳基生命生存的道德观、意识观都在”升级“之后面临种种的冲击和重构,说道这点上,必须要向鼻祖《攻壳》致敬,美剧版的《西部世界》也是,看这两个片子很难受,其实我们很容易忽略科技部分,而最为吸引我们和让我们恐惧的是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会有一种莫名的代入感,和始终被艰难的拷问的心里,如果未来世界发展到这一步,人类的位置在哪里?我们的很多世界观为甚么这么摇摇欲坠?久久不能平息。

又或者片子就是在技术流的海洋里大讲科技优越性,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好的方面,比如最为典型的就是《超能查派》,男主在生命垂危之际最后发现自己意识被上传到了机器人上,最后获得了second life,最差也是好坏参半,比如《超验骇客》,不过这个主要讲了AI带来的将来有多么有争议,留给观众评说。

但是编剧都不太敢碰科技带来的最坏一面这个禁区,毕竟人类经历过陨石撞地球、超级病毒、僵尸、外星人入侵、变种人、超人、神明惩罚、终结者等等,我们不照样都活了下来,要是被自己发明的技术干掉也太没面子了。

三、主要围绕着"硅基高阶生命的起源说"来回铺设,点到为止。

这点第一条提过,不再赘述,主要还是点到为止的介绍了碳基到硅基的变化,它的背景、起因、技术路线和最后掀开的新世界的一角,其实也不能怪编剧,要把这些说清楚,电影都进行了一大半了,没法展开去讲这个文明巅峰状态有多牛逼了。

但是《爱,死亡与机器人》E15这个章节,我觉得故事线是往前迈了一步的。

首先:这个片子到最后,我们可以看到碳基生命完全硅基化,意识上传/备份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成熟通用的手段,生死已经成为一种无关紧要的事情。

第二:虽然片子里面没提到,但是四个贼在整个身体被打的稀烂之后都不回收零件就撤退的状态来看,这个技术已经不依赖任何碳基零件(也就是大脑)存活了。

《攻壳》中少佐再牛,即使她自己也怀疑自己是不是GOHST,最终全身义体化之后还是要留下大脑来保证自己是独立而又唯一的存在。

扯这么多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是为了说明在《盲点》这个短片中,几个贼的意识其实是可以复制和粘贴的,不会对有机体有任何依赖,不再具备每次只能复活在一个身体上的”唯一性“,就像代码,电脑也能用、手机也能使,如果你会嵌入式放电饭锅上也能用。

这就有意思了,如果我们基于《盲点》的世界观架构为基础,以上述结论做推导,然后很多让我想想都毛骨悚然的未来诞生了,我就提出几个问题来抛砖引玉吧,欢迎大家一起开脑洞。

1、在《盲点》的世界里,大脑完全备份、全身机械化的每个人,是不是其实都是获得了永生?

硬盘在手,千秋万代。

2、在《盲点》的世界里,每个”人类“最后还需要像人类吗?

虽然这个剧集里机器侠盗们都是以人体形态出现的,但是其实不得不说,人的形态从工程学上来讲,用在公路抢劫上确实效率太低了,但是如果你脚下生轮,背扛大炮,手持电转、眼放激光,胸腔带锯,分分钟就把车卸开,其实没炸药什么事。

剧集中,导演其实也抖了一个类似的机灵,把雪茄哥的核心处理器(大脑)放在了两腿之间夹紧保护,最终打败了大坦克实现了剧情反转。其实,脑袋都可以变位置,身体的结构还维持人类的形态已经没有任何功能意义了,情感意义不算。

3、在《盲点》的世界里,人类还需要繁育后代吗?

抛开你获得永生之后,还需不需要更多同类这个问题不说,先研究下全身钢铁怎么生宝宝这个事更要紧,可见这个世界里面人类作为有机生命体的形态已经不存在了,可也不能因为你是硬盘一段码,就是把公代码和母代码拷到一个硬盘里,就能生成新代码,最后拷Baby 硬盘李加个壳就算装新机了吧,也不是这么玩的。

那么怎么保证人类这个生物体基因多样性,保证繁衍呢?让我们开一下脑洞,首先我们假设《盲点》的世界里还是有肉呼呼的小胖子们的,他们有男有女,那么所有的肉身的人类一定要等到性成熟之后才能改造,为什么?机器化之前要先取精、取卵,然后再把大脑备份,咔嚓一刀烧成灰,然后你就完成人生第二阶段就可以放心变身钢铁侠了,肉身的作用就是长熟了留个种,有没有感觉,就像你的前半生其实就是当庄稼种的?

那么好了,如果从受精卵起,要不要抚养儿童,给他童年,但是钢铁爸妈怎么带孩子呢,或者他们能上天入地绕地球七圈不喘气之后还愿不愿意带孩子呢?另一种可能是什么?

是人类培养工厂化,就是你从受精卵开始到性成熟取种之前,就一直放你在培养槽里面养,不为奶粉不吃青椒,就营养液+安定让你这么睡着长肉,熟悉不熟悉?没错,就是黑客帝国里矩阵在工厂化的畜牧人类做为电池的场景,很残酷,但是很有效率。不用担心没有新的人类做为”种子“,全程托管无烦恼,不用接送上下学,不担心孩子会学坏,因为他”成年“的时候,基因已经留下,而自己则一睁眼就可以是机器人。

说不定到时候由于贫富差距太大,穷人就更容易断香火,而延续碳基后代则会成为富人的新的一种时尚和身份象征,为什么是时尚象征而不再是必要呢?可以琢磨琢磨。

4、在《盲点》的世界里,你还是唯一的存在吗?

既然你是一段代码,实际就拥有了比碳基生命更加近乎零成本的克隆方法,可以是一个你,可以是一百万、一千万个你,取决于你有多少躯壳可以安装你的代码,这可不是影分身,每一个你都是100%意义上的你,这个时候,”自我“本身应该是什么意义呢?期待哲学的朋友解答。

5、在《盲点》的世界里,我们还需要社会关系吗?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但是我觉得,这种文明的终极,就不再有朋友、亲人、金钱、法律存在的意义,一切,都是资源的争夺。


铅山古桥


《爱,死亡和机器人》

是由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执行监制的成人类动画短片集,2019年3月在美国首播。2019年6月,该剧宣布将续拍第二季,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继续担任该剧第二季的执行制片人,导演吕寅荣也会加入主创团队,成为第二季的监察导演之一。

该部动画短片由18部分组成,每部分时长5-15分钟。短片涵盖多种类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短片也包含多种形式,包括传统2D和3DCGI短片。

这里楼主着重提到了第15集《盲点》:

该集主要讲述了一伙机器人盗贼发动了对一个重型装甲车队的高速抢劫。然而只有一名队员活了下来,其余队友都死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都有大脑备份。

每个人观影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评价。我个人觉得这集更多是想表达在未来战争或者地区冲突时,机器人不仅仅可以代替血肉之躯去冲锋陷阵,更可以通过大脑的数据备份去恢复和保留很多重要的信息。


尚品幽人


其实第十五集Blindspot(盲点)是整部剧中相对无聊也没有什么太多意义的一集,剧中讲述了一群机器人试图抢劫一个芯片,遭到致命的打击。千钧一发之际,一个机器人选择自爆摧毁敌人,最后拿到芯片时,只剩一人还活着。当仅存的机器人对着同伴的尸骸神伤时,一辆车驶来,原来死去同伴的意识都已被复刻,随时可以“复活”。

整集感觉像是青少版机械强盗,视觉设计包括机器人的装备都很像80年代卡通,编剧可能是觉得上一集太深刻宏大了,这一集就让大家来放松一下。轻松愉快的犯罪大片,几个酷炫的生化人大盗来上演一场赛博朋克版的富贵险中求。虽然不算难看,但跟上一集相比这落差也太大了。另外blindspot翻译过来有盲点,盲区的意思,这里也有着双关的含义。


流年时光剪影


我觉得这集很有意思,应为关于其他短片的大部分回答都集中剧情的设计亮点以及剧情背后的隐喻在讨论,但是看到这一集的时候,我觉得《盲点》反而可以更好的引发大家的想象。如果我们基于《盲点》的世界观架构为基础,以上述结论做推导,然后很多让我想想都毛骨悚然的未来诞生了,我就提出几个问题来抛砖引玉吧,欢迎大家一起开脑洞。

一、在《盲点》的世界里,大脑完全备份、全身机械化的每个人,是不是其实都是获得了永生?

硬盘在手,千秋万代。

二、在《盲点》的世界里,每个”人类“最后还需要像人类吗?

虽然这个剧集里机器侠盗们都是以人体形态出现的,但是其实不得不说,人的形态从工程学上来讲,用在公路抢劫上确实效率太低了,但是如果你脚下生轮,背扛大炮,手持电转、眼放激光,胸腔带锯,分分钟就把车卸开,其实没炸药什么事。剧集中,导演其实也抖了一个类似的机灵,把雪茄哥的核心处理器(大脑)放在了两腿之间夹紧保护,最终打败了大坦克实现了剧情反转。其实,脑袋都可以变位置,身体的结构还维持人类的形态已经没有任何功能意义了,情感意义不算。

三、在《盲点》的世界里,你还是唯一的存在吗?

既然你是一段代码,实际就拥有了比碳基生命更加近乎零成本的克隆方法,可以是一个你,可以是一百万、一千万个你,取决于你有多少躯壳可以安装你的代码,这可不是影分身,每一个你都是100%意义上的你,这个时候,”自我“本身应该是什么意义呢?期待哲学的朋友解答。四、在《盲点》的世界里,我们还需要社会关系吗?

这个问题比较开放,但是我觉得,这种文明的终极,就不再有朋友、亲人、金钱、法律存在的意义,一切,都是资源的争夺。

最后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有时候恶人做了一点小善,我们就误把他们当成好人,这是很致命的。此片确实是部优质的影片值得一看


环球影观


该短片由18个风格各异、内容独立的短片组成,但其中某些内容的尺度还是蛮大的,包括一些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剧,同时短片也包含多种形式,比如传统2D和3DCGI短片,其实也远不止这些,第一集猛兽间的战斗,那种暴力给人的视觉冲击还是不小的,不过现在网络上现有的资源,打码是必备,却也让探长一口饭没咽下去。

但在看完第一集,也有网友表示很失望,《爱死机》明显被过誉,剧情没有太令人惊奇的转折,动画的制作也算不上惊艳。的确评价的很中肯,但探长看完仍然还是有种震撼。

那种震撼不是来源于,多么惊奇的反转剧情和制作效果,而是一种大胆和释放。

这里讲一下探长的这种感受来源于哪里,以下含第一集剧透,请小心食用。

短片的第一集叫桑妮的优势。

在剧中的世界里有一种职业,类似斗牛士,但却是斗兽士,人可以通过大脑控制猛兽战斗,从而带来一种暴力的观赏效果,桑妮就是唯一的一位女性猛兽控制者,并且已经17连胜。在战斗之前,主办方要求桑妮输掉比赛,并付给桑妮50万美金,但却得到了一个“滚”字。

但其实桑妮曾被一个帮派的人抓去,羞辱并残忍的对待,导致她一辈子无法忘记男人们曾对她做过的事。而在开场时,男性的猛兽控制者也对其进行动作性的羞辱,猛兽之间打斗的过程很暴力,这里部分视频都被打码,最后以桑妮的噬肉兽拔下对方猛兽的头颅而告终。

看到这里似乎一切都很“俗气”,所谓的主角光环大概就是这样,但为什么影片叫桑妮的优势,当桑妮被制作方的人出其不意的杀死并将头颅踩碎后,却发现了藏在桑妮头颅中的锂电池和二极管,看到这探长才捋清短片的整体思路。

一年前桑妮被侵犯并残忍并虐杀,但将意识植入猛兽中,并制造出傀儡的身体,也就是说死去的并不是桑妮,而真正的桑妮已与猛兽融为一体。

猛兽间的斗争靠的是意识操控,但桑妮却是真正的成为了猛兽,输了比赛,他人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猛兽,而桑妮输了就会死掉。

影片结尾作为猛兽的桑妮说道:我在为我的生命而战,那份恐惧就是我的优势。

所以说短片带来的震撼除了视觉上的,就是桑妮内心的强大,以生命为代价,撕碎这些代表着男人们地位的“宠物”。我们不知道桑妮在哪一场战斗中会失败而死去,但大概是经历过最凶残的对待,才有面对一切的勇气,包括死亡。

这是作为短片的第一集带给探长的震撼,就像网友说的,好像每一集拓展开都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其余的17个短片,探长就不剧透了,因为看《爱死机》的乐趣也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影片是什么风格,或暴力,或可爱,或轻松,或沉重,而每个剧情也会给人出其不意的反转,建议各位可以一口气看下来,看一集一时爽,一直看一直爽。

最后,对于《爱死机》有没有过誉这个问题呢,每个人对影片的审视都不同,口味也都不一样,但其实《爱死机》风格迥异,或许总有一集是对上你的胃口,如果你觉得其中某一集非常棒,那探长觉得《爱死机》或许就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